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政經二把刀
-
2 # 鑑樂
明朝的政治制度中央的最高權力在皇帝,後來朱元璋廢除中書省(胡惟庸案),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後來設定內閣,內閣的作用只是顧問,六部的權力也比較弱。明初,內閣無實權,之後內閣地位逐漸升高,許可權逐漸增大,到明世宗時,內閣終躍至六部之上。嘉靖以後,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自此,內閣成了中央最高的的決策機構(內閣首輔成為事實上的宰相,“雖無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實”)。
-
3 # Coco侃歷史
在中國古代政治體制中,宰相制度居於核心地位,是連結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環節.
從宰相制度的興廢看,其起源甚早,而且複雜多變.其演變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即萌芽期、創立期、鼎盛期、調整期、衰落期.。丞相制度廢於明朝初期。
明朝從廢丞相到實行內閣制,使中國傳統社會的中央官制發生了最重要的變革.明洪武元年設左、右丞相,丞相之下設左丞、右丞、參知政事等職,為其屬員.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權撓政為名,殺中書省丞相胡惟庸,廢丞相,使六部直隸於皇帝.廢除宰相制後,相權被分於六部,國柄則集於皇帝一身.
明朝內閣制度是在明朝永樂時期建立的。內閣制在最初的時候只是皇帝秘書性質的機構,但很快到了大明宣德朝時期權力開始上升(三楊輔政),雖有大明正統朝末年的反覆,但到了大明成化、弘治朝之際,內閣制已經成為足以對抗皇權的文官政府代表。大明正德朝浪漫好戰,卻因為有楊廷和等閣老主撐內閣未成大亂,
朝內閣不是法律機構,只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內閣大學士有票擬權,但票擬權是否採納還得看皇帝的信任。所以明朝內閣,沒有丞相之名卻有丞相的權力。
經過大明嘉靖、隆慶朝的發展,大明萬曆朝早期應該是內閣權力極盛的時期,張居正改革讓內閣成為政府運轉的中樞,而內閣首輔變成為實際上的宰相。
-
4 # 愛好歷史的小學生
永樂中期以後,內閣職權漸重,兼管六部尚書,成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決策機構。後明宣宗朱瞻基時期,權力開始上升(三楊輔政),形成了更為完善的政務流程:全國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給皇帝提出的建議,都由通政使司彙總,司禮監呈報皇帝過目,再交到內閣,內閣負責草擬處理意見,再由司禮監把意見呈報皇上批准,最後由六科校對下發。1425年仁宗朱高熾時,明仁宗因楊士奇、楊榮等為東宮舊臣,升楊士奇為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楊榮為太常卿兼謹身殿大學士,之後楊士奇、楊榮等人均兼有尚書職位,雖然身居內閣,其頭銜均以尚書為尊。自此,內閣權力加重,逐漸受到重視。明代宗朱祁鈺的景泰年間,王文以左都御史進吏部尚書後進入內閣,自此之後,誥敕房、制敕房俱設中書舍人,六部承奉意旨,內閣權力更大。雖有明英宗朱祁鎮的正統末年的反覆,可到成化年、弘治之際,內閣在已經成為足以對抗皇權的文官政府代表。正德年間,明武宗朱厚照所行之事被認為多荒謬不經。可也有有楊廷和等閣老撐著,未成大亂。明世宗朱厚璁的嘉靖時,改華蓋殿為中極殿,謹身殿為建極殿,將大學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書之前,地位大大提高。明代之內閣大學士雖無宰相之名,實有宰相之權。到嘉靖二十一年,權臣嚴嵩任武英殿大學士後,專擅朝政二十餘年,內閣的權力已經完全與從前的宰相一樣了。經過嘉靖、隆慶的發展,萬曆早期應該是內閣權力極盛的時期,張居正改革讓內閣成為政府運轉的中樞,張居正的實際上已經接近於現代首相的地位。
