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心書法

    《後漢書祭祀志》提到了文字:三皇無文,結繩以治。這應該是對漢字最早起源的探索了吧!雖然人們對三皇五帝具體指的是誰有爭議,但是,一般公認的是三皇在五帝前面,黃帝是五帝之一。從《後漢書》的這段話裡不難推測到,三皇時期是沒有文字的,由於沒有文字,不難進一步推測出由於沒有文字的確切記載,所以後來好多歷史,都是口口相傳,是不確切的,也就是傳說,既然是傳說,又反過來可以推測,傳說中的歷史是不確切的,考證的空間很大,比如上面提到的這段文字,說三皇無文,三皇是什麼時期,沒有確考,有沒有文字,因為後漢書是正史,言辭相對是很負責任的,所以應該是沒有的可能性大一點,但因為是傳說,也可以理解成現在沒考證出確切的結果,證明那時候有文字!為什麼要質疑這段話的確切性呢?因為這裡面提到了結繩一詞,有了繩子,說明人類的文明已經達到了可以製造複雜工具的地步,自然界是不會產繩子的,最多是藤條!我感覺,會造繩子的人,偶然創造出一兩個字的可能性是有的!我們不能證明那時候有,不妨就採用後漢書的觀點,認為三皇時期,是文字的起始原點。有人或許對繩結能記錄事情不理解,簡單介紹一下,這種方法,聽老輩人講,解放前還有人用,因為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對記錄精度的要求也不高,就用繩結簡單記錄日常事務,比如你借我三升米,我就在繩子上打三個結,你還了我兩升,我就解開兩個結。具體含義一般只有當事人明白,因為不同的人對繩結賦予的具體含義是不同的。

    至於文字的傳說起源,一般採用黃帝的史官倉頡造字的說法,也有人認為書畫同源,文字來源於早期人類的圖畫。我個人認為,圖畫應該起源於文字,因為圖畫產生的原因是人們審美的需要,文字產生的原因是人們邏輯推理的需要,圖畫是感性的,文字是理性的,在人們衣食都成問題的情況下,對美的追求應該不是很迫切,而對自然的敬畏和思考,是擺在眼前的迫切問題!比如森林遭到了天火,人們就會思考,是不是觸怒了天神,他們畫出來火的樣子,很可能膜拜,他們勾畫出火的輪廓表示火,而不會去描摹很多火苗,這個輪廓一經產生,就是有有意義的,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至於文字產生的具體過程,我想,最早應該在人們會使用火之後的事情了,當然這也是推測,前面說了,文字是要有含義的,比如繩結,當你賦予它一定的含義之後,可以認為它是最樸素的文字了,但嚴格來說,它能叫字嗎?它是立體的,文字是要能寫在平面上的!現在公認的最早文字,應該是甲骨文了,它是最早被人們應用的書寫平面了!為什麼會選到甲骨而不是石頭呢?這應該不是偶然,從甲骨文的記載內容來看,裡面好多是記錄占卜的事情的,也就是人們要探究自然,思考自然,在人們會用火之後,發現了燒烤過的甲骨會出現裂紋,又偶然的發現這些裂紋會和某些自然現象聯絡起來,儘管不是必然聯絡,但偶然的聯絡多了一點點,他們就會認為是必然聯絡,於是出現了占卜的需要,他們把這些裂紋勾勒出來,傳承下去,賦予含義的裂紋勾畫,就成了最原始的字!所以說,早期的文字是發現後的勾勒,是發現而不是創造,後來才有了創造,然後有少數人整理,並在一定的人群範圍內傳播開來,然後是在氏族和部落中傳佈,再後來是部落大面積合併後,有人系統的整理,就是傳說中的黃帝的史官倉頡創造了文字,其實,我推測,應該是倉頡整理了很多文字,當然也不排除創造了一些文字。

