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民新見
-
2 # 硯子在鄉村
馬鈴薯,又稱為土豆,是大家都喜歡的一種大宗蔬菜,中國各地都有種植馬鈴薯的傳統,各地的地方品種也比較多,種植習慣也有些差異。要想取得馬鈴薯的高產,總起來說都有相通這處。我簡單的介紹一下。
1、
選擇高產抗病的品種是最關鍵的,特別是種脫毒馬鈴薯品種,應是優先選擇的。目前生產上主栽品種主要有:荷蘭15、荷蘭7、中薯5號、青薯9號等。各地區都有適合自己當地的主要推廣品種,各地區環境有差異,要優先選擇適合當地的品種,脫毒馬鈴薯一般來說具有產量高、品質好等優點。
2、
馬鈴薯的種植要選土壤肥沃、疏通透氣、排水良好的地塊。馬鈴薯最怕澇,一旦積水,就易得晚疫病死秧爛薯塊。馬鈴薯是一種喜肥植物,栽培前要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做底肥。
3、
馬鈴薯要進行輪作,忌連茬。前茬要避開茄果類的蔬菜,如辣椒、茄子、番茄等,可減少一些病害的發生。
4、
馬鈴薯的種植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可生產二茬:春馬鈴薯和秋馬鈴薯。山東地區春馬鈴薯從2~3月播種,到5~6月收穫;秋馬鈴薯從8、9月播種至11、12月左右月收穫。中國南北溫差較大,各地種植和收穫時間各有不同。春茬一般比秋茬產量高。
5、
馬鈴薯種植要施行高壟種植,以雙行或單行作高壟。一般畝栽4000~6000株,各地品種差異及種植方式不同,密度應結合當地的情況。
6、
使用地膜覆蓋栽培,可提高地溫保溼防雜草。在有的地區,馬鈴薯已實現了三膜或雙膜覆蓋進行早春早熟栽培。三膜即大拱棚裡套小拱棚,小拱棚下覆地膜的栽培方式,有的還要加蓋草苫等覆蓋物;雙膜覆蓋即小拱棚套地膜的栽培方式。這兩種栽培方式提早了春馬鈴薯的種植和收穫時間,效益也得到很大的提升。露地栽培中夏季栽培或雨水較勤的地區不宜用地膜覆蓋。
7、
馬鈴薯施肥澆水是日常管理的重點,要根據墒情和生長階段做好肥水的供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施肥一般主要在發棵期、開花前後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溼潤,但不可澆水過勤過大,不宜漫壟,以免造成積水。要注意早施追肥,多施鉀肥,葉面可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1~2次。
8、
要防止徒長,對生長過於旺盛的品種,可進行摘花去勢,也可採用化學農藥控秧。50%苯甲.丙環唑乳油、3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乳油、43%戊唑醇懸浮劑、25%丙環唑懸浮劑等三唑類產品,或含有上述成分的復配劑等,在封壟期使用,適當加大劑量,既可控制徒長又可防止病害。噴施矮壯素、多效唑等抑制劑,雖然效果好,但生產上要慎用,掌握不好,可能對下茬作物造成不良影響。
9、
馬鈴薯常易發生晚疫病、早疫病、青枯病、病毒病等多種病害,易被蚜蟲、白粉蝨等多種蟲害危害,要及早進行綜合性防治。
-
3 # 農民工老陳的生活
秋馬鈴薯高產栽培方法。首先選擇芽點飽滿的土豆作為育種土豆,芽點越飽滿長出的苗越壯,對後期高產埋下伏筆。第二也是最重要一點,如果有條件一定要有足夠的有機肥,所謂有機肥就是把羊牛雞鴨糞肥墊草經過發酵與燒製,形成的灰碳,再以糞液進行漚制,大約一星期左右即可,以手握不散為宜,在種植之前用漚制好的有機肥放入種植槽內,稍作攪拌儘量與泥土混合,作用是底肥足,灰肥對土壤有抑制病菌作用,另一個可以讓土壤更加疏鬆透氣。當我們前期工作完成以後進行種植,芽點朝上然後覆土1一2釐米。為使其更早發芽,可在地壠上覆膜,使土壤處在相對溫度較高較溼的狀態下,很利於秋馬鈴薯小苗生長,在這樣種植前提下,秋馬鈴署想不高產都難。供參考謝謝!
