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壹小舟
-
2 # 小江湖故事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曾參在16歲的時候就拜孔子為師,孔子的孫子、孟子的老師子思就是他的弟 子,所以說曾子在儒家學派之中起著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的作用。他在孔 子的儒家學派的思想的基礎之上,進行了發展。他所提出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省 身、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孝道為先的孝道觀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直至今日 依然有著寶貴的價值。他和孔子、孟子、顏子、子思比肩共稱為五大聖人
-
3 # 南頭包子鋪
曾子當時的地位並不高
孔子在的時候,儒家的“聖”只有一個,
那孔子不在之後儒家發生了什麼?
我們看看韓非子是怎麼說的
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樂之儒。儒分為八,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中產生了這八個派別的代表分別是
子張,孔子的學生。本名顓孫師,字子張。
子思,孔子的學生原憲和孫子都叫子思,無所考韓非說的是誰,現在學者多認為是孔子的孫子。顏氏,孔門弟子中顏氏有八人,即顏無由、顏回、顏幸、顏高、顏之僕、顏噲、顏何和顏祖。如果僅從這幾個人的情況看,當然只有顏回最具資格。
孟氏,郭沫若等文人以為孟氏之儒就是指孟軻,但並沒有任何文獻上的證據。
漆雕氏,將漆雕開、漆雕哆、漆雕徒父此三漆雕進行比較,似乎只有漆雕開最具傳學資格。
仲良氏,我們一無所知,所有關於仲良的說法都是猜測。
孫氏,對於孫氏的猜測也是五花八門,其一說是荀子就是孫氏,因為荀卿又稱孫卿。
樂正氏,一說乃指曾子的學生樂正子春,一說當指孟子的弟子樂正克。
我們看以上八個派別,只有最後一個樂正氏有可能和曾子有點關係,我們稍後再說。
先說這些派中的大部分漸漸失傳了,對,韓非子時代的八大儒派經歷了後世焚書坑儒或者其他原因,總之到後來要麼沒有弟子要麼後人搞不清楚是誰,要麼連個記錄中心思想著作都沒有。
所以說曾子為什麼被推崇,別管他當時地位如何,至少他是有教材有傳人的。
儒學圈的重要貢獻為什麼後世推崇曾子並稱其為宗聖?很大原因是他像孔子一樣廣收門徒,讓儒家繼續得到開枝散葉似的發展。
還有就是漢朝非常推崇的一本書——《孝經》,普遍被認為是曾子所做。
-
4 # 讀一世界
第一部分
曾子,名參,字子輿,春秋戰國之際魯國南武城(今山東省平邑縣,或說山東省嘉祥縣)人,小孔子四十六歲,是孔子著名弟子之一。
宋儒大多十分推崇曾子,程頤認為“顏子沒後,終得聖人之道者,曾子也”(《四書章句集註·孟子序說》),儼然以曾子為顏回後獨祧孔子之學之人。
歷代在孔子眾多弟子中,也只有顏回和曾子被尊為聖人。可見曾子在儒學傳承中的地位之重要。
比起顏回、子貢、冉有等人,曾子在孔門弟子中原本似乎只是個不太起眼的角色。顏回不用說,自然是孔子最為得意的弟子了,至於子貢等人,孔子雖然偶有批評,但也認為“賜也達”“求也藝”“孝哉閔子騫”“雍也可使南面”……而對於曾子,孔子最為人們所熟知的關於曾子的評價就是一句“參也魯”了,似乎孔子並不太看重這個“後進弟子”。然而事實情況究竟如何?曾子在儒學傳承中的地位果真是隨著唐以來的“孟子升格運動”“升”起來的嗎?
