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探源

    《明宮褒姒鄭貴妃,難圓的帝王夢》

    明宮褒姒鄭貴妃,難圓的帝王夢

    大家都知道明朝有一位20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他的老師就是明朝名臣張居正。但是萬曆有個貴妃姓鄭知道的人可能就不是很多。

    明朝的這位萬曆皇帝生長環境還是不錯的,因為上有李太后呵護,有嚴師張居正的言傳身教,但是,相對來說這個在恩寵和愛包圍環境長大的孩子,並沒有多少自由。

    加上大太監馮寶,李太后和張居正三個人的聯合約束,他並不能肆無忌憚地做事,這也是一個正常孩子的常態。

    1572年萬曆登基,年僅十歲。

    萬曆皇帝因為年齡太小,朝中有張居正輔政,那個時代應該說還是比較好的時代。因為雖然皇帝小,但是李太后也沒有外戚干政,一切事還是聽從張居正安排。

    張居正儘管權傾朝野,除了生活腐化一點,其他的關於改革吏治,治理國家還是做得不錯。

    萬曆這個小皇帝是個輕鬆的幸福圍繞的小皇帝。

    一次萬曆去母親的宮裡去,看見一個姓王宮女,那時候的宮女看見皇帝,可能誰都想勾引一下,這個享受無盡寵愛的萬曆皇帝,於是就和這個宮女臨時雲雨了一番。

    萬曆做完這事就忘了,他也不喜歡那個宮女,再沒有去找她。

    令人沒想到的是這個宮女竟然暗結珠胎懷孕了。

    李太后有些生氣,皇帝竟然動起自己宮裡的宮女,但是又有些高興,畢竟自己要有孫子了。

    1578年禮部奉太后旨意為萬曆和李氏主持了大婚儀式,並冊封王氏為恭妃,婚禮由張居正等人主持。

    經過十月懷胎,這個王恭妃竟然生了個兒子,取名朱常洛。

    萬曆不喜歡王皇后也對其他的宮女不感興趣,直到鄭貴妃的出現,才算遇到了真正的知音。

    幾年後宮中選妃,選中了河北大興一家姓鄭的女子,就是後來的鄭貴妃。

    這個鄭貴妃的出現徹底征服了萬曆的心。

    史書記載這個鄭貴妃風姿綽約,聰明機警,通曉詩文,讓萬曆深深地迷戀上了。

    萬曆和鄭貴妃整日纏綿在一起。

    在中國的宮廷大臣們最擔心出現褒姒這樣的人物,她們一旦迷住皇帝必然要左右朝政,擾亂國家,所以,他們十分害怕鄭貴妃干政。

    再加上明朝的大臣們有個毛病就是故意顯示自己的正直,以犯顏直諫為榮。這大概是宋朝奸臣多,矯枉過正的後遺症。

    明朝的大臣有多直看看方孝孺和海瑞就知道了。

    方孝孺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的手下,後來,朱允炆的四叔燕王朱棣在北京起兵造反,打到南京,朱允炆不知所蹤,宰相方孝孺被被捉帶到朝上,朱棣令其起草文告,大概就是宣佈新皇帝就位。

    方孝孺堅不從命,並痛斥朱棣是亂臣賊子,朱棣說:“你若不從命本皇帝會滅你九族”,方孝孺、說:“你就是滅我十族也不會從命。”

    大怒之下的朱棣,命斬方孝孺十族。

    臣剛直該說那是國家之幸,但是把這當成信仰,故意來表現,為直而直,則又是一回事。

    就說那個海瑞,見什麼毛病就說,也是遭人恨,但海瑞畢竟心裡想的是國家,是忠於人民的,誰也無法奈何這樣的人,皇帝也只能流放不能殺。

    但是萬曆這些直臣就是不一樣了,他們是為了直而直,他們是挑著事說,沒事也要說你有事,弄得皇帝非常難受,說他們“訕言賣直。”