-
5 # 杏兒165601242
從官職上看,五品分內閣是無法與一品的宰相相提並論的;從決策和執行權來看,宰相二者都有,內閣只是代為票擬的大秘書,只是皇帝旨意的執行者;不過實際操作在明中期後,透過高配官銜,以及隨皇帝或實權皇后(皇帝年幼)喜好偏重某個內閣, 使少數內閣輔臣地位逐漸提高,逼近於原來的宰相權重 ,如張居正,是最接近宰相實權的。
-
6 # 君臨格史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弄清楚兩個概念,一是何為"丞相",丞相有哪些權力;二是內閣是如何形成的,內閣有哪些權力。
一、丞相與宰相、相國與相邦的關係"丞相"與"宰相"、"相國"與"相邦"是我們經常在影視作品中聽到的名稱,許多人把這幾個稱呼混為一談,其實,它們四者之間並不盡相同,既有聯絡也有區別。下面先由我來介紹下吧:
丞相:顧名思義,“丞”字,有幫助、輔助的意思,“丞”與“相”結合,表示輔助"相"工作的人,這裡的"相"指的是"相邦",即"丞相"是輔助"相邦"工作的官員,也可以說是"相邦"的下屬。相邦:“相”,有仔細看的意思,"相邦"即協助帝王治理國家的官員,是百官之首,簡稱"相"。相國:相國與相邦意思相同,漢朝時,為避漢高祖“劉邦”的諱,後世將“相邦”改稱為“相國”。宰相:“宰”原義是祭祀時掌管宰殺牲畜的人,後來引申為主持、主管的意思。“宰相”即輔助帝王、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的通稱,它並非正式的官名,而是對掌握最高權力官員的一種通俗稱呼。總結:"相邦"與"相國"是相同的,是百官之首的正式官職,"丞相"是輔助"相邦"的下屬官職,"宰相"是人們對掌握最高權力宮員的俗稱或尊稱,不屬於正式官職。
二、丞相的歷史沿革"丞相"和"相國"只是古代官僚體系中的官名,一種稱呼而已,他們的手中的真實權力在不同時期卻有很大差別。
"丞相"作為"相國"的屬官,它的權力最開始承接自相國。
“相國”之職起於春秋時期,初稱"相邦",秦漢時期作為百官之長,是皇權之下第一人。“丞相”作為“相邦”的副手,輔佐相邦處理政務。秦國最後一個“相邦”是呂不韋,呂不韋被免職後,贏政認為相邦權力太大,不再設相邦之職,其權力由左、右丞相分之。漢承秦制,依然設定“相邦”,同樣“丞相”依然是相邦的副手。西漢第1任相國是韓信,曹參、蕭何、樊噲、周勃等開國功臣都曾任相國之職,丞相作為相國的輔官也一直存在。“呂后”當政時,大封諸呂,呂產任相國,“諸呂之亂”平息後,為“避忌諱”,相國之職空缺,僅保留丞相之職,履行"相國"職責。漢哀帝時改“丞相”為“大司徒”,一直到建安12年(公元208年)曹操復任“丞相”之職。(期間只有董卓權傾朝野,曾自任“相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只有權臣才敢擔任丞相或相國。隋唐時期實行三省六部制,未設“丞相”之職。相權由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的長官分享,即中書令、侍中令和尚書左、右僕射四人也被稱為宰相。唐玄宗時改尚書左僕射、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宋朝初年採取“兩府三司”制,也未設將“丞相”之職。相權的行政權、軍事權、財政權分置於中書、樞密院和三司。宋神宗時,又將“二府三司制”廢除,施行以左、右僕射為宰相的制度,左僕射兼任門下侍郎,右僕射兼任中書侍郎。直到南宋孝宗時期,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元朝時,於中書省置丞相之職。明朝,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廢除中書省,罷黜左右丞相,再不設“丞相”之職,將權力分至六部。由以上的歷史沿革可以看出,丞相的權力在不同時期差異很大。
