-
1 # 文大夫談養生
-
2 # 健康長壽錄
肝臟是身體進行新陳代謝和排毒的主要器官,它得以正常運轉,我們的身體才沒毛病。而它作為一個沉默的器官,有時出問題了,我們也未必能覺察到。
一般來說,肝臟受傷了,身體會有訊號提示的,細心觀察能及時制止肝臟往更壞的方向發展。肝不好,身體2處會“變黑”,2處會“變疼”,快看看你有嗎?
會“變黑”
臉色會發黑:
肝臟對鐵具有一定的代謝作用,平時肝臟內就會有鐵的成分存在,當我們的肝臟出現損傷,肝臟細胞裡的鐵就會釋放出來,進入血液,今兒也會使血液內鐵的成分增加,從而表現在臉上,就會有比較明顯的發黑的症狀。
指甲發黑:
指甲有豎紋,提示體內肝臟毒素堆積過多,如果肝臟不好,毒素堆積,那麼就會凸顯在指甲上,無論是手指甲還是腳指甲,倘若我們的指甲顏色首先會發暗,指甲很不平滑,而且還會有很明顯的豎紋。
會“變疼”
腹部會變疼:肝臟位於右上腹部,如果這個部位經常出現疼痛感,或者是間隔性的疼痛,可能是預示肝不好了。
關節會變疼:有肝炎的患者也會伴有關節炎疼痛的表現,常表現為關節痛感強弱不一、噁心嘔吐等。
日常中做好三件事,養肝護肝,肝會十分感激你
第1件:睡好覺
老話說:人臥血歸肝,如果長期熬夜,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使人體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
每天保持良好的睡眠,有利於身體的修復,促進健康。
第2件:多喝水
經常喝水,有助於排解肝毒,刺激肝臟部位的氣血執行和新陳代謝,從而能夠補充肝臟細胞所匱乏的一些營養成分,加速營養物質的轉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適當的新增一些養肝的材料,例如枸杞子、屼山靈芝、藏須參等養肝的植物進行輔助養肝,在攝取豐富的營養物質的同時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屼山靈芝作為一種野生菌類植物,主要生長於中國安徽地區,在當地被稱為“肝臟的保護傘”,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硒元素、水性多糖等30多種微量元素成分,能夠直接作用於抑制肝病毒複製,修復受損肝細胞,降低體內轉氨酶數值,促進肝損傷的修復等幫助。
推薦吃法:屼(wu)山靈芝5克、藏須參3克、枸杞子10粒、取300ml左右溫水(80度左右)燜泡5分鐘左右放入枸杞子,長期服用可以修復受損的肝細胞,降低癌變機率。
第3件:掂腳尖轉動頸部
每天記得踮腳,也能達到補腎護肝養生、滋水涵木的功效。每工作1小時,轉動脖子,輕輕拍打頸部肌肉,能緩解肌肉疲勞,還能改善大腦血氧供應。大腦清醒一些,對神經衰弱也有一定效果。
-
3 # 小克大夫
首先肝臟是人體消化系統中最大的一個器官,具有代謝、分泌膽汁、解毒等功能,對於人體生命的維持有著獨一無二的作用,而且肝臟不好很多地方都會出現症狀。下邊小克為大家普及一下肝不好的表現自己那些地方會變黑?
1、首先會出現肝功能異常,出現脂肪代謝異常,導致出現化驗結果轉氨酶升高。
2、會出現消化系統症狀,出現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脹、口苦、噁心嘔吐、腹痛及腹瀉、厭油膩食物等症狀。
3、肝不好會使得很多維生素吸收障礙,出現夜盲、口唇炎、舌炎、皮下出血、鈣吸收障礙出現骨質疏鬆等疾病。4、肝不好會導致膽汁代謝異常,會出現膽色素的聚集,出現面板及虹膜黃染以及面色灰暗。
5、肝不好會出現凝血異常,出現牙齦及鼻出血、還會導致茶色尿、肝掌蜘蛛痣、而且身體容易乏力、易睡等症狀。
肝不好會使得黑色素代謝異常,出現面部色素沉著,出現面色灰暗。還有靜脈曲張導致的血液迴圈障礙,出現腹部青黑色的靜脈條。還有就是黑眼圈、口唇發揮等表現。
回覆列表
肝不好的人,身上4個部位會變黑,若你一個不佔,說明肝臟還不錯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比較快,壓力也比較大,因此對身體健康的關注度比較低,養成了很多壞習慣,對肝臟損害很大。肝臟作為人體裡最重要的解毒代謝器官,我們必須愛護它。由於肝臟缺少痛覺神經,平時很難察覺它的不適。對於肝病來臨前的表現,你知道多少呢?
