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湖小曉生

    明英宗朱祁鎮北伐瓦剌,絕對是讓明朝大臣一想起來就瑟瑟發抖的一件事。因為這一戰不僅損失了二十萬將士的性命,而且皇帝還被人家給抓走了。大明朝差點就要成為南宋,退守江南了。

    那麼為什麼沒人阻止明英宗朱祁鎮北伐呢?因為能夠阻止他的太皇太后張氏,以及名臣三楊:楊士奇、楊榮和楊溥都去世了,朱祁鎮當時已經親政,無人可以阻攔。

    朱祁鎮18歲之前,一直都是傀儡皇帝。

    歷史上對三楊有這麼一個評價: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這裡的西楊指的就是楊士奇,而東楊則是楊榮,楊溥便是南楊。

    這三個都是宰相之才,可在明宣宗朱瞻基去世以後,三楊肩負起了輔政重任。當然牽頭的還有太皇太后張氏。張氏是明仁宗朱高熾的皇后,是朱祁鎮的奶奶。

    而三楊是歷經了永曆、洪熙、宣德以及正統四個時期的老臣,他們在太皇太后張氏的帶領下,一起治理朝政,根本就沒有朱祁鎮什麼事兒。

    朱祁鎮年紀也小,當時也沒能力跟這幾個人唱反調,所以一直處於傀儡狀態。楊士奇在正統九年去世,楊榮在正統五年去世,楊溥在正統十一年去世。

    至於太皇太后張氏,早在正統七年就去世了。我們都知道,土木堡之變發生在正統十四年,所以說等到朱祁鎮打算御駕親征的時候,這一波可以控制他的人已經全部去世了。

    是時中官王振有寵於帝,漸預外庭事,導帝以嚴御下,大臣往往下獄。靖江王佐敬私饋榮金。榮先省墓,歸不之知。振欲藉以傾榮,士奇力解之,得已。榮尋卒,士奇、溥益孤。其明年遂大興師徵麓川,帑藏耗費,士馬物故者數萬。又明年,太皇太后崩,振勢益盛,大作威福,百官小有牴牾,輒執而系之。廷臣人人惴恐,士奇亦弗能制也。---《明史》

    沒有人管著他了,朱祁鎮自然是可以無法無天了。再加上他喜歡任用宦官王振,使得朝中群臣都遭到宦官們的挾制,根本就沒人敢跟朱祁鎮唱反調。

    兵部尚書鄺埜本來是持反對意見的,結果朱祁鎮興致盎然,把鄺埜也帶在身邊一起參加了北伐,結果導致鄺埜慘死陣前。

    大明王朝的主心骨于謙,當時在幹些什麼?

    于謙是個不卑不亢的人,我們看過《大明王朝1566》,一定對海瑞這個人的印象比較深刻。其實歷史上的海瑞,根本就沒那麼牛掰,真正牛掰的是于謙,而這部劇裡海瑞的形象,正是從於謙這兒得來的靈感。

    于謙早年就是個剛直不阿的人,當時三楊陸續去世,朝政被宦官王振一手把持。于謙作為河南、山西的巡撫,進京城彙報工作的時候,從來都不帶禮物給王振。

    其他所有官員都帶禮物,甚至有人提醒于謙,帶點土特產也好啊,可是于謙把袖子一揮,說只有清風帶過去罷了。

    因此于謙徹底得罪了王振,在王振的打壓之下,于謙先是被關入了死牢,後來迫於于謙在民間的威望,不得不將他釋放,囚禁在山西。

    可這個時候大家還是不依不饒,甚至明朝宗室王爺都出面求情,王振無奈之下,只好再次恢復了于謙巡撫的職責。

    謙之為兵部也,也先勢方張;而福建鄧茂七、浙江葉宗留、廣東黃蕭養各擁眾僭號;湖廣、貴州、廣西、瑤、僮、苗、僚所至蜂起。前後徵調,皆謙獨運。當軍馬倥傯,變在俄頃,謙目視指屈,口具章奏,悉合機宜。僚吏受成,相顧駭服。號令明審,雖勳臣宿將小不中律,即請旨切責。片紙行萬里外,靡不惕息。其才略開敏,精神周至,一時無與比。---《明史》

