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壹條電影

    故事發生在1968年,以法國的“五月風暴”作為故事發展的背景。

    這一年,似乎全世界都在騷動,但是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卻為觀眾在電影的世界裡建了一個與世隔絕的伊甸園。

    但仔細品味,會發現,騷動的不只是世界,還有人心。

    在法留學的美國學生馬休結識了孿生伊莎貝爾和雷奧,趁著父母楚門履行,姐弟兩將馬休帶回家中居住。

    他們為自己修建了一個保護所,房子裡只有青春的荷爾蒙在流溢。

    馬休在和伊莎貝爾和雷奧交往的過程中,雖然被他們之間的不倫戀所震驚,但也發現兩個人純淨得像小孩子,他們試圖用自己的力量來抵禦外界的紛擾,希望保護自己和對方,甚至因此拒絕成長。

    但是就是這樣的兩姐弟,在電影的最後一刻,雷奧加入了遊行的隊伍,而伊莎貝爾也隨哥哥而去,只留下依舊冷靜的馬休一臉惶恐。

    影片中出現了大量裸露的鏡頭,再加上無處不在的搖滾配樂,很容易讓人覺得這就是一部肆無忌憚的青春片,但其實不然。導演想透過伊莎貝爾姐弟影射那個身處動盪卻不知所措的所有人。

    因為身在其中,所以更顯得無能為力,如果不是活在自己臆想中的世界裡苟延殘喘,就只有捨生取義地面對現實。

    那種想逃卻逃不了,想抗爭,卻無力的心態,應該是那一年世界各地每個人心理或多或少都有的心理狀態。

    所以這部電影看起來特別壓抑,即便身在和平年代,依然能夠感同身受,因為我們雖然不再需要面對革命,卻依然要面對生活,面對命運。

  • 2 # 電影鯊

    我從隔壁《末代皇帝》來。

    《末代皇帝》從宏觀角度看,我覺得貝託魯奇講的是體制下個體、個性、個人的滅亡。整部影片,無論時代怎樣更迭,清朝、民國、老蔣、日本人、文革......廣大人民的群像都是模糊昏暗的、姿態都是逆來順受的。唯一有資本向制度輕微挑釁的溥儀、婉容、文繡3人,最年青無牽掛的文繡和溥儀離婚後不知去向,婉容被日本人迫害至瘋,溥儀被一點點閹割。

    但如果我們交換下角度,從溥儀的角度看這歷史洪流,電影就變成了《戲夢巴黎》。雷奧、伊莎貝拉、馬休分別代表了溥儀、婉容和文繡的前世。

    首先,鑑於貝託魯奇的個人審美,他對沒落的貴族頹廢之美相當鍾情。

    《末代皇帝》裡有從紫禁城宮牆、帷幔、器皿滲透出的厚重歷史感;《戲夢巴黎》裡就出現從典型法式家居、復古裝潢、瑣碎傢什裡透出的華麗隨意氛圍。

    其次,兩男一女、兩女一男的三人行在兩部影片裡並行不悖。

    《末代皇帝》裡用溥儀、婉容、文繡的三人“船戲”體現純“性”美好,人性可愛;《戲夢巴黎》的三X情節就更加爐火純青,床上、帳篷裡、地板上、甚至被伊莎貝拉經血染紅的浴缸中,隨處可見。

    再來細看下片中人物:

    溥儀與雷奧

    如果貝託魯奇想在三人行中有個人物側重,那溥儀與雷奧無疑就是那個主角中的主角。他們所代表的是淪陷到時代漩渦中,不得脫身的那群人。溥儀自不用說,他的身份決定了他所扮演的角色,一方面特殊的歷史地位曾讓他天真地認為自己有改寫歷史的資本,而實際上,這個地位反倒將他變成各方勢力權利爭奪的工具,溥儀是想脫身而不得。

    雷奧又何嘗不是如此。1968年巴黎的“五月運動”爆發時,( 1968法國電影圖書館的創辦人朗格盧瓦被文化部長解職,特呂弗、戈達爾、佈雷松、雷奈、夏布羅爾等法國知名電影人率數千群眾上街抗議。 )貝託魯奇是不是身處其中我不知道,但深受搖滾樂,文藝電影,性解放運動,反戰思潮影響的雷奧卻毫無疑問是特呂弗的忠實擁躉, 作為願意在電影中沉淪到忘記現實的雷奧,跟著自己心愛的導演,上街示威,去抗議種種不平,他熱衷並樂此不疲。 可以說,不同與溥儀的身不由己,雷奧是主動地陷入自己的狂熱夢想裡不願醒來,然而,等著他去面對的是——新秩序建立起來,世界就會變得更好嗎? 夢想家的夢想與巨大且強悍的現實相撞之後,又會得到什麼呢?雷奧只有親歷這些破碎和幻滅,他才能更走進溥儀,溥儀將會是他的後半生。

    婉容與伊莎貝拉

    婉容與伊莎貝拉都是愛神,她們為愛生,也為愛死。

    而當愛情與時代潮流產生衝突,當所愛的人被歷史洪流沖走不見,婉容和伊莎貝拉瘋了。

    婉容愛爵士、愛鐘錶、愛時髦、愛美.....但她最愛的是所有溥儀所愛。

    伊莎貝拉愛電影、愛特呂弗、愛搖滾樂.....但她最愛的是所有雷奧所愛。

    婉容的瘋是因為她雖然知道溥儀的復辟夢荒唐,仍願意為他生繼承人,當剛出生的孩子被日本人殺死,她瘋了。伊莎貝拉的瘋表現在她為服從雷奧的懲罰,向馬休獻出處女之身;她為了保住和雷奧的幸福時光,揹著兩個男孩兒,放煤氣企圖自殺;計劃被打敗後,她又不顧死活地追隨雷奧,在抗議人群裡向警察仍炸彈。

