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土壤大管家

    大棚這幾年連續種植土傳病很嚴重,多數是由於長期使用化學肥料以及酸性肥料造成土壤ph值改變,雜菌增多,化學肥料殘留增多,造成土壤中有機質減少,有害菌增多,病害的大量發生。那今天我們教大家怎樣改良土壤,減少土傳病害。

    在大棚種植過程中,由於常年連續種植,大棚內的殘留的肥料鹽類增多。土壤ph值由於常年使用酸性肥料,會造成土壤酸化。酸性的環境中有利於有害菌的繁殖,所以土壤環境被破壞,有害菌大量繁殖以後,危害根系,讓根系受損。土傳病害等病害大量的傳播,會危害植物根系最後減產死棵。

    其實解決土傳病害,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底肥多用有機肥,微生物菌肥,化學肥料大量殘留就會破壞土壤環境。尤其是傳統的複合肥需要減少用量。複合肥含有大量的養分以外,還有含有大量的鹽。鹽類過量會破壞土壤環境,損傷根系。大量元素應該選擇,含量較高低殘留,吸收利用率更高的大量元素水溶肥。這樣的肥料更容易被植物吸收,而且殘留在土壤中很少,效果更佳。

    改良土壤需要增加有機肥和微生物菌肥的使用量。有機肥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打破土壤板結,增加土壤的緩衝。微生物菌肥配合使用可以讓有益菌大量繁殖,佔用有害菌的位置,從而減少根系周圍的有害菌,減少根系受損的情況。同時在選擇有機肥和微生物菌肥時,要注意肥料的ph值,最好是鹼性或者是中性的肥料效果最好。

    改良土壤,要注意土壤的ph值。當ph值呈酸性時,酸化土壤也不利於根系的生長,可以使用礦物質的土壤調理劑或者草木灰中和土壤中的酸性,讓土壤PH值達到6左右,才更適合植物的生長。

    土傳病害嚴重的大棚,可以在夏天時大水漫灌,高溫悶棚。大水漫灌的目的是水可以把土壤淺層的有害物質嚴厲沉降到根系無法達到的更深層。高溫悶棚的目的是殺滅土壤淺層的有害菌。可以先大水漫灌兩次,然後進行悶棚,可以使用一定量的藥物殺菌,效果更好,比如威百畝,棉隆,石灰氮等。

    綜上所述,改良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機質,增加土壤有益菌,高溫悶棚殺死土壤中的有害物質,大水漫灌可以沉降土壤中的鹽分和肥料殘留,經過這些措施的可以有效的減少土傳病害。

  • 2 # 逸風三農

    在大棚蔬菜生產過程中,由於大棚內的小環境因素比如鹽分、糞肥、土壤、氧氣、水分、溫度、害蟲等引起蔬菜生育和生理失衡,引起病害侵染。其中,以土傳病害最難防治,危害嚴重。要想有效防治土傳病害,我們要首先了解它的成因,透過創造土壤有益菌生長髮育的條件和有利於植物生長髮育的環境及土壤條件,達到土壤營養平衡,增強植株吸收和協調能力,平衡植株和利用生態環境協調管理來達到保健防病的目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土傳病害的常見病害及它的綜合防治措施,供參考。

