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靈脩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的意思
“留靈脩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出自屈原的古詩作品《九歌·山鬼》之中,其古詩全文如下: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
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
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
留靈脩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
採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
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
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註釋】
⑻餘:我。篁:竹。
⑼表:獨立突出之貌。
⑽容容:即“溶溶”,水或煙氣流動之貌。
⑾杳冥冥:又幽深又昏暗。羌:語助詞。
⑿神靈雨:神靈降下雨水。
⒀靈脩:指神女。憺:安樂。
⒁晏:晚。華予:讓我像花一樣美麗。華,花。
⒂三秀:芝草,一年開三次花,傳說服食了能延年益壽。
⒃公子:也指神女。
⒄杜若:香草。
⒅然疑作:信疑交加。然,相信;作,起。
【翻譯】
我在幽深竹林不見天日,道路艱險難行獨自來遲。孤身一人佇立高高山巔,雲霧溶溶腳下浮動舒捲。白晝昏昏暗暗如同黑夜,東風飄旋神靈降下雨點。等待神女怡然忘卻歸去,年漸老誰讓我永如花豔?在山間採摘益壽的芝草,岩石磊磊葛藤四處盤繞。抱怨神女悵然忘卻歸去,你想我嗎難道沒空來到。山中人兒就像芬芳杜若,石泉口中飲松柏頭上遮,你想我嗎心中信疑交錯。
【鑑賞】
自“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以下,情節出現了曲折,詩情也由此從歡快的頂峰跌落。滿懷喜悅的女巫,只因山高路險耽誤了時間,竟沒能接到山鬼姑娘(這當然是按“望祀”而神靈不臨現場的禮俗構思的)!她懊惱、哀愁,同時又懷著一線希冀,開始在山林間尋找。詩中正是運用不斷轉換的畫面,生動地表現了女巫的這一尋找過程及其微妙心理:她忽而登上高山之巔俯瞰深林,但溶溶升騰的山霧,卻遮蔽了她焦急顧盼的視野;她忽而行走在幽暗的林叢,但古木森森,昏暗如夜;那山間的飄風、飛灑的陣雨,似乎全為神靈所催發,可山鬼姑娘就是不露面。
人們祭祀山靈,無非是想求得她的福佑。現在見不到神靈,就沒有誰能使我(巫者代表的世人)青春長駐了。為了寬慰年華不再的失落之感,她便在山間採食靈芝(“三秀”),以求延年益壽。這些描述,寫的雖是巫者尋找神靈時的思慮,表達的則正是世人共有的願望和人生惆悵。詩人還特別妙於展示巫者迎神的心理:“怨公子兮悵忘歸”,分明對神靈生出了哀怨;“君思我兮不得閒”,轉眼卻又怨意全消,反去為山鬼姑娘的不臨辯解起來。“山中人兮芳杜若”,字面上與開頭的“子慕予兮善窈窕”相仿,似還在自誇自贊,但放在此處,則又隱隱透露了不遇神靈的自憐和自惜。“君思我兮然疑作”,對山鬼不臨既思念、又疑惑的,明明是巫者自己;但開口訴說之時,卻又推說是神靈。這些詩句所展示的主人公心理,均表現得複雜而又微妙。
這是屈原九歌巜山鬼》裡的詩句,“儋”應為“憺”,安樂意。通俗的說就是,
留戀神女我怡然忘卻歸去,
歲月漸老誰還我花樣年華?
留靈脩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的意思
“留靈脩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出自屈原的古詩作品《九歌·山鬼》之中,其古詩全文如下: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
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
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
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
留靈脩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
採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
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
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註釋】
⑻餘:我。篁:竹。
⑼表:獨立突出之貌。
⑽容容:即“溶溶”,水或煙氣流動之貌。
⑾杳冥冥:又幽深又昏暗。羌:語助詞。
⑿神靈雨:神靈降下雨水。
⒀靈脩:指神女。憺:安樂。
⒁晏:晚。華予:讓我像花一樣美麗。華,花。
⒂三秀:芝草,一年開三次花,傳說服食了能延年益壽。
⒃公子:也指神女。
⒄杜若:香草。
⒅然疑作:信疑交加。然,相信;作,起。
【翻譯】
我在幽深竹林不見天日,道路艱險難行獨自來遲。孤身一人佇立高高山巔,雲霧溶溶腳下浮動舒捲。白晝昏昏暗暗如同黑夜,東風飄旋神靈降下雨點。等待神女怡然忘卻歸去,年漸老誰讓我永如花豔?在山間採摘益壽的芝草,岩石磊磊葛藤四處盤繞。抱怨神女悵然忘卻歸去,你想我嗎難道沒空來到。山中人兒就像芬芳杜若,石泉口中飲松柏頭上遮,你想我嗎心中信疑交錯。
【鑑賞】
自“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以下,情節出現了曲折,詩情也由此從歡快的頂峰跌落。滿懷喜悅的女巫,只因山高路險耽誤了時間,竟沒能接到山鬼姑娘(這當然是按“望祀”而神靈不臨現場的禮俗構思的)!她懊惱、哀愁,同時又懷著一線希冀,開始在山林間尋找。詩中正是運用不斷轉換的畫面,生動地表現了女巫的這一尋找過程及其微妙心理:她忽而登上高山之巔俯瞰深林,但溶溶升騰的山霧,卻遮蔽了她焦急顧盼的視野;她忽而行走在幽暗的林叢,但古木森森,昏暗如夜;那山間的飄風、飛灑的陣雨,似乎全為神靈所催發,可山鬼姑娘就是不露面。
人們祭祀山靈,無非是想求得她的福佑。現在見不到神靈,就沒有誰能使我(巫者代表的世人)青春長駐了。為了寬慰年華不再的失落之感,她便在山間採食靈芝(“三秀”),以求延年益壽。這些描述,寫的雖是巫者尋找神靈時的思慮,表達的則正是世人共有的願望和人生惆悵。詩人還特別妙於展示巫者迎神的心理:“怨公子兮悵忘歸”,分明對神靈生出了哀怨;“君思我兮不得閒”,轉眼卻又怨意全消,反去為山鬼姑娘的不臨辯解起來。“山中人兮芳杜若”,字面上與開頭的“子慕予兮善窈窕”相仿,似還在自誇自贊,但放在此處,則又隱隱透露了不遇神靈的自憐和自惜。“君思我兮然疑作”,對山鬼不臨既思念、又疑惑的,明明是巫者自己;但開口訴說之時,卻又推說是神靈。這些詩句所展示的主人公心理,均表現得複雜而又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