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許永碩

    我認為去掉中間環節,不應該是C2M的價值。C2M更應該強調的是個性化定製,而不應該強調去掉中間環節。 我昨天發表了文章。闡述過這個問題。

    今天在2017年度中國產工業軟體優秀解決方案展示對接會上,我做了《C2M的核心是解決設計瓶頸》的演講。

    今年郭廣昌在兩會上的提案是《以C2M模式構建智慧經濟2.0》,主要內容是:

    C2M,即消費者到創造,是基於網際網路對產業的滲透,無縫打通客戶需求和設計、製造和服務,構建一種新型的供需關係。透過C2M的模式,可以實現:

    生產與消費者的直接觸達和互動;

    消滅無用的中間環節,並引導、最佳化新需求結構;

    提升供應鏈效率,讓傳統制造轉變為適應新需求、個性化需求的柔性化、智慧化、低成本的生產。

    其實郭廣昌在今年復興的年會上也在推動C2M,郭廣昌的C2M的概念應該是來自紅領,紅領的C2M的概念更多的是借用了百度百科的定義。

    而百度百科對C2M的定義是:

    C2M是英文Customer-to- Manufactory(顧客對工廠)的縮寫,而其中文簡稱為“客對廠”。“客對廠”是一種新型的電子商務網際網路商業模式,這種模式是基於社群SNS平臺以及B2C平臺模式上的一種新的電子商務模式。

    百科上C2M的優勢是:

    這是C2M模式(短路經濟模式)首次應用在網際網路電子商務中。它一頭連著製造商,一頭連著消費者,短路掉庫存、物流、總銷、分銷等一切可以短路掉的中間環節,砍掉了包括庫存在內的所有不必要的成本,讓使用者以超低價格購買到超高品質的產品。

    百度百科上C2M的定義實際上是必要商城的畢勝提出來的,我認為畢勝的C2M定義是有侷限性的。

    顧客對工廠如何運作的模式不清晰;

    砍掉中間環節,降低產品價格是消費者真正的需求嗎?

    流行趨勢從高階使用者向低端使用者流動的。

    任何中間環節都是有價值的

    C2M砍掉中間環節,中間環節的價值轉移到哪裡不明確。

    沒有突出個性化定製的特點。

    畢勝強調去掉中間環節,降低價格不是過剩經濟時代的主要矛盾。過剩經濟時代主要矛盾是個性化,降低個性化產品的價格,才是主要矛盾。另外中間環節是創造價值的。

    我認為C2M應該是百度百科上C2B中的深度定製。

    個性化定製很早就有,以成衣製造為例,高階定製類似於Engineer-to-order。但個性化定製產品非常昂貴,只有明星和高階管理層才使用。

    C2M更類似於ETO,而不應該是MTO。ETO的瓶頸是設計,需要提高設計效率。

    MTS是大規模生產模式,規模化的是產品生產。

    MTO是大規模定製模式,規模化的是產品模組。

    C2M是個性化定製,規模化的是相同功能的產能和設計。

    C2M是短缺經濟向過剩經濟轉化所驅動,短缺經濟時代,供應鏈效率是關鍵;過剩經濟時代,設計效率是關鍵。

    中國因為落後於發達國家,所以中國製造2025首先需要打基礎,提升供應鏈效率,而提升供應鏈效率的APS未來會流行。

    設計效率的提升是未來中國企業需要努力的方向。

    隨著個性化需求的增加,產品設計將由過去主要為企業服務,變成為個人服務。隨著個性定製需求的增加,必然導致設計能力的不足,設計行業會不會藉助工具,實現分工,藉助協同效應提升效率呢?

    提升效率的手段包括:

    設計工具

    C2M需要藉助工具與客戶互動

    C2M需要藉助工具實現設計協同

    設計的基礎資料

    C2M需要基礎的原材料資料目錄

    C2M需要形成統一的設計規則

  • 2 # 沉思中感悟

    我喜歡稱為C2F不可能取替B2C只要一部分人群,C2F是深度定製,紅領酷特是有十幾年衣服版型大資料在後面支撐才能實現柔性化生產做到專人專款!C2F關鍵是如何獲取新客戶!紅領可以在市中心關門的百貨大樓一樓顯眼位置開家體驗店不需要多大兩個店員就可以,客戶進來自己選款式、顏色、布料,用3D掃描器給客戶量出立體體型資料直接傳輸到製造工廠立刻透過版型大資料匹配最合身的版型,加工好的衣服客戶可以到體驗店拿也可以直接快遞到客戶家裡,衣服有售後問題直接拿到體驗店,透過深度定製製造工廠實現零庫存,不需要開線下品牌專賣店僱大量銷售員,紅領現在定製西服、男女休閒服、男女職業裝要是能像ZARA那樣把各大時裝週的服裝新版型快速傳輸到公司重新設計一下,透過定製快速推向市場工廠還能實現零庫存;鞋也可以透過深度定製工廠實現零庫存。中國每年有價值4000億鞋服的庫存!國內鞋服的庫存從現在開始一件衣服一雙鞋不生產夠14億人穿15年!以需定產可以節省資源和大量社會成本。

  • 3 # 易點鮮科技

    謝邀。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簡單概括為“預約購買,按需生產”。業務邏輯是,工廠直連消費者,砍掉流通加價環節,最大程度的去中間化,讓消費者以最低的價格買到高品質、可定製的產品。願景很美好,然而,它只能是商業模式裡的“配角”,當不成“主角”。原因有三:①消費者的購物週期被拉長;②製造端成本增加,市場份額小;③製造商直連消費者需要時間過渡。

    在零售電商平臺中,能夠做到巨頭的,像是淘寶、京東,無外乎圍繞多快好省打天下,工廠直連消費者的模式,在絕大多數消費者尚未形成超前意識之前,由消費者下單到平臺接單累積一定訂單量轉交製造商生產,中間的消費週期被拉長。消費者的“等待疲勞”會導致對曾經看著喜歡,過幾天又不喜歡的狀況發生,另外,在這快時尚的環境下,品類的快速更新迭代才是競爭的核心之一。

    C2M模式除了想解決價格成本問題,還希望處理企業庫存壓力問題。該模式下的“零庫存”,聽上去很美好,但是來自個性化需求下的零散性訂單,無形當中增加了製造商生產的成本壓力。如果採取定製化生產,有兩點要考慮:

    1、定製要求高度柔性的生產技術,而開發此類技術的成本往往高於標準化技術。雖然目前大規模定製生產模式已經十分成熟,能夠大幅度降低定製成本,但相比於標準化帶來的大規模成本節約,仍顯得昂貴且費時;

    2、產品的重構後期成本增高,如若達不到一定規模會造成損失。生產的頻繁變線,會增加產品的不穩定性,生產效率會降低;對技術研發能力要求高,研發週期長,對售後也會有影響等。

    讓消費者能買到最低價的高質量商品固然是件好事,但是相對現在已經形成市場的其他品牌商來說,無疑是削弱了他們的競爭力。消費者直連製造商,在運營渠道等方面的成本會降低,給品牌商帶來一定壓力。因為,其中的部分成本應該算在商品價格裡面,品牌商沒有價格競爭優勢,長期低價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品牌溢價失效。

    C2M模式目前還處在探索階段,在經濟基礎不夠紮實的狀況下,不應該全部押寶在這一模式上,得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與消費者行為磨合。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已經有很多製造商佈局C2M,這一模式的紅利,最終爆發的受益者還是那些傳統制造商,現在的平臺說白了也是中間商,終究會被砍掉,能生存下來的只能佔據小部分市場份額。現在的製造商在前端獲取使用者還處於薄弱期,所以才需要依靠前端能力較強的平臺提升或獲客效率這一短板。

  • 4 # 吉客家

    仔細研讀了上面作者的回答,確實很有見地,但,我想,普通的消費者時無法理解C2M的概念的。

    正如你所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概念風行的時代,是好事,我們總在創造各種眼花繚亂的詞彙,我們也確實在發明了很多的模式上的創新。請原諒我這麼說,仔細想想,我們今天的風行的共享單車也好,共享汽車也好,無非都是在資源的再利用上進行了修正和補充,結合移動網際網路的模式進行普及。

    共享領域的小黃車和美女

    B2C,B2B,C2C,B2B2C,等等,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理解了,亞馬遜,京東,天貓是典型的B2C的模式,即商家到消費者。淘寶是C2C的老大,B2B2C這個阿里算是強項,速賣通和淘寶天貓的混合體做的風生水起,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商家,不一一列舉。