-
4 # 同桌的你康康
我可以說對這很專業,馬鈴薯,因為我們基地種了十幾年了,年年種馬鈴薯,我給你們分享一下怎麼,高產,品質又好,很重要,就一點,灌溉用滴管去灌溉,水肥一體化,省工有高產,這是最有效的。
-
5 # 老周說三農
秋馬鈴薯如何栽培才能高產?
春馬鈴薯就要採挖了,秋馬鈴薯也將準備栽種了。秋馬鈴薯可以增加市場新鮮馬鈴薯的供應,新鮮馬鈴薯的銷售價格比貯藏的春馬鈴薯的高得多。而且秋馬鈴薯作種薯可以防止品種退化,保持優良種性的作用,是解決高溫地區就地留種的好途徑。用秋馬鈴薯作種,退化率下降,產量可以增加20%左右。因此,種植秋馬鈴薯是比較好的,可以提高產值和為春馬鈴薯種植提供退化慢的種薯。秋馬鈴薯種植季節溫度高,容易乾旱,秋馬鈴薯如何栽培才能實現高產?
一、選擇種植地塊秋
秋馬鈴薯生長髮育期短,成熟早,播種期又容易遇到高溫乾旱或者陰雨天氣。因此,選擇種植的地塊比較重要,最好選擇土壤肥沃、疏鬆、排灌良好的地塊種植。如果選擇土質粘重或者排水不良的地塊,容易造成種薯田間爛種,引起缺苗斷行,導致秋馬鈴薯產量減少。如果採用稻田種植秋馬鈴薯,要選擇沙質土壤,在水稻黃熟期時就把田水排幹。水稻收割後,每畝用充分腐熟的廄肥或者堆肥2000公斤,加入過磷酸鈣15公斤,拌和均勻,撒在土表,結合深耕翻入耕作層,然後耙細、整平,作廂打窩播種。地下水位較高的土地或者稻田種植秋馬鈴薯要開好邊溝、腰溝和廂溝,做到溝溝相通,天旱能灌溉,下雨能排水,防止種薯腐爛,爭取全苗、壯苗。
秋馬鈴薯單作以外,也可以與其他作物套種。
二、播種塊莖的選擇和處理
秋季播種的塊莖主要是從春馬鈴薯地裡收穫的塊莖,由於馬鈴薯休眠期長,不能馬上發芽,如果立即播種,會引起田間爛種,為解決這個問題,要進行播種塊莖的選擇和處理。
1、播種塊莖的選擇,在春馬鈴薯收穫以前,在早熟品種的田間選擇生長整齊,沒有病蟲害的田塊,首先挖去退化株、病株和混雜株的塊莖,留下具有本品種典型性狀的植株進行單獨收穫。塊莖運到室內以後,再進行塊莖選擇,剔除大塊莖,個別小塊莖、病塊莖和不整齊的塊莖,留下中等大小、表皮光滑的健康塊莖作種。
2、“九二0”處理:“九二0”處理塊莖,因為品種、整個、切塊和氣候條件不同,處理的濃度和時間不一樣。濃度大,處理時間短,濃度小處理時間長。氣溫高處理時間短,氣溫低處理時間長。整個塊莖處理濃度大、時間長,切塊處理濃度小,時間短。應用“九二0”的濃度和處理時間要嚴格掌握,濃度過大,處理時間過長,長出的幼苗細弱,匍匐莖少,播種後影響產量。濃度過低,時間太長,效果不好,休眠期打不破,播種後容易爛種,出苗不整齊。
具體的處理方法:處理整個塊莖用2克、切塊用1克“九二0”溶解在1000公斤水中,然後把要處理的塊莖在清水中沖洗乾淨,切塊要把切口處澱粉洗去,再慢慢倒入事先配製好的“九二0”溶液中,處理10—20分鐘,撈出莖塊放在通風處涼幹,切塊等切口癒合以後播種。為了節約“九二0”,配製好的溶液可以反覆處理幾次,同一種溶液要處理整塊和切塊時,最好用2克“九二0”溶解在1000公斤水中,先處理整塊,後處理切塊。整塊處理時間長一點,切塊處理時間短一些。塊莖處理好後,如果土壤中水分適宜,天氣晴朗就可以直接播種。如果遇到土壤乾燥或者天氣不好,再催芽播種。