    真菌和細菌都能引起土傳病害。常見的土傳病害有青枯病、枯萎病、根腐病等。

    青枯病症狀 青枯病主要危害番茄、辣椒、茄子等茄果類蔬菜。作物苗期就會受到病菌侵染,但是一般不會發病,直到作物坐果初期,病株的頂部、下部和中部的葉片陸續會出現萎蔫,萎蔫的症狀中午明顯,傍晚後會恢復正常。發病後如果遇乾旱、氣溫高,幾天整株就能枯死。由於病株萎蔫而死的時間短,死的時候植株仍保持綠色,僅葉片顏色稍微變淡,所以被稱作青枯病。根部病變,一些小的側根會變褐腐爛而消失,切開接近地表的植株莖基處,會看的維管束變為褐色,用手擠壓,還能擠出膿樣的黏液。病原和發病原因 青枯病病源是青枯假單胞菌,它侵染作物的維管束導致作物發病。青枯病菌在10~40℃的溫度條件下都可發育,最適合的溫度為30~37℃,在微酸性土壤、高溫高溼、連作地塊、地勢低窪地塊、排水不良地塊、缺鉀肥及作物根部受傷等因素下,非常容易發病。傳播途徑 青枯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殘體上越冬或者直接在土壤裡生存,一般可活14個月左右,能隨雨水、灌溉水、農具和農事操作傳播。病菌通常透過植株的根系或莖基部傷口侵入植株體內,在植株維管束內繁殖,並能順著導管液流上升擴散,破壞或阻塞導管,引起植物缺水,發生萎蔫。枯萎病症狀 枯萎病大多發生在作物成株期。發病初期植株下部葉片大量脫落,與地表接觸的莖基部皮層呈現出水浸狀腐爛,地上的枝葉會迅速萎蔫,有的植株會只有半邊萎蔫,發病後期整株都會枯死。拔掉植株可見根系會呈現出水浸狀軟腐,根系表皮易剝落,木質部變為暗褐色至煤黑色。在環境溼度大的情況下,發病部位會生出藍綠色或白色的黴層。病源和發病原因 枯萎病的病源菌叫作尖鐮孢菌萎蔫專化型,是真菌病害。枯萎病菌發發育適宜溫度為24~28℃,溫度為17~37℃時都能發病。潮溼地塊、易澇地塊容易發病,尤其是雨後積水,發病更重。發病條件適合時,發病半個月就會有病株死亡。傳播途徑 枯萎病菌主要以孢子的形式在土壤中越冬,主要透過田間流水或灌溉水傳播,還能隨帶病的土壤,未腐熟或未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借農事操作和農具等傳播。根腐病症狀 主要侵害幼苗,成株期也能被感染。根和近根的莖部易被侵染,發病初期根部呈水浸狀,最後腐爛,發病部位維管束變褐色,莖基部發病後縊縮。溼度大時,病部能產生粉紅色黴層。由於根部腐爛,吸收水分和養分能力下降,地上部分新葉中午溫度高時會首先發黃萎蔫,早、晚能恢復。最後會整株枯死。病源和發病原因 根腐病菌是真菌病害,是由腐皮鐮孢黴菌侵染而發病。高溫高溼有利於發病和蔓延,連作地、低窪地、黏土地、下水頭地發病重。地下害蟲咬過的傷棵也易發病。傳播途徑 根腐病菌以菌絲、孢子和菌核在土壤中和病殘體上越冬。越冬的病菌在條件適合時,從根部傷口侵入,在病部產生分生孢子後借雨水和灌溉水傳播蔓延。綜合防治措施輪作換茬 實行與其它作物4年以上的輪作,減少病源積累。種子處理 浸種前先用0.5%的鹼液清洗種子,然後用清水浸根12小時,撈出再用1%氯酸鈉溶液浸泡10分鐘,洗乾淨進行催芽播種。加強田間管理 採取起壟定植,地膜覆蓋栽培,合理灌溉,禁止大水漫灌,防止土壤過溼和積水。選擇無病地育期,帶土移栽,減少根部受傷。採取配方施肥技,底肥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或草木灰,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每畝用石灰100千克調節土壤酸鹼度。適當增施鉀肥和硼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發現病株,立即拔掉燒燬,並往病穴內撒生石灰消毒。藥劑防治

    1.青枯病

    發病初期可選用77%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25%絡氨銅水劑500倍液、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4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藥液0.3~0.5千克,每週灌一次,以上藥劑輪換使用,連灌3次。

    2.枯萎病

    噴霧防治 發病初期選用30%綠葉丹可溼性粉劑8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400倍液、武夷菌素150倍液。每週噴淋一遍,連噴三遍。噴淋是要讓藥液噴滿全株,並且從主莖流番莖基處。藥液灌根 可選用根腐靈可溼性粉劑200倍液、40%特效殺菌王乳劑1500倍液、12.5%綠乳銅乳油500倍液。以上藥劑交替使用灌溉,每株灌藥液0.5升,根據病情連灌2~3次。

    3.根腐病 發病初期可選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淋灌根,每週一次,連噴淋灌根三次。藥劑要交替輪換使用。每次每株灌藥水300毫升。

