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神農35

    水稻惡苗病與稻瘟病是近年來,水稻種植主要預防病害中的兩大病害。雖然惡苗病徒長型症狀有明顯區分,但是這種隱性沒有明顯特徵的,夾雜在正常健康植株內,不發病一般用肉眼很難區分是否帶病菌,只有植株有發病症狀我們才能看出來,一般這種症狀與稻瘟病穗頸瘟有雷同之處。因為只從田面看症狀表現都是死穗也易混淆。那麼如題所問?

    水稻惡苗病與稻瘟病如何區別?

    水稻惡苗病與稻瘟病的區分,首先要從病害病理,和病害外部表現特徵來區分,兩種病害共性都是為害水稻,包括苗期,長穗期,結實期。兩種病害均屬於真菌病害,但卻分別為兩個不同菌屬。兩種病害雖然在死穗田間表現有相相之處,但是總體來看還是有明顯區別的。

    惡苗病結實期田間症狀表現

    透過圖片我們可以看到,發病稻株與正常植株的高矮沒有明顯差異。如果不細看還真以為是穗莖瘟,但是從圖片中感病稻株的葉片,莖稈處也明顯區別於穗頸瘟的葉片和莖稈。此時感惡苗病植株葉片以逐漸乾枯,莖稈逐漸呈枯腐狀態。這種病害症狀表現之前也被一些稻農誤以為是水稻綿腐病。

    早期診斷非徒長型病株辦法,一般非徒長型惡苗病稻株下部葉片發黃,上部葉片張開角度大,地生部莖節處長出倒生根。感病重不抽穗,枯死病株在潮溼條件下表面長滿淡紅色或白色粉黴。感病輕病株一般能夠抽穗,但是抽出的穗小且短,籽粒不實。

    惡苗病的發病規律

    惡苗病主要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種子內外越冬,該病為高溫病害,當土溫在30℃~35℃時,適宜在幼苗上發病,土溫在25℃以下,植株感病後不表現症狀。移栽時,高溫或中午光照強,發病多。傷口是病均侵染的重要途徑,種子受機械損傷或秧苗根部受傷。多易發病。一般旱秧比水秧發病重,中午移栽比早晚移栽發病多。田間氮肥施用量過大又有利於病害的發展。

    防治方法

    水稻惡苗病主要出現在秧苗期和分櫱後期,由於該病最主要初侵染源是帶病種子,因此,播前寖種消毒是防治此病的關鍵有效手段。做好催芽播種工作,種芽不宜催的過長,根芽長出2mm以內為宜,以免播種時易造成損傷而有利於病原菌侵入。揭盤,拔秧時應儘量避免秧根損傷太重,同時應儘量避免在高溫和中午時段插秧以減輕發病。禁忌在冷水中寖秧,不要插隔夜秧,不要插大齡秧,不要插深泥秧。所以根據以上總總,防治惡苗病我們應該以切斷病原菌為基礎,培育健壯苗,增強防控病菌侵害機制。

    穗頸瘟結實期田間症狀表現

    穗頸瘟,用咱們稻農的話講,叫死穗子,一般穗頸瘟多發於水稻抽穗揚花後的灌漿初期階段。感病早的形成空癟白穗,感病晚的籽粒不實,飽滿度差。該圖片是2019年水稻結實期,田間病害檢測採集的樣本。

    稻瘟病包括:苗瘟,葉瘟,枝梗瘟,穗頸瘟等均為真菌性病害,屬於半知菌亞門梨孢黴屬真菌。

    透過圖片我們來看,惡苗病與穗頸瘟的明顯區別,就在於兩種死穗,前者是受害後植株整體症狀突出。後者感病後病害位置,只表現在穗頸部,水稻感病後,水分和養分的疏鬆通道被切斷,致使穗部的水分和養分無法得到供應,而形成死穗,早期發病易形成白穗,整穗沒有一粒子實。發生晚的籽粒飽滿度差,籽粒不實,千粒重下降,影響產量。

