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社野老

    這是孫策對周瑜與張昭的正確評判。周瑜是孫策的鐵哥們,他們又是親連襟。孫策長周瑜一歲,周瑜誠心輔佐孫策,長期創業戰鬥中建立了友誼。二人相彰裨益,孫策勇猛無比,周瑜滿腹韜略,遇事謀遠,所以孫策臨終交代孫權外事不決問周瑜。

    張昭是東吳第一謀士,才學滿腹,管內務是個高手,擅長於政權建設,官員管理任用,軍需籌備,民生教育一類的事務。但有書卷之氣,喜高談闊論,考經用典,戰略目光不及周瑜。赤壁大戰時為曹操的勢力所威懾,可能也有些自保的私心,主張投降。他的高談闊論和投降論點破諸葛亮苛刻駁斥恥笑。

    周瑜則不同,他能在聲勢浩大的敵情面前,尋找敵人的弱點,尋找戰機,不為敵勢所屈服,後來取得赤壁大戰的勝利。

    赤壁大戰事關東吳存亡,周瑜張昭截然不同的表現,見證孫策識人的正確。張昭是個管家的料,不能託於外事。周瑜雄姿英發,目光遠大,不屈不撓堪託國之大任。

  • 2 # 梟雄愛說書

    在史料的記載中,孫策託孤的物件只有張昭,根本就就沒提到過類似的話,有的只是孫策對孫權的囑託和對張昭等人的勸勉。然而孫策託孤,卻是一個十足的騙局。

    我們細看一下孫策託孤的經過。孫策箭創疼痛難忍,覺得自己快掛了,一手建立的江東基業不能丟,兒子們都還太小,弟弟中,能託付重任的只有二弟孫權,於是準備託孤孫權。

    孫策把張昭等大臣叫到身邊,說:“中國大亂,以吳、越的兵力,錢塘等三江的堅固,足以坐觀成敗,你們要好好輔佐我的弟弟。”

    孫策又把孫權叫到身邊,把印綬交給他,對他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鋒,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然後,孫策又單獨對張昭說:“如果孫權不能勝任,請先生取代他的位置。如果怎麼樣都不能守衛江東,先生您可以返回江北,無須心中有所掛礙。”當夜就掛了,年36歲。

    有沒有發現問題,有!而且至少可以看出兩點問題,第一,孫策託孤的是張昭,沒有周瑜,第二,如果孫權不行,張昭可以取代孫權。看到這有沒有想起點什麼,劉備託孤諸葛亮!

    孫策託孤張昭和劉備託孤諸葛亮有點類似,只是張昭有諸葛亮的本事嗎?顯然沒有。試想一下,如果張昭掌權,曹操渡荊州時,張昭可是主降的,哪還有赤壁之戰、三國鼎立。

    這絕不是孫策願意看到的情況,那麼,孫策為什麼託孤張昭?這要從張昭和孫策的關係說起。張昭投奔孫策時,孫策非常高興,“我正要謀劃基業,訪求賢士,決不會怠慢先生。”

    孫策創業時,任命張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文武大事,一概委託張昭處理,甚至拿張昭比作幫助齊桓公稱霸的管仲。孫策是把張昭當做老師的,因此非常信任他。張昭也非常忠心,正因如此,才託孤給他,來實施一個騙局。

    當時天下分裂,不從主帥命令的例子太多了。孫策一統江東日淺,恩澤未施,偏遠險要的地方還未完全歸附,況且孫權統業時才19歲。此時的江東只是一個利益集團。

    江東英雄並未和孫氏建立起君臣之間相互依賴的關係,並且還有人可能會對這個君臣關係產生破壞。怎麼使孫權成功接收江東,並在集團內建立以孫權為首的君臣關係呢?