像事實當然不是這樣的。孔子雖然認為曾子有些遲鈍,但對曾子卻也評價甚高——“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參中夫四德者也”(《孔子家語·弟子行》,亦見《大戴禮記·衛將軍文子》);“參之言此可謂善安身矣”(《孔子家語·致思》;“二三子志之,孰謂參也不知禮乎”(《孔子家語·好生》;“參之言足以全其節也”(《孔子家語·在厄》,亦見《說苑·立節》);等等,認為曾子具有孝悌忠信四德,且知禮而善安身。
曾子十分重視個體內在修養的完善,對外在德業的關注似乎不多,與孔子“幹七十餘君”不同,曾子是面對各國的迎聘均力辭不就,一生中僅因特殊原因有過兩次短暫的出仕。但這並不代表曾子與孔子主張異趣或者其思想體系較之孔子學說“規模”要小一些。孔子曾經評價魯國一風雨之夜不納“鄰之釐婦”的獨居者,說:“善哉!欲學柳下惠者,未有似於此者,期於至善而不襲其為,可謂智乎!”(《孔子家語·好生》)“期於至善而不襲其為”其實也正是曾子學孔子的做法。孟子曾說“宰我、子貢、有若智足以知聖人”,其實曾子也許更懂孔子。《論語·里仁》記載了這樣的一段對話:“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一生棲棲遑遑,“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為的就是能夠“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從而使天下復歸於有道。其實“修己”就是“忠”,“安人”就是“恕”。曾子對孔子之“道”的理解是十分準確和深刻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中庸》),曾子雖然或許有些魯鈍,但曾子“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其學也早已有成,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日漸渾厚博大。孔子在世時曾子之學已得到不少人的認可且已有很高的社會聲譽。除了前面提到的孔子對曾子的認可之外,一向自視甚高的子貢也對這位比他小十幾歲的師弟不吝讚譽:“滿而不盈,實而如虛,過之如不及,先王難之。博無不學,其貌恭,其德敦,其言於人也,無所不信,其驕於人也,常以浩浩,是以眉壽。是曾參之行也。”(《孔子家語·弟子行》)。曾子曾從孔子之齊,“齊景公以下卿之禮聘曾子”,在拒絕齊的禮聘後,晏子還親自送曾子並贈之以言;曾子生活窮困,“弊衣而耕於魯,魯君聞之而致邑”……第三部分孔子去世後,作為孔門中的核心人物,曾子地位也十分特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一件事情即可說明一二:孔子去世後,子張、子游、子夏等人慾師事有若並“強曾子”,曾子反對並答以“不可,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孟子·滕文公上》),意即孔子“無得而逾焉”,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
最終因為曾子的反對,子夏等人的做法沒能成行。這個記載不僅說明了曾子在孔門中的地位問題,也表現了曾子對孔子的尊崇和忠誠。曾子後來被人稱為“宗聖”,正因為他謹守師說。
孔子去世後,弟子們不少仍致力於繼承、宣揚孔子學說。曾子亦“修道魯、衛之間,教化洙泗之上”。據《孟子·離婁下》記載,曾子在魯國一帶講學,弟子多達七十餘人,包括孟敬子、陽膚、單居離、沈猶行、公明儀、公明高、公明宣、子襄、曾元、曾申、樂正子春等人,形成了所謂的“洙泗學派”,成為宣揚孔子學說的中堅力量。
孔子去世後,“諸生以時習禮其家”,“至於漢二百餘年不絕”,孔裡能保持如此濃厚的文化氛圍,或許其中也有曾子的一份功勞。
其實,曾子上承孔子修己安人計程車君子之學,強調慎獨、自省,常懷敬畏之心,提出士君子要以仁為己任、死而後已等由內聖而外王的德行學問路徑,下啟“思孟學派”,說他是儒學正宗也無不可。
-
5 # 紹興李珍
曾子尊稱“宗聖”,他對儒學發展有哪些貢獻,能否詳細談談?