有相國之職時,丞相作為相國的屬官存在;當相國之職空缺時,丞相則是事實上的百官之首;作為百官之首時,皇權為了防止丞相權力過大,又把丞相權力一分為二或一分為三,直到明朝時,朱元璋將丞相權力一分為六。三、明朝的內閣制度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廢中書省和丞相,將中書省之權歸於六部,而最高決策權又收歸於皇帝,六部直接對皇帝本人負責和彙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之事,也即相當於皇帝兼任了宰相的職務。
皇權雖然達到了頂峰,但軍國大事非同兒戲,皇帝即使再能幹,也不可能“樣樣精通”、“面面俱到”,於是“內閣”制應運而生。
內閣,最開始設於明太祖時期,最初的目的僅是做為朱元璋皇帝的顧問機構存在。後來,隨著形勢的變化,內閣的權力不斷增加。
明成祖朱棣時,內閣開始參預政事,即內閣開始增加議事權。明仁宗、明代宗時,六部的主官開始“入閣”,即內閣開始擁有執行權。明世宗時,更將內閣大學士的朝位班次列於六部尚書之前。其中“內閣首輔”更是成為百官之首,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其權力甚至可以威脅皇權。四、皇權與相權在封建社會,皇帝雖然至高無上、擁有最高權威,但其精力和能力畢竟有限,不能所有事項都等著他來裁決,所以事實上皇帝需要與他人分享一部分權力,以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承接這部分權力的,通常是宰(丞)相,是故這部分權力稱為“相權”。相權,一般來說須具備議政權和監督權,二者缺一不可。宰相能夠覲見皇帝,共同參政議政,對決策事項進行監督檢查,同時,根據法令和制度要求,對官員執行決策的情況,進行監督考核。《後漢書》中對相權的描述:“入則參對而議政事, 出則監察而董是非。”
但對於皇帝個人來說,自是不願與他人分享權力,所以皇權不可避免地要與相權發生爭奪。可以說,中國兩千多年曆史上,相權名稱及權力的變化,便是皇權與相權博弈的結果。不管是叫"相國",還是叫"丞相",或者叫"內閣首輔",其實質都是"相權"的不同稱呼而已。不管是"丞相"獨立存在,還是分為"左右丞相",亦或者"左右僕射",再或者"內閣"這樣的機構,它們都是"相權"的不同表現形式而已。五、結論所以說,明朝的內閣與前代的丞相併沒有本質的區別,它們都是相權的不同的稱呼或表現形式。
-
7 # 曉時分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鑑秦設相之患,相從而命之,往往病及於國君,其故在擅專威福……使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亂為己任,目無其君,此猶大不可也。”—朱元璋
中國有兩千年封建歷史,就有兩千年君權與相權之爭。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建立了錦衣衛等特務組織,即宣告了君權的勝利,相權的完敗。但滑稽的是,明成祖而後實行內閣制,明朝卻出了很多比丞相權力還大的內閣首輔,比如、張居正等等。張居正甚至說:“我非相,乃攝政也。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朱元璋廢了丞相制。但並沒有廢掉他們的權利。
內閣制度的作用:到了明朝中期以後內閣權利不斷增強,六部之權匯聚於內閣,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明朝中後期皇帝大都懈於政事,不理朝政,而有了內閣制度的,使的整個國家機器照常健康的執行,使得整個國家不再過意依賴皇帝;還利於限制皇權,讓皇帝不能胡作非為
內閣首輔無丞相名,而漸有丞相權。但這也是建立在你對付得了百官和皇帝的情況上,不然因為沒有制度成立,丞相權力沒得制度保證滴 -
8 # 史海撲通
明朝內閣的權利在整個明朝呈一個拋物線的形態,與皇權相對立,此消彼長。透過觀察明朝內閣權利的變化,可以發現內閣的權利和皇權既相互依賴,同時也存在矛盾。皇帝需要內閣協助處理繁瑣複雜的政務,內閣也需要皇帝的信賴支援。當皇帝英明神武時,內閣只是一個秘書處一樣的存在,皇帝昏庸怠政時,內閣撐起一片天,甚至可以駁斥皇帝的決定。
所以明朝的內閣權利發展歷經了四個階段——萌芽期、成立期、發展期和衰落期,只有在發展期的頂峰時,也就是張居正出任內閣首輔時期,內閣的權利達到巔峰,與丞相的權利無二。