    孫策對張昭設計了騙局,第一,託孤張昭,讓這個沒本事的老臣,幫助孫權接管江東。事實上,張昭確實是這麼做的, 而且做得不錯。

    張昭在孫策大喪之時,及時宣佈遺命,尊崇孫權,安撫百姓,使各路英雄各安其所,親自扶孫權上馬,列兵而出,懾服眾人,使孫權成功的完成了權力的交接與過渡。

    第二,給他“非常大的權利”,讓他掌管軍政大權。此時的周瑜在哪呢,在巴丘縣。江夏太守黃祖和孫策有殺父之仇,孫策任周瑜為江夏太守,鎮守巴丘,討伐江夏。

    孫策死後,周瑜做了一件事,“將兵奔喪”,氣勢沖沖而來。周瑜和孫策雖說是總角之好,而且是連襟兒,但是功勞太大會喪失信任度,況且帶兵奔喪,有陰謀奪宮的嫌疑。

    初掌江東的孫權,十分恐懼。“大權在握”的張昭,本想接管軍政大權,但是周瑜帶兵過來了。經過一番較量,周瑜留在孫權身邊任中護軍,不能外放,和張昭共掌軍政大事。

    孫策這一騙局,試出了周瑜和張昭兩個人的忠心。孫策對周瑜的信任度,其實是不如張昭的,所以他選擇的是託孤張昭而不是周瑜。孫策讓張昭掌軍政大權,是有意騙這兩個人。

    無論是否知道張昭掌軍政大權,周瑜都會回來,假如周瑜有野心,他必定趁孫策病故,引兵前來奪權,事實上週瑜確實引兵來了,但是不是奪權,不確定。把帶兵的周瑜騙到了孫權身邊,直至赤壁之戰,周瑜幾乎都沒有外任。

    無論周瑜會不會奪權,張昭都會掌軍政大權,假如張昭有野心,他必定趁孫策病故,孫權根基未穩之際,謀變。可惜的是,周瑜及時出現了,張昭徹底沒有了奪權的希望。

    這才和周瑜達成和解,共掌國政。雖然孫策託孤時,並沒有說“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但最終還是形成了長史張昭主政(內)事,中護軍周瑜掌軍(外)事的情況。這是張昭和周瑜相互牽制下,形成的一種局面。

    所以孫策託孤張昭這一騙局,就是為了試探二人的忠心和政治野心。或者可以這樣解讀,“內事決不問張昭,外事決不問周瑜”。

  • 3 # 子夢奇談

    這段話,大約是出自《三國演義》。

    母哭曰:“恐汝弟年幼不能任大事,當復如何?”策曰:“弟才勝兒十倍,足當大任。倘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是東吳第二把手,甚至掌握軍權,而且和孫策親密無間,所以才有了順利成章的“遺言”,而且,周瑜也確實忠心耿耿,在他的堅持下,作為“投降派”的張昭,沒有能在赤壁之戰興風作浪的機會,東吳最後火燒長江,捍衛了領土,保住了江山。周瑜也作為中段《三國演義》的重要角色,為本不突出的東吳,增色不少。

    但在實際的歷史中,卻並非這樣。

    1、歷史上的張昭地位比周瑜高出了不知道多少個華萊士。

    孫策創業,命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升堂拜母,如比肩之舊,文武之事,一以委昭。㈡昭每得北方士大夫書疏,專歸美於昭,昭欲嘿而不宣則懼有私,宣之則恐非宜,進退不安。策聞之,歡笑曰:“昔管仲相齊,一則仲父,二則仲父,而桓公為霸者宗。今子布賢,我能用之,其功名獨不在我乎!”

    張昭是歷史上東吳真正的第二人,也是東吳的“總理”。演義裡對周瑜的地位描寫,其實是參照了歷史上的張昭,所以,演義的周瑜,實際上是張昭+周瑜。

    歷史上周瑜雖然掛了中郎將的虛職,但是他並沒有相應的權力,而且,甚至都沒有資格在京城(吳城)上班,而且不停地在外晃盪。周瑜的官職,發生瞭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是他“帶兵奔喪”自己奮鬥創業的結果,這樣看的話,孫策在彌留之際,確實沒有說這種話的必要。

