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儒

    自從學會了爬格子,我就學會了抽菸。

    這句話是我從一位老前輩那裡聽來的。抽菸一方面能夠讓人靈感迸發 至於有沒有道理就不清楚了,另一方面透過抽菸可以緩解壓力 ,凡是沉浸在自己世界裡要構建自己的作家大多這樣,需要緩解,抽菸就是一種方式。

  • 2 # 例外狀態

    沒有什麼理由,很簡單,煩惱與煙不可分離,只不過作家從事的是文字工作,看起來似乎好像是“作家文人總是煙不離口”,其實這是錯覺,喜歡抽菸的大有人在,各行各業都有啊。

    不過文人作家關於抽菸的文字記錄倒是不少,在《魯迅先生的香菸》一文中,許廣平寫道:“凡是和魯迅先生見面比較多的人,大約第一個印象就是他手裡總有一枝煙拿著,每每和客人談笑,必定煙霧瀰漫。如果自己不是吸菸的,離開之後,被煙燻著過的衣衫,也還留有一些氣味。這就是見過魯迅先生之後的一個確實證據。”

    記得林語堂對此有過很微妙的說法:“誰都知道,作文者必精力美滿,意到神飛,胸襟豁達,鋒發韻流,方有好文出現,讀書亦必能會神會意,胸中了無窒礙,神遊其間,方算是讀。此種心境,不吸菸豈可辦到?在這興會之時,我們覺得伸手拿一支菸乃惟一合理的行為;若是把一塊牛皮糖塞入口裡,反為俗不可耐之勾當。”

    眾所周知,吸菸一旦習慣了,很難戒掉,比如作家梁實秋就說過自己這方面的痛苦經驗:我吸了幾十年煙,最後才改吸不花錢的新鮮空氣。如果在公共場所遇到有人口裡冒煙,甚或直向我的面前噴射毒霧,我便退避三舍,心裡暗自詛咒:我過去就是這副討人嫌惡的樣子!而戒菸之後的梁實秋,不僅翻譯和寫作了大量文章,還一直活到84歲。所以所謂作家總是愛好抽菸,煙不離口,並非一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留的山藥栽子已經發小芽了。還不到清明節氣,能提前種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