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第一節歷史課
-
2 # 流浪貓傳奇
諸葛亮是怎麼死的?我查了一下《三國志》,書裡沒有記錄諸葛亮死因。倒是有很多內容,說他常年勞累過度,廢寢忘食,導致累死。可能跟勞累有關吧,現在不是經常有新聞報道說企業家過度勞累而死麼?看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是誰說的?大家都要重視自已的身體,經常運動什麼的。
《三國志》有三處描寫諸葛亮過度勞累的:建興元年(西元223年),劉後主封諸葛亮為武鄉侯,可以開設官府,管理大小事情.不久,又兼領益州刺史的職務.政事不分大小,都由諸葛亮裁決,這是其一。建興十二年(西元234年)春天,諸葛亮帶領所有軍隊從斜谷出發,用流馬運送軍糧,佔據在武功五丈原,和司馬宣王(懿)在渭水南邊列陣對抗.諸葛亮常常憂慮糧食接濟不上,讓自己的壯志無法伸展。這是其二。先帝知道我為人處世的態度很謹慎,所以在臨死前將國家大事託付給我。自從我受命以來,早晚都在憂慮中勤勉盡職,深恐沒有做好他託付的事,而辜負了先帝知人之明。這是其三。
那麼《三國演義》描寫諸葛亮過度勞累?其一,諸葛亮是在六出岐山之時,馬謖失街亭使諸葛亮氣急生悲,深知自已命不久矣,就在臨死前做七星燈續命,這時司馬懿夜觀星象,發現諸葛亮將星搖搖欲墜,就命將領帶兵夜探虛實,魏延進賬求法,不小心打倒了七星燈主燈,諸葛亮口吐鮮血,臥榻交代了一些事情後就逝世了。其二,司馬懿問使者:“孔明寢食及事之繁簡若何?”諸葛亮的使者回答說:“丞相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其三,主簿楊顒也說“某見丞相常自校簿書”,“今丞相親理細事,汗流終曰,豈不勞乎?”強支病體,出寨觀各營。楊儀也曾勸孔明,處理政事,各有專責,上下之間,也有分別。
還有的根據《三國演義》就推測說諸葛亮很有可能患有消化系統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這種不尊重史實的說法不足採信。
《三國志》說:亮疾病,卒于軍,時年五十四。及軍退,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
-
3 # 歷史簡單說
諸葛亮生於181年,死於234年,壽命有53年週歲,說實在的,就古代而言,這樣的壽命都不算短的,相比之下,周瑜就少了許多了。我們看諸葛亮的整個人生軌跡,可以看出,諸葛亮一直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或者說承擔著重要的工作,尤其在劉備白帝城託孤之後,諸葛亮確實工作負荷大,工作壓力也大,還要揮淚斬馬謖,可以這樣說,諸葛亮確實是身心疲敝。
漢晉春秋曰:亮自至,數挑戰。宣王亦表固請戰。使衛尉辛毗持節以制之。姜維謂亮曰:"辛佐治仗節而到,賊不復出矣。"亮曰:"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魏氏春秋曰:亮使至,問其寢食及其事之煩簡,不問戎事。使對曰:"諸葛公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所啖食不至數升。"宣王曰:"亮將死矣。"
魏書曰:亮糧盡勢窮,憂恚歐血,一夕燒營遁走,入谷,道發病卒。漢晉春秋曰:亮卒於郭氏塢。晉陽秋曰:有星赤而芒角,自東北西南流,投於亮營,三投再還,往大還小。俄而亮卒。(這段魏書記載雖然有誇大之言,但也可以看出魏軍也是知道諸葛亮勞累過度)
青龍二年春,亮帥眾出武功,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為口實。
總的來說,年歲也大,工作過重,身體抵抗力下降,連年征戰,身心疲憊,得病身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回覆列表
首先明確一點,諸葛亮死於五丈原,享年54歲。這不止是演義,包括《三國志》等眾多史書,都很明確的說了這一點。所以關於諸葛亮的去世地點和年齡,幾乎沒有什麼爭議。
其次說一下諸葛亮的死因,目前流傳的,基本上是兩個版本。
第一種版本:操勞過度累死的。
諸葛亮善於算計,事必躬親,不僅大方向上去鑽研計劃,很多芝麻小事也要去管,因為覺得沒有可用人才,覺得自己去做才放心。
《資治通鑑》中這樣描述:說諸葛亮為了激怒拒不出戰的司馬懿,用了很多手段,但司馬懿都不為所動,反而還向人打聽諸葛亮的日常起居等情況。結果得到的訊息是,諸葛丞相睡得晚、起得早、吃得很少,而且凡是二十以上的軍棍處罰,都要親自過問。司馬懿嘆曰:“食少事煩,其能久乎?”果然不久諸葛亮就病危了。
因此,年齡趨大,操勞過度,又病魔纏身,導致了諸葛亮病死在了行軍途中。
第二種版本:被氣死的。
這種觀點主要是由《魏書》和《三國演義》提出來的。《魏書》不太可信,影響力又小,所以主要還是《三國演義》的影響。
《三國演義》裡說諸葛亮在北伐的過程中,一步步的喪失了很多大將,諸如趙雲、張苞、關興等人,每有他在意的人去世,他都會吐血暈倒。而在最後一次北伐時,諸葛亮設了一個很大的局,用大火,終於把司馬懿困在了上方谷,眼看著就要把司馬懿等人燒為灰燼,而司馬懿那邊被逼的就準備自殺,就在這時候,天突然下雨了,因此大火滅了,司馬懿逃跑了。諸葛亮看到這一幕,氣的又是一口鮮血,並感慨:“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不佑我呀!”而後便一臥不起,沒幾日就去世了。
綜上所述來看,第一種可能性較大,因為相比之下,《三國志》等史書更接近於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