明朝內閣——萌芽期明朝初期,朱元璋沿用元朝的政治制度,設有丞相。丞相這個職權是很大的,協助皇帝管理一切軍國大事。當然了,沒有點能力的人也做不了。有能力的人有能力治國,也有能力培植黨羽,一手遮天,獨斷專行。這顯然超越了一個丞相該有的本分,使朱元璋深深的感到皇權旁落的威脅。於是藉著胡惟庸案廢了丞相制度,明朝僅有的三位丞相李善長、胡惟庸、汪廣洋在這次案件中全部被株連。
丞相廢除之後,所有的決策都有由皇帝過問,無疑增加了皇帝的工作量。朱元璋是很任勞任怨的,儘管如此,諸事繁雜,也是需要有賢臣輔助。於是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效仿宋朝制度,設立華蓋殿、文淵閣、東閣大學士,不過只是顧問的角色,隨侍左右而已。這就是內閣的雛形,可以說權利的邊都摸不到,只是偶爾提提建議而已。
罷丞相不設,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以尚書任天下事,侍郎貳(副)之。而殿閣大學士只備顧問,帝方自操威柄,學士鮮所參決。 ——《明史·職官志》
明朝內閣——成立期明成祖朱棣即位後,顯然沒有老爹能幹,每天大小事都丟給皇帝決定,累也累死了。而且朱棣從小上陣殺敵,馬背上的日子更讓他喜歡,可是老爹朱元璋曾明令禁止後代的皇帝不允許設立丞相,於是朱棣想了個辦法,設立一個新的機構區別於丞相,“成祖繼位,特簡解縉、胡廣、楊榮等直文淵閣,參預機務”,從此內閣正式成立。
這時的內閣大臣只是替皇帝幹活的秘書,品級也比較低,只有正五品。基本上就是每天替皇帝翻閱全國大大小小的奏摺,歸類整理,化繁為簡,並草擬出處理意見,給皇帝參考,皇帝只需要做出相應的批示就可以了,再下發下去執行。省去了皇帝不少時間。
可以看出,這些入閣大臣雖然可以直接參與政務,不過只能議政和執行,決策權還在皇帝。
明朝內閣——發展期朱棣死後,仁宗繼位,內閣在朝中的分量逐漸攀升,一直到正統年間,內閣的權利已然超過六部。主要是因為這時的內閣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從仁宗還是太子時,就是東宮的輔佐近臣,得仁宗頗為倚重,一直輔佐皇帝,歷經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朝。
在三人輔政期間,安定邊防,整頓吏治,發展經濟,使明朝出現了“仁宣之治”的繁榮盛世。與此同時,三人的權勢地位也隨之提高,明仁宗,楊士奇被提拔為禮部左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楊榮被晉升為太子少傅、謹身殿大學士兼工部尚書,正統五年,楊榮被追贈為太師。在當時,號稱“三楊用事,政歸內閣”。
自此之後,基本上三品以下、資歷不夠的就沒有機會入內閣的做大學士了,內閣大學士儼然成了最高的官職。
這時的內閣輔臣不再只是皇帝的秘書,而是亦師亦友的關係。由於在朝資歷深厚,得皇帝尊重。比如有一次,仁宗同官員議事,見楊士奇過來,便對旁人說,“新華蓋大學士來,必有讜言,試共聽之。”
在朝也常直言進諫,影響皇帝的決定。漢王朱高煦叛亂,對於趙王是否按同謀處置,楊士奇力排眾議,“趙最親,陛下當保全之,勿惑眾言”,事後宣宗甚為感激,“趙王所以全,卿力也”。
可見,內閣大臣不僅輔佐皇帝處理政務,已經開始影響皇帝決策。階品上也大大提高了。
明朝內閣——鼎盛期嘉靖、萬曆時期,內閣權利達到頂峰。不僅階品、班次列於六部之前,而且還增設了具體的制敕房和誥敕房兩個部門,人員從屬也逐漸增多。內閣成員也有了高低之分,內閣首輔是內閣主要負責人,下面還有次輔及其他閣臣。
張居正作為明朝最著名的內閣首輔,他所擁有的權利可以說把內閣的權利推到了頂峰。這都有賴於萬曆皇帝是個甩手掌櫃,啥都不管,一概推給自己的老師張居正。有些在朝官員為官數載,竟然都未曾見過龍顏。即便是張居正回老家料理喪事期間,重要大事,也會送到江陵,由張居正親自處理。
得密封言事,仍戒內閣調陽等,有大事,毋得專決,仍弛驛之江陵,聽張先生處分。——《明史·張居正傳》
既然皇帝不管事,內閣的權利自然發揮到了最大值。整個帝國基本上都是張居正一個人說了算,絲毫不亞於丞相。張居正也藉此機會,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大力改革,使明朝後期有了一個短暫的煥然一新。