    最早的“文”字,是花紋的意思,或者說是裂紋,甲骨文中這樣寫,

    “文”字的甲骨文寫法

    有人說它想一個站立的人,身上刻滿了花紋,能不能看成龜甲被火烤炙後的裂紋呢?紋路或花紋的意思,應該是“文”字最早的含義了,基於這個含義,它這樣寫“彣”,所以,早期的“文”,它並沒有“字”的含義,是自然的紋路形狀,它是不可分割的,割裂開來的紋路線條便失去了意義,因而後來當它有了文字的含義之後,便表示不可分割的獨體字,因而有“獨體為文,合體為字”的說法,漢代的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現在我們通常認為字是音形義的最小語言結合體,字是有讀音的,但是許慎說的這段話裡的“形聲相益”的“聲”,應該不是聲音的意思,應該是聲旁的意思,如果是聲音的意思,那麼推測前文的“文”字沒有聲音嗎?“形聲相益”的意思應該是形旁和聲旁相互疊加的意思,形聲字是六書之一嘛!

    雖然傳說中從黃帝開始就有了文字,但是出土的文物,還很少有實物佐證,這一時期的文字,還多是傳說和推測。到了商代,有了甲骨文的出土,從辨識的文字和發現地點來推測,應該是商朝的文字。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學會了冶煉青銅,有了青銅器,文字便有了比甲骨更容易儲存的載體了。現在發現最早的有文字的青銅器應該是商朝的司母戊大方鼎了吧!

    司母戊鼎上的文字圖樣

    古代的文字很少,所以有些文字是相互借用的,字數很少情況下,到底對應現在的那個字,有時候就會有爭議,比如這個鼎,我上學是還是這個叫法,現在叫“後母戊大方鼎”了,不過還在爭議中!到了周朝,青銅器就多了起來。從商代一直到秦統一全國以前,這一時段的不少史料是鑄造在青銅器上的,由於古代把青銅歸之於“金”屬,所以這一時期的文字叫“金文”,為了區別女真的金國文字的叫法,由於這些文字大多鑄造在鐘鼎上面,所以也把它們叫做“鐘鼎文”。甲骨文和鐘鼎文,在書法上統稱“大篆”,區別於秦始皇以後的小篆。大篆的創始人一般認為是周宣王的太史籀(音:宙),代表作是石鼓文,也稱為籀文。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各地的文字差異比較大,在他統一中國後,便實行了“書同文”,統一了全國的文字,方便了全國各地人們的交流。為了給全華人民一個參考範本,秦始皇命李斯書寫了《倉頡篇》,趙高書寫了《愛歷篇》,胡毋敬書寫了《博學篇》。但是後世公認李斯為小篆開山鼻祖。一般情況,人們說的篆書,沒有特指,說的是秦篆,就是小篆。

    秦李斯《嶧山碑》區域性

    文字的發展是有交叉的,不是截然分明的,比如大篆和小篆,是與過渡的,是秦代整理了大篆籀文而來,所以說小篆裡面也有大篆的影子。小篆雖然較大篆簡省和規範了不少,但還不是很方便的書體,因為它的書寫是以圓筆為主的,而且書寫起來有筆畫的對接,也就是貌似一筆的筆畫,卻是分兩次書寫完成的,此時便孕育了另一種書體:隸書,它是以方筆為主,筆筆分開的。相傳獄吏程邈發明了隸書,應該是他整理了隸書。程邈生活在秦始皇年代,從出土的文物來看,秦始皇統一全國前的秦國,就有了隸書。人們把秦國和秦朝時期的隸書稱為“秦隸”。