    周瑜實際上,在孫策死的時候,既不能管內,也不能管外。此時,“文武之事,一任委昭”,其實張昭當時統屬內外。張昭此時的地位就和後來的蜀國軍師將軍兼署左將軍府事諸葛亮地位相同,都是以秘書身份代理國家大事。

    周瑜此時,僅為東吳的“建威”中郎將。

    2、張昭形象的變化的原因。

    江表傳曰:權既即尊位,請會百官,歸功周瑜。昭舉笏欲褒讚功德,未及言,權曰:“如張公之計,今已乞食矣。”昭大慚,伏地流汗。昭忠謇亮直,有大臣節,權敬重之,然所以不相昭者,蓋以昔駁周瑜、魯肅等議為非也。

    作為文學作品,《三國演義》不是寫給研究者看到,他的讀者群是勞動人民。所以,在創作習慣上,收到了既有文學作品的影響。而中國古代的評書故事,是歷經了多少代人的辛勤努力,最後定型的。張昭由於在赤壁之戰中“駁周瑜、魯肅”而最終孫權打贏了赤壁之戰,讓張昭的形象暗淡不少,而且,張昭無緣東吳國相位這件歷史事實本身,就讓小說家言出各種陰謀論。

    這種創作需要的背景下,周瑜的形象自然要高出不少。其實,張昭在赤壁之戰的表現,不僅是對於孫策遺言的具體落實,也是對於周瑜倒行逆施的一種討伐。

    吳歷曰:策謂昭曰:“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孫策作為東吳江山的開創者,很有前瞻性。而在於張昭而言,文武兩家在戰和問題上爭論不休,就是”仲謀不任事者“的具體表現,實際上,在登基和赤壁兩件事上,孫權的表現確實非常糟糕,所以,為了東吳全域性,張昭啟動了”自毀模式“帶著文官集團朝著”緩步西歸“上使勁。

    作為一名託孤重臣,張昭其實沒有錯。改變了歷史和文學的關鍵在於,孫劉聯軍打贏了赤壁之戰。

  • 4 # 神奇大俠2063

    這說明孫策的識人之明,張昭管外事,他就主張向曹操投降。周瑜管內事,美人計弄假成真,給人笑話賠了夫人又折兵。

  • 5 # 雲行筆記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這句很有名,至少它讓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記住了那個,無能的投降派——張昭。但很遺憾,孫策在臨死前對自己的弟弟孫權說的這一金句,是大文豪羅貫中先生,在《三國演義》中杜撰的。

    那麼歷史上,孫策死前最擔心些什麼?最信任是誰?他到底有沒有過託過孤呢?讓我們在這裡不妨開一開腦洞,用思考和想象力來複原一下當時的情景吧。

    孫策早年投奔袁術,他不是嫡系,所以在袁老闆那裡呆得也不舒服,於是帶上五、六千人去江東討生活。結果呢,他小宇宙爆發了,不出兩年的光景就平定了江東五郡,那一年是公元196年,而他才22歲。

    或許是天妒英才吧,四年後,即公元200年,孫策外出打獵時遇刺,幾天後身亡。他死的很突然,年僅26歲。他弟弟孫權繼位,那年孫權19歲,這虛歲,換成周歲是18,如今參加高考的年齡。首先我們先看下《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其中提及孫策遇刺身亡這事,說得很簡單,只說“(建安)五年,策薨,以事授權,權哭未及息”。

    《三國志.吳書.孫策傳》中,記述了孫策去世前的一些細節。

    (孫策)創甚,請張昭等謂曰:“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呼權佩以印綬,謂曰:“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至夜卒,時年二十六。

    這段裡提到了孫策對張昭交代了下後事,看來所謂的託孤上存在的。

    這裡孫策對張昭說的意思大概是,紮根吳越,堅守三江,靜觀成敗。對孫權說的意思大概是,你打仗不如我,但管理國家有一套,我不如你。

    從表面上來看,這倒像是孫策在為張昭和孫權打氣。你去想,孫策遇刺時才26歲,那個年紀的人,是不大會考慮繼承人的問題的,因而平常指揮管理拿主意的事,一定會事必躬親。而張昭和孫權,大概也不會想過,去接一個26歲的年輕人的班,因而會有些發懵。而孫策自知死期將至,所以為他們鼓勵打氣似乎也說的過去。