    我們是否看到,以上無論哪種模式,都是在資源分配的路徑上進行改造,而並沒有真正改造製造業本身,或者說,在社會效率上做足了功夫。而,所謂的C2M,恰恰算是在製造領域端進行了一定的需求驅動,促使製造端,因消費端的需求驅動進行效率的提升。而不只是在流通領域進行效率的提升。這也和我們國家的智慧製造的規劃使吻合的。

    可事實,是這樣的嗎?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創新無非是基於工程的創新,基於科學的創新,聚焦顧客型創新和效率驅動型創新幾種模式,我們更多的是在焦顧客型創新和效率驅動型創新上做足了文章。好在出了個智慧製造的規劃,我們的社會變在做足了功夫去貼近這個概念來蹭些熱點。

    可我想說的是,C2M和智慧製造完全兩回事!

    消費端的需求是千奇百怪的,而M端的流程一旦固化,便很難經常改變。同時,現代製造業的規模化效應也和個性化的需求,是矛盾的。所謂C2M,還只是停留在表象的層級,由各個消費平臺驅動的概念消費而已。而真正的M端的智慧製造,是要從根本上提升製造業的核心技術和生產效率,最終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消費品,滿足消費升級的需要。

    在之前,曾經有過所謂的C2F的概念,也有平臺推廣,最終都是無疾而終。為什麼?因為,沒有商業流通,這個社會是不存在的!不從國外講,就說我們中國,商朝為什麼叫商朝?沒有繁榮的商業,何以來繁華的社會?

    這點上,阿里巴巴似乎更會炒作概念,C2B,又是一個偽命題。我說偽命題,是強調C端改變不了B端,即使像阿里巴巴這樣的商業帝國,也仍然在C和B直接調節效率。阿里巴巴確實算是一個商業帝國,還算不上技術帝國,我想,會有很多人不認同。簡單的一個分析便是,阿里巴巴至今還不是像IBM,微軟那樣靠技術的收入來驅動集團的發展。

    再不服氣,可以參考,基於工程的創新,基於科學的創新的兩種,阿里巴巴還沒有拿得出手的技術來!

    倒是華為這樣的企業,對將來的智慧製造,和滿足消費升級上,可以大有作為。因為有核心,有自主可控的技術,不被任何人控制。這也是這麼多年,美國一直限制華為進入美國市場,而對阿里巴巴卻敞開懷抱!因為,馬雲來把美國農場主的產品銷售到中國來,特朗普為什麼要拒絕呢?而華為,是要讓思科,高通,乃至蘋果等美國賴以發家的家底給幹掉,美華人會引狼入室嗎?

    B2C是一個永恆的模式,自古就存在,不會因為技術的發展而被否定,我們將的是一個廣義的商業概念,是商業服務於消費的概念。因為消費的數量遠大於製造端的數量,這就必須要有B端來完成分發和服務,讓消費的專心消費,生產的專心生產。這也是大家不難理解,為什麼沃爾瑪雄踞財富500強首位多年的基本原因。

    而所謂的C2M也好,C2F也罷,即使你擁有海量的資料,也沒法控制幾十億消費者的消費趨勢,更沒法讓一條流水線只生產一個產品出來,那樣的成本,放眼全球,沒有幾個合格的消費者。

    但是,基於C2M的淺層定製化服務,會有作為,這也是創業者可以重點考慮的方向,同樣,沒有資料支撐,也是浮雲。

    在文章的末尾,釋出一個新聞《137億美元也拿不下全食超市?沃爾瑪或截胡亞馬遜》,大家可以自行查閱,吉客君也會在近期奉上相關文章。

  • 5 # 百通諮詢企業服務平臺

    肯定不能取而代之。

    C2M是客戶直接對接工廠模式,B2C是企業對個人模式。

    1、從客群上講,B2C比C2M的人群覆蓋率要高很多,頻率要高,C2M僅限於老客戶營銷或某一個行業的細分領域;

    2、從產品和規模、品類來說,C2M沒有B2C那麼全面;

    3、C2M產品較為單一,使用者的忠誠度太低,可選擇性不高;

    只能說兩者各有優勢和劣勢,相互促進,說不上能吃掉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大媽去和之國追殺草帽小子,凱多為何這麼緊張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