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藏

    瓷器的鑑定方法目前社會上主要有兩種:一是運用科學儀器,二是依靠傳統經驗。傳統鑑定方法以實踐經驗為基礎,強調“五大要素”,即瓷器的胎(包括製作工藝)、釉、造型、紋飾、款識。這五個方面在各個不同時期的器物上都具有不同的年代特徵以及不同的時代背景,對於從事瓷器收藏的愛好者和初學者來說,這是學習鑑定瓷器必須掌握的基本功。每件瓷器斷定年代時,都要透過眼睛的觀察、用手撫摸的感覺,分析它的胎、釉、造型、紋飾、款識等方面的特點,才能做出判斷,這便是傳統的目測手試法。這種方法是幾代古瓷器研究者經過長期的不斷實踐總結出來的,有堅實的實踐基礎,也應是科學的總結,是現在國際上鑑定古陶瓷通用的方法。

    上篇文章我們說了主要從手感、聲音、接底現象等方面來區分新老胎體,這篇主要來講一下觀感。觀感主要是透過觀察瓷器露胎部位的各種痕跡來區分新老。主要有以下幾種:

    跳刀痕、螺旋紋

    跳刀痕是以刀或其它工具在修制瓷器底足時形成的放射性條狀痕跡。瓷器拉好坯後在挖足、修足時如刀不銳利,或輪車的旋轉之力不均勻,易導致坯體上產生放射狀條紋,即是跳刀痕。跳刀痕在元、明、清民窯瓷器中多見,在官窯器中極為少見。目前有一些明清瓷器仿品,也故意在底足上仿做出跳刀痕,所以不能一看底足上有跳刀痕,就認為是老瓷器真品,對跳刀痕也需要認真辨偽。

    明洪武釉裡紅牡丹菊花紋盤殘片

    明洪武釉裡紅牡丹菊花紋盤底跳刀痕

    明萬曆青花瓷片跳刀痕

    老瓷器上的跳刀痕是從底足邊向中心呈現放射狀的細條紋,這種放射狀的條紋寬窄、長短不等,呈不規則狀,有的非常明顯,也有不太明顯、隱約可見的痕跡,有寬一些的,也有細密的,且大多數有跳刀痕的底部都是失釉的。老瓷器上的跳刀痕古樸自然,沒有人為故意造作現象。新仿瓷器上的跳刀痕因為是刻意而為,故放射狀的條紋較整齊,規規矩矩不夠自然,放射狀條紋或旋轉紋凸起,有的如搓板狀,與歷史上的工藝自然形成的跳刀痕有較大差別。收藏愛好者只要熟悉了老瓷器的跳刀痕特徵,就很容易辨別真偽。

    仿元青花人物玉壺春瓶底跳刀痕

    螺旋紋與跳刀痕一樣,是瓷工在修胎底時留下的,多出現於元、明時期露胎器底,俗稱為“臍狀”、“乳突”等名。在拉坯時,瓷工削底是從外緣向底心推進的,止於底心,一刀完成,由於轉檯轉速較慢,吃刀量大,轉動不夠平穩,因此造成了特別明顯的螺旋狀切削痕跡,紋路一般順時針旋,也有少數逆時針旋,實為瓷工左、右手不同的操作習慣所至。老瓷器螺旋紋自然流暢,而新仿器螺旋紋生硬,鼓瑟膠柱之感十足。

    元青花小杯、元卵白釉瓷片、元鈞瓷片三件器底臍狀足

    仿元青花大盤底螺旋紋

    泥鰍背

    泥鰍背是指明、清官窯瓷器足背皆削得圓潤,俗稱泥鰍背。老瓷器底足刮釉自然,相對光潤,有質感。新仿器底足邊或器物的沙底表現則過於溜圓,能觀察出人為磨製出的痕跡。凡器物足邊或砂底過於光潤者都值得懷疑。

    清雍正官窯黃地綠龍紋碗

    清雍正官窯粉彩團蝶碗

    仿明青花大盤底

    火石紅

    在中國古代瓷器特別是民窯瓷器的露胎處,往往有深淺不同的紅色燒成物出現,深者呈桔紅,淺者呈淡紅,由於其酷似火山岩石中的紅色,被稱作“火石紅”。這是古瓷在燒製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現象,尤其在景德鎮生產的明清民窯或宋元龍泉窯、青白瓷等器物上往往會見到。但並不是所有器物都存在此現象,有的藏家誤認為有火石紅者就是真品,其實是誤解。陝西古瓷專家馬廣彥結合實物的表現,將火石紅分為胎紅、窯紅、刷紅、假紅等型別,還是很有見地的。

    “胎紅”主要表現在器物足邊胎釉結合的地方會出現一條較淺的桔紅色圈線,這是器物胎體內所含鐵元素在燒成過程中,以鐵離子狀態向器物露胎處富集,在器物冷卻過程中未及逃逸而被二次氧化,並附著於露胎表面,多出現於盤、碗或瓶類的足邊(不是每件器物都有)。而現在仿製明清官窯的小杯或碗的足邊,往往呈一圈棕黃色的圈線,還泛有光澤。

    明成化鬥彩高士杯

    明嘉靖青花雲鶴紋大盤底足邊火石紅

    仿明五彩大瓶底火石紅

    近20年來市面上常出現有一種臆造品,此類臆造品從器表看地釉為淡粉紅色,很輕薄,多為青花或鬥彩瓷器,底部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青花楷書款,應屬“胎紅”的另一種。此類器物的胎體是人為製作的紅色胎體,使藏家誤認為成化官窯的真品。其實明代成化傳世器物的釉面白而肥潤,胎體較輕薄,盤碗類的胎體如透過Sunny照射,胎微微顯稍許肉紅色,這是明代早期圓器的特點之一。針對這一特點,景德鎮製作的臆造品其胎體不用Sunny照射,器物表面便呈現淡粉紅色。這類臆造品胎體過於輕薄,紋飾繪畫粗糙,常見器型除小杯外還有瓶、小罐、盤之類,與成化傳世真品的風格截然不同,值得藏家注意。

  • 2 # 娜拉亞娜

    我覺得下邊那個說的很對,把假的和真的放一起,天天看,自然就懂了。硬是要說,還真不好說,像瓷器,最近大家喜歡看氣泡,新氣泡看上去很亮,有時候自己看多了,你一上手,你就馬上能反應過來,假的。還有一些就比較要經驗了,什麼看花紋啊,什麼看顏色啊,什麼看底面啊。都有。現在市場上我覺得,凡是乾隆款。宣德款,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摸不清就不要買,這兩個造假最多。

  • 3 # 好古收藏

    各個時期各個窯口的胎體都不一樣,首先高古瓷,從原始青瓷到唐宋時期的瓷器,由於年代久遠,瓷器胎體氧化,乾燥,水份收縮造成胎體酥鬆,在瓷器底部抹上點水,會被瓷胎馬上吸收,而新瓷器不會有這種現象,這裡不包括滿釉的古瓷,和瓷胎高度緻密的古瓷。

  • 4 # 舍藏無界

    胎體的老化需要時間慢慢沉澱,氧化泡泡的玻璃體破壞就是時間氣候條件反射出來的痕跡,這樣就呈現新老趨勢明顯下降。觀察即可。

  • 5 # 一路走來W

    老瓷的胎與新詞的胎區別很大,老瓷的胎經過百年後回失去水份感覺就很糠,胎體的細膩程度與新瓷也不同,新瓷胎體的水份沒有流失而且是現代工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福鼎到雁蕩山開車走國道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