    伊莎貝拉難道真心認同雷奧,也一樣執迷與新制度的建立?伊莎貝拉真的和雷奧一樣,心甘情願將電影和現實混淆?甚至伊莎貝拉是否真心喜愛那些電影和音樂?不一定吧。伊莎貝拉總擺出副最酷最有思想的前衛女孩兒模樣,骨子裡卻是願為所愛奉獻一切的斷臂維納斯。這樣的伊莎貝拉和婉容,從找到一生所愛那刻起就註定悲劇。

    文繡與馬休

    文繡與馬休分別代表著三人行中最能以局外人身份看時事,最容易抽身而退的那個。

    可能看到這裡,你會質疑,馬休在雷奧和伊莎貝拉衝進抗議人群時,保持的態度是冷靜旁觀不摻合的,這與文繡熱血的與溥儀離婚,自由淋雨、擁抱新生怎麼會一樣?

    無論是馬休的冷靜還是文繡的熱血,無論是溥儀的後知後覺還是雷奧的無知者無畏,無論是前世的《末代皇帝》還是今生的《戲夢巴黎》......這幾個年輕人再怎麼折騰都不過化身為代潮流中的一粒沙子、一顆水滴、一個傀儡、一件犧牲品,歷史自有它自己的執行軌跡,誰也不能真正改變什麼。倒不如像那兩位只以“愛”為生存必須的婉容和伊莎貝拉,既然人間不值得,那就讓我們盡情地揮霍情感,浪費人生才是正經!

    現實太無趣

    電影有意思

  • 3 # 梁鵬飛

    要理解《戲夢巴黎》,就要理解上世紀60年代的世界。那是一個嬉皮士崛起和性解放的世界,那是二戰之後出生的一批人剛剛長大的世界,他們開始面對這個世界,他們對這個世界感到非常迷茫和恐慌,他們不同於二戰之前的父輩,他們的青春期格外荒誕。

    這是《戲夢巴黎》的背景。

    由於全球當時正處於冷戰時期,東西方兩大集團的對抗壓力非常大,現在的人可能無法理解,但是當年柏林沿線前蘇聯和北約共有百萬級別的鋼鐵洪流處於對峙狀態,第三次世界大戰似乎隨時可能爆發。

    由於西歐各國處於戰後重建階段,社會矛盾非常突出,1945年之後出生的這幫人剛剛年滿18歲,正是荷爾蒙肆虐的年齡,他們對社會高度不滿,卻又不知道前路在哪裡。他們對自己的政服不滿意,所以就把目光對準了蘇聯和中國,革命是整個60年代全世界最流行的口號。

    所以格瓦拉能夠成為全球偶像,因為他象徵著自由和抵抗。至於抵抗什麼,這群戰後出場的嬉皮士自己也說不清楚。所以他們很迷茫,所以他們只好放蕩,用性解放來麻痺自己的內心。

    1974年法國拍了一部電影叫《解放軍在巴黎》

    虛構瞭解放軍佔領法國的故事。正是反映了當時那批迷茫青年的某種幻想。

    在《戲夢巴黎》中,真實再現了60年代法國街頭這群迷茫的青年。他們在街頭遊行,打砸,發洩自己無處安放的青春。

    而《戲夢巴黎》的3個主角房間裡,關於革命的海報就很顯眼。

    這真的是一群迷茫的年輕人,也是一代人的再現。

    不僅是法國,當年美國的嬉皮士,當年日本的赤%軍,都是這種全球思潮的集中體現。

    所以《戲夢巴黎》的高明之處,就在於,這部電影很好表現出那個時代的年輕人的迷茫和無助。因為不知道前路,因為對現實不滿,所以他們躁動不安,但是他們又不知道怎麼辦,到底該怎麼改變這個世界,怎麼改變自己?他們不知道。所以他們只好不停地做愛,不停地破壞,似乎這樣能夠暫時麻痺自己的內心。

    這是變化中的世界對人類內心的一種動盪。其實除了西方世界,蘇聯內部甚至咱們國內也有很多類似的社會問題。

    只有很好理解了這一點,才能理解這部電影。

    後來隨著70年代科技革命的發展,全球生產力得到極大提升,瀰漫在整個人類世界的這種迷茫和恐慌感才逐漸消散。

    而西方世界正是由於掌握了新的生產力,物資文明得到極大發展,才最終在冷戰中擊敗了蘇聯,取得了勝利。中國也是由此認識到發展生產才是根本,開始改革開放。

    這是後話了。

    但是處於60年代的世界,如果你是那個時代的年輕人,你一樣會感到害怕和迷茫,悲哀和無助。

    60年代雖然已經過去,但是世界依然有自己的問題,每個時代的年輕人都會有自己的迷茫。這也是《戲夢巴黎》如今依然有其藝術生命的根本。

    要理解這種電影,必須要對世界發展大勢有充分了解。但大多數的觀眾看電影無非是為了消遣娛樂,所以這種電影他們不感興趣。或者他們也只會看到裡面誇張的青澀表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奶塊天啟四騎士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