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湯禎兆

    我是百分百的加賀派,看法大抵如下:

    從基本設定而言,一旦追本溯源便可看到加賀的不穩定因素。加賀出現的首作是《畢業--雪月花殺人事件》(86),本身仍是大學生的身份。

    東野圭吾在《東野圭吾的最後致意》中,也直言「不過那時我根本沒想過以他為中心寫成系列作品」。我推想那是因為大學生的年紀背景,一方面已脫離了偵探小說中的「少年偵探」(BOY DETECTIVE)的型別,而與此同時他又不想把加賀發展成「推理同好研究會」式(MYSTERY SOCIETY)的窠臼--事實上,不少日本的知名推理小說家如竹本健治及有棲川有棲均早以大學生推理小說同好會為偵探設定。簡言之,東野筆下最初出現的加賀正好陷入身分未明的處境中,後來成為警察身分出場始於《沉睡的森林》(89),連作者也明言當時安排加賀出場是自己「小小的惡作劇」。

    對照而言,湯川學的角色立意就顯明得多。伽利略系列晚至98年才推出《偵探伽利略》的首作,當時天下一大五郎的「名偵探」系列已出版了兩本,而加賀系列更己出了四本之多。簡易之,湯川學是用來補充過去偵探變化不足而設,東野選取的是「科學家」(SCIENTIST)的學者式角色,當中我認為也有與其他日本同行角力之計算。因為東野設定的湯川學是物理學準教授,而推理小說界已存的同類型偵探已有森博嗣的犀川創平(建築學系助理教授)、有棲川有棲的火村英生(犯罪社會學準教授)以及高木彬光的神津恭介(法醫學助理教授)等,由此可見作者的競賽心及方向清晰的出發點。

    與東野筆下另一名探伽利略相較,加賀從來沒有那麼優越超卓,後者沒有驚人的學識,也不會高高在上來以學者身份來釋說疑團。印象中的加賀總是不辭勞苦,以非常平凡且不起眼的方式查案,東野突出的也是作為警探的基本功,既有熟悉專屬的地理空間(先是練馬,後來是日本橋人形町),同時也不惜力氣往復向不同人蒐證的過程,以期希望找到一點一滴容或有幫助的線索。你甚至難以如福爾摩斯又或是菲利浦。馬羅(雷蒙。錢德勒筆下的冷硬派偵探)般,可以從容建構一張足以顯示來歷特色及知識領域限界的列表來。

    此所以兩人根本上就是平民與精英的對立選項——而我的口味永遠站在人民的那一邊上去。

  • 2 # 暮暮超人

    真要選的話我喜歡的還是湯川學教授,原因如下:

    1.身份職業的不同:加賀作為警察,目的就是要找到兇手並且抓捕歸案;而湯川學作為教授,只是作為協助警察的身份出現,一些時候目的只是解開或者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好了,而不一樣就要把所有的罪犯都揭露出來,就像《盛夏的方程式》。

    2.面對案件的不同:加賀往往透過細微的觀察和聯絡經驗找到兇手,屬於相對普通的案件;湯川學接觸的案件往往都是涉及科學領域的,從側面說明了見多識廣,如《預知夢》。

    3.推理小說的區分:湯川學更喜歡探究人性的問題,屬於社會派推理的範疇,正好是東叔的絕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款銳界兩驅ST剎車熱衰減有危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