答:我們知道,“孔門十哲”裡沒有曾子,為什麼?因為孔子比曾子大了整整46歲,曾子的父親曾點也是孔子的弟子,就是孔子詢問四個人志向時,別人急於回答;而由孔子親自再一次詢問“曾點,你如何?”曾點鼓瑟之聲漸希,“鏗”守尾,離開瑟恭立。曾點回答:“春季,穿春服,帶上五、六位好朋友,再邀請上六、七弟子,到沂水中游泳,然後到鼓樂臺、舞雩臺之上,唱著、詠著,盡心而歸。”孔子長長地嘆了口氣,“我同與曾點爾。”擁有這麼一個有學問的老師,同時擁有如此有修養的老爸的曾子。
也就是說,孔子72歲離世時,曾子只有26歲;何況,孔子在見到麒麟後,身體開始不好,也教不動了。所以還要提前二年,曾子還要少2歲,24虛歲。
再看《論語·學而》的排版,很有意思,第一個弟子出現,是有子,這個有子,形狀如孔子,在孔子離世時,一度被奉為老師,亞聖讚歎“有若智足以知聖人”。確實,他也很了不起,但他也不是“孔門十哲”。直到乾隆年間才被定為孔門“十二哲”之一,等待的時間實在太長了。
第二個弟子出現,就是曾子,他說:“我每日多次反省自身:辦事是否忠心?交朋友是否誠信?所傳授的是熟悉而能踐行嗎?”
孔子把孝道傳授給曾子,曾子作了《孝經》,要知道,這部經是我們的文明根脈,我們的文明是從堯帝禪讓開始起講,禪讓的根據:就是“孝感動天”的事實。何況這部儒家的《孝經》還引來了道教的《文昌孝經》、佛家的《地藏菩薩本願經》,孝道三駕馬車奠定了文明的根基。而曾子自己也成了《二十四孝》中第三的位置,母親“齧指痛心”,“奉養父親”等等,曾子的一輩子,就是在踐行孝道,到臨命終之時,還讓弟子看他的手與足,完好無損,可以無愧地去見父母了,安祥而逝。
他還寫了《大學》,是孔子之孫子思的老師,子思寫《中庸》,曾子是儒學的“宗聖”,後人講祖宗之宗,一代宗師,可享祖廟也。敬奉!
-
6 # 張清義聊家教
談談曾子
(張清義談國學智慧)
曾子,名參,字子與。春秋末期魯華人。他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他和他的父親曾點都拜入了孔子門下。雖然他的父親是孔子的七十二賢之一,但要論對儒家思想的貢獻,他父親定是稍遜一籌,因為曾子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對儒家學派思想的繼承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後世儒家將他與孔子、孟子、顏子、子思並稱為"五大聖人"。
談到曾子,人們馬上會想到他的道德品行。他為人謹慎,待人謙恭,以孝行著稱。孔子對他的第一印象便是"參也魯",意思是說曾子秉性質樸、憨厚。
下面我們用三件事來佐證曾子作為聖人的三大特點:
1、質樸、憨厚。
2、孝行令人稱讚。
3、對孔子思想繼承和發展。
事件一:說明曾子質樸、憨厚。
公元前476年,曾子27歲,這一年,孔子去世,享年73。曾子若喪父守孔子墓三年。孔子臨終將其孫子(孔鯉的兒子)子思託付於曾子,於是歷史上才有了"孔子託孤"的記載。曾子守墓三年後,孔子的學生子夏、子游、子張等認為曾子的容貌很像孔子,一致同意把他當做孔子來侍奉。曾子拒絕說:"這可不行,老師的德行像用長江的水洗過,像秋天的Sunny曬過,清淨潔白,無以復加,怎麼只求面貌相似呢?"