3、催芽:馬鈴薯催芽是防止田間爛種,保證全苗、壯苗的有效措施。具體做法:選擇室內通風處或者室外陰涼高燥的地方,室內打掃乾淨,室外剷平地基,鋪上一層厚6釐米左右潮溼的細沙,寬150釐米。沙層上排塊莖,塊莖與塊莖之間相距1釐米,以防病菌相互感染。上面再鋪一層2釐米左右的潮溼沙,又排塊莖,繼續向上相間排列4—5層,最後一層蓋溼沙3—4釐米,然後蓋上稻草,用以保溫保溼。在室外催芽,要搭涼棚遮、避雨,並且在四周開好排水溝,以防苗床積水。
在催芽過程中,要經常檢查苗床內的溫度和溼度。溫度以20—25℃為宜,溼度只要沙潮溼就可以,如果沙過幹,可以適當噴灑一點水,但是噴灑的水不宜過多,以免爛種。在正常情況下,切塊5—7天,整塊10—15天就可以發芽,等苗長到1釐米左右,取出煉苗1—2天就可以播種。沒有發芽的種塊莖,剔去爛塊莖後,用同樣的方法繼續催芽。
三、播種技術
秋馬鈴薯播種時間要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品種熟性和秋馬鈴薯生產的目的來確定,在正常情況下,早播產量高,晚播產量低。因此,早熟品種要晚播,晚熟品種要早播。生產商品馬鈴薯的要早播,作為種用的要晚播,但是不能過晚,以防早霜和冰凍,一般在7月中旬到8月上旬播種比較好。各地可以根據當地早霜期提前75—85天為秋馬鈴薯的最佳播種期。
秋馬鈴薯播種適宜時間比春春馬鈴薯窄,而且常常會遇到高溫乾燥或者雨水過多的現象,最好採用分廂播種,廂幅100釐米,四周開好排水溝,做到雨過天晴地疏鬆,播種密度每畝4000—5500株,播種量比春播馬鈴薯適當提高,播種深度7—9釐米,澆上人糞尿,放上1—2個種塊莖,蓋上草木灰,再用細土蓋平。
四、田間管理
秋馬鈴薯和春馬鈴薯的不同點,多數是人工打破休眠的春馬鈴薯播種,因此播種後出苗率比較低,所以要在秋播馬鈴薯出苗以後及時進行查苗補苗,發現缺苗,可以用已經經過催芽處理,播種存餘的種塊莖補種。
秋馬鈴薯生長髮育期短,播種以後常會遇到暴雨造成土壤板結,影響薯苗生長,因此要及時排水,中耕除草,疏鬆土壤,土壤瘦薄、基肥不足的地塊,要及早追施速效肥料。中耕培土工作要在現蕾以前結束。
秋馬鈴薯種植價值高,不僅是夏收作物,而且是良好的晚秋作物,許多地方種植畝產量高於春馬鈴薯。
-
6 # 阿陽視角
秋馬鈴薯性喜冷涼,不耐高溫,生長、結塊莖期間日平均氣溫在15℃- 21℃是比較合適的,八月份就立秋了,像北方一些地區季節性氣候明顯,入秋後天氣也明顯的冷了些,溫度在20℃左右,8月下旬是可以考慮開始種馬鈴薯了。
秋土豆種植應注意哪些方面?