    但是植株穗頸下部與惡苗病感病植株有明顯不同的是,沒有病害症狀。

    稻瘟病的發病規律與惡苗病的區別

    稻瘟病的發病規律與惡苗病發病規律雖然都是菌絲和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但是,稻瘟病的傳播途徑更廣。病源宿主包括病株稻草,稻穀。發生條件是中溫高溼。稻瘟病高發區域,易感病年分,在溫溼度適宜的條件下發病侵染稻株。由其是在水稻處於感病階段時,氣溫在24~28℃,陰雨寡照,田間溼度在90以上,易引起稻瘟病嚴重發生。光照充足,相對溼度低於85%。病原菌病害受抑制。

    從這些發病規律看,兩種病害,發病機理,也存在明顯反差,惡苗病是高溫,乾旱易感病,且發病重,這裡不同點就是,弱質秧苗感惡苗病的機率更高,也就是前面我們所談到的,栽插時間和植傷問題。

    根據以上總總看,加強病原菌的防控機制和田間中後期管理,從源頭切斷病害。是我們防控兩種病害的有效措施。

  • 2 # 鄂東三農

    水稻的惡苗病和稻瘟病如何區別?水稻的惡苗病和稻瘟病,在發病的症狀上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

    水稻的惡苗病。水稻的惡苗病又叫徒長病。是水稻的一種常見病害,特別是雜交水稻發病比較嚴重。發病後水稻徒長,嚴重的枯死,植株一般不能抽穗。發病遲的雖然能抽穗,可是結實率差,癟粒秕穀多,產量下降,損失可達40~50%。從苗期至抽穗期均可以發生。帶病稻種播種後不能發芽;有的雖然發芽,卻不久蔫萎枯死。染病輕的稻種生長的幼苗比健壯幼苗要纖細,通常高出正常苗的三分之一,現淡黃綠色,葉片和葉鞘比正常株狹窄,根系發育不良,根毛少。大部分秧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長出淡紅色或者白色粉狀物質,就是分生孢子。移栽後10~30天發病,分櫱少,或者不分櫱,節間伸長,節部彎曲,呈淡褐色,節上生長許多倒生鬚根。發病的稻株,一般在抽穗前死亡,輕微的不能完全抽穗,或者劍葉葉枯,提前抽穗,穗小不能結實,或者白穗。在死亡時葉鞘和莖杆上產生淡紅色或白色粉狀物。水稻粒變成褐色或在穎殼合縫上長出淡紅色黴層。

    水稻的稻瘟病。從水稻苗期至整個生育期都有發病,根據發病時期和部位分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和穀粒瘟,其中葉瘟和穗頸瘟對水稻產量影響非常大。①苗瘟,發生在秧苗三葉期前,帶菌種子可使幼芽變褐彎曲,不能正常生長,逐漸枯死。秧苗典型症狀是初為水漬狀斑點,後期病苗基本變成黑褐色,隨後變成黃褐色枯死。②葉瘟發生在三葉期到移栽後葉片上,一般在插秧後到拔節期盛發。葉瘟病斑隨水稻品種的抗病性和天氣條件不同而異,通常分為普通型、急性型、白點型和褐點型四種種類。③節瘟、穗頸瘟和穀粒瘟分別發生在植株的莖節、穗頸、穀粒上。莖節上病斑成褐色,病斑圍觀莖發生擴充套件後,莖節失水溢縮,容易折斷,形成白穗或者子粒不飽滿。稻頸上的病斑,開始為褐色小斑點,擴大後變成深褐色,發病早且重,出現白穗,病害輕的會出現秕穀。穀粒瘟發生在穀殼和護穎上,病斑成橢圓形,葉間灰白色,造成暗灰色或灰白色秕穀。

    總之,水稻惡苗病和稻瘟病相同點都是真菌性病害,在病理、病症、病源和發病原因上都有不同的性質特點,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

  • 3 # 鄉村米粒

    水稻就是我們日用的主食--大米的原型了。水稻結出來的子實就是稻穀,稻穀透過各種工序脫去穀殼就變成糙米,糙米碾去米糠的那一層就得到了我們吃的大米。提到水稻就要先來感謝下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米飯很好吃,但是種植水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要珍惜糧食,拒絕浪費。水稻在種植的過程中會出現什麼樣的病害