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吉星柔光

    愛德華·伯恩一瓊斯(1833-1898)對法國象徵主義畫家產生過很大的影響。他也是羅賽蒂和莫里斯的朋友。

    伯恩-瓊斯原打算當牧師,但當他在牛津大學學習時與莫里斯相識為友後改變了主意。他倆讀了羅斯金的著作,並且在皇家藝術學院看到了拉斐爾前派畫家的繪畫之後,深受啟發。伯恩-瓊斯在跟隨他崇敬的羅塞蒂學了一段時間繪畫之後,1859年首次訪問了義大利。1862年他與羅斯金一起再訪義大利,回國後所創作的作品帶有明顯的波提切利與曼坦尼亞的痕跡。伯恩-瓊斯那夢幻般的浪漫風格是與第二代拉斐爾前派畫家的風格緊密地聯絡在一起的,他那些裝飾性很強的繪畫作品利用的是神秘主義和虛構的文學歷史,代表了19世紀工業主義的後退。他的名氣在19世紀80年代達到了高峰,《科費圖亞國王和乞丐少女》就是這一時期的作品。作品描繪的是一位國王四處尋覓,欲物色一個新娘,卻偏偏愛上了裝扮成乞丐的一名女子。

  • 2 # 詩夜城主

    繪畫大師瓊斯的油畫畫風

    愛德華·伯恩·瓊斯(1833~1898年)是19世紀英國著名畫家,也是屬於“拉斐爾前派”的成員之一,這和他早年跟隨羅塞蒂學習繪畫有關,羅塞蒂是“拉斐爾前派”的創始人之一,也是核心成員,所以,可以這麼認為,瓊斯的油畫畫風屬於“拉斐爾前派”風格,

    “拉斐爾前派”主張脫離制式化的創作方式,迴歸拉斐爾以前認真觀察、如實描摹自然的態度,並重視獨自的構想,我們都知道拉斐爾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畫家,所以要注意的是,瓊斯的“拉斐爾前派”畫風,並非是復古地“回到昔日的藝術”,而是要“回到昔日的正直”——一種素樸、純粹的繪畫態度,

    瓊斯筆下的油畫《潘神的花園》分享了羅塞蒂對早期義大利藝術的興趣,開篇簡單提到的瓊斯早年曾跟隨羅塞蒂學習繪畫,從而在自己的畫作中,也體現了羅塞蒂的風格。然而,從整體畫面效果來看,這幅作品的氣氛和風格又有文藝復興早期藝術大師科西莫和多西的古典畫風,

    只不過,瓊斯在這古典傳奇元素中添加了自己的新觀點,畫中潘神的外表被塑造成一個青澀少年,背景是阿卡迪亞,這個田園般的樂園是異教中伊甸園的對應物,這幅《潘神的花園》在構圖上有一點荒唐,瓊斯自己曾說:“畫作故意有點傻氣,和對傻氣的自滿……這是對倫敦幽默和機智風氣的反抗”。

    瓊斯作品《潘神的花園》

  • 3 # 一杯紅塵417

    愛德華·伯恩·瓊斯爵士(1833-1898年) ,英國畫家。

    他出生於伯明翰,就讀於牛津大學。年輕時並不愛好藝術,原是牛津神學院學生,在30歲以前,從未想過要投身繪畫。

    在牛津神學院學習神學時結識了威廉姆·莫里斯,二人成為終身好友。伯恩·瓊斯在拉斐爾前派藝術家羅塞蒂的勸說下,放棄了在教會任神職的機會,從此開始終生投身於藝術。

    在完成大學學業前,受到英國拉斐爾前派畫家和詩人但丁·加百列·羅塞蒂的影響,伯恩瓊斯將全部注意力轉向藝術。

    他的作品是當時統治英格蘭的浪漫主義流派的代表。他畫水彩和油畫。他的作品有《金色臺階》 、《大海深處》 ,以及《野玫瑰》等。

    伯恩·瓊斯的畫線上條的運用上,融合了拉斐爾前派的中世紀風格。

    他筆下的人物造型在尖細感、平面感上,又有古典主義的嚴謹構圖和唯美主義的節奏感以及對文學性題材的超越。

    伯恩·瓊斯深受後來唯美主義和頹廢主義者的景仰,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他對現實的蔑視,對物質主義的反感。

    他甚至很少做室外寫生,在神學院宗教靈性的研習經驗,使他成為“精神景觀"的大師。

    伯恩瓊斯的作品究竟如何呢?伯恩·瓊斯最擅長的就是水彩和油畫,而他最出名的確實他的油畫。

    他是一位色彩大師,對於衣袍和衣褶的表現也技藝精湛,並且在這兩方面,從未歸屬於一個特別的風格或流派。

    他的作品構圖細緻入微,描繪精中求精,這一切使他成為當時英國畫家中罕見的在全歐洲知名的人物。伯恩·瓊斯最愛的主題是高貴的女人、天使、神和英雄。

    他筆下的人物要麼猶豫,要麼沒有表情,她們優雅而倦怠,很少有快速的動作,這有時給伯恩·瓊斯的畫面帶來遠離人間煙火的美的氣氛。

    伯恩·瓊斯的畫線上條的運用上,融合了拉斐爾前派的中世紀風格。他筆下的人物造型在尖細感、平面感上,又有古典主義的嚴謹構圖和唯美主義的節奏感以及對文學性題材的超越。

    伯恩·瓊斯深受後來唯美注意和頹廢主義者的影響,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他對現實的蔑視,他的畫是為了“表現關於某種東西的美而浪漫的夢:它從未出現也不會出現,它在比所有亮過的光都美好的光中,它在除了慾望,無人能夠記起和辨識的地方,其中的形狀有神性的美,然後我就醒來”,而且“物質的科學越發達,我就要畫越多的天使,我就以它們的翅膀來捍衛靈魂的不死”。

    伯恩·瓊斯還是一個堅韌的完美主義者,他常常在幾年或十幾年後,回頭修改以前的舊稿子,而修改的次數之多和對完美的追求之純粹,曾經使他不止一次有要毀掉作品的衝動。

    王爾德曾經:他“……以更細膩的選擇精神,更無暇的獻身於美的精神,更強烈的追求完善的探索,代替了早期簡單的現實主義,他是一位善於做精美構圖,富於精神幻覺的大師,他的創作跟佛羅倫薩畫派的關係比與威尼斯畫派的關係更為密切,他感到完全模仿自然對於想象藝術是一種干擾。”

    “現代生活的外部表現並沒有干擾他,他力求使希臘、義大利和凱爾特人傳奇中一切美的東西都成為不朽。"

  • 4 # 道dao

    十九世紀的英國畫家愛德華•伯恩•瓊斯是一位大器晚成的畫家,年輕時他就讀於牛津大學的神學院,順理成章他以後應該是一個神職人員。

    因為受朋友的影響,30歲的時候他放棄了教會的工作,拿起了畫筆,在拉斐爾前派畫家羅塞蒂的指導下,瓊斯開始為教堂畫彩繪玻璃,後來又受僱去義大利臨摹一些大師留下的殘跡,這個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繪畫風格。

    瓊斯善於把握色彩,作品的構圖細緻入微.尤其在人物的衣服和衣褶的表現上技藝精湛,他最喜歡創作的主題是天使、神、英雄、以及高貴的女人,這使他在當時的歐洲擁有了較高的知名度。

    瓊斯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他的繪畫融合了拉斐爾前派的中世紀風格,人物造型既有古典主義的嚴謹又有唯美主義的節奏感,加上早期在神學院的學習經歷,使他成為一個善於表現“精神景觀”的大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外國人的體味通常比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