    從隸書開始,漢字的字形成了距離我們現有字形比較近的文字,我們把這以後的文字稱為今文字,而它之前的文字,稱為古文字。

    東漢初期,誕生了中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作者是許慎。

    隸書在漢朝得以長足發展、成熟並達到了頂峰,書法界有一句話:學楷由唐而晉,學隸非漢不可,可見書家對漢隸的推崇。漢隸比較有名的有孔廟三碑以及張遷碑等等,都是學習隸書很好的範本。前面我們提到,一種書體的發展,不可能是一下子突然出現的,是會有一個交叉和過渡的。漢代長期的繁榮穩定,給文化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當然包括文字的發展。在隸書成長的同時,也孕育了楷書,行書和草書的萌芽和發展。我們知道程邈對隸書的發展做了很大的貢獻,但是,從我們能看到的資料觀察,程邈的字,更接近楷書。由於隸書的方筆取代了篆書的圓筆,因而大受歡迎而得到了發展,但是,隸書由於有很多的波折,書寫起了還是不太方便,於是文字就在此出現了分支,一支朝著工整方面發展,而簡省波磔,朝著我們現代的楷書方向發展。有一個重要人物叫王次仲,有人說他是東漢時期的人,有人說他和程邈同時代,是秦代的人,擅長楷書,他對楷書的發展應該有很重大的貢獻。不過可以看出,漢代在隸書發展的同時,楷書也在成長,楷書也不是一下子突然長大的。

    另外一支是省減折筆,把圓筆再次引入到隸書中,加快隸書的書寫速度,朝著草書方向發展,於是先是出現了“草隸”,也就是“章草”,章草的得名,我認為應該是按時間來確定,因為它的得名是有不同的說法,也就是說,其他的得名,都是在此之後的,不應該作為名字的起源。按此標準,應該是在漢元帝時期,史游作《急就章》,也就是章草由此得名,從此書法界產生了一個新名詞:急就。比如說我急就了一方印章,就是情急之下不計工整的可了一枚印章。漢章帝因在漢元帝之後,所以說因漢章帝喜歡這種書體而得名,或者其他說法,是不足取信的,給皇帝寫奏章用這種書體的說法也頗值得思考:正規檔案用草率書體?這種書體還是保留了磔筆,雖然“雁尾”的寫法少了許多,但是捺的寫法還大量的存在。我們知道,捺筆是比較難寫的一個筆畫,這種筆畫的存在,勢必會阻滯書寫的速度,因而到了張芝的手裡,就對這種書體進行了很大的改造,大量的變方筆為圓筆,奠定了以後草書的基礎,人們把這種草書叫做“今草”或“小草”,我們通常所說的草書,沒有特指,一般就是指的這種草書。相傳,張芝兼擅章草和今草,可見章草到今草的變化,也不是突然的。鑑於張芝對草書的貢獻,人們尊張芝為”草聖“。不過也有人不欣賞這種書體,漢代有一本著名的書論《非草書》,作者是趙壹。

    由於真書的難寫,草書的難認,於是在漢代,誕生了一種中間書體:行書。行書的整理,東漢桓、靈時期劉德升應該是集大成者,所以有人認為他是行書的創始人。

    可以看出,在漢代末年,我們現代意義上的楷、草、隸、篆四種書體都已經出現了。

    到了東漢末年或三國時期,鍾繇等人對楷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到了晉代,以王氏家族尤其是以王羲之為代表的書法家,更是助推了楷書的成熟,所以後世有”字仰鐘王“一說。相傳王羲之諸體兼善,對書法起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後世尊他為”書聖“,但是不見他的隸書和篆書作品傳世。晉朝的行草書,在王氏家族中 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王氏一門誕生了許多的書法家,其中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成為學習行書不可繞過的教材。王羲之的不少草書手札也稱為了後世臨摹的範本。

    晉王羲之《蘭亭序》區域性

    從晉代開始,楷書成了主流書體並被定為官方書體。在三國到晉代,楷書雖然成型,但是和我們現代通行的楷書面貌還是有一些差別,比較明顯的就是折筆的運用,我們現在見到的手寫體楷書,多是稜角分明的唐代楷書,而三國魏晉時期的楷書,折筆處方圓兼用,圓筆的痕跡非常明顯,唐楷給人的感覺是法度森嚴,而晉楷給人的感覺是飄逸灑脫。