1、地塊選擇
馬鈴薯生性喜疏鬆、通透、肥沃的土質環境,因此,地塊應當選擇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透氣性好、遠離汙染源、利於排灌的沙壤土。馬鈴薯在分類學上歸屬於茄科,因此辣椒、茄子、番茄等茄科作物為前茬的田塊不能作為馬鈴薯的種植地,前茬應以禾穀類或豆類作物為好。
前茬作物收割後要及時進行開溝排水,做到田間無積水。排水性好、土壤溼度不大的田地,有條件的要進行精細整地,做到土壤鬆軟,起壟要做到深溝高壟。水稻等積水田塊邊溝及中溝深度一般做到30cm以上,廂面平整。此外,田塊應提早翻耕,尤其是土壤較粘的田塊,應透過日曬、風化,使土壤疏鬆,有利於馬鈴薯生長。
2、種薯選擇
種薯選擇適宜本地種植環境的不帶病毒或帶病毒率極低的脫毒種薯。脫毒種薯的應用是目前國內外解決馬鈴薯病毒病危害、提高產量和品質最有效的技術措施。
3、適時播種
秋作馬鈴薯的播種時間要適中。播種過早氣溫高,前期易受秋老虎的高溫危害,苗期生長弱、發病重、品質差、產量低,播種過遲、生長慢、苗小,後期易遭早霜凍害,提早成熟,產量也低。因此,馬鈴薯要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及時早播,儘量延長有效生育期,以提高產量,改善作物品質。
秋作馬鈴薯播種期一般在8月中旬~9月上旬,播種時間宜在早晨和傍晚進行,陰天可全天播種。若遇高溫烈日,播穴應深些,並隨播隨覆土。
若是10月份種馬鈴薯的話,因為11月初就立冬了,天氣會轉冷很快,可能會在10℃以下,這樣的地溫不太利於,馬鈴薯長芽出苗的,所以可以考慮覆蓋地膜,這樣地溫高些更好,也能保持一定的水分。
4、施肥要點
馬鈴薯由於其生育期較短,前期高溫出苗快,後期低溫生長慢,因此,在施肥上應掌握重基肥、早追肥,促進前期有足夠營養生長量,搭好豐產苗架。
秋作馬鈴薯在施肥方面,底肥可畝施農家肥1200~1500公斤,後續可選擇鑫科植保膨果衝施肥為植株補充微量元素,避免西紅柿因缺素造成病害發生,還應進行膨大素的追施,專家推薦選擇鑫科植保土豆膨大素。
5、病害處理
在病害管理方面,苗期注意防除青枯病,發一旦現病株及時拔除和銷燬。
晚疫病對秋馬鈴薯產量影響大,必須及時防治,定植緩苗後可使用爛根死苗120+一點金配合使用,能夠改善土壤問題,為土壤和植株殺菌,對根腐病、枯萎病等土傳病害均有效果。
秋季栽種馬鈴薯的高產技術
1、選擇合適的品種和地塊
秋季栽種馬鈴薯的時候,各位朋友一定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品種,因為秋天到來之後天氣比較乾燥容易出現病蟲害,所以栽種馬鈴薯時一定要注意選擇產量較高,具有較強的抗病性和抗逆性的品種,並且還需要注意應當選擇休眠期比較短的早熟馬鈴薯。種植的時候還要注意選擇Sunny照射充足、土壤疏鬆肥沃、土層深厚的沙壤土或者是壤土進行種子,在種植馬鈴薯之前的農作物最好是和穀類等農作物,一定要避免馬鈴薯的連番種植,在選擇種植馬鈴薯土地的時候,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選擇上一茬種植茄子或者是西紅柿農作物的土地。
2、土地整理