    試想一下,一個上級不管說什麼下邊都想著法反對,這事還怎麼做,沒有權威嘛。

    萬曆與這些人大概整日周旋纏磨。這回可遇上大事了,因為宮裡的鄭貴妃迷住了皇帝,這還了得,這些大臣的反對聲就更起勁了。

    特別是鄭貴妃還生了個兒子,取名朱常洵,大臣們就極力主張加緊冊立朱常洛為太子,他們想這樣可能就會安全許多,他們實際上要與這個聰明伶俐的鄭貴妃做鬥爭。

    但萬曆正寵愛著鄭貴妃,可能在宮闈里耳鬢廝磨,也沒少承諾讓她的兒子繼承王位。

    大臣們認為應該按照祖訓立大兒子為太子,而萬曆打心眼裡想立朱常洵為太子,他們不斷地上書皇帝,萬曆堅決抵制,就是不立太子。

    圍繞著立太子這件事不斷髮生爭執,爭吵不休,大臣們仗著人多嘴多,萬曆依仗著手握皇權,實在太煩了,萬曆乾脆不上朝了,呆在後宮不出來三十年。這就是明朝的“國本之爭”。

    有人說離開誰地球都轉,萬曆三十年不上朝對國家影響不大,而且還打了"萬曆三大徵"(萬曆三大徵指:平定蒙古人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北韓之役;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但這些功勞,還是彌補不了他幾十年不上朝所積累的問題。這是萬曆實在推不過去的責任了,就管一下,大部分的事還是不管。

    “國本之爭”的後果十分惡劣,因為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好多奏章放在那無人批閱,落上了一層灰,那時候明朝政府運作接近於癱瘓,全國一半的地方巡撫空缺。

    政府運作只差沒有停擺,也不知道那時候的官員們是怎麼活的。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朱元璋的時代那樣嚴厲打擊貪汙腐敗,依舊有那些人親赴後繼地貪汙。到了萬曆這代,皇帝不那麼嚴厲了,甚至屁事不管,這些人爭著搶著當直臣,大概貪汙也不嚴重。

    再說鄭貴妃一門心思想讓萬曆立自己的兒子為皇帝,據傳說還讓萬曆寫了個遺詔,放在了房樑上,這下萬無一失了。

    但人算不如天算,最後鄭貴妃還是沒有成功。

    這期間還發生了一個慘案。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5月,一男子手持一根木棒,突然出現在太子朱常洛所居住的慈慶宮門前。他將守門的太監一棒子打倒,然後衝進門內去,直闖太子寢殿而去,宮內的太監們慌忙將他捉住。神宗吩咐,將嫌犯送交負責皇城保衛的衙門審問,負責巡視守衛皇城的御史劉廷元審問後向神宗報告。原來嫌犯名叫張差,家住薊州井兒峪,一直行為癲狂,疑患有精神疾病,但相貌言談頗為狡猾,應該嚴加訊問。

    神宗又吩咐案件移交刑部複審,刑部郎中胡士相複審後,認為張差確實是個瘋子,並判了斬刑。提牢主事私下裡套問張差,張差供出是宮裡的太監將他引到慈慶宮門前的,提牢主事將這個口供轉告給刑部侍郎張問達。

    事情傳開後,很多朝臣都懷疑是鄭貴妃和他的哥哥鄭國泰陰謀策劃借張差之手殺掉太子。御史過庭後發文給薊州地方官,命他們查明張差在井兒峪老家的情況。

    薊州 知州戚延齡經過調查認為張差在家裡就已經得了瘋癲病。張問達採納刑部員外郎陸夢龍的意見,下令刑部十三司對張差進行會審。參加會審的其他官員都知道事關重大,不敢深究,惟獨陸夢龍審問得特別認真。張差供出給他引路的太臨是龐保、劉成兩人,這兩人對他說:“打死小爺(指朱常洛),有吃有穿”。龐保、劉成都是鄭貴妃手下的太監,再往下查,勢必牽連到鄭貴妃。

    神宗朱翊鈞已經25年不見群臣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他不出面就無法收拾。於是,他召見大學士方從哲、吳道南及文武百官,拉著太子朱常洛的手對他們說:“這個兒子很孝順,朕特別喜歡他。你們這些宮外的臣子,不要動不動就散佈流言,離間我父子!”他回頭對朱常洛說道:“你有什麼話,就在這裡對他們統統說出來。”朱常洛對百官說道:“張差是瘋癲之人,趕快把他處決算了。我父子何等親愛,外面議論紛紛,都是不應該的!再議論下去,你們就是心目中沒有國君的臣子,還害得我要成為不孝的兒子了!”神宗導演了這一幕父子雙簧,群臣無話可說,“梃擊”一案也就不了了之。

    1620年7月21日,萬曆皇帝駕崩,鄭貴妃急忙跑到房樑上取出那個寫上他兒子的名字的皇帝的遺詔,準備拿給那些大臣們,這是她回擊她們的最有力的武器,想必在那時如果這份皇帝的遺詔不出問題,這些大臣們還真的不好辦,畢竟先皇的意志不能違背。

    命運可真是捉弄人,當鄭貴妃開啟那個落滿灰塵的盒子,取出塵封多年的皇帝遺詔的時候,她驚呆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遺詔中他的兒子的名字竟然被蟲子咬去了。

