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看愛思考

    滿清朝廷的鎮國將軍?一般都是宗室,也就是所謂的黃帶子。但是,他們手裡並沒有多少權力。僅僅只是個宗親的榮譽稱號而已,而且還是比較遠支的宗室子弟。

  • 2 # 地水火風234

    清朝鎮國將軍,級別,一個字,高。有但是,高不等於管用,是爵位。一家人吃喝玩樂沒問題,有這個爵位的人,在清朝有三種人,即宗室,功臣和被賜此爵的蒙古人,爵位制度不是清朝首創,古已有之。先看看爵字是什麼意思。

    一,爵字

    音念“決”。古代表示喝酒的東西,器皿。是象形文字。最早用青銅製成,有流柱和足,能溫酒,用於禮事。後有銀的,玉的,金的和製作工藝的不同,形成差別,用於不同場面。由此形成代表職場等級代遇。爵字,引申為等級差別,跟不同的字聯絡起來,表示級別代遇之差。

    二,爵位

    在中國,爵位都是封建王朝的事,有男女爵位區分,新中國無此說。在國外有爵位制度,跟中國封建王朝大同小異,也有王,公,候,伯,子,男之分。爵位,實質上是統治集團內部,用於給誰分錢分物分多少的尺度。

    三,清朝的鎮國將軍爵位

    先看看清朝宗室爵位大概全貌,

    是第十一個爵位,鎮國將軍本身還分一二三等。俸銀一年400兩左右,祿米一年380斛左右,古代一小盆為一升,十升為1鬥,十鬥是1斛。鎮國將軍一年38000小盆米。400兩銀子也不賴,約12萬人民幣。清朝一品文官1年公資180兩銀子,祿米180斛。看看鎮國將軍與一品大員的區別,很明顯,清朝鎮國將軍的級別高(與普通官員比),代遇好。可以說差別大。後來,清延給各級普通官員發養廉銀子,現在叫補助,一二品大員一年發15000兩補助銀子,幾百萬人民幣,可以了。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說的還是一個字,貪。

    現在看來,清朝的爵位,得著一個,生活就妥妥地了。

  • 3 # 羅蕭弋

    正一品,你說高不高?清朝將軍一般是從一品,有的比較特別的,如大將軍、伊犁將軍之類的是正一品,一般鎮守邊疆的將軍級別權利都會高於一般的將軍

  • 4 # 笑看往事如雲

    鎮國將軍品級為武官正一品。郡王長子稱為王長子,其餘為鎮國將軍,鎮國將軍降等襲爵,餘子成為輔國將軍。

    明代另武官散階,從二品,位列軍階第四等。屬於榮譽稱號,不是實際職位,相當於現在的軍銜。

    清為宗室封爵第九級,在不入八分鎮國公下,輔國將軍上。

  • 5 # 鴻涵先生

    清朝鎮國將軍是古代封建王朝“分封制”的產物,這是一個爵位,分封制一般封兩種人,一種為宗室,另一種為功臣,鎮國將軍就是宗室爵位,是清朝宗室爵位的第九個等級,在“不入八分”鎮國公之下。

    以下均為科普:

    清朝宗室爵位都有哪些?

    清代的皇室分為“宗室”和“覺羅”兩種,宗室為“黃帶子”,覺羅為“紅帶子”。

    “黃帶子”是指清朝開國君主努爾哈赤的父親開始以下的直系子孫,皇太極時期規定,清朝親王之下的宗室腰間要系金黃色的腰帶以表示尊貴身份。

    “紅帶子”是指清朝開國君主努爾哈赤的父親開始的叔伯兄弟一脈的子孫,稱為“覺羅”,也是皇太極時期規定,“覺羅”腰間要系紅帶子以示尊貴身份。“覺羅”和“宗室”在血緣關係上屬於旁系血親,但是他們也擁有共同的祖先。

    “紅帶子”和“黃帶子”統一歸“宗人府”管轄,可以說都是“皇族”。

    清朝的爵位制度大部分沿襲了明制。

    宗室男子自上而下分別為: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宗室女子自上而下分別為:固倫公主、和碩公主、郡主、縣主、郡君、縣君、鄉君、六品格格。

    宗室還分“入八分”和“不入八分”,這代表什麼意思呢?