張居正死後,雖然沒有再出現一人執掌朝政的現象,但是由於明朝晚期皇帝不作為,政事還要依賴內閣,所以即便內閣大臣換人,內閣的權力依舊強盛。經常還會出現皇帝做出一個決定,發到內閣時,內閣覺得不妥,進行駁斥。內閣首輔也時常與地方督撫書信往來,地方督撫有事會透過書信詢問內閣意見,內閣首輔直接以書信作答。直接繞過了朝廷正式的規章制度,也體現出內閣首輔的意見就等同於朝廷的意見。
內閣的鼎盛,主要還是源自於皇帝的不作為,皇帝不限制內閣的權利,那麼內閣權利增長反過來就會反超皇權。這時的內閣雖然不叫做丞相,但也與丞相無二了。
結語從明朝中後期開始,內閣大臣“雖無丞相之名,卻有丞相之實”。雖然朱元璋處心積慮的想廢除丞相制度,但內閣制度的產生與發展實際上是丞相制度的變相復活。內閣最終成為明代最重要的中央機構,甚至即便沒有皇帝,整個國家機器也能照常運轉。
-
9 # 九月讀歷史
對於這個問題,要搞清楚一件事,就是內閣並不是一個職位,內閣裡面有內閣輔臣,一般是一到七個不等,而權利最大的,稱為內閣首輔,內閣首輔的權利和丞相很相似,但要比丞相的權利稍低。
丞相制度的廢除,以及內閣的建立丞相制度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在戰國時期得到發展,同時丞相有時又叫宰相,而管仲便是歷史上第一個傑出的宰相,之後還有李斯、蕭何等都是比較出名的丞相。
(管仲)
自古以來,皇權和相權之間就存在著爭執,歷史之上,皇權強,相權就弱,反之亦然,二者感覺像是此消彼長,但這一形勢,到朱元璋時期完全被打破。
朱元璋本身比較能幹,為了加強皇權,同時由於丞相胡惟庸驕橫跋扈,因此朱元璋決定廢除丞相制度,後來有人告發胡惟庸謀反,胡惟庸便被誅殺,並且牽連甚廣,這就是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
這場案件結束後,朱元璋趁機就廢除掉了丞相制度,至此中國近1500年的丞相制度就此結束,胡惟庸也成了歷史上最後一位丞相。
丞相被廢除後,朱元璋就獨攬了所有國家大事,皇權可謂是大大加強。但是當建文帝即位後就不一樣了,不是每個人都像朱元璋一樣,那麼有精力,所有事情都自己一個人做。因此建文帝就設定了內閣,但此時的內閣大學士只為皇帝提供意見,決策權還在皇帝手中。
內閣的發展最初的內閣大學士只有顧問身份,但到了明仁宗、宣宗時期,這時候內閣大臣就受到很高的追捧,內閣的權利也在逐漸變大。
但真正把內閣權利推到頂峰的是明世宗朱厚熜,就是那位沉迷煉丹修道,二十年不上朝的那位。他在位之時,原本是夏言擔任內閣首輔,後來夏言被嚴嵩所取代,正是在這一時期,內閣的權利達到了巔峰。
此時的內閣首輔,權利和之前的丞相有的一拼,地位也遠在六部之上,但並沒有獨攬大權,因為內閣只有票擬權利,批紅還需要司禮監來,這一點,並沒有之前的丞相權利大,儘管司禮監很多時候也只是走個形勢。
不知道朱元璋知道後會不會有想打人的衝動,自己好不容易加強了皇權,廢除了丞相,你們這些不肖子孫卻又搞出一個內閣首輔來。同樣,朱元璋曾明令禁止太監識字,怕他們掌權壞事,而你們卻又搞出一個司禮監批紅,不知道朱元璋知道後做何感想。
清朝的軍機處朱元璋取消了丞相,他的子孫後輩便設立了內閣,而清朝也是學習漢人的思想與政策來統治天下,因此便效仿設立了軍機處。
既然你們不用丞相,我們自然也不用,你們設定內閣來幫忙處理政務,那我就可以設立一個其他的機構,幫助我來處理這些政務。
雍正時期,為了處理緊急軍情,因此便設立了軍機處,其中設軍機大臣、軍機章京等,和明朝的內閣一樣均為兼職,但之後,逐漸演變成了和明朝內閣一樣的性質的機構,並且一直沿襲到清末。
而當和珅掌權後,軍機處的權利大大提升,有一點威脅到皇權的感覺,因此當嘉慶上位後,先處理掉了和珅,並把權利收回自己手中,這似乎和之前的丞相很像,也是一種此消彼長的感覺。
【結語】
因此,這樣看來,儘管明朝的內閣也能掌控六部,但和丞相的權利還有那麼一點的差距,雖然司禮監的權利不是太大,但也不能忽略不計。而清朝的軍機處性質上則和內閣類似,僅僅在和珅掌權的這段時間,能和丞相相提並論,其他時間,差距還是挺大的。
-
10 # 知歷史看未來
明朝內閣是否有丞相的權利?有何依據?