    孫策遇刺時是臉上中箭,很重,但也不是立刻斃命,因而有時間考慮下遺囑,和江東的未來。

    他對張昭說,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觀誰的成敗?自然是江北的成敗,那時孫策的老東家袁術,一年前剛剛去世,江北局勢自然未定。而也在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紹對陣官渡,那場歷史有名的大戰即將爆發,但孫策是不會知道結果的。

    而江北的成敗定下來後,東吳下一步要怎麼做呢?孫策沒有說,但出路無非兩條,其一誰統一了江北跟著誰走,良禽擇木而棲;其二江北統一了,江南做好拼死一戰的準備,有如後來的赤壁之戰。但我更覺得,前一種理解似更合理,如果好壞都是拼死一戰的話,那還有什麼成敗可觀?

    而從孫策對孫權的囑託中,我們似也可以看到,孫策對孫權軍事才幹的擔憂,他這話,更像是說,“老弟,把這嘎的地方保住就行了,你可千萬別外邊滿處招事兒去啊”。

    從《孫策傳》中,我們得到兩條資訊,其一孫策去世時只有張昭在身邊,其二孫策讓孫權安於收成,舉賢任能,加強區域內管理。

    那麼周瑜那時在哪裡?

    《周瑜傳》中說他在這事之前,“破劉勳,討江夏,還定豫章、廬陵,留鎮巴丘”,總之幹了一大堆的事情。聽說孫策薨了,他是“將兵赴喪”,這個動作很有些玄妙。

    那麼孫策死前是未見到周瑜的,那他死前是否想到了周瑜,並留下遺囑呢?應該也沒有。從他勸孫權防禦為主,潛臺詞裡是否就有著,切勿在周瑜的領導下軍事冒進呢?

    那孫策死前最擔心的是什麼?

    是江北的局勢嗎?那也僅是觀望一下而已,別招惹人家就行了,這個不難。

    如此一來,好像江東太平無事了,19歲的孫權小哥可以踏踏實實地做他的土皇帝去了,真是這樣嗎?

    《三國志.吳書.張顧諸葛步傳》中,裴松之在註釋中引述了《吳歷》中的一句話:

    策謂昭曰:“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與《孫策傳》中,孫策忍著劇痛來和張昭縱論天下,並在臨死前誇獎一個十八週歲的孩子有治國理政經驗相比,裴松之引述的這一句,倒更有人情的溫度,它更像句實在的遺囑,人都要死了,哪還有那些漂亮話。

    這句的前一句,不應只理解為客氣話,對孫策來講,臨死前他是對孫權的能力有所懷疑的,他認為當前穩固政權基本盤是大事。政權基本盤不在了,還有什麼可留給孫家的呢?再有遺囑中似乎也賦予了張昭某種接班的正統性,而這似乎也是讓後來的吳主孫權所忌憚的。

    那如何理解後一句呢?易中天先生認為,孫策的意思是,在江東呆不下去了,那就哪來回哪,(個人認為,這也再次印證了,江東在孫策心中是極不穩固的,存在著撤出的可能)。那撤到哪?自然是西邊的淮汜,孫策是從那裡起兵的,那裡也是最初那五千將士的老家,回到那裡做什麼?自然向那裡的統治者臣服唄。

    那孫策遇刺時江東時局怎樣?它真的安定嗎?

    《吳主傳》中紀錄了一段,孫策死後,張昭對孫權的勸慰,那時孫權大哭,張昭便巴拉巴拉地說了一大堆,現在還不是哭的時候的話,“況今奸宄競逐,豺狼滿道,乃欲哀親戚,顧禮制,是猶開門揖盜,未可以為仁也”。

    其後《吳主傳》中也大概介紹了下孫權繼位時的江東局勢,“是時,唯有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陵,然深險之地猶未盡從,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

    你去想公元200年,距離孫策統一江東只過去了4年。孫策只帶了五、六千人就拿下了江東,一方面說明孫策英明神武,能征善戰;另一方面也說明,戰爭強度很低,當地士族的根基並未觸動,社會結構保留完整,面對孫家的短暫統治,觀望著的江東士族子弟才是沉默的大多數。

    那麼這些江東士族真的服從孫家的領導嗎?