    總之,防治土傳病害,重在改善土壤生態環境,增加土壤中的有益菌含量。根據土傳病害成因,按照植物生理要求和利用生態環境管理和使用藥劑進行綜合防治。

  • 3 # 果農小齊哥

    大棚裡種植蔬菜或者是各種水果,由於大棚屬於溫室,溫度和水分都比較適宜作物的生長,而且很多的種植戶不會讓大棚出現空閒時期,大棚都是滿載執行,大棚裡的土壤消耗多大,裡面的有機質,各種養分,有益菌都消耗殆盡,蔬菜的生長和產量都會有明顯的下降,種植戶反而增加化學肥料的投入,越是增加化肥的使用量,作物不但是生長受限,產量降低,病害更是數倍的增加,很多多年的老棚已經無法支援作物的生長,卻沒有有效的方法改變。

    大棚土壤有效的預防方法

    每一次翻地,先用大水灌透,等土地稍幹之後再翻地,因為大量的使用化肥之後,沉積物都會聚集在土壤的表層,所以深翻加大水灌溉有效的降低土壤表層無機物的含量,然後增加生物有機肥的使用量,生物有機肥的好處很多,主要的作用就是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群的數量,防止土壤的板結,調節土壤的PH值,增加各種肥料的利用率。因為生物有機肥的種類很多,一定要按照使用標準使用,不然沒有預期的效果,在使用生物有機肥的同時,減少化肥的使用量,化肥的使用太多,會抑制有益菌的生存,同時保持土壤的溼度,土壤溼度太小,也會影響有益菌的繁殖。

    老棚的土壤不但缺少有機質,病蟲害也會比較的多,土壤的酸鹼度失調,土壤出現板結,當同時出現這些問題的時候,土壤就很差了,土壤要變差,好預防,但是治理起來就比較的麻煩。有些土壤一兩年都不剪起色,所以搭配養土的肥料很關鍵,不要以為土壤變差了,在翻地的時候多使用一點有機肥就變好了,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土壤的變差有很多種,有些是因為化肥使用太多,有些是因為土地過度使用,也有些是因為使用了假化肥導致了土壤變差,這些原因造成的土壤明顯變差的時候,都會非常的難以處理。所以土壤的變化要以預防為主。

    在每一次翻地的時候新增生物有機肥還不夠,在作物生長期的時候,還要使用生物菌肥,菌肥裡含有更多的有益菌群,是調節土壤酸鹼度最好的肥料,這些菌群在土壤中不停的繁殖,同時也不斷的死去,在適宜的條件不斷抑制有害菌群的滋生和繁殖,還能不斷的分解有害物質。土壤中的重金屬,也是要靠菌肥不斷分解才能持續的減少。菌肥裡的有效活性菌就決定了菌肥的效果,有的菌肥每克含量高達幾十億,這都是效果的保證。

    生物有機肥的使用次數一般是一年兩次左右,生物菌肥一般使用的次數比較多,大約是在每個月使用一次左右,或者多一點,主要是看土壤的具體情況,大棚的種植習慣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種植的時候,需要適當的休耕,讓土地歇一歇,頻繁的使用,尤其是在土壤環境已經比較差的時候,加重土壤的負荷,越是這樣,土地越難用。使用肥料看好品種,謹防假冒,避免給土地造成二次傷害。

  • 4 # 寧寧說的話

    大棚的土傳病害主要還是集中在“土”上面傳染。那麼有這麼5個主要維度,分別是土壤酸鹼化程度、土壤板結化、土壤的輪休耕作、化肥使用過量化、農藥使用過量化。注意這5個維度的影響是相互貫穿的,在大棚種植瓜果蔬菜的過程當中都必須是要遇到的。

    1、對於土壤酸鹼化的防治,可以使其受到影響的維度就是上述所說的後面4個點,其中最以化肥的使用過量和有機肥、菌肥的使用不足所造成的,這在農村所種植的大棚裡面是很常見的。

    我們村子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現在在種植之前就會施放腐熟的雞糞、農家肥,對於化肥的使用就會減少,特別是在瓜果蔬菜的生長過程中,化肥追肥的使用幾乎要比剛開始種植之前要多,因此合理的種植密度和透光通風,合理的灌溉就會使得酸鹼化程度減弱好多。

    2、土壤板結化,是不良的施肥和灌溉所導致的,即使現在蔬菜大棚裡面幾乎都用地膜鋪設種植,也還是難以去避免掉的,因此主要根源還是在於良好的施肥搭配和灌溉頻次,不能人云亦云,要根據種植的密度和生長情況來做。

    3、在蔬菜大棚裡面種植的時候,沒有實行輪作,沒有對土地使用“休養生息”的措施,在我甘肅農村老家裡面,尤其是蔬菜大棚,春夏、初秋是主要的種植收穫時期,冬季就是緩和的時間,甚至會從初秋一直緩和到來年的暮春時節,這樣就會對土壤的緩和很好。