事件二:說明曾子以孝行著稱。
一次,曾子在瓜地裡鋤草,不小心剷斷了瓜根。父親曾點認為他做事不認真,很生氣,用棍子把他打倒在瓜地裡。曾子起來後,沒有絲毫怨言,還詢問父親是否因為教育他氣壞了身體。這也正是"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由來。
事件三:說明曾子對老師的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展。
孔子之所以對曾子評價極高,是因為曾子對老師的思想既繼承,又發展。下面這段師生對話就充分表明曾子對孔子的思想領悟的何等透徹。«論語•里仁»裡這樣講:"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這段對話的主要意思是:有一次,孔子問他的弟子,他的思想如何能"一以貫之",曾子回答:"忠恕而已矣"。孔子非常滿意,認為曾子得到了自己的真傳。曾子這裡談得"忠"和"恕"如何解釋,我們先看«說文解字»裡如何定義:忠,為敬也。恕,為仁也。忠者,情之盡也。恕者,反情以同物者也。如果從儒家思想內涵裡去悟這二字,應該做以下解釋:忠,盡力為人謀,中人之心,故為忠。恕,推己極人,如人之心,故為恕。
我們很多人之所以平庸,是因為思維貧窮。所以我們有必要一起來歷數和歸納曾子的人生智慧,學習他聖人的思維模式。他的智慧難免看起來是一種道德行為的規勸,但正是這種規勸,使我們的修身之路符合道法。因為聖人都能慧通天道、地道、和人道。雖然一些行為我們不願意踐行,但它的確對我們的人生大有裨益,就如同我們不願意打針吃藥,但治療對我們祛除病魔有益處一樣。
下面歸納一下曾子的人生智慧:
智慧點一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說,他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人謀而不忠乎?" 為別人做事是否盡力了。"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對朋友是否真誠。"傳而不習乎?"老師講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自我反省是慎獨的前提,一個沒有自知之明的人,是不會謹慎獨處的。«道德經»裡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人生不僅要自省、慎獨,還要戰勝自己。戰勝別人充其量是一個能打的"妖怪",戰勝自己才是"佛"。
智慧點二:曾子«大學»裡的"三綱"和"八目"。
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意思是說,大學之道的宗旨是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最後達到最完善的境界。至於"親民",程朱理學把"親"解釋為"新",意思是說帶領人民革舊鼎新。陸王心學把"親"就解釋為親近,"親民"就是親近民眾。總而言之可以概括為:為人民服務。
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曾子在這裡是對每一個修身者設定了一個路徑,格物後得到知,得到知,意就誠,意誠了,心就正,心正就能修身,修好身,就能齊家,齊家後才能治國平天下。
如果我們要汲取曾子的人生智慧,思維模式必須落到實處,努力的步驟必須符合道法,也就是欲要平天下,先治國,欲治國,先齊家,欲齊家,先修身,欲修身,先正心,欲正心,先有誠意,欲誠意,先得知,欲得知,先格物。
事物都有根本和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和終結,知道了這本末始終的程式,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也就是接近"道"了。
"三綱"是人修身達到的境界,知道應達到的境界,人才能確定志向,確定了志向,才能心靜不亂,神思安穩,神思安穩了,才能思慮周祥,思慮周祥了,才能有所收穫。
"三綱"是人生使命和理想目標,"八目"則是實現的具體步驟,也是每一位修身者實現自我價值的最佳路徑。
智慧點三:曾子曰:"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意思是說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怎樣對待你。
人大都有這樣一個共性,不願意接受耳提面命的說教,但願意被提醒。我們之所以大談國學智慧,就是做善意的提醒。其實,曾子也是用聖人的思維對我們的人生感知做智慧的引導。因為人的一生過程中開始都是高度自我,所以做事的標準自然變成雙重的,同樣一件事,對別人一個樣,對自己又一個樣。例如排隊買東西,看到別人找熟人不用排隊買東西,就大喊不公平,自己找熟人買,覺得很自然。曾子這句話在提醒我們一定要超越自我,擺脫自我,也就是說不要奢望我為別人出了幾分力,別人就要回報我八、九分的恩。也不要覺得給了別人一滴水,別人就應該湧泉相報。孟子曰:"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其中道理與曾子的觀點可謂如出一轍。
智慧點四:曾子曰:"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信矣!"
