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網言軍事

    首先糾正一點——弩不僅流行於秦漢,到了唐宋時期,更是在製造工藝、武器效能上有了進一步提高,成為中原王朝軍隊的一種重要主戰裝備。但後來隨著火器發展,從明代弩開始衰落,至清朝基本消失。

    弩的興衰歷史與中原王朝國運跌宕、生產力水平及對抗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息息相關。弩大規模、批次化裝備部隊的時間,出現在群雄紛爭的戰國時代。當時,發達的中原農耕文明和較高的生產力水平,以及各國間以步兵為主體的作戰樣式,都使弩獲得了空前發展。七雄之一的南韓雖版圖不大、實力較弱,卻以擅長製造最大射程可達數百米的強弩而聞名於世,並因此被譽為“勁韓”。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弩儘管工藝複雜一些,但操作、訓練都比弓簡單得多(一名熟練的弓箭手或騎射手要多年苦練才行)。為順應兼併戰爭和邊防戍守的需要,從戰國到秦漢,軍隊普遍規模龐大(動輒幾十萬人),但真正的職業軍人很少,主體都是臨時徵召的平民,在這個時候,弩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便於快速訓練成軍。而且,戰國七雄之間生產力水平、裝備差距都不大,因為沒有哪一方擁有“劃時代的先進武器”,這也穩固了弩的地位。

    秦漢統一天下後,得以整合全國之力打造精銳兵器,弩的產量、質量更上一層樓,比如漢弩做工較之前更為考究,弩機外加裝了起保護作用的匣殼,並廣泛裝備漢軍步騎兵。當時,除了發射頻次略遜一籌外,漢軍所用弩箭無論射程、威力,還是命中精度(弩手可以掛弦後從容瞄準目標,而不用像弓箭手那樣必須全力繃緊弓弦),都勝過還在用骨頭磨製箭簇的匈奴單體弓。

    再說李陵血戰匈奴騎兵一事,別看前者麾下只有5000步兵,但大都是勇悍不畏死的亡命徒,而且裝備了數量驚人的弩箭(據說多達50萬支)。實際上,人們對古代遊牧民族的武功有些“神化”了,比如匈奴騎兵作戰,其使用弓箭的有效射程(即在這個範圍內射得準、能穿甲)不過二三十米,而漢弩卻可輕鬆過百米。換言之,面對防守嚴密的漢軍軍陣,匈奴騎兵離遠了射不著,捱得近了就會變成活靶子,到最後若非漢軍弩箭用盡,李陵未必會失敗。

    東漢以後,三國魏晉南北朝的大分裂局面持續了200餘載,為對抗北方騎兵,南方政權普遍重視和倚仗弩,比如諸葛亮研製的連弩(射程不遠但射速快,適合山地戰使用),以及劉裕大破北魏騎兵的“卻月陣”(關鍵是靠強弩克敵制勝)。

    到隋唐時期,弩的技術愈發成熟,並出現重型化傾向。隋煬帝在位時討伐高句麗(之前寫錯了抱歉哈),曾專門徵調江淮3萬弩手北上參戰。而唐朝,也延續了前代用弩兵扼控南方的老辦法。特別是“安史之亂”後,朝廷財賦仰仗東南膏腴之地透過漕運供應,而負責這條戰略大動脈安保工作的武裝力量,正是仍效忠於唐朝中央政府的江淮藩鎮及其麾下精銳弩手。

    到了宋代,出於城池防禦和對抗遼、金、西夏和蒙元騎兵的需要,不僅大量裝備較輕型的單兵弩,還研發、製造出多人操作的床弩(弩炮),後者發射的弩箭(其實就是長矛)威力雖然恐怖,但笨重程度也是數一數二的,陸上野戰機動性不強,只適合固定放置在城頭或艦船上作為遠射武器使用。

    實際上,弩開始走下坡路,與宋以後歷朝歷代的騎兵、火器發展有很大關係。弩雖然威力不小,但結構複雜,大大小小有十幾個零部件,哪個出毛病都很要命。而且,由於主體部分採用金屬構件(比如弩機)或大塊木料(弩臂),弩的重量很難減下來。

    反觀古代的傳統複合弓,取材方便,工藝也相對簡單,經過長期發展、改進後威力已不輸單兵弩。而且,一把強弓的重量也不會超過2斤。由於輕巧便攜,再加上嚴格訓練,一名出色的遊牧騎兵甚至可以在短時間內,以驚人的每秒1箭對敵方目標實施急射。

    宋以後,明朝邊軍依託長城防禦,且有良馬、善騎射,還配備了一定數量的火器,而元、清更是靠騎射立國,等到明末清初西式火炮、鳥銃傳入中國後,弩無論射程還是威力都顯得越來越落後,最終,笨重、複雜的弩逐漸失去用武之地。

  • 2 # 再次舉起救世的旗幟

    步兵弓弩在中國並不是很絕對的東西,就像中國四大發明一樣,西方不發出土包子一樣的驚歎,對我們而言只是很正常的東西。對西方中世紀騎士那可憐的著甲率,有一件祖傳的鎧甲已經是神兵利器了,對可以破甲的武器當然驚為神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皆大歡喜中演林玉露那個女叫什麼,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