秋季種植馬鈴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在8月份的中旬之前,將土地表面前茬的農作物殘留清理乾淨,將殘留清理乾淨之後選擇使用預防單子葉植物的除草劑,將田間的雜草清理乾淨,同時還要注意使用毒餌將地下的害蟲清理乾淨。在種植馬鈴薯之前一定要將土地進行深耕細耙,深度以23釐米左右是最適合的。每一畝種植馬鈴薯的土地,需要使用1800千克左右的農家肥當做是底肥,施灑肥料之後一定要注意在肥料的表面覆蓋上三釐米的厚淨土然後再播種,避免馬鈴薯和肥料接觸之後出現燒芽的情況。
3、種子的處理和播種
秋季種植馬鈴薯的時候,最適合的溫度是17度到20度之間,溫度絕對不能夠超過25度,在播種之前應當對於馬鈴薯種子進行處理,注意選擇沒有病蟲害表皮光滑嫩薄重量在18克左右的單薯,將馬鈴薯種子放在晴朗的天氣下,晾曬三天的時間每一天三個小時,將表皮畸形和牙眼壞死的種子剔除出去。選擇好種子之後就可以開始催芽了,在催芽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和溼潤的沙子,分層相間放置堆高3到4層,保持20度左右的溫度7天的時間,等待馬鈴薯長出1到2釐米嫩芽時,放在散射光下進行晾曬,等待嫩芽變綠變粗之後就可以進行播種了。
催芽之前可以將馬鈴薯放在0.6毫克1千克的赤黴素溶液當中,浸泡13分鐘左右能夠提升催芽的效果。秋季種植馬鈴薯的時候生長期通常都是處於溫度較高的強光季節,為了創造適宜馬鈴薯生長的陰冷環境應當在背陰坡播種,播種的時間最好可以選擇在上午的11點之前,或者是下午的15點之後,播種的時候應當將馬鈴薯的芽眼朝下,每一個坑穴播種一個然後再蓋上3釐米厚的淨土,覆蓋上土之後可以使用2到3釐米厚的稻草覆蓋,確保水分不會流失。
4、種植之後的管理
馬鈴薯屬於根莖類的農作物,土壤疏鬆和良好的透氣效能夠利於更好的生長和膨大要注意鬆土除草,土壤疏鬆之後不僅可以利於馬鈴薯跟進的膨大還利於根系的生長髮育,避免馬鈴薯露出土表被Sunny曬成綠顏色的。還有就是在馬鈴薯的生長,漸漸溫度會逐漸的下降,日照時間也會慢慢的縮短,不利於根莖和葉子的生長因此在這個期間一定要注意追肥,提升跟進的生產量。
秋季栽培馬鈴薯的期間正處於天氣比較乾旱的季節,而馬鈴薯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對於水分的需求量又比較大,所以在播種之後應當及時的澆水,不過每一次澆水的量又不宜太多,只需要能夠保持土地表面溼潤就可以,每隔3到4天的時間澆水一次,能夠更好的促進出苗。馬鈴薯幼苗在出土之後一定要注意澆水保持土壤的溼潤,促進根莖和葉子的生長髮育。
秋季的氣溫和光照都適合馬鈴薯塊莖的形成和膨大,只要選擇適宜的品種,都可以獲得高產。
(一)播種技術要點
播種期間的高溫多雨,是秋季生產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秋播後保證出全苗,是秋季生產中的關鍵。秋季生產應掌握以下要點。
(1)適期播種:秋季生產一般不能播種過早或過晚。播種過早,植株會發生嚴重的病毒病,導致產量和商品性下降。播種過晚,則會由於植株生長期不夠,而不能獲得最高產量。一般來說,秋季馬鈴薯出苗後要有60~65天的生長期,才能獲得較理想的產量。
秋馬鈴薯的收穫期以初霜為準,只要不下霜,植株就可生長。各地的初霜期不同,如山東省各地的初霜期一般在“霜降”前後,最遲可到11月初。所以,播種期應該根據當地初霜期向前推60~65天,再加15天的出苗期(秋薯播種後一般需10~15天出苗),就是向前推80~85天為最佳播種期。