    從孫策的遇刺,我們就應能感受到江東子弟沉默中的,暗流湧動。而前邊提到的周瑜,他是從前線“將兵赴喪”而回,這個舉動很有些反常。但從周瑜對孫權果斷地施下君臣大禮來看,應該認定周瑜是沒有異心的,那他帶兵而回,很有可能就是對江東動盪局勢的一種擔憂。

    那麼如何處理當時的社會動盪呢?孫策臨死前的判斷是很清醒的,他把這個重任交給了張昭,這也是孫策對張昭的一種信任。其實他對張昭的治國能力也是存疑的,所以才會囑託他,實在不行就緩步西歸,回到老家去,給那五千兄弟一個交代,而真要回到老家,這個帶頭的領袖姓不姓孫還重要嗎?

    而對周瑜,孫策也是不感冒的,甚至還有些擔心,擔心他過於急進,因而囑託孫權,憑藉三江之險,守住吳越之地就好了。

    而其後事態的發展卻如他所預料的一樣,不出八年,曹操統一了北方,緊接著就與江東對峙到了赤壁。而這八年裡,張昭的工作是非常優異的,他基本平定了江東動盪的局勢。為東吳能全心地投入到赤壁之戰中,提供了一個基本平穩的社會基礎。只是張昭依舊懷疑,當前江東時局的穩定,因而面對號稱八十萬大軍的曹操,他和滿朝堂的江東子弟官僚一樣,希望孫權效仿荊州的劉琮,投降曹操,而這不也正是孫策遺囑中提到的萬不得已下的“緩步西歸”嗎?

    而周瑜呢,他果真是個主戰派,攛掇孫權以五萬兵馬,與曹操號稱八十萬,實際的二十萬兵馬拼死一搏。這是一次為維護孫家統治利益,而壓上東吳國運的巨大的軍事冒險,歷史的精彩就在於,大部分這樣的冒險是失敗的,而這次,周瑜、孫權成功了,赤壁之戰也以他們的精彩而被載入史冊。

    如此孫策的預言和張昭的地位就尷尬了,以至後人開始懷疑張昭的能力,甚至開始懷疑孫策的能力。《三國演義》中的大英雄,都是神一樣的存在,我們只看到了神們能征善戰的瀟灑,卻看不到他們治國安邦的困擾。於是後人在揣度孫策的遺囑時,便一廂情願地認為不應漏下赤壁之戰中的神人周瑜的。

    於是,便有了那句千古金句,“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戰爭啊,戰爭!你哪來的美好?

    ----------------------------

  • 6 # 萌哥蛋蛋看世界

    孫策臨終說“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這出自羅貫中《三國演義》,正史上孫策是託孤於張昭。不過這句話非常形象,張昭和周瑜確實都是孫策最為倚重的人,並且他們都輔佐了孫策、孫權對江東基業的奠定都起了重要作用。

    一、吳侯遇刺亡,遺命囑江東;

