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kai娛樂
-
2 # 超然視野
不是蘇聯將這些國家的邊界劃分的如此亂,而是邊界的形成有一定的規則和特殊原因,或是自然的河流和山脈,或是軍事對峙的最前沿,或是部落傳統領地,或是牧場或是狩獵的傳統區域,當然還有認為劃線,如加拿大和美國的邊界。
這些地區在沙俄時期併入沙俄版圖,但並不是算盤照辦沙俄的模式,而最基本的部落聯盟和草場等還是保留了該地最基本的社會架構,部落!又因宗教和民族的差別又不同隸屬不同的地方政府,最終形成了目前的格局,而蘇聯時期大致延續這個方式,而蘇聯解體後他們成了獨立的加盟共和國依然的按照這個模式。
蘇聯解體後,這些地區都成了獨立的國家,彼此之間很難在重新劃分邊界,所以如我們看到的中亞各國的長相怪異,事實上除了北非北美等一些殖民地國家有比較直平的線條,其他世界各國都有著比較蜿蜒的國界。
-
3 # 縹緲孤鴻影45
中亞地區在清朝時期還屬於中國,晚清時候沙皇俄國利用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削弱了清政府的機會,逼迫清政府與俄國簽訂了《中俄伊利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等條約,把中國新疆以西以北的廣大中亞地區劃歸了俄國,那時候那個地區都是遊牧民族,只有小塊綠洲上才能建城種地,開工辦廠,所以是以遊牧為主的民族,行無定所,吃完一處草場就遷移到別一個草場,也就是說,那麼多大大小小的草場都是有主人的,是某個遊牧部落的領地,而這樣的部落有幾百個,但問題是這些個到處遊牧的部落都有自己的根據地,也就是座落在沙洲上的城市,也許還有幾個村莊,這些就是華人所說的西域,他們在城市裡發展了自己的文明,有些地方是比較先進的,中國有不少作物都是從西域引進的,象西紅柿,西瓜,西葫蘆,核桃,胡芹,胡蘿蔔等等,後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遊牧的人越來越少,人們大都過上了定居的生活,居住在城市,從事工商業,農村則種植,這就有個行政區劃的問題,沙俄政府給他們劃分了五個國家,即哈薩克,土庫曼,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塔吉克,這是基於他們有五個大部落,他們都是突厥人,但由於歷史上因爭奪牧場而互相仇殺,所以勢同水火,不能編為一個行政區,而只能分開,這樣就出現一個問題,即在劃分區域的時候只能按定居地劃分,而不能按所屬的牧場劃分,那麼那些錯雜在一起的牧場怎麼劃分呢?牧場大小不同,遠近不同,肥瘦不同,難於調換,於是用“飛地"的辦法來解決,這就出現一個情況,一國領土內,有好幾片地方是別人的,別的國家內部,又都有自己的飛地,比如烏茲別克有四個飛地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而塔吉克也有兩個飛地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塔吉克在烏茲別克境內也有一個飛地,土庫曼在塔吉克也有飛地,這問題還無法解決,當初蘇聯劃分行政區時,問題還不大,蘇聯解體後,這五個國家各自獨立,又產生了數不清的邊境糾紛,幾乎每兩個相鄰的國家都存在邊境問題,長的有二,三百公里,短的也有二,三十公里,過去是共有,現在需要分的清楚,這是遊牧民族的特有之處,定居的代價。
回覆列表
從問答君所述中可知,其描述之中亞國家,應該指的就是狹義上,由蘇聯官方定義的其下屬五個加盟共和國:土庫曼、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塔吉克、哈薩克。此地區的居民多為突厥語民族,所以中亞也有中亞學者稱其為突厥斯坦。
一、首先,我們來說說這個“亂”:
1、塔吉克與烏茲別克有250多公里未勘定邊界。
2、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兩國間有60多處爭議地區。
3、吉爾吉斯斯坦與烏茲別克近四分之一的邊境地區未明確劃分。
4、哈薩克與吉爾吉斯斯坦關於阿拉木圖、塔爾迪庫州和伊塞克湖州之間的邊界問題。
5、哈薩克與烏茲別克關於位於兩國邊界的南哈薩克州的薩拉哈什的歸屬之爭。
6、哈薩克與土庫曼關於曼格什拉克州的歸屬之爭。
7、吉與烏虹之間關於奧什州的歸屬之爭
8、烏與塔之間關於聖城(撒馬爾罕和布哈拉)之爭
不僅如此,該地區還存在著大量飛地(飛地是一國位於其他國家境內,或被其他國家領土所隔開而不與該國主體相毗鄰的一部分領土):
費爾幹納盆地位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三國交界處,內有三國的邊境線犬牙交錯,形成多塊飛地。
1)烏茲別克有4塊在吉爾吉斯坦的飛地。
2)塔吉克有2塊在吉爾吉斯坦的飛地:沃魯赫和西凱拉哈奇。
3)塔吉克在烏茲別克一塊飛地。
4)吉爾吉斯坦在烏茲別克也有一塊飛地。
真可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亂象叢生。
二、為什麼會出現這些“亂”:
中亞是一個多名族地區,在歷史上,各個名族相互融合,相互影響,不同名族在各地區之間遷徙,基於此,很難在中亞名族之間劃出一個比較清楚的地域界線。
19世紀晚期,沙皇征服了整個中亞,後來由於沙皇的嚴酷統治,中亞各族開始了反對沙皇統治的鬥爭。雖然在當時出現了很多自主的政權,但為了實現共同目標,名族矛盾讓位於共同的政治目標,團結和友誼成為名族關係的主體。
蘇聯成立後,中亞幾個加盟共和國之間雖然也有邊界,但實際上,無論從中央和加盟共和國政府,到各地方政府,乃至普通民眾,都沒把它認作國家之間的邊界,它也從來沒有發揮過國界的作用,邊界只是作為一般的國內行政管理界線(同中國現在各個省級之間的邊界一個意義)。
基於此,當時的蘇聯僅僅根據經濟需要,盲目對中亞地區實行名族國家劃界,這使得原來自然形成的經濟區域和名族傳統聚居區被各個共和國邊界分割得支離破碎。飛地的存在,也是蘇聯時期為了均衡各個加盟共和國的利益,在富饒的費爾幹納盆地進行平衡而人為劃分。
蘇聯解體後,各加盟國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制度,確定了自己主權,這也從根本上改變了中亞國家間邊界的性質。本來,如果蘇聯解體是發生在它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的時期(當然,如果發展良好估計也就沒有解體的情況出現了),中亞國家仍然有可能在原來基礎上發展一體化,在此情形下,邊界功能也沒必要強化(如現在的歐盟各國)。然而,解體是發生在經濟明顯衰退時期,而且伴隨如極端主義、恐怖主義、毒品等其他災難,一系列因素迫使中亞國家之間開始強化邊界功能以維護自己的獨立和發展。這樣,邊界問題開始凸顯,進而引發一系列關於邊界衝突的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