    正統十三年,于謙被召回京城,擔任兵部左侍郎。而朱祁鎮北伐,是發生在正統十四年,所以說當時于謙應該是在京城的,而且是反對北伐的。

    但是他的頂頭上司鄺埜已經提出了兵部的態度,所以于謙不可能越級去跟朱祁鎮抗爭。鄺埜的態度就是于謙的態度,只不過于謙比鄺埜幸運,因為他只是兵部左侍郎,不需要跟著皇帝一起北伐。鄺埜這個兵部尚書就沒那麼幸運了。

    王振當政期間,連於謙都阻止不了。

    三楊要是活著,那肯定是可以阻止朱祁鎮北伐的。因為他們德高望重,是大明朝的主心骨。可是他們仨都相繼離開了人世。

    太皇太后張氏在的話,也能阻止她的孫子北伐,畢竟張太后是朱祁鎮的奶奶,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可惜張太后也去世了。

    剩下的于謙,本來也是要阻止朱祁鎮北伐的,但是于謙的級別實在是不夠。他當時只是兵部左侍郎,根本就沒有話語權。

    連兵部尚書鄺埜都沒辦法阻止朱祁鎮,更別說于謙了。當時王振掌權,朝中大部分都是他的黨羽,就算不完全依附於他,至少也不敢得罪他。

    尤其是那些錦衣衛,都是王振一手把持著,這是明朝官員們最害怕的一票人。因為你犯了王法,至少還要經過三堂會審再按照大明律給你定罪,可是你要是被這幫人給抓了,根本就不需要定罪,就能把你弄死。

    為什麼?因為他們代表的是皇帝,是皇帝要弄死你,你敢說個不字嗎?王振手裡掌握著這麼一幫人,于謙自然也不敢造次。

    而且話又說回來,皇帝御駕親征,其實並不是一件壞事。當年寇準逼著宋真宗御駕親征,這才保住了北宋的半壁江山,朱祁鎮御駕親征未必就一定會失敗。

    于謙不是這件事的主謀,所以他也不敢斷言朱祁鎮這麼做就一定是錯誤的。誰也不能預知以後的事情,萬一朱祁鎮大獲全勝,那于謙豈不是要阻礙皇帝建功立業了?

    總結:在朱祁鎮眼裡,三楊比不上王振。

    三楊是名臣,是德高望重的老臣,是名垂青史的人物。而王振則是一個諂媚小人,也是一個遺臭萬年的宦官。

    可是我們會發現,三楊活著的時候,朱祁鎮是十分壓抑的,他們讓朱祁鎮幹什麼朱祁鎮就必須要幹什麼。

    這麼一來朱祁鎮心裡當然不舒服,王振就不同了,雖然王振手握大權,可是他卻對朱祁鎮言聽計從。為什麼明朝皇帝喜歡用宦官?理由就在這裡。

    任用賢臣,的確有利於國家的發展。但是賢臣往往會掣肘皇權,比如說三楊就架空了朱祁鎮,而於謙其實也架空了朱祁鈺。

    可是用宦官,這樣的事情就完美地避開了,雖然不利於國家的發展,但是有利於皇權的至高無上。從朱祁鎮的角度來看,他肯定是討厭三楊,更喜歡王振的。

    參考資料:《明史》

  • 2 # 明太宗

    土木堡之變發生在正統十四年間,能夠鎮壓得住王振的張太皇太后和“內閣三楊”到這個時候已經沒落,朝堂之上都是王振的黨羽,想阻止談何容易。

    張太皇太后去世,“內閣三楊”沒落

    一直拿王振在手裡把玩的張太皇太后於正統七年十月去世。自從太皇太后去世,受到朱祁鎮寵信的王振就開始肆無忌憚的清理“三楊”,不斷地安插自己的勢力。

    此時的楊榮早已去世,內閣中剩下了年老的楊士奇和楊溥。楊士奇的兒子楊稷仗著父親在朝中的勢力,整天在老家橫行霸道,而且還犯下數宗命案。當有人將楊士奇兒子犯下數宗命案橫行鄉里的事情告訴楊士奇時,楊士奇不相信,以掃墓為名,回到老家,看是不是這一回事。