內閣的由來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沿襲元朝制度,但是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加強中央集權。親手殺了那些陪自己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兄弟和部下,大批的將軍和文臣都逃不過這一劫。
宰相制度到朱元璋時期一直存在,這個制度給各朝代的皇帝都增加了不少麻煩,宰相除了皇帝之外,是全國權力最大的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相權過大,對於皇權集中(專制)是一種巨大的威脅,所以歷代皇帝都在不斷想辦法削弱相權。
到了朱元璋時,他找到了一個十分合理的藉口,直接廢除了宰相制度,當時朱元璋以胡惟庸企圖造反,對朝廷構成了威脅,直接殺了胡惟庸和廢除宰相制度,史稱“胡惟庸案”,沒有了宰相,朱元璋曾說過:“以後嗣君,其毋得議置丞相。臣下有奏請設立者,論以極刑。”皇帝就少了一個威脅,內閣就逐漸發展起來了。
明朝內閣制度最初是皇帝秘書性質的機構,但之後皇帝逐漸賦予他們很大的權力,逐漸成為決策機構。到了明朝萬曆年間,內閣的權力達到了頂峰。加上張居正改革讓內閣成為政府運轉的中樞,所以內閣首輔變成了實際上的宰相。
內閣的構成
真正的內閣是由明成祖朱棣建立的,是實施永樂新政的一項主要內容。在中央,把議政權分給內閣,行政權分給六部;在地方,分三司,分管司法、軍事和行政,直接對六部負責。內閣名義上是決策機構,但是其權力是皇帝賦予的,皇帝把決策權緊緊抓在手中,在明成祖的控制下,內閣與六部根據皇帝的旨意進行決策然後下發各方。
到明永樂中期,內閣職權漸重,兼管六部尚書,成為了皇帝的最高幕僚和決策機構,其權力加重。到明世宗嘉靖時,內閣的權力已經發展到跟以前的宰相一樣了,嚴嵩還擅自專政朝政二十餘年。
票擬
票擬是指各地的所有公文都先送到通政司(資訊管理中心),然後這些公文會送到內閣手中,內閣成員會在這些公文上加上自己的意見,這就是票擬。然後經過處理的檔案會送到司禮監手中進行批紅,之後送到皇帝手中,檔案處理流程完畢了。
當時就是從三揚內閣開始實行嚴格的票擬製度的,所謂三揚是指楊榮、楊士奇和楊溥三個大學士,當時所有公文都先由三楊處理,再交到皇帝手中,因為當時明英宗八歲就上位了,年幼不太懂事,所以朝政全部”委託“給“三楊”了,三楊可謂手握實權啊。
內閣與丞相的差別內閣與宰相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1、地位不同:宰相具有決策大權,其地位在各朝代都是比較鞏固的(即使相權被不斷削弱),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內閣成員始終是皇帝的私人顧問而已,並沒有實權。只有到了明萬曆中期,內閣發展到頂峰,內閣的權力才有點讓皇帝感到擔憂,其中的內閣首輔才有了之前宰相的風範,內閣首輔被稱為“雖無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實”。
2、對皇權的影響不同:宰相對皇權是有制約作用的,皇帝進行決策時,可能還要看宰相的臉色;而內閣作為皇帝的私人顧問,是不可能對皇權起到制約作用的。
回覆列表
明朝立國之初,是設定有丞相職位的。李善長、徐達、汪廣洋、胡惟庸等都做過丞相。1380年,“胡惟庸案”爆發,朱元璋將胡惟庸誅殺。此後,朱元璋就廢除了丞相職位。丞相所擔任的職責,分於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軍事、行政,直接對六部負責。朱元璋親自掌管六部,六部按照朱元璋的意旨辦事。