(2)整薯播種:整薯播種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播種後種薯在土壤中腐爛。在兩季作地區,播種時正值雨水比較多、氣溫較高的8月上半月,如果這時仍採用切塊播種,則會因土壤溼度大、溫度高而導致大量爛薯。整薯播種時薯塊不宜過大,否則造成嚴重浪費。最適宜的薯塊大小是20~50克。秋播種薯一般是在早春在陽畦中繁殖的。陽畦留種應該在1月底2月初播種,4月底5月初收創。
(3)催大芽:秋季栽培要求播種後早生根、早出苗,以保證播種後少爛薯或不爛薯。陽畦薯到播種時雖一般都能透過休眠期,開始萌動,但這樣的種薯還未達到最佳播種狀態。因此,播種前要進行催芽。根據種薯解除休眠狀況,可提前15~20天催芽。先將種薯用適量的植物激素浸泡5分鐘,瀝乾水後再催芽。如果種薯已經開始發芽,則不需用植物激素處理,直接催芽就可以了。選擇高燥、通風、陰涼的地方,用2~3層磚砌成長方形淺池(大小因種薯數量而定),池底鋪5釐米潮溼沙子,然後擺一層種薯鋪一層沙子,連續2~3層,最後覆蓋潮溼的草苫遮陽。
催芽中應該注意以下事項:催芽床不能直接受到太陽的照射。如果催芽場所沒有自然遮陽條件,則應用竹竿搭架覆蓋草苫遮陽。不能用塑膠薄膜等不透氣材料來覆蓋催芽床。不要讓雨水直接淋到催芽床上,催芽床遭雨淋後,應該馬上用井水把催芽床澆透,並把床內的積水全部排走。當幼芽長到1. 5~2釐米時,把種薯從沙中取出,攤在陰涼處讓幼芽見光變綠。優質壯芽的標準是,芽長1.5~2釐米,基部出現根點,幼芽粗壯並變綠。
(4)“地面”播種:所謂“地面”播種就是按行距劃一淺溝(深3釐米左右),把種薯按株距播在溝內,然後培土起壟。起壟後種薯的位置接近地面,就是離溝底較遠。這種播種方式的優點,是在下雨壟溝積水時,種薯不會被雨水浸泡,減少腐爛。
(5)適當密植:秋馬鈴薯出苗後氣溫逐漸降低,光照時間也逐漸縮短,因而植株生長較弱,植株高度比春季矮30%左右。因此,栽植密度應該比春季大,一般每畝為5000~5500株,株行距為19釐米×65釐米。也可採用寬壟雙行種植方式,就是壟寬80~90釐米,每壟播種兩行,行距20釐米,株距25~30釐米。
(6)播種:以早晨氣溫和地溫都比較低的時候播種較好。9點以後,氣溫和地溫都開始升高,播種覆土后土壤溫度高易造成種薯腐爛。為降低土壤溫度,播種後可在壟上覆蓋麥糠或玉米秸。也可與玉米套種,利用玉米植株給馬鈴薯遮光,以利於馬鈴薯出苗生長。
田間管理
(1)播種後立即澆水:如果播種后土壤乾旱或地溫較高,應該及時澆水,直到出苗,都應保持土壤溼潤。在久旱不雨時,壟土受烈日暴曬,土溫能升到40℃,及時澆水是秋作保證種薯安全出苗的關鍵。應當注意的是,播種後田間不能積水,下雨後應及時排水。如果田間積水時間長,土壤不透氣,會導致種薯腐爛,造成缺苗斷壟。
(2)及時劃鋤:每次澆水或下雨後應及時劃鋤,以保證土壤透氣,促進根系生長。如果出苗前土壤溼度大且板結,在3~5天內就會引起種薯腐爛。
(3)肥水管理:在“秋分”以前,日照較長、氣溫較高,有利於植株莖葉生長;“秋分”以後,日照漸短、氣溫降低,有利於塊莖生長。因此,秋季生產中一般不會出現植株徒長現象。只要在前期能夠促使植株正常生長,就能獲得高產。為促進植株生長,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出苗後應抓緊追施一次氮肥,每畝追施尿素10千克。
(4)及時培土:每次澆水或下雨後都應及時進行中耕,並結合中耕培兩次土。第一次在植株4~5片葉時進行,第二次在植株高25釐米左右時進行,培土方法與春季栽培相同。
-
7 # 傷不起的農村人
馬鈴薯在南方農民們都拿來當疏菜吃,第一季的稻穀收成後秋馬鈴薯又開始種植了,如何栽培才能高產呢?