    楊士奇回家後,楊稷裝的像條狗一樣乖,把自己的老父親一直矇騙在鼓裡。當這些事情被王振知道後,由於朝廷之上基本全是王振的黨羽,王振利用自己的黨羽打擊楊士奇教子無方,逼迫楊士奇告老還鄉。

    剩下的一個楊溥雖然身在內閣,但是已經年老多病,單單靠他一個人根本對付不了滿朝黨羽和受到朱祁鎮寵幸的王振。到了正統十四年,只能在陰曹地府裡眼睜睜的看著王振帶領北京三大營的二十萬兵馬走向閻王殿。

    總結

    自從張太皇太后去世後,朝廷上就沒有一個人能管得了王振了。王振甚至把朱元璋立下“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的鐵碑給直接拆掉。而此時的朝廷上下,竟然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連那些言官都保持沉默。從這裡基本上就可以看出,王振就是明朝的趙高。

  • 3 # 小小小百科全書

    三楊內閣指的是明朝時期的內閣重臣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他們三人分別歷經了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朝,宣德直至正統時期,他們三人入主內閣,成為了大明朝權力巔峰的人物。他們在任輔臣期間,安定邊防、整頓吏治、發展經濟,使明朝的國力繼續沿著鼎盛的軌道發展,並使明代閣臣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由原來的皇帝辦事員轉變為具有丞相性質的輔臣,他們因此被史家視為名臣。三楊內閣也是明朝歷史上最佳的權利組合。

    為何三楊內閣不阻止明英宗朱祁鎮親征瓦刺,這個問題非常要解釋,因為在明英宗朱祁鎮想要親征瓦刺的時候,三楊內閣都已經全部去世了。朱祁鎮即位的時候是在宣德十年,當時的朱祁鎮還只是一個八歲的幼兒。國強主弱顯然是不行的。所以在宣德十年雖然朱祁鎮即位了,但朱祁鎮僅僅也只是一個娃娃皇帝罷了。當時整個大明朝的實際控制權都在太皇太后張氏的手中掌握。太皇太后張氏是明朝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他手握大權並沒有謀求私利,而是一心為公。她先提拔重用了三楊內閣掌管國事,之後又親自教導朱祁鎮。

    更重要的是,太皇太后張氏掌權期間,太監王振不僅沒有一點貪權的機會,相反還被張氏給壓的死死的。三天兩頭的把王振找過去罵一頓,有效的壓制了王振。這就使得在張氏掌權期間,王振並不敢貪權,相反王振還非常的聽話乖巧。直到後來太皇太后張氏和三楊內閣先後離世,王振才開始跳脫起來。三楊中楊榮是在正統五年去世的,楊士奇是正統九年去世的,楊溥是正統十一年去世的。太皇太后張氏是正統八年去世的。朱祁鎮想要討伐瓦刺的時候三楊早就離世了,骨頭都快爛了,他們拿什麼阻止朱祁鎮呢?

    而朱祁鎮之所以會動起了親征瓦刺的念頭,一方面是因為朱祁鎮生活在錦衣玉食的生活中。他根本沒有經歷過任何的苦難。他總想著效仿當年自己父親親征打敗漢王一樣,朱祁鎮也想擊敗瓦刺來宣揚武功。他認為蒙古人分裂出的瓦刺根本不值一提。但誰想朱祁鎮輕視了敵人,也把自己想象的過於強大了。另一方面王振也在不停的唆使朱祁鎮出征。明朝和瓦刺的關係惡劣是王振一手導致的。他闖了禍自然想要圓過去。再加上他也看不起瓦刺,所以不停的唆使朱祁鎮出征。就這樣年輕的朱祁鎮經歷了人生中的重大挫折。朱祁鎮原本有機會可以成為一個偉大的皇帝,但溫室中成長的皇帝缺乏鍛鍊,再加上太監王振的唆使,這才導致了明朝歷史上最屈辱的事件發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7天工獎作品差強人意,還有辦下去的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