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千億輿論

    埃博拉病毒是原型,拉曼拉以此為主流,將埃博拉作為背景。大家還記得2014西非年埃博拉病毒嗎?

    一、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Ebola virus)又譯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1976年在蘇丹南部和剛果(金)(舊稱薩伊)的埃博拉河地區發現它的存在後,引起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是一個用來稱呼一群屬於纖維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屬下數種病毒的通用術語。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產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間,致死原因主要為中風、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發性器官衰竭。

    二、致病原理

    患者在感染埃博拉病毒48小時後便不治身亡,而且他們都“死得很難看”,病毒在體內迅速擴散、大量繁殖,襲擊多個器官,使之發生變形、壞死,並慢慢被分解。病人先是內出血,繼而七竅流血不止,並不斷將體內器官的壞死組織從口中嘔出,最後因廣泛內出血、腦部受損等原因而死亡。

    照顧病人的醫生護士或家庭成員,和病人密切接觸後可被感染。有時感染率可以很高,如蘇丹流行時,與病人同室接觸和睡覺者的感染率為23%,護理病人者為81%。

    (埃博拉設計相關知識太多,無法大批次在這分享,一下說不玩,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閱資料。)

  • 2 # 中國疾控中心

    埃博拉出血熱是嚴重的、往往致命的人類疾病,病死率高達90%。它是世界上最兇猛的疾病之一。健康人透過破損的面板或粘膜直接接觸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如糞便、尿液、唾液、精液)而感染,或透過破損面板或粘膜接觸被患者體液汙染的物品如衣物、床單或用過的針頭而感染。典型症狀和體徵包括突起發熱、極度乏力、肌肉疼痛、頭痛和咽喉痛。隨後會出現嘔吐、腹瀉、皮疹、腎臟和肝臟功能受損,某些病例會同時有內出血和外出血。實驗室檢驗結果包括血液白細胞計數和血小板計數降低,肝酶升高。潛伏期為2-21天。病人一旦開始出現症狀,就具有傳染性。病人在潛伏期內沒有傳染性。埃博拉病毒感染只有透過實驗室檢測才可確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皇馬門將庫爾圖瓦為何在本賽季跟上賽季的表現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