一、選種子
種子我們要選擇怎樣的品種才好,首先要根據當地氣候、種植方式、種植用途、擇選高產、優質、高抗品種。而不是我們自家上一年留下的種子,自留種子保管不得當容易發黴、蟲兒咬壞、導致發芽率低,影響高產。
二、精細整地:
選擇田塊肥沃而疏鬆的土壤,排水性要好,又近水源,方便澆方便排。清除表面的雜草再深耕土地給土壤熟化,種植前還再要深耕一次、起壟、開溝、整土要精細均勻,土壤疏鬆平整。
三、播種時間:
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確定適宜的播種時期,南方秋播栽培的適宜播種期在8月中、下旬也就是立秋後十五天內。立秋後天氣氣溫比較平穩,利於種子的發芽,不易腐爛。
四、田間管理:
1、適時澆水。地主要在馬鈴薯出苗階段,出苗階段都遇旱,因此,適時澆水,滿足馬鈴薯出苗對水分需求。
2、查苗補缺。馬鈴薯出苗後立即一塊塊壟壟檢查,發現缺苗、漏苗立即補種,補種時可挑選已發芽的薯塊進行整薯播種。
3、中耕培土。當馬鈴薯出苗後長至6—7葉時結合中耕培土,結合苗肥追施進行第一次中耕培土。苗長至12-13葉時(現蕾期)進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培土。
4、及進排水。馬鈴薯生長中後期,是本地的雨季,如果田間漬水一是品質下降,容易造成爛薯。因此應注意觀察,及時排除田間漬水。
五、病蟲防治:
及時觀察田間病蟲害發生情況,發現病蟲害發生,及時與農業部門聯絡,並按技術人員要求進行防治。
-
8 # 農學博士教種植
1、選用良種、合理輪換
秋季馬鈴薯生長時間短,適宜選用生育期、休眠期都短的早熟脫毒高產抗病土豆品種,比如川芋早、川芋56等。在馬鈴薯晚疫病的重發區,一定要選用耐病脫毒新品種,也可以採取不同作物輪換種植的方式。
2、適期播種
在栽培過程中,如果播種過早,氣溫較高,生長前期容易受高溫多雨危害,很容易爛種,造成缺苗嚴重,病蟲害多,產量降低。但如果播種過遲,受到秋寒限制,生長時間不足,產量也就不高。所以呢,秋馬鈴薯應該在較適宜氣候條件下適時早播,以有效延長生育期,達到提高產量、改善品質的目的。
3、田間管理
在播種以後,可以在壟面上鋪稻草、麥稈之類的覆蓋物,等到出苗一半後及時揭去。如果遇到暴雨,就要及時排水,以避免爛種、爛苗。在齊苗以後,我們要結合鬆土,及時澆1次稀糞水,以促苗早發。在馬鈴薯生長期,如果遇到暴雨,容易造成壟面塌陷,需要立刻重新整壟成形。在結薯期,應該葉面噴肥0.2%磷酸二氫鉀溶液,當地裡乾旱時,要在傍晚澆水,但切忌大水漫灌,並做到隨灌隨排。
4、適時收穫
馬鈴薯植株莖葉不幹枯,塊莖就能夠不斷膨大,一般在薄霜時節之前,及時收穫。馬鈴薯輕挖輕放,以避免薯塊損傷,便於之後的貯藏。如果要留種,就應該嚴格剔除病薯,去雜去劣,選擇表皮光滑、大小均勻一致的薯塊,作為來年的種薯。
-
9 # 鄉居小菜
秋馬鈴薯是在秋季裡種植的,至於說怎麼栽培高產,大同小異,一般來說就是圍繞影響高產的一些因素去進行更好的管理,加強細節上的處理,下面來說幾點農村裡農戶的做法:
1、選秋收過的水田
水稻田裡種植馬鈴薯相對於常年種菜的菜地來說有個很明顯的優勢就是屬於水旱輪作,土壤環境更好,不像是在菜地有可能前茬蔬菜的病蟲害會影響到馬鈴薯,管理更麻煩。
水稻田要種植馬鈴薯也是要先深耕曬地起壟在壟上種植,拿來種植馬鈴薯的水稻田選那種泥土比較疏鬆透氣些的,不要選黏黏的那種,發苗慢,土壤透氣性不好,苗也容易發黃;還有就是,水稻田周邊不要有遮擋太多影響光照,我們這邊秋季裡天氣還比較熱,一般是晚秋才種植,馬鈴薯出苗生長是在冬季,冬季裡若是受樹木等遮擋太多光照差,馬鈴薯苗長得不是很好。
當然了,隨著晚冬及早春的到來,水稻田裡會長出不少的雜草來,而那時候是馬鈴薯膨大的時期,植株也很茂盛,要早點除草,人工拔草就可以了。
2、使用家禽糞肥