    晉朝後是一個戰亂的南北朝,這一時期誕生了那個時代特有的一種書體:魏碑。魏碑的用筆特點是粗獷豪放,很多的側鋒,所以被不少主張書法只能用中鋒的人看做是美術字,不應歸入書法。我認為,學書法,不學唐楷不秀美,不學晉楷不灑脫,不學魏碑不厚重。

    晉朝戰亂後是一個短命的隋朝。隋朝對書法的貢獻主要是楷書,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基本奠定了唐代楷書的面貌。這一時期的重要書法家是僧人智永,傳世作品有《真草千字文》,對後世的影響極大。智永的書法,深得王羲之精華,甚至有人懷疑《蘭亭序》是智永之作,他的筆法與王羲之不是亂真,而是不二。這一時期的重要碑刻有《龍藏寺碑》,書者不詳,但可以看出,此碑以方筆為主,行意入楷,方圓兼備,明顯的承晉而啟唐。

    唐代是繼漢代之後的又一個文字和書法發展的高峰。唐和漢的共同特點之一就是強盛而長壽,所以不少詩歌用漢借指唐,比如王維的詩歌:徵蓬出漢塞,王維當然是唐朝人了,怎麼還出漢塞?很明顯是唐塞了!唐代繼承了隋代的科舉制度。在科舉制度的刺激下,字形的美觀和規範,自然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了!在字的規範方面,產生了第一部字書:《幹祿字書》,相當於我們現在的《規範字典》,從書名用字“祿“字來推測,不難看出這是一部跟科舉考試相關的書,書的作者是顏元孫。楷書的三大字型:顏(真卿)體,柳(公權)體和歐(陽詢)體,全部誕生在唐朝。

    唐柳公權書《神策軍碑》區域性

    唐朝的草書,主要成就是狂草的發展,誕生了又一位”草聖“張旭。與張旭齊名的另外一位狂草書法家是懷素,有”顛張醉素“的稱呼。既然是齊名,所以也有人懷素一併列為”草聖“,不過我認為,聖人是有家之人,懷素是出家之人,出家之人稱為聖人合適嗎?所以,齊名,稱呼為”草聖“似乎不太合適!在篆書方面,繼秦代李斯的”玉箸篆“之後,李陽冰進而寫出了自己風格的”鐵線篆“,是秦篆之後的又一座高峰,後人評論他的篆書是”蠶吐絲,綿裹鐵“,他的篆書像鐵絲一樣剛勁有力。唐代的書論家有孫過庭,代表作是《書譜》;張懷瓘,書論眾多,比較有名的有《書斷》、《文字論》等。

    宋代的書法,主要是以宋四家蘇黃米蔡為代表,他們的主要成就在行書,正楷或者說工楷,並沒有突破晉唐。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趙佶的書法,他的字非常瘦勁,後世稱為瘦金體。由於是皇帝,當然他的字型會流行,到明代的時候,由於印刷業的發展,由這種書體進行強化和歸納,整理除了我們通用的印刷字型,宋體字。有人說宋體字是秦檜的歸納和推廣,缺乏依據和實證,可信度很低。

    由宋入元,著名的書法家趙孟,他的字,人稱趙體,他把大量的行書筆意融入楷書,因而有”趙體無正楷“的說法。與唐代的”顏、柳、歐“合稱楷書四大家。

    明朝的書法家,貢獻比較大的是董其昌。他的正書小楷,端莊秀美,整齊劃一,有人認為是董其昌開了”館閣體(也叫”臺閣題“)“,並歸納出這種字的特點,就是”烏、方、光“。

    清朝對後世影響比較大的書法家應該首推黃自元,傳世的書法教材有《黃自元楷書間架結構九十而法》,由於這本字帖是歐體寫成,所以不少人認為,黃自元是寫歐體的,其實,黃自元的柳體也寫得很好。由於黃自元的字更具”烏、方、光“的特點,所以很多人覺得黃自元的字不適合用於書法學習,我認為,他的字,如果學歐楷,還是很好的教材,我的歐楷,就是從黃自元的這本書入手的。