    那麼在此期間,一般會進行2至3次的深耕,用的是旋耕機,在此期間還會施放一些腐熟的雞糞和農家肥,目的就是為了讓土壤肥沃起來,並且要避免重茬種植瓜果蔬菜,這是一個大忌。

    4、農藥使用過度對於土壤的汙染是很大的,板結與酸鹼化就更不在話下了,所以在種植品種的選擇上,一定要選擇適合當地氣候環境、對於病蟲害和凍害抵抗力強的種子,再加之合理有效的管理,就會對農藥的使用明顯減少,從而對於土壤的危害就減少好多。

    總結

    蔬菜大棚種植的土壤,在種植原則上是一個“可持續種植”的,所以在種植種子、平時管理、農家肥施放和灌溉次數、農藥噴施上要綜合的去有效合理的管理,這才是有效防治大棚土傳病害的關鍵所在。

  • 5 # 鄉音鄉情

    如果大棚種植過程中,過度依賴工業肥料為土壤提高養份,忽略或輕視有機含量的輸入,就會出現大量傳染病菌滋生,不僅對作物產量和質量到來影響,還會降低土地綜合利用率,給農業種植帶來經濟損失;大棚土地連作出現傳染病菌,主要表現為植株容易感染根腐病,葉枯病,病毒病,霜黴病,鏽病,疫病等數十種病害,當大棚土地傳染病病害嚴重的時候,可採取休耕,深耕曬墒,生石灰滅菌,噴施滅菌靈,高溫悶棚等措施,滅除和抑制病蟲害發生,可有效恢復土壤健康程度,提高土壤功能性。大棚土傳病害需採取的措施

    一,休耕;休耕不是讓土地荒蕪,而是透過以地養地的方式讓土壤修養生息;休耕即是改良土壤,也是讓生態恢復;特別是使用頻率頻繁的大棚土地,休耕輪作是解決土地疲憊的方式之一,透過不同的複種方式,即一季休耕,一季雨養;或者多季休耕,多季雨養,或者種植葉肥作物,讓傳染源在時間作用下自生自滅。

    二,深耕曬墒;深耕曬墒是抑制病蟲害發生的有效措施之一;有些病菌僅僅生存在土壤的表層裡,如果深耕將病菌深翻在黑暗的土層中,不僅能抑制病菌的繁殖,還能抑制病菌的存活;有些細菌害怕Sunny,透過多次耬耙曬墒,將土壤中的病菌用光線滅殺,對抑制病蟲害發生起到良好作用。如果曬墒過程中噴施50%多菌靈,或者65%的代森鋅500倍液效果更佳。

    三,生石灰滅菌;生石灰滅除土壤病菌是傳統做法,因為生石灰含有大量的碳酸鈣,它遇到潮溼土壤,會釋放出一種熱能,這種熱能聚集在土壤表層,不僅能灼傷一部分病菌,還能改變土質酸鹼度,對土壤改良起到修復的作用。四,土壤滅菌;生物製劑直接噴施滅除土壤中的病菌也是常規做法;如果棚室土壤病害嚴重,可透過噴施多菌靈,鉀維鹽等生物製劑對土壤消毒;可有效滅殺土壤中的真菌,細菌,線蟲,和各種土傳病毒;也可透過漫灌的方式混施滅菌靈滅除病菌。五,高溫悶棚;高溫悶棚也有人稱為燻蒸法滅菌;即給棚室土壤覆蓋一層地膜,用注射的方式將生物滅菌製劑溴甲烷或甲醛注射到土壤中,讓製劑在半封閉的環境中擴散蔓延,起到滅菌的作用;也有在夏季高溫天氣裡,將大棚全封閉15天,當棚內溫度達到50度以上,也能燜殺一部分病菌;還有一種蒸汽滅菌方式,即透過導管將熱蒸汽引入土壤中,用蒸汽滅殺土壤中的病菌,也能起到很好的滅菌作用。結論

    如果大棚土壤細菌傳染源嚴重,可透過休耕輪作,深耕曬墒,拋灑生石灰,噴施滅菌製劑和高溫悶棚的辦法滅菌或抑制病菌危害作物;如果對棚室土壤病害辨別能力差,可在農業植保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對症採取措施,科學施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商業和貿易有區別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