腐殖質豐富的肥沃土壤,馬鈴薯生長得好,更容易高產,農家年年養些家禽,不缺家禽糞肥,種植馬鈴薯就拿來用;想產量更高些的話,施些複合肥,更利於結薯多而且大個,農戶也種植其他的農作物,知道複合肥的作用,不過很少人施,都是用的農家肥。
3、覆蓋幹稻草
秋馬鈴薯的生長是在三個季節裡(秋-冬-春),氣候差別大,特別是冬季裡,天氣特別冷的話,地溫太低,馬鈴薯生長緩慢,也影響結薯,而秋收產生了不少的幹稻草,人們一般是拿幹稻草來當地膜覆蓋在壟上,天冷可以禦寒保暖,下雨的話可以擋掉部分的雨水不怕漚著根系及地下馬鈴薯,秋冬裡常刮北風,水分蒸發流失快,有幹稻草覆蓋著,土壤水分保持得比較好,馬鈴薯可以更好的生長、結薯;等收馬鈴薯耕田了,那稻草跟馬鈴薯枝葉就埋在水田裡腐化作肥。
回覆列表
馬鈴薯既可作糧食,又可作蔬菜,在農業中佔有重要地位。近年來,為了適應市場,秋季馬鈴薯種植面積逐漸擴大,其上市時間在11月份,品質好,色澤鮮,深受消費者歡迎。秋季馬鈴薯產量與春季馬鈴薯相仿,而經濟效益比春季馬鈴薯高一倍以上,深受種植戶的歡迎。 1、種子選擇:
選擇品種是秋季馬鈴薯高產的關鍵。主要有東農303、縉雲大洋種等,要求有本品種特性,表皮光鮮,大小適中、均勻,單個種薯在20—30克之間,無病斑、無畸形或蟲孔的薯塊作種薯,基本上用春薯作秋薯種用。
2、種子處理 :
春薯在5月份收穫至秋季播種時間較短,往往還處於薯塊休眠期,如果採用這種春薯直接播種,往往不能正常發芽出苗,或出苗推遲,不能齊苗,影響秋薯的生長,並嚴重影響產量。因此,春薯作秋薯播種,在播前要進行催芽處理。一般採用以下方法催芽。
2.1激素處理法 :
播種前15天將種薯浸在濃度為5—lO毫克/升的赤黴素溶液中10—15分鐘,撈起後放在室內用溼眇催芽。用這種方法催芽的種子播種後,薯苗較細長,苗不齊,不粗壯,對產量有影響,一般不採用此法處理。
2.2 自然催芽法 : 播種前20天左右,在陰涼潮溼、通風涼爽避光的房子內,先在地上鋪一層5釐米左右的溼砂,在砂上排放種薯,然後在種薯上再鋪上溼砂,這樣一層溼砂,一層種薯相間排放,厚度排放2—3層,最後用溼砂封頂,並在最上面蓋上一層溼稻草,平時要保持較低的溫度和一定的溼度,一直到種薯發芽。這種方法具有操作簡便,省工的優點,而且所催的種薯播種後芽粗、苗壯,出苗整齊,不徒長,產量高。也可將種薯直接放在陰涼潮溼避光的房子內進行催芽,多數農戶採用自然催芽法。
3、精細整地 :
秋季馬鈴薯的田塊應選擇耕作層深厚通氣性好,並且附近要有水源在乾旱時能夠灌溉。田塊應提早翻耕,尤其是土壤較粘的田塊,應透過日曬、風化,使土壤疏鬆,有利於馬鈴薯生長。
4、適期播種:
秋馬鈴薯在栽培過程中,有其獨特的氣候要求,播種過早溫度較高,前期易受“秋老虎”高溫危害,苗勢生長弱、發病重、品質差、產量低;播種過遲,生長慢、苗小,後期易遭早霜凍害,提早成熟,產量也低。因此秋馬鈴薯要求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及時早播,並儘量延長有效生育期,以達到提高產量,改善品質的目的。秋季馬鈴薯的播種期在8月30日—9月10日之間,高山區可略提早。各地可進行播期試驗,確定最佳播種期。
5、合理密植 :
秋馬鈴薯在栽培上由於前期受高溫抑制,後期又受早霜寒潮的影響,大田生育期明顯縮短,整個生育期僅75天左右,比春馬鈴薯生育期要短30天左右,導致單株生長弱,單株產量低。因此要奪取秋馬鈴薯高產,必須增加種植密度。最佳密度為6000—6500株/畝。如果再增加密度,則種薯成本增加,增產不增收,如果碰上多雨年份,有可能出現群體生長過旺,反而導致減產。
6、科學施肥:
秋馬鈴薯由於其生育期較短,前期高溫出苗快,後期低溫生長慢,因此,在施肥上應該掌握重基肥,早追肥,促使前期有足夠的營養生長量,搭好豐產苗架。每畝的具體施肥要求:基肥:欄肥2000一2500公斤,三元複合肥40—5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