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296806220335

    龍珠是與龍有關的珠。“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頜下。”這是《莊子》的說法了。《埤雅》也言“龍珠在頜”。《述異記》講,“凡有龍珠,龍所吐者……越人諺雲:‘種千畝木奴,不如一龍珠。’”上述說法講了兩個意思:一是龍珠常藏在龍的口腔之中,適當的時候,龍會把它吐出來;二是龍珠的價值很高,用民諺來說,就是得一顆龍珠,勝過種一千畝柑橘。

    那麼,龍珠從何而來呢?龍為什麼要戲珠呢?我們知道,珠,是水中的某些軟體動物,在一定的外界條件刺激下,其貝殼內分泌並形成的圓形顆粒,因其有亮麗的光澤而被人們所喜愛,因而被稱作珍珠。既然水中的動物能生出珠來,作為水族之長的龍,自然也要有珠而生了棗這該是龍珠神話產生的一個基本思路。

    但是,事情好像還不是這麼簡單。龍是模糊集合起來的神物,集合的物件有魚、鱷、蛇、豬、馬、牛,以及雷電、雲霧、虹霓等等。其中,鱷類和蛇類是卵生的。卵是圓形的,也可以說是顆粒狀的,是比珍珠大得多的顆粒。那麼,古人會不會把鱷卵蛇卵當作一種“珠”呢?回答是肯定的。古人能將鱷蛇作為主要的集合物件,對其卵自然不會忽略;對鱷和蛇來說,卵的意義是重大的,是生命之源,有卵便有鱷、有蛇,進而才有龍。因此,卵是完全可以以“珠”的身份進入龍的生活之中的。那麼,龍珠就是龍卵;龍戲珠,實際上就是龍戲“卵”,是龍這個神物,對生命的呵護、愛撫和尊重。其中體現和表達的,是古人的一種“生命意識”,即對轉承不息的生命現象的認識、理解和發揮。

    民間吞珠化龍的傳說為我們的看法提供了註腳:某少年割草(或打水)得一寶珠,此珠放到米缸漲米,放到錢櫃生錢。某財主知道後,帶人來搶珠。少年情急中將珠放到口裡,卻一不小心嚥了下去。於是口渴求飲,缸水喝乾了,又去喝河水、江水。喝著喝著,頭上冒出了角,眼睛朝外凸,身子變長出鱗棗化為龍了。這樣的傳說廣泛地流傳於四川、浙江、廣東等地,從中透示出“珠”的珍貴,以及珠和龍生命相依的關係。

    太陽,是我們對“珠”的另一個理解。我們見到的一些龍戲珠圖案,尤其是那些二龍戲珠圖案,其珠多有火焰升騰,分明是一枚“火珠”或“火球”;下面是滔滔海水,可以理解為火球躍出海面。在人們的視野和觀念中,堪稱“火球”的,太陽可排在第一。那麼,很顯然,火球出海也就是太陽出海了。既然是太陽出海,為什麼要龍來“戲”呢?這裡要引入古人眼中的四方神: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龍則是代表東方的神物。這樣看來,龍戲珠就有太陽崇拜的意思了,該是太陽崇拜和龍崇拜的交融。

    龍分雌雄,這是二龍戲珠的圖案比較多的原因。如果珠作卵解,就是父母雙方共同呵護、愛撫他們的子女;如果珠作太陽解,就是雌雄二龍共迎旭日東昇,讓燦爛的Sunny普照大地。再者,二龍對稱,龍體彎長,珠形滾圓,在構圖上也具有一種美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色的蔬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