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樂健康科普

    胃癌是中國目前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 分為腺癌 (乳頭狀腺癌、管狀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細胞癌) 、腺鱗癌、髓樣癌、鱗狀細胞癌、未分化癌等。其中, 印戒細胞癌 (signet-ring cell carcinoma, SCC) 是一種含有大量黏液的特殊胃癌型別, 佔原發性胃癌的3.4%~39%。由於該類腫瘤細胞中充滿了黏液, 把細胞核擠向了細胞的一側, 外形酷似戒指, 因此得名。

    胃印戒細胞癌起源於黏膜固有層中腺體頸部未分化幹細胞, 長期以來, 被認為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低分化腺癌, 具有分化差、胃壁內瀰漫浸潤性生長、進展速度快、不易早期診斷、預後差的特點。雖然印戒細胞癌能夠在黏膜層內廣泛播散, 但進一步侵犯至黏膜下層往往比其他型別胃癌慢。而一旦印戒細胞癌浸潤超出黏膜下層, 其癌細胞就會廣泛播散、轉移、盆腔種植, 並常伴有明顯的纖維化。如果發現較遲, 常浸潤全胃, 使整個胃壁硬化, 而呈“皮革胃”。因此, 印戒細胞癌早期發現並及時切除後預後較好, 而腫瘤一旦發展為進展期預後很差。

    胃印戒細胞癌的發生機制至今仍不清楚, 生物學行為認識不統一。一項納入10 246例胃癌標本的回顧性研究 (包含2666例印戒細胞癌) 發現, 印戒細胞癌具有好發於年輕女性的傾向。類似結果在其他相關的研究中亦有報道。有學者認為這可能與遺傳有關或有雌激素依賴現象。

    胃印戒細胞癌常常有雌激素受體 (ER) 和孕激素受體 (PR) 高表達。胃癌細胞ER、PR陽性率與病理型別有關, 分化越差, ER、PR陽性率越高, 尤以黏液腺癌及印戒細胞癌陽性率為高。胃癌中絕大多數印戒細胞表達ER, 其生長依賴ER, 故胃印戒細胞癌常發生在絕經前女性且易出現卵巢及子宮轉移。

    胃印戒細胞癌早期無特異性, 無明顯症狀;進展期主要表現為腹脹、腹痛、納差、嘔吐、消瘦、貧血、喛氣、反酸、腹塊、腹水、嘔血、黑便、上腹隱痛不適等, 而納差、嘔吐、消瘦、貧血、腹水較其他組織型別胃癌更多見。

    目前認為胃印戒細胞癌可能起源於胃黏膜腺頸部的球樣異型增生。印戒癌細胞雖存在層樣結構, 但表層和深層的印戒細胞是由中層的單核樣癌細胞增殖分裂而來, 以中層為中心發生全方位的發展, 但同時黏膜表面仍維持完整。

    因而早期病灶難以透過胃鏡發現, 一旦出現症狀就診時, 癌細胞早已向黏膜深層發生浸潤轉移。因此, 多數患者在發現時已經是Ⅲ期或者Ⅳ期, 預後差。但若能儘早發現並及時手術切除, 預後會明顯改善。

    一項涵蓋1376例患者的回顧性臨床試驗證實, 早期印戒細胞癌手術切除後, 患者總生存時間長於低分化腺癌和黏液細胞癌患者 (P<0.001); 一項涵蓋1362例胃癌患者的回顧性臨床試驗亦證實, 早期印戒細胞癌的預後好於其他胃癌型別。

    目前多數文獻支援未浸潤黏膜肌層的黏膜內早期印戒細胞癌的預後很好, 而進展期胃印戒細胞癌浸潤性強、較早廣泛轉移、預後差。因此, 如何早期發現印戒細胞癌, 對患者的生存與預後顯得尤為重要。事實上, 印戒細胞癌的早期診斷是非常困難的, 其病灶在胃壁內呈瀰漫浸潤型生長, 胃鏡下巨大潰瘍並不多見, 一部分僅表現為淺表糜爛, 故肉眼判斷有一定困難; 且CT、PET-CT等影像學方法對印戒細胞癌的檢測缺乏靈敏性, 容易造成漏診或誤診。

    參考文獻

    [1]沈潔,魏嘉,劉寶瑞.胃印戒細胞癌臨床病理特徵和生物標誌的研究現狀[J].臨床腫瘤學雜誌,2014,19(11):1033-1037.

  • 2 # 腫瘤劉海龍醫生

    印戒細胞癌擴散的快慢是根據發現的早晚時間來做定時的,直腸印戒細胞癌是一種特殊型別直腸癌,腫瘤生物學行為及侵襲性,惡性度高,這與印戒細胞癌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葡萄糖醛酸酶活性高,破壞間質纖維能力強和促進癌細胞分離有關,轉移情況和治療是否及時的當,能否早發現等有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章蓉婭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