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山玉月8668

    除了裸著和違反相關不該出現的標誌,你想怎麼穿就怎麼穿,不過不要太過分,華人骨子裡還是有“舉頭三尺有神明”的信仰的。丟祖宗臉的事還是少做點。

  • 2 # 聖手書生0401

    感謝邀請。俗話說:“穿衣戴帽,各取所好。”一個人的衣著習慣,來源於個人不同的審美觀以及審美取向。同時也是一個人追求自我,張揚個性的自由。但是標新立異的背後,行為藝術者本身要有一個很強烈的自我意識和麵對世俗眼光、抵禦非議的心理素質。

    “喇叭褲”的流行始於80年代的日本電影《追捕》,影片中的男二號矢村警長就是穿的喇叭褲。包括後來的港臺影片,片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穿清一色的喇叭褲,牛仔褲。一時間,牛仔服,牛仔褲,蝙蝠衫成為時尚。即使在現在,牛仔褲也由於穿著舒適,修身,耐磨、美觀、實用,一直受到女性的青睞,在女性時裝中仍然佔有一席之地並且處於主流。但是喇叭褲已經漸漸的淡出人們的視野,很少有人穿了。

    如今的時代,由於40年的改革開放,伴隨著外來文化的流入,以及東西方文化的交匯。人們的審美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特點就是男裝女性化,女裝男性化的角色互換。

    但是無論社會怎樣進步。怎樣的改革開放,人們的著裝打扮如何標新立異,都不能夠違背“公序良俗”。亦即人們習慣上的審美觀。正常情況下還是應該“男人像男人,女人像女人。”

    在改革初期的80年代。一些國營企業對工人的要求,其中有一條就是“不許穿奇裝異服。”這種要求在今天看來感覺有些不可思議,其實它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同時也標誌著那個時代的公序良俗和審美觀。

    電影《水晶鞋與玫瑰花》海報

    “小鮮肉”和“偽娘”為何讓人反感?

    眾所周知,一段時間以來,受日韓影片的影響,在內地颳起了一股小鮮肉風和偽娘風。再加上媒體的無良炒作,過分的包裝,宣傳,推出、打造了一批“小鮮肉。”在銀屏上、銀幕上的確是風光了一陣子。一些商家也不失時機請他們代言。為自己的產品造勢。一時間小鮮肉、偽娘滿天飛。賺的缽滿盆滿。雙方各取所好,皆大歡喜。

    但是好景不長,這種現象遭到了很多有識之士的嚴厲批判。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它違背了“公序良俗”。以及人們習慣的審美觀。客觀上說,對民眾的眼球和審美能力是一種侮辱和褻瀆。

    法國、義大利合拍電影《佐羅》海報

    男人是太陽,女人是月亮。

    人類有史以來的傳統審美觀習慣上認為,男性美是陽剛之美。女性美是陰柔之美。“男人是太陽,女人是月亮。”由於東西方文化的交匯。很多男人,特別是一些搞藝術的畫家,音樂家。也紮起了小辮子,穿起了花衣服,喇叭褲。而很多女性呢,也穿起了男裝,留起了“板寸”、“小平頭。”我們在街頭上看到的不再是藍乎乎的一片。真正的是紅男綠女,五光十色。

    女性著男裝。如果修飾得體。有如民國英俊小生,別有風範。男性留長髮扎小辮子。再配上墨鏡和得體的衣裝。貌似不修邊幅,放蕩不羈,別有一番豪爽、曠達的陽剛之美。

    但是人們為什麼會反對小鮮肉和偽娘呢?可以想象一個男孩子偏偏要塗脂抹粉,擦著口紅,戴著耳釘。穿著似是而非的衣服。走起路來,扭扭捏捏。說話嗲聲嗲氣,嬌滴滴的娘娘腔。的確是令人作嘔,讓人反感。所以這些銀幕上風光的小鮮肉,除了同齡粉絲們的盲目追捧,成年的觀眾,只能稱呼他們“娘炮”。

    客觀上說,這其實是一種病態的審美。就如同明清時期,人們欣賞林黛玉的病態美和小腳女人的“三寸金蓮”一樣,是一種“非主流”的審美觀。

    紀錄片《美的旋律》海報

    審美能力需要培養。

    一個人身上穿的衣服、頭上戴的帽子、走路的姿態,待人接物的狀態,無不反映出其人審美能力的高低。

    由於個人所受的教育程度、文化素養以及閱歷的差異。從而導致一個人的審美能力提升的速度也不盡相同。

    網路時代,資訊傳播迅速。培養、提升審美能力的機會很多。可以欣賞時裝秀、影視作品中人物的著裝,逛商場的時候多留意櫥窗內的模特樣品穿搭;旅行小憩的時候,靜觀如織的人流等等。所有這些都可以在觀賞之中悟出著裝的藝術和技巧。

    感覺好看的衣服就是適合你的

    記得一位服裝營業員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感覺好看的衣服就是適合你的。”生活中很多人在買衣服或者出門之前,都頭疼自己穿什麼好。其實大可不必在這上面大費腦筋。無論是出門打扮還是購買換季衣服,當你站在商場穿衣鏡前的那一刻,感覺到試穿在身上的衣服好看,那就是適合你的衣服。

    審美疲勞需要多久?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逛商場看衣服不必看的太多,最重要的是“第一印象”,亦即你第一眼看到就感覺好看的那件衣服,十有八九就是你想要的。接下來你再到其它櫃檯去看的時候,無非也就是看看價格和麵料,做到“貨比三家,只買對的,不買貴的。”但是一定要記住自己的第一印象,看到的那一件的款式。不要三番五次的問身邊人,往往容易被身邊人錯誤的意見左右了自己正確的審美觀,而失去了最佳的選擇,因為每一個人的眼光和審美取向是不同的。

    一個人正確的“審美疲勞”至多20分鐘。最長超不過半小時,就會產生審美疲勞,亦即同款式的服裝看的多了,就會“亂花漸欲迷人眼”,看的眼花繚亂。這個時候,也就分不清哪一個最好,哪一個最壞,哪一個最適合自己,最後也就猶豫不決,錯失良機。以上意見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牛仔褲一直是西方女性的主要裝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截至2020年4月,谷歌Stadia平臺迎來了哪幾款新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