    清黃自元《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區域性

    在黃自元之前,還有一位書法家,就是鄭板橋,他的字,隸法入楷,糅以行意,由於不足隸書的八分,所以人稱”六分半書“。他的字初看雜亂,如亂石鋪街,細看卻錯落有致,雜而不醜。

    清代以後的書法家,就距離我們比較近了,對書體貢獻較大的,有于右任,他提出了標準草書;劉炳森的貢獻主要在隸書,他的隸書,豐腴肥美,有古拙之氣,卻無臃腫之嫌!篆書方面,郭洪彬的篆書,別於秦篆的玉箸和唐篆的鐵線,行筆豐以血肉,收筆融入漢簡筆法,很有自己的特點!

    郭洪彬篆書作品

    新中國建立以來,鋼筆從外國傳入中國,硬筆書法開始流行了起來,並且很快取代了毛筆的書寫主導地位,湧現了很多的書法名家,由於離我們很近,就不在列舉介紹了。

    縱觀文字的發展軌跡,總的來說是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簡單到複雜,由複雜而又簡化,由自發產生到有規劃生產,從字形的多樣到字形的規範,書風從最初的樸素到後來的妍美多樣。

    文字,從一開始誕生,並不是科學,從《說文解字》的成書,標誌著文字學的誕生。字形的第一次大規模規範,應該是秦始皇的書同文,第二次大規模規範應該是《幹祿字書》的刊刻。

    《說文解字》提出了六書的概念,分別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和假借。從此,文字生產有了標準。清代學者戴震等人認為六書是”四體二用“,轉註和假借是用字法,並沒有產生新字。六書提出來之後,後代就通常認為這是六種造字的方法,並且當需要生產新字的時候,就用六書的標準進行生產。其實,六書之外,還有新字的產生渠道,比如訛誤,俗成,衍生,簡省,草書楷化,利用權威進行規定等等,雖然官方公認的造字體系是六書系統,但是在系統外,這些個文字產生的方法是一直存在的,所以有訛字,有異體字,有生拉硬拽把好幾個漢字弄到一起的”合體字“等等現象,這些現象,很難用六書進行解釋。

    新中國成立以後,有大量的文盲需要文化培訓,由於繁體字難認難寫,於是就對文字進行了簡化。鑑於六書已經很難解釋一些文字的起源,於是就提出了部件造字法。部件和偏旁以及部首三者是不能劃等號的。比如”寒“字的兩點表示冷,”盡“字的兩點就不表示冷,但是,他們有相同的部件。”冰“字的兩點表示兩點水,”習”字的兩點卻不是兩點水,但是是同一部件。“雞、鳳、樹“等字的”又“字”,相當於電腦的“萬用字元”,沒什麼六書的具體含義,“蘭”字,兩點一橫,就是草書的楷化,下面加兩橫,表示還有東西,就是一個符號!兩點下面的“三”,在六書體系裡怎麼解釋?所以我們現在的簡化字系統,造字和解釋方法已經不侷限於“六書”了。

    當第一批簡化字推出的時候,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於是推出了第二批簡化字,並積極準備第三批簡化字的推出。當發現第二批簡化字造成了比較大的負面影響的時候,政府緊急叫停了第二批簡化字,第三批簡化字就自然沒下文了。第二批簡化字,簡稱“二簡字”,六七十年代上學的人,好多人學了這種字,現在的小學生,知道二簡字的就已經很少了。

    華人們的智慧是無窮的,曾經一度因為漢字不能錄入電腦,不少人提出了廢除漢字的說法,但是,很快就有了“CCDOS"漢字作業系統,有了五筆字型輸入法,緊跟著許多的輸入法誕生了,很好地解決了電腦的西文漢化的難題。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漢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智慧利器,她能用極少的字,描述極精確的狀況,表達極豐富的情感,為我們的漢字驕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RW俠四連敗後,渡劫卻帶妹子打排位,渡劫變澇非因版本制裁,是自己不努力,你贊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