    ……

    聰明的鄭貴妃只有認輸了,他眼睜睜地看著那些大臣們擁立朱常洛的登基典禮,而自己的靠山萬曆皇帝早已不在人世了,事實上她也沒有什麼靠山了,從今天起她的靠山就是她的智慧,她還有兒子,兒子的幸福還需要她。

    鄭貴妃就是鄭貴妃,她沒有撒潑耍賴,也沒有自暴自棄任人宰割,而是轉而加緊開始籠絡新皇帝。她一天為皇帝送去八個絕色美女。

    不爭氣的朱常洛三十幾歲了,一直忐忑不安地活在宮中,終於等到了問鼎皇帝寶座的時刻,可能是吃不消那幾個美女或突然的大富大貴,登基當天就病倒了,

    事情還是和鄭貴妃有關係。

    朱常洛當太子時,身邊有兩個姓李的選侍,號稱東李西李。朱常洛特別寵愛西李,鄭貴妃首先拉攏西李,她出面提議立西李為皇后,西李則提議封她為皇太后以作為報答。鄭貴妃又挑選了8個美貌的女子送給光宗。朱常洛沉溺於女色,身體一下子垮下來。他吃了宦官崔文升進的洩藥,一天要拉三四十次,人眼看著就要不行了,鴻臚寺丞李可灼自稱有仙丹,治得了朱常洛的病。朱常洛一聽說是“仙丹”,十分歡喜,連忙叫太監召李可灼進宮送藥。

    李可灼進的藥是一種紅色的丸子。朱常洛吃了一顆,病情好像有了緩解,一再誇獎李可灼:“忠臣!忠臣!”下午三點多鐘,朱常洛又吃下一顆紅丸,想不到,第二天黎明,他就死掉了。算起來,明光宗朱常洛前前後後只當了一個月的皇帝。

    明光宗朱常洛暴死,朝中大譁。人們指責崔文升是鄭貴妃的心腹,他故意用洩藥,傷了朱常洛的元氣,其罪不在張差之下。又指責李可灼結交宦官,妄進紅丸,是導致朱常洛死亡的元兇。最後兩人同時被處死,紅丸案也沒有能夠進一步追查。

    光宗死後由其長子朱由校繼位,朱常洛的母親,這位不受待見的宮女的後代終於登上了權力的巔峰。

    朱由校在位七年,有一次和魏忠賢等人去湖上游玩,大概太高興手舞足蹈一不下心掉進湖裡得了病。皇帝得病誰也不敢治,朱由校活了兩年,後來又是一位神醫奉獻了仙丹,吃了以後出現全身水腫死去了,那時候的人真愚昧,什麼都敢吃,大概是一種什麼東西傷害了腎臟,才出現水腫死的,再說他爸爸也是吃了仙丹死的。

    熹宗死後,由於沒有子嗣,將王位傳給異母弟弟朱由檢,指望他能引領國家振興,就是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很用功,試圖中興衰朽不堪的大明,他日夜工作穿破舊的衣服,他搬倒了魏忠賢,與文官集團分庭抗禮,最後由於內憂外患,加上濫殺大臣,朝廷無人抵禦外辱,最後被李自成大順軍圍城,城破後吊死在紫禁城後煤山上,明朝走向滅亡。

    崇禎倒是十分小心,連吃飯都要由人嘗一下,絕對不同於她的哥哥和爸爸,這樣的人是不會吃什麼仙丹的,但卻死於政治的失敗。其實崇禎當時的政治環境還是不錯的,在宮裡沒有那些殘酷的鬥爭,比起朱常洛所處環境的兇險平安多了,只是外部環境極度惡化了,皇家抱殘守缺,如何抵得了在天下馳騁的豪傑們。

    後來的日子,再也沒有鄭貴妃的聲音,也沒有受到清算,實際上她的罪惡還是蠻多的。

    原來明朝的後幾位君主都是那位不知名的宮女的後代,而且後來還位及居皇太后,太皇太后。也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鄭貴妃的兒子被封為福王,擁有很大的封地,擁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據說這個福王只知道吃,體重長到了四百斤,後來明朝滅亡的時候,其他人都逃跑了,他因為體重太大跑不掉,傳說被李自成用鍋蒸了吃了。

    這就是明朝後期兩個妃子的傳奇故事,一個聰明伶俐,一個傻人傻福,難道一切都是天意?

    我還是願意相信歷史出於偶然,難道恭妃的興起還不算曆史的偶然嗎?

    只因為萬曆的一次打野。

    再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大臣,恐怕鄭貴妃真的要一手遮天,怎麼會有王恭妃什麼事,這個王恭妃也是撿來的福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鱷魚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