意思是說,君子求道重視三點:使自己的容貌莊重嚴肅,就可以避免粗暴和放肆。讓自己臉色一本正經,就可以得到誠信。說話的言辭和語氣謹慎小心,就可以遠離粗野和背理。
智慧點五:曾子曰:"夫行非為影也,而影隨之。呼非為響也,而響和之。故君子功先成而名隨之。
意思是說,人的行動不是為了身影,但身影一致跟隨人的行動。呼喊不是單純為了聲響,但聲響伴隨著呼喊。所以君子先成就功勞,名譽隨之而來。
世人之所以平庸,就是因為認知出現了偏差,思維出現了問題,往往看問題本末倒置。比如想名揚四海,不去想自己成就多大功勞。想富有四海,不去想為社會做多大貢獻。想事情的好結果,不去想過程如何。一生只是仰望蒼天,從不俯視大地,這就陷入空想主義、虛無主義的虛幻境地,從而遠離了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一次,毛澤東和他的同學談人生理想,一位同學說將來要做華盛頓和彼得大帝那樣的世界英豪,毛澤東提出了不同觀點。他說:"華盛頓當時不會想到自己能建立一個國家,他只是一個莊園主的兒子,沒有千軍萬馬追隨他,他只是組織了六十個奇兵踏踏實實地去打仗。彼得大帝當時也沒有想到把沙俄建成一個強國,他只是喬裝打扮到歐洲各地的學校、工廠去學習。毛澤東的意思是人首先要踏踏實實地做好眼前的事,不要好高騖遠。也就是重視事情的過程,把結果放一放。這也就是曾子的先成就功勞,讓名譽隨後自然而來的觀點。所以我們說,一個修身之人每天首先要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然後才有資格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自古以來先賢都嘆惋:道可傳,不可授。所以有了釋迦拈花,迦葉一笑的盛傳。與之篦美的也只有曾子。就是我們上文提及的曾子的"忠恕"觀點。一次孔子與子貢論道,伸出一個手指頭。孔子想把他的思想"一以貫之",結果3000弟子無人能解。只有曾子"唯",也就是說出"忠恕"二字。
我們大談曾子的人生智慧,不僅僅是因為他完成了«大學»和«孝經»等儒家經典,主要是因為他對儒家的思想做了重要的發展。當代一位歷史學家說:"曾子在儒家裡地位極為重要,但世人對他的研究卻極其薄弱,這實在是儒學和齊魯文化研究的一大缺憾。"因此我們在掩卷沉思之後,就會痛感被世人稱為"宗聖"的曾子的思想是多麼大的一個智慧寶藏。並且這些寶藏亟待挖掘。
-
7 # 創客IP老梁
曾子,名參,字子輿,春秋末期魯華人。他在16歲時拜入孔子門下,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同時,也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人和傳播者。
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的曾子,是鄫國太子的後代,先祖是治水有功的夏禹,姒姓。大禹的第五代孫少康封他的小兒子曲烈於鄫地,建立部國,後為莒國所滅,所以,其後代用去掉偏旁的“曾”為姓氏,表示離開故城之意,這也是“曾”被用為姓氏的開始。
曾子為人謹慎,待人謙恭,以孝行著稱,是有名的孝子,而其父曾點則被後人稱頌為教子有方的典型。
曾點,字皙,太子巫的曾孫,孔門弟子七十二賢之一,擁有狂者的氣質,行為不拘一格,敢作敢為。曾點對兒子寄予厚望,從小就對他嚴加管教,不僅傳授他“六藝”知識,還常帶他去田間勞作。
一次,曾子在地裡錘瓜,不小心剷斷了瓜根。曾點認為他做事不認真,很生氣,用棍子把他打倒在農地裡。曾子起來後,沒有絲毫怨言,還詢問父親是否因為教育自己,而氣壞了身體。隨後曾子又彈琴唱歌,向父親表示自己身體健康,並沒有受傷。這件事被後人傳誦下來,於是有了“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典故。此外,“二十四孝”中“齧指痛心”的故事,講的也是曾子孝行的事蹟。