    “八分”指的是一種待遇,這八種待遇分別是:朱輪、紫韁、背壺、紫墊、寶石、雙眼、皮條、太監。

    簡單說一下,“朱輪”是指乘坐的馬車的車輪可以用紅漆,“紫韁”是騎馬時的韁繩可以用紫色,“背壺”是說乘坐車馬可以帶熱水壺,“皮條”說的就是車上允許存在皮鞭,可以在行使的路上驅趕鞭打他人,其他的就好理解了,比如允許在私宅內配備宮內的太監來服務,坐墊可以用紫色之類的。

    所謂“入八分”就是可以使用這八種待遇,“不入八分”就是不能使用這八種待遇,由此可見,宗室還得“入八分”才能盡顯尊貴。

    如題,清朝的鎮國將軍是“不入八分”,而在這些爵位中屬於超品的要從公爵往上數,也就是最低“不入八分輔國公”起步,而題目中的“鎮國將軍”不是超品,但是也是相當於正一品的待遇。

    總結:

    “鎮國將軍”說是將軍,其實就是個爵位,只是個稱呼罷了,是一種身份地位和待遇的象徵,並不是讓他去打仗,而且,這種“不入八分”的爵位通常都是安排在“八旗”中的任意一旗,隨旗主行走,地位上要遠低於“入八分”的宗室。

    鎮國將軍雖然在宗室中屬於低等爵位,可是在整個大清王朝,相比很多文官武將那還是高檔很多的,起碼人家是愛新覺羅的後裔啊,是皇族。

  • 6 # 南閣水哥

    答: 在清朝,鎮國將軍是宗室的封爵之一。一共十二等爵,鎮國將軍是第九等。而蒙古、回部及諸番部的封爵只有六等。一親王,二郡王,三貝勒,四貝子,五鎮國公,六輔國公。不入六等者,曰臺吉、塔布囊,亦分四等。所以在清代的鎮國將軍一定就是皇家宗室裡的成員,不會有其他的。

    從俸祿上來看,清朝一等鎮國將軍歲俸銀410兩,祿米410斛;二等鎮國將軍歲俸銀385兩,祿米385斛;三等鎮國將軍歲俸銀360兩,祿米360斛。

    這樣看來宗室的子孫們其實還是能夠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但是有一點,清朝對於宗室子孫並不是一直享有這麼高的規格,而是採取逐代降等的方式。

    清代皇族分成“宗室”和“覺羅”。而“宗室”內部又分遠支宗室、近支宗室、近派宗支。

    具體來說,除去皇帝作為大宗之外,興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脈下小宗均為【覺羅】,顯祖宣皇帝、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脈下小宗均為【遠支宗室】,聖祖仁皇帝、世宗憲皇帝、高宗純皇帝脈下小宗均為【近支宗室】,仁宗睿皇帝、宣宗成皇帝脈下小宗均為【近派宗支】。

    覺羅:不可獲得宗室爵位(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乃至奉恩將軍)、拿覺羅錢糧(比宗室錢糧少)、不可使用欽定字輩、不使用欽定偏旁、無皇位繼承權。

    遠支宗室:可以獲得宗室爵位、拿宗室錢糧、不可使用欽定字輩、不使用欽定偏旁、無皇位繼承權。

    近支宗室:可以獲得宗室爵位、拿宗室錢糧、必須使用欽定字輩、不使用欽定偏旁、無皇位繼承權。

    近派宗支:可以獲得宗室爵位、拿宗室錢糧、必須使用欽定字輩、必須使用欽定偏旁、有皇位繼承權。

  • 7 # 達摩說

    清朝的鎮國將軍是宗室爵位,排列在十二等宗室爵位中的第九等,列在它之前的有: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列在它之後的還有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鎮國將軍從品級上相當於一品武官,補服為麒麟,分三個等級,分別是:

    一等鎮國將軍,歲俸銀410兩,祿米410斛;

    二等鎮國將軍,歲俸銀385兩,祿米385斛;

    三等鎮國將軍,歲俸銀360兩,祿米360斛。

    可見,相比於我們熟知的一些宗室爵位,比如親王、郡王、貝勒等等,鎮國將軍在宗室爵位中的地位並不高。一般說來,如果沒有犯重大錯誤,皇子的最低爵位基本也就到鎮國公這一級了。之所以會出現諸如鎮國將軍這樣的低級別宗室成員,是因為清朝的封爵制度中有世襲罔替和降等世襲兩個原則。世襲罔替就是所謂的鐵帽子王,爵位在他們這一脈的傳承中是不降級的;而降等世襲就是,爵位在傳承的過程中,級別是在不斷下降的。

    像鎮國將軍這個爵位就是這樣,它就是高階宗室爵位降等世襲造成的。一般像多羅郡王,他的嫡長子,都會降等世襲,被降為一等鎮國將軍,而側室所生子嗣,就只能被降為三等鎮國將軍了。

    但無論如何,鎮國將軍都是宗室爵位,只有愛新覺羅家族的宗室人員才有資格獲得爵位,非愛新覺羅氏的普通人,無論你再怎麼努力,都不會獲得爵位,除非立下不世之功,才有機會獲封異姓功臣爵位,而宗室人員可能一出生就能夠獲得爵位。所以從這個角度看,鎮國將軍這個不上不下的宗室爵位還是很吃香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德國公開賽,雙打1/8比賽結束,主辦方現場一舉動,讓人倍感心暖,當時發生了什麼?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