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香堂風子
-
2 # 戰略論
阿登戰役的發起就全域性戰略而言,出發點是合理的,即介於西線德軍的戰略縱深遠小於東線,德軍必須需要一次強大的打擊來重創西線盟軍,阻止其快速的突進。
戰役目標是集中儘可能多的兵力向馬斯河方向進攻,突破盟軍防守薄弱的地段,並且度過馬斯河,合圍並且殲滅還地以北的盟軍。希特勒認為一旦達成該行動,可在軍事上和政治上重重的打擊英美,使其迫於慘重的傷亡而轉入暫時的守勢,如此希特勒可以擁有足夠的時間來將強大的兵力集中於東線,粉碎蘇軍的冬季攻勢。
西線總司令龍德施泰特元帥和B集團軍群司令莫德爾元帥認為現有兵力不足以達成希特勒設想的戰略意圖,建議應達成一個有限的目標,即將進攻限於馬斯河以東,消滅該地區的盟軍。希特勒拒絕了他們的建議,堅持自己的方案!
最終的結果就是德軍初期的進攻較為順利,可在遇到挫折後便開始停頓下來,尤其是負責掩護側翼的第7集團軍由於兵力的不足,導致本用來發起進攻掩護主力的第6裝甲集團軍進攻矛頭的側翼的部隊不得不派去掩護第7集團軍自己脆弱的側翼,使得攻勢徹底停止。
此時德軍應該放棄繼續進行毫無希望的攻勢,而是立刻將目標轉向已經陷入包圍的盟軍,消滅掉包圍圈裡的部隊,達成有限的目標,立刻轉入防禦,將兵力派至東線以應付蘇軍的強大進攻。大量的情報顯示蘇軍即將發起強大的進攻(224個步兵師、20個坦克軍),而東線的德軍只有蘇軍兵力的1/11,必須立刻得到加強以應付蘇軍的進攻。
可是希特勒認為西線的主動權已經轉到了德軍手裡,雖然阿登攻勢陷入了停滯狀態,可是對手同樣也陷入困境,只需要在其他地方發動一次奇襲便可以取得新的勝利,最終消滅西線的盟軍。這種幾乎算作是幻想的戰略考慮,徹底斷送德軍最後的抵抗希望,東線被蘇軍徹底摧毀分割,已經不能稱之為一個完整的防線了!尤其是對德軍至關重要的上西里西亞工業區被蘇軍攻佔,德軍最後一個重工業區也失去(魯爾工業區在盟軍轟炸下早已癱瘓),戰爭已經無法繼續了,最多隻能持續幾個月的時間了!
所以阿登戰役不僅沒能阻止西線盟軍的推進,反而導致東線德軍兵力不足而在蘇軍猛勢下損失慘重,加速了東線的崩潰!實乃得不償失之舉!
-
3 # 戰壕
阿登戰役可以說是希特勒一次絕望的反擊,最終導致德軍反而喪失了大量武器裝備和有生力量,加速了德國的最終失敗。
在當時的情況下,希特勒的計劃就是再次透過阿登地區突破盟軍防線,奪取安特衛普等目標,一方面迅速切斷盟軍的補給線,另一方面迅速包抄殲滅盟軍主力,再次上演一次1940年的敦刻爾克,將盟軍趕到海里,然後脅迫英美等國放棄戰爭而和德國談判,這樣一來德國就避免了兩線作戰,能夠全力對付東面的蘇軍。
而為了保密,希特勒僅僅對極少量高階將領公佈了這一計劃,很多士兵甚至直到開拔之前還不知道作戰目的是什麼。但是希特勒雖然信心十足,可是其將領們卻普遍不看好這次作戰,主要就是德軍的綜合實力不足,包括燃料、兵員素質、空中力量等方面有很大的不足。
結果行動一開始德軍就陷入了行動緩慢的問題,大量部隊擠在小路上難以行進,最終延遲數日之後德軍才抵達預定目標。結果此時美軍已經反應過來了,及時加強了巴斯托涅等地區的防禦。而受到彈藥燃油兵力不足的影響,德軍進攻非常乏力。
最終隨著天氣好轉,盟軍空中優勢得以發揮,迅速開始掌握主動權,而德軍不得不最終放棄了行動,阿登戰役正式宣告失敗,而此戰中德軍也損失了大量兵器和人員,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其戰敗的速度。
回覆列表
阿登戰役主要是希特勒為了挽回德國敗局進行的一種嘗試,不過德國的國力畢竟有限,不可能打敗美國、蘇聯和英國組成的盟軍,因此最終還是失敗了。
1.1944年蘇聯與美國和英國對德國進行了兩面夾擊,使德國在東線與西線的戰爭中損失慘重不斷收縮防線。希特勒為了改變被動局面,謀劃了阿登戰役試圖在西線打敗美、英軍隊,緩解德國的壓力。
2.阿登戰役爆發於1944年12月16日至1945年1月25日。德國在1942年12月26日突然進攻阿登地區的美軍四個師,很快擊敗美軍,德軍向西突入縱深達百餘公里。
3.而美國緊急徵調部隊前往阿登地區支援。1944年12月25日德國與美國軍隊展開激戰,美軍憑藉強大的空軍優勢和地面坦克火力打敗了德國進攻部隊。
4.1945年1月1日德國出動1000架飛機對法國、比利時、荷蘭境內的盟軍機場進行空襲,炸燬盟軍飛機260架,德軍趁機發動地面進攻與美國軍隊激戰五天,但是德軍損失慘重被迫撤退。
5.1945年1月6日蘇聯為了支援西線盟友,在德國東線戰場發動進攻,迫使德國把阿登地區的六個裝甲師調往東線與蘇聯作戰。德國再也無力在阿登地區繼續維持進攻。
6.1945年1月8日希特勒下令德軍撤退,美英盟軍趁機發起追擊,收復了阿登地區,1945年1月28日阿登戰役結束。
7.阿登戰役德國參戰兵力60萬、死亡12萬、損失600輛坦克、1600架飛機和6000輛汽車。美軍死亡19000人損失、733輛坦克,英軍死亡200人。阿登戰役結束後四個月德國戰敗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