肝臟不好,身體四個部位會變黑:1、膚色發黑暗沉
肝臟在鐵代謝中起重要作用,通常肝臟會儲存有鐵質。如果肝細胞受損,肝細胞中的鐵會釋放到血液中,增加血液的含鐵量,導致臉色變黑。所以,如果發現臉色暗沉發黑,一定要警惕肝臟是否受損,並及時保護肝臟。
2、黑眼圈
肝臟藏血,如果肝臟受損,則容易氣血瘀滯,當氣血執行不暢時,臉色失去滋養,就容易出現色素沉積。可以發現,很多肝病患者的臉色都是呈現古銅色的,尤其是眼眶周圍,還會有一圈明顯的黑色素沉積,而且這種型別的黑眼圈往往長期存在。
3、指甲黑斑
如果是血液供應充足的健康人,指甲應該呈現肉粉色,甲面平滑光整,厚度適中,無斑無紋。當指甲上莫名出現黑色斑點斑塊,說明肝臟或許已經出現病變,導致其功能衰弱,造成血液迴圈紊亂,建議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4、黑紫色唇色
唇色為淡粉色,且光澤感較為明顯。如果肝氣出現鬱結,導致血瘀不暢,那麼唇色就會變成青紫色。平時要細心觀察,如果發現嘴唇紫黑,十有八九是肝鬱血瘀的徵兆。如果發生在女性身上,那麼平時就容易出現月經失調,痛經等問題,嚴重者還可能引起閉經。
六大傷肝行為排行榜1、愛發脾氣
相對於從不輕易動怒的人來說,經常動怒的人,罹患肝病的機率增加了8倍之多。而且生氣的時候,怒氣上衝,也會導致肝氣紊亂,肝陽上亢;如果不及時疏解這種情緒,還會導致肝氣鬱結。
2、睡眠不足
睡眠質量不好,十分影響身體的健康,要知道,熬夜的時候,不斷損耗肝血,對肝臟是不可逆的傷害。若是肝血不足,不僅會導致肝臟缺氧,也無法為肝細胞供給足夠營養和水分。所以如果你想保持健康,最好每晚11點前睡覺,以保證7-8小時的睡眠。
3、久坐和過度使用眼睛
久坐不動,體內大量的熱量和脂肪得不到消耗,在體內堆積久了,很很容易誘發脂肪肝。另外,眼睛與肝臟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如果長期看電視、看手機、看書等,過度使用眼睛,很容易造成肝血不足。
4、過度飲酒
酗酒這樣的行為,會影響肝臟的解毒能力,導致血液淨化不充分從而引起體內毒素堆積,誘發肝臟損傷和各種疾病。而且酒精中的物質可以造成肝細胞損傷乃至壞死,直接對肝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5、愛吃油膩
適當攝入脂肪類食物,可以給我們增加能量,以保證人體的生理功能可以正常執行。但吃太多脂肪食物,很容易讓肝細胞內積攢過多的脂質,使肝細胞的含脂量有所升高,增加患脂肪肝的風險。
6、亂吃藥
但凡是藥物,就含有三分毒性。我們吃進去的藥物,代謝後的產物會損傷肝臟,如果肝臟長期遭受這種藥物傷害,久而久之,就會影響肝臟對體內毒素垃圾的代謝能力,還容易誘發藥物性肝損傷。
養護肝臟,每天堅持做好3件事1、每天2杯茶
喝酒傷肝,喝茶則是養肝的。平時需要養肝的人,可以多喝一些茶水。
老中醫的養肝組方——仰甘明茶:取決明子、菊苣、白茅根、枸杞、蒲公英為原料,熬煮成水。
① 決明子可以潤腸通便,解毒降火;
② 菊苣是養肝高手,輔助肝臟解毒、排毒;
④ 白茅根可以利溼利膽,清熱護肝
⑤ 蒲公英是百姓養肝補肝的必備之寶
以上五種食材,科學配伍,相得益彰,每天喝兩次,清肝瀉火,舒肝解鬱。
2、每天鍛鍊1小時
當身體運動時,體內細胞的活力會有所提升,不僅能增強抵抗力,也有利於身體的代謝迴圈。尤其是脂肪肝、酒精肝的人群,更加需要增強運動,促進排毒、消耗脂肪,避免肝臟內脂肪和毒素堆積越來越多,影響肝臟功能。保肝排毒的最佳運動方式,是每天1小時,並且要選擇低強度運動模式。
3、每天敲肝膽經
大腿內側是肝膽經的所在。晚餐後19:00到21:00這個時間段內,我們可以雙手持空拳,然後從膝關節處開始敲打肝經。這有助於疏肝理氣,緩解肝鬱,促進肝臟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