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種特別強大的武器如原子彈誕生了,實際上,當時的德國技術並非不可能製造原子彈,如果德國真的開發了原子彈,它能否改變其失敗?讓我談談盟國的數目和超過3000萬的總兵力,美國向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原子彈僅殺死了數十萬人,而且,當時的技術還不成熟,基本上很難批次生產。另一個是認真的研發和製造特別需要資源。在美國,三枚原子彈僅製造了14,000噸白銀,就是為了製造用於分離同位素軸的裝置的電磁線圈,當時,德國陷入戰場,沒有美國這樣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即使德國能夠發展原子彈,也無助於戰爭的發展。各位有什麼看法嗎?
3
回覆列表
  • 1 # 淡藍色橄欖

    會改變戰敗的局面!而且,還會改變世界的整體格局,世界格局的發展會出現不同走向,我們試著推導一下。

    當德軍擁有了原子彈,會馬上投入到戰場中使用。而原子彈在戰場上的引爆,盟軍在一次戰役中就被炸死、炸傷、炸殘十幾萬軍人,而且大量的核輻射會對還未反應過來的盟軍前線部隊造成極大的傷害。當美蘇總部反應過來的時候,前線大量部隊會被緊急召回接受治療,要重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無疑會給盟國帶來更多的後勤負擔,導致進攻的延緩。盟軍總部肯定要重新對軍事部署進行調整,甚至於三巨頭(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會重新召開緊急磋商會議,這就給德意志第三帝國換取了喘息的時間。

    一方面美蘇會加緊原子彈的研究工作,另一方看歐洲戰場局勢發生了質的變化,雖然德軍軍力已經不足以支撐進攻,但是還可以保持防守態勢,換取的時間可以重新進行國民總動員,補充兵員、整編軍隊。

    原子彈的威力無疑對盟國是一種震懾,也會導致同盟國與軸心國坐到談判桌上來,此時的美國一定不願意再有更多的軍人死在原子彈下,要忙於被原子彈輻射的部隊急需送回國內治療。而英國最需要的是美國的支援,但美國已經準備退出(至少暫時不願意再投入更多的兵力),英國自己難以支撐起歐洲西部戰場的戰事,只能無奈選擇與美國立場保持一致。而蘇聯的斯大林就是想繼續進攻,無奈美英的退出,也只能暫時保持與美英步調一致,因為美國的退出,美國與日本的戰事也暫時停止,蘇聯一邊要應對德軍的核打擊,還要應對來自於東方戰場的日軍進攻,畢竟當前東方戰場兵力空虛。

    就這樣在談判桌上,雙方你來我往的幾輪談判下來,暫時商議定了軍事邊界(包括東方戰場、西非戰場),此時的世界格局基本就被劃定了,也許這場談判後的結果就是無限期保持這個局面,即便是美蘇研究成功了原子彈,也不能再改變這個均衡局面。

    未來世界的基本格局,就是以美蘇英為首的同盟國世界和以德日意為首的軸心國世界形成的兩極格局。在大戰後,美蘇也會很快掌握了核武器,同樣德意志第三帝國得到喘息恢復生產,但關鍵是沒有哪個陣營敢再發動戰爭,畢竟此時誰也不願意第一個發動核戰爭。

    之後的若干年,兩大陣營的內部政局變化,都逐漸趨向溫和,軸心國想統治世界的夢想,在核均衡下再難以實現。兩個陣營的國家都忙於建設生產,各國的聯絡隨著逐漸開啟的貿易往來而趨於加強。時間的流逝,希特勒、東條英機等戰爭狂人離開了政治舞臺,新的執政者改變軍事對抗為軍事對峙,世界的兩極格局實質形成直到現在。

    世界將變成兩種意識形態,戰爭將與現在一樣,發生區域性戰爭。主要原因就是兩大陣營爭奪勢力範圍,比如中東地區。

    當然,這以上還算是保守的推導,如果軸心國依然是戰爭狂人主導,也許在幾十年前人類文明已經毀於核戰爭!

    編輯

  • 2 # 和藹的老豆

    歷史不容假設。因為單一原因啥都不是。

    以此題為例,

    1,德國即便能先造出原子彈,也未必能快速量產,原料和工藝的制約很大,製造成本極高。

    2,即便最後量產了,也很難令蘇聯投降。蘇聯面積很大,炸燬幾個城市,甚至炸掉幾個兵團,未必能使蘇聯屈服。

    3,即便蘇聯的投降,不代表美國英國會投降。因為美國很快也有了原子彈,雙方就進入不可知的狀態。

    4,1945年的兩顆原子彈並不是讓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只是給了日本一個投降的契機。當時的日本已經窮途末路,他們計算下來投降美國比較划算。

    5,德國擁有原子彈的時機如果早於斯大林格勒戰役,也許還有點機會。庫爾斯克會戰後,很可能有原子彈也沒用。

    武器不是萬能的,沒有武器是萬萬不能的。核武器的確是決定性的和平武器,主要作用體現在戰爭開始前。戰爭進入白熱化後,所有事情都很難說了。

  • 3 # 西哥史磕郎

    要讓原子彈真正產生威懾作用,除了研製之外,還需要有投放手段和能力。

    假如德國研製出原子彈,那也是二戰的後期。而戰爭後期,盟軍空中力量完全碾壓德國空軍,德國的轟炸機幾乎無法升空了。即使僥倖升空,也會成為盟軍的靶子。

    在這種情況下,德軍把原子彈造出來也是個擺設,因為他無法投送。

    至於用導彈投送,提問者可沒有也假定德國掌握了導彈核支柱。靠當時的V1、V2導彈,也無法投送,原子彈誕生初期,體量還是比較大的,美國投放在廣島的小男孩重4.4噸,長崎的胖子4.5噸,而V1V2導彈彈頭只有1噸,而把原子彈小型化的技術也很複雜,一時半會也搞不出來。

    所以西哥認為,希特勒如果在戰爭後期真的造出原子彈,那也只能乾瞪眼。

  • 4 # 真正鱷魚不哭

    當然不能。

    美帝那麼壕不計成本搞“曼哈頓”工程,到45年也不過弄出三救原子彈——“瘦子”拿去實驗了,“胖子”“小男孩”賞給了鬼子。

    就算德棍點對了科技樹,也不可能比美帝早多少,更沒有錢比美帝造得多。

    當時技術落後,“胖子”“小男孩”都是幾噸重的大傢伙,B29扛都很吃力。德棍也不可能有黑科技小型化,於是Ⅴ2導彈扛不動,B29級數的重轟又沒有,空有原子彈沒有投放手段,只能當地雷用。要等到44年以後盟軍登陸法國才用得上。

    要在自己佔領區動這狠手,決心並不容易下。哪怕真用了,也不過嚇阻對手暫時不敢繼續前進。美帝很快就能反應過來,你這是沒本事炸我倫敦,更別說紐約華盛頓了!

    WHO怕WHO啊?我們的原子彈也要出來了,老子可是有B29的,到時拿柏林開葷好了!

    於是二戰就打成了核戰爭,最後結果不會有大的不同,過程卻要慘烈得多!

    不過這麼一炸,蘇聯多半會慫,也許就沒有冷戰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潛水艇的魚雷是怎麼樣發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