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小清
-
2 # 澹奕
“側臥之榻,豈容他人鼾睡”,無論隋煬帝還是後來的幾位唐朝皇帝,對中原的君王來說,雄踞東北的高句麗始終是個巨大的隱患。
發源於中國東北的高句麗,是中國的一個古代少數民族政權,與南方的南韓沒有任何的關係。高句麗屬於厚顏無恥之輩,當北朝穩定之時,高句麗對北朝稱臣納貢,然而隋朝與南方的陳朝對峙的時候,高句麗便聯合突厥等侵擾隋朝。正是高句麗這種見風使舵的小人行徑,讓歷代皇帝必須要滅掉它,以絕後患。另一方面,從周代開始,遼東地區就一直屬於中原,是中原王朝的領土範圍,被高句麗所侵佔,也讓隋唐心中很不爽。
公元六世紀之後,高句麗成為了東北亞的一個區域性強國,雖然與中原無法相比,但是的確也是個巨大的威脅,這對於在經歷數百年分裂動盪的中原來說,是絕對不允許存在的。
-
3 # 盛世海晏
簡單的說,高句麗威脅很大,南北朝的動亂,讓外族有了崛起的空間,在隋唐初期,漢族和突厥 以及吐蕃的摩擦還不算很強烈,但是對於高麗摩擦就比較大,槍打出頭的。
首先,要明確一下,高句麗和高麗沒有丁點關係,高句麗,是公元前1世紀至7世紀時期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古代民族。漢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夫餘人朱蒙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國,故稱高句麗,主要由濊貊人和部分遷移到這一地區的扶余人組成。高麗則是後來新羅分裂後的國家,統一了北韓半島。
高句麗命運多舛,在三國時被曹魏徵伐,摧毀了高句麗首都丸都城。高句麗東川王逃到沃沮。在342年又被前燕攻佔了首都。但隨後趁著中原混亂,又開始侵擾遼東和漢時的故北韓四郡。公元404年全部佔領了玄菟、樂浪,使遼水以東的大片土地納入高句麗的版圖。又兼併了北部的扶餘國和靺鞨部落,高句麗國的領域空前擴大了。可以徵兆數十萬軍隊,此時的高句麗早已經是一個農耕國家,成為當時中原朝廷的心腹大患。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偷窺。並且高句麗還佔據了漢家故土的遼東和北韓四郡,歷朝歷代都是以恢復漢家故土為己任,都有著同樣的想法,這是祖上傳下來的,不能到我這就沒有了啊,即便沒有了也應該搶回來啊。
更何況高句麗還作死,597年,高句麗居然聯合靺鞨先發制人攻打遼西,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 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命漢王楊諒、上柱國王世積為行軍元帥,周羅喉為水軍總管,率大軍30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漢王楊諒率陸路隋軍出臨渝關(即今山海關)。時逢雨季,道路泥濘,糧草供應不上,軍中缺乏食物,又遭遇疫病。水路隋軍由周羅喉率領,自東萊(今山東掖縣)出海,直趨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風,船多沉沒,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九月二十一日,水陸兩路被迫退還。隋軍損失慘重撤退。嬰陽王高元上表稱“遼東糞土臣元”,隋文帝隨之罷兵。
隋煬帝即位後得證明自己比他爹更厲害,而這個他爹未完成的事業就由他來完成吧,一徵高句麗,自己瞎指揮,還不讓前線的將軍指揮,高句麗傾國之力抵抗,老天爺也不對付,氣候變換無常,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在,果然慘敗。
過了不久,隋煬帝又再徵高句麗,這一次準備的挺充分,但隊友太坑,這次是後面楊玄感造反,自己後院起火了,必須得馬上回去,所以楊廣不得不回師平叛。
平定叛亂後,此時隋朝國內由於修大運河,楊廣用人不當,造成沿途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再加上多年的戰爭,壯勞力全被抽到了戰場,土地無人耕種,百姓更加對朝廷不滿。但楊廣為了繼承老爹的遺志,也為了消耗世家大族的力量,三徵高句麗,這一次倒是挺順利,但是呢,眼看著要滅高句麗了,高句麗請降,楊廣居然同意了,還真的停止進攻了。高句麗的請降,並非是真正歸附,只不過是詐退隋軍的一種緩兵之計。而楊廣居然還中計了,竟下令班師還朝。來護兒認為此時正是攻破高句麗的好機會,想繼續進攻,不肯奉詔,但是諸將聽從隋煬帝的命令,都請返回,來護兒才奉詔退軍返回。誒真是都快獲得戰爭果實了,自己不去摘,高句麗王表面上表示臣服,但是卻不按隋煬帝的命令入朝,還俘獲大批隋人不放。於是隋煬帝打算再次征討高句麗,但此時呢,中原各地已經遍地烽火了,農民起義層出不絕。夕陽西下的隋朝國力已經不允許他再次出兵了。
唐朝踩著隋朝的屍體建立起來,經過一段休養生息,又恢復的龍精虎猛,把北方的東突厥滅了,西邊的吐谷渾也滅了,西域也恢復了統治,掃遍周圍,只剩下讓前朝馬失前蹄的高句麗。李世民於是又開始征討高句麗,一路上最開始所向披靡,攻城拔寨,毫無阻力,當唐軍進至安市城(今遼寧海城東南營城子)。高麗北部耨薩高延壽、高惠真率15萬大軍前來救援,被李世民擊敗,餘眾歸降,高麗舉國震恐,亡國似乎就在一瞬間,但由於安世城守軍殊死抵抗,使唐軍至九月仍未攻克。這時已經九月了,遼東的冬天即將來臨,極其不利於大軍作戰,於是李世民下令班師回朝。此次征討高句麗,攻佔十數座城池,擄掠七萬戶人口,消滅了二十餘萬高句麗軍隊,收穫頗豐,但一向戰無不克的李世民卻感覺自己這次沒有滅國,有點不滿。就採取了群臣的建議,派偏師進襲騷擾,使高句麗疲於應付,耽誤農時,使高句麗因糧荒而土崩瓦解。以後,唐軍採取了對高句麗發動騷擾性攻擊的策略,每次秋收時就去襲擾,更經常派遣水師襲擾高句麗海濱,收穫頗豐。這個策略一直延續到李世民兒子李治時代。高句麗也因此愈來愈虛弱。
公元660年,李治派帝國名將蘇定方等人率軍攻打高句麗的盟友,大破百濟軍,攻滅百濟,俘虜百濟王室。百濟有五部、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萬戶,唐朝在百濟舊地設定熊津等五都督府。
六年後,高句麗內亂,李治派薛仁貴等攻打高句麗,一氣呵成,所到之處望風披靡,隨後攻佔北韓,高句麗自此滅亡。平滅高句麗後,設了九個都督府、四十二個州、一百個縣,並在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來統治高句麗舊地,第一任安東都護就是名將薛仁貴,領兵二萬鎮守安東。高句麗第27代國王寶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虜,高句麗貴族及大部分富戶與數十萬百姓被遷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國各民族中。另有部分留在遼東,成為渤海國的臣民,而其餘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羅。自此,高句麗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