    孫策是遇刺身亡的,說到這裡我又想起曹操的謀士郭嘉,簡直預言家啊,他早就透過對孫策的性格分析預測孫策將會被遇刺死於非命,這裡先不聊這個回到主題。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孫策狩獵時被吳郡太守許貢的三個門客行刺孫策面頰中箭傷勢很重,臨終對張昭等大臣“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意思就是孫策對張昭等人說:“中原大亂,以我們現在江東的人馬,憑藉三江的險固地勢,足可以坐觀成敗,希望諸位好好輔佐我弟弟孫權。”然後孫策把印綬交給了孫權,並且對孫權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意思是:“率領江東軍士,在戰場上與敵軍兩軍決戰陣前,與天下群雄一較長短,你不如我;但是選拔人才任用賢士,讓他們傾心各盡其力守護江東,我不如你。”然後夜裡孫策就死了。正史是沒有說託孤於周瑜的,但是張昭和周瑜都是參與輔佐孫權的。我們先看下張昭,張昭是為躲避戰亂從徐州彭城而到了江東,後來跟了孫策任職長史、撫軍中郎將處理江東軍政要事、安撫百姓穩定江東局勢,為孫策所倚重。孫策死得時候才26歲,這時候江東主要佔據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陵,江東大多群臣與孫氏並未形成君臣相互依存的緊密聯絡周瑜和孫策是同齡,而張昭比他們年齡大20歲關鍵是周瑜那時候還在外地帶兵鎮守巴丘老成持重的張昭託孤最為合適。而且史書記載,孫策對張昭非常尊重,兩人關係非常好,並且孫策還去過張昭家和張昭一起登堂拜母。孫策對張昭非常信任倚重,甚至說過“昔管仲相齊,一則仲父,二則仲父,而桓公為霸者宗。今子布賢,我能用之,其功名獨不在我乎!”意思就是孫策把張昭視為輔佐齊桓公建立霸業的管仲,在孫策心裡張昭就和管仲一樣重要。同時根據《三國志·吳書》裴松之注,孫策還對張昭說了“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如果孫權能力不能夠擔負起江東的擔子,讓張昭取而代之,這就和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說的一樣啊,這就說明孫策對張昭非常信任、對張昭的能力非常認可。我們再來看下週瑜。

    二、王佐之才定江東,年少成名是周郎;

    但是不是說孫策不重視周瑜,孫策對周瑜也是極為倚重的;而且孫策和周瑜兩人關係好是當時整個江東大家都知道的孫策和周瑜小時候就關係非常好,兩人彼此非常欣賞。後來孫策出征時,周瑜不但提供糧草軍需物資領兵助孫堅南征北戰攻城略地。後來周瑜追隨孫策時,孫策不僅授24歲的周瑜為建威中郎將,為他修建住所、給予豐厚賞賜孫策還發布命令直接告知眾人,周瑜才能出眾是他的發小,他兩情同手足,周瑜對他的幫助巨大。後來孫權母親也對孫權說過自己一直把周瑜看成自己兒子,周瑜與孫策同齡,讓孫權把周瑜當作兄長看待。孫策死後,孫權統領江東。周瑜帶兵趕回來奔喪任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很多人一看周瑜帶兵奔喪“將兵赴喪”就說周瑜有奪權之心。那就誤會了,江東本來就不穩孫策死得時候才26歲,這時候江東主要佔據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陵江東群臣與孫氏並未形成君臣相互依存的緊密聯絡。周瑜是率先採用君臣的禮節對待地位僅是將軍年僅19歲的孫權,後來周瑜與張昭等人又盡心輔佐孫權周瑜更是為江東基業的開拓更是立下赫赫戰功。赤壁之戰時,張昭等人出於形勢判斷都建議孫權投降,是周瑜與魯肅力排眾議主戰不降,然後與劉備聯合。聯軍主帥周瑜於赤壁大敗曹操,又於南郡之戰擊敗曹仁奪得南郡為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礎。

    張昭雖然和孫策關係非常融洽、親密無間。張昭性情剛烈經常直言進諫孫權和張昭兩個就像一個老師一個學生,搞得孫權與張昭的關係不怎麼融洽,孫權自己也說“孤與張公言,不敢妄也”遠不如孫權和周瑜的關係;但孫權對張昭也是信任的啊孫權出征時就讓張昭鎮守後方統領江東事物。而關係上,孫權對周瑜要親近得多周瑜36歲病逝巴丘的時候,孫權悲痛不已大哭說“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隨後親自穿上喪服為周瑜舉哀,並且還親迎周瑜棺槨。周瑜病逝後孫權還時常想起周瑜,還說“孤念公瑾,豈有已乎?”意思就是孫權想念周瑜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停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松尾芭蕉最著名的俳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