曾子學習的最大特點,就是勤學好問,遇到任何事理,都要千方百計地弄明白。孔子對他的第一印象便是“參也魯”,意思就是曾子秉性質樸、憨厚。孔子曾問自己的弟子,他的思想怎樣能做到“一以貫之”。曾子答道:“忠恕而已矣。”孔子非常滿意,認為曾子得到了自己的真傳。
作為後入門的弟子,曾子的思想學說比孔門其他弟子的學說成熟得晚,但他沉穩的性情與不懈的堅持,又使得孔子的學說得到了豐富與發展,比如“孝”與“禮”等思想就是在曾子時期發揚光大的。他說:“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禮之貴。”
除了主張以孝為本、孝道為先的孝道觀外,曾子還十分重視自身道德品質的修養。他認為個人的修養與學習是分不開的,提出了“修齊、治平、省身、慎獨”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他說:“我每天都要對自己的言行反省很多次,是否竭盡心力去幫助別人了?是否對朋友真誠相待了?對待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認真溫習了?“
和孔子一樣,曾子也是主張積極參與政治的。他認為士不可不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肩負重任,路途遙遠。所以孔子之後,曾子勇敢地擔負起推行德政的重任,入仕為官。但是他的仕途和孔子一樣,充滿坎坷。
此時,他想起老師曾說過的一句話:“把自己的主張應用於政治,也就是參與了政治,何必一定要做官才算參與政治呢?”於是,他退居故里,專心講學,晚年仍堅持踐行孔子的思想,做到老年著書、病中教徒、守禮至終三件頗具影響的事。
曾子離世前對弟子說:“君子愛人,是要成全別人的美德,而小人愛人,則是沒有原則的寬容,我能夠合情合理地死去,還能有什麼奢望呢?這就足夠了。”
一代“宗聖”曾子,在留下他對老師的敬仰和《大學》、《孝經》等儒家傳世經典後,就這樣故去了。
到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得到了空前發展而曾子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對儒家學派的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後世儒家將他與孔子、孟子、顏子、子思並稱為“五大聖人”。
-
8 # 領先考研
孔子去世時,曾子年僅27歲,還是個年輕人,但是孔子把自己的孫子子思,以及整個儒家傳承都託付給了曾子。
孔子去世後,眾弟子一起結廬而居,守孝三年。其實在當時是沒有給老師守孝的規矩要求的,只需要給父母守孝就可以。但是眾位弟子覺得對孔子的感情不亞於父母,於是自發的來守孝。守孝,但不代表什麼事情都不做啊。而且大家懷念孔子在的時候,給弟子們講課的情景。因此決定把孔子講課的內容整理編纂出來,這就是《論語》。在《論語》的編寫過程中,主編其實是兩個人,一個是有若,另一個就是曾子。大家讀過《論語》就會發現,除了孔子被尊稱為子之外,只有兩個人被稱子,一個是有子,另一個是曾子。這也是《論語》一開篇,在孔子之後,馬上就出現的兩個人。
《大學》是曾子所作,又是《論語》的主編。而且還是孔子託孤的物件,他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老師。子思學有所成,有很多著作,不過後來都失傳了。但是有一篇著作流傳下來,而且影響巨大,就是《中庸》。
子思後來又有個學生,繼承發揚了他的思想。這個人就是孟子。孟子大家應該更熟悉一些,被稱為亞聖。
《大學》《論語》《中庸》《孟子》,都跟曾子有關。除此之外,儒家十三經之一的《孝經》,也是曾子所作。曾子影響巨大,被後世尊稱為“宗聖”,一代宗師的宗。在孔廟祭祀中,除孔子之外,顏回,曾子,子思,孟子並稱為四大聖人。
回覆列表