明亡以後,清朝沿襲明朝的這一制度。於是,胡惟庸就成了中國封建王朝中最後一名丞相。
朱元璋是一個很勤奮的皇帝,稱得上是“夙夜在公,宵衣旰食”。他一個人,就可以將中書省所有的活兒幹完。但是,明朝只有一個朱元璋。隨著國家事務的日益繁重,接下來的皇帝就感到力不從心了。鑑於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告誡子孫,永遠不允許設立丞相,那麼就只能採取變通的方式。
內閣首輔就應運而生。
那是明成祖朱棣當政時期的事情了。朱棣設定了以殿閣大學士為主體的內閣,成員有數人不等,官秩為正五品,主要為皇帝提供諮政建議。及至後來,內閣大學士的權力越來越大,不僅僅是為皇帝提供諮政建議,還參與到軍國大事的決策。到嘉靖時期,內閣大學士上朝的班次已在六部尚書之上,成為事實上的中書省。內閣首輔,雖然沒有丞相知名,然而已經成為事實上的丞相。
比較強勢的內閣首輔,如楊廷和、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等,權傾朝野,號令群臣,不管是聲望還是權力,比之漢唐宋時期的丞相,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無論如何,明朝的內閣首輔依然不是丞相。
這是因為,漢唐宋時期的丞相,有名正言順的柄國執政的權力。皇帝下發的詔書,必須由丞相蓋上大印才能生效;如果丞相不同意詔書上的內容,這道詔書還能被打回去。而內閣首輔的權力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嚴嵩能夠擅專朝政,是因為嘉靖皇帝迷通道教、疏於政事;張居正能夠大權獨攬,是因為萬曆皇帝沖齡踐祚、缺乏執政經驗。這種權力分分鐘可能被皇帝收回,或者遭到太監鉗制,難有作為。
從程式上看,內閣首輔與丞相之間,就差了一個太監。此話怎講?
原來,內閣首輔最大的權力,就是在朝廷重要文書上擬定處理意見,供皇帝採納。這就是通俗所稱“票擬”。皇帝經過審閱後,用紅筆對“票擬”進行拍板定案,這就是通常所稱“批紅”。內閣首輔權力的大小、地位的高低,取決於皇帝對“票擬”的採納程度。皇帝採納得越多,內閣首輔自然權力就越大、地位就越高、面子上就越又光彩。反之亦然。
“票擬”又怎麼跟太監扯上關係呢?這是因為明朝中期以後,皇帝深居後宮、不理朝政,極端者如萬曆皇帝,長達30年不上朝。為了維繫國家正常運轉,同時牽制內閣權力,皇帝便將“批紅”的權力交於司禮監太監,“然內閣之擬票,不得決於內監之批紅,而相權轉歸之寺人”。
如此,便形成了明朝特有的監閣體制。在這個體制下,丞相之權,被成功地分給了內閣和司禮監。內閣和司禮監各司其職,互相牽制,保證了皇權的集中和正常執行。
所以,我們能夠很清晰地看出,內閣首輔擁有“票擬”權,但缺少了太監手中的“批紅”權。如果內閣首輔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權力,就必須取得司禮監的配合。否則,必然處處受到制約。
事實上,明朝歷史上也有不少內閣首輔與司禮監通力合作的例子。如著名的內閣首輔張居正,為了推行賦稅改革,在全國範圍內實行“一條鞭法”,就是在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的配合下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