曾子他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省身、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影響中國兩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寶貴的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是當今建立和諧社會的,豐富的思想道德修養。著述《大學》、《孝經》等,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曾子在儒學史上的貢獻與地位,自古以來便受到肯定與重視,尤其是清代以前的學者認為,在孔門弟子中,傳播儒學最為重要的兩位,便是子夏與曾子。曾子在儒家道統中的地位,唐宋以來一再被重視。近些年來,新材料的出土,有利於進一步認識曾子與《大學》的關係,《大學》為曾子一系儒者的作品,進一步回證了曾子與思孟學派的聯絡,以及曾子在道統中的地位。新材料的發現,可以看到孔子去世後,儒學的分化非常劇烈,孔門弟子對儒學的傳播,也各盡其力。在戰國前中期,思孟學派是儒學的主流,曾子上承孔子,下啟思孟學派,對儒家心性之學的深化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新材料的發現,也使曾子在儒學史上的地位更加突顯。
孔門弟子之多,為不爭之事實。其來源幾乎遍及當時各諸侯國,尤以魯為最。孔子卒,弟子傳其學於四方。在孔門弟子中,最初對儒學的傳播貢獻突出者至少有子夏、曾子、子張、子游、漆雕開、澹臺滅明等。但隨著時代及環境的變化,子張、子游、漆雕開、澹臺滅明等所傳之學在後世無並無重大影響。此種現象,原因有二:一是其無著作,或有而亡佚。一是其弟子中無突出表現者。無著作,後世則不能觀其學;弟子無突出表現者,則不能對其學說進行繼承、批判、總結和發揚,以至於其思想為他派所吸收而不彰或趨於消亡。
漢代之後的儒者,在對眾多孔門弟子在儒學傳播中的貢獻評價中,獨推子夏與曾子,子夏、曾子皆有著作,雖曾有亡佚,但各有大批弟子,且弟子及其後學有突出者。荀子、孟子又受到他們的影響,而荀、孟又與後世儒學發展的格局息息相關,這就奠定了子夏、曾子在儒學史中的地位。清人陳玉澍在《卜子年譜自序》中說:“吾嘗謂:無曾子則無宋儒之道學,無卜子則無漢儒之經學。宋儒之言道學者,必由子思、孟子而溯源於曾子;漢儒之言經學者,必由荀、毛、公、谷而溯源於卜子。是孔子為宋學、漢學之始祖,而曾子、卜子則為宋學、漢學之大宗也。”[1]陳氏所述的儒學傳承源流,似還有考證的必要,但其可以代表傳統儒學的一般看法,能反映漢、宋諸儒的認識:子夏對漢學,曾子對宋學的貢獻是孔門其它弟子無法比擬的。
古代儒者對曾子在儒學中的貢獻與地位,主要緣於其思想對於後來思孟學派的影響,以及後來在道統問題上的探討。思孟學派在歷史中的地位有兩次重要的轉折,一為道統建立之際,時在唐宋;一為道統破除之際,時在清後。道統之建立偏重於“內聖”一系,且多與學之所出相關。韓愈說“孟軻師子思,子思之學,蓋出曾子。自孔子沒,群弟子莫不有書,獨孟軻氏之傳得其宗,故吾少而樂觀焉。”[2]認為孟子由子思及於曾子,最後獲得孔子之真傳。而韓愈對思孟學派的重要貢獻是其首倡道統說:“斯吾所謂道也,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之傳之舜,舜以之傳之禹,禹以之傳之湯,湯以之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死不得其傳焉;荀與揚也,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3]。韓愈在對孔、孟間起傳承作用的曾子、子思有所提及,但在道統中未列曾子、子思。學術傳承與劃入道統,顯然不可等同,但韓愈這樣的做法也受到後人的指責,如宋人範浚在《香溪集·題韓愈原道》中便明確指出此點:
韓愈《原道》以為堯傳舜,舜傳禹,至湯文、武、周公、孔子、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嗚呼,愈誠知道者,而略子思耶?原道而不知有子思則愚,知有子思而不明其傳則誣,愚與誣皆君子所不取。愈誠知道者耶?[4]
學術傳承與道統雖不可劃一,但其關係極為密切,是以宋代以來由孟子進而子思,進而曾子,逐漸劃歸到道統之中。宋人黃裳在《演山集·唐人之學》中言:
問聖人之道傳之子思,子思傳之孟子,孟子之後失其傳焉。[5]
宋人周行已《浮沚集·送何進孺序》中說:
曾子之後有子思,子思之後有孟子。曾子於仲尼之門最為魯鈍而樸野,然仲尼後能傳聖人之道者,曾子一人而已耳。[6]
《二程遺書》記伊川先生語:
孔子沒,曾子之道日益光大,孔子沒,傳孔子之道者,曾子而已。曾子傳之子思,子思傳之孟子,孟子死,不得其傳,至孟子而聖人之道益尊。[7]
《朱子語類》記朱熹言:
因言今人只見曾子唯一貫之旨,遂得道統之傳,此雖固然。但曾子平日是個剛毅有力量,壁立千仞底人,觀其所謂“士不可以不弘毅”、“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晉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底言語,可見。雖是做工夫處比顏子覺粗,然緣他資質剛毅,先自把捉得定,故得卒傳夫子之道。後來有子思、孟子,其傳亦永遠。[8]
此與唐代只從學術傳承敘及曾子、子思不同,已把二人劃為傳道之人,歸入道統。蓋與學術傳承和道統關係極密切有關。到朱熹時,由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道統論成熟。在道統論中,重新確定了孔子在文化中的地位。唐宋以前,孔子直以文化的傳繼者面世;在此之後,則以文化之開新者定位。現代學者已多指出,錢穆先生在《孔子與春秋》中說:
伊洛興起,那時的學術風氣又變了。他們看重“教”更過於看重“治”。因此他們特別提出《小戴記》中《大學》這一篇,也正為《大學》明白地主張把“治國”、“平天下”包括到“正心”、“誠意”的一條線上來。於是孟子和孔子更接近,周公和孔子更疏遠。在韓愈之前,常還是以“周孔”並稱的,到伊洛以後,確然變成為“孔孟”並稱了……他們之更可重者,也全在其內聖之德上,而不在其外王之道上。於是遠從《尚書》“十六字傳心訣”,一線相傳到孔孟,全都是“聖學”,不再是“王道”。[9]
牟宗三先生在說宋代新儒家之所以“新”時,說:
宋以前是周、孔並稱,宋以後是孔、孟並稱。周、孔並稱,孔子只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驥尾,對後來言,只是傳經之媒介,此只是外部看孔子,孔子並未得其應得之地位,其獨特之生命智慧並未凸現出。但孔、孟並稱,則是以孔子為教主,孔子之所以為孔子始正式被認識。[10]
由對孔子在中國文化中的重新定位,進而建立道統,思孟學派在整個儒學史上的地位也隨之提高,其意義也更加突顯。唐代韓愈在提出道統說後,至宋逐漸形成“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之統序,且為後世所遵循,《宋史·道學傳》:“孔子沒,曾子獨得其傳,傳之子思以及孟子,孟子沒而無傳”[11]。在道統思想的指導下,對儒家經典重新編排,形成“四書”,“四書”對此後中國文化產生的深遠影響,正如梁濤先生所說“理學家所推崇的四書便成為思孟學派的傳世文獻,是瞭解思孟學派道統的依據,而理學家則成為道統的承繼者,一部宋明理學史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對思孟學派重新理解、闡釋的歷史”[12]。清代以降,考據學大盛,道統說受到質疑,學者重新開始審視子思、孟子的師承及著作,加之疑古思潮的興起,原來認定為子思的著作也受到懷疑。此後的研究逐漸擺脫道統論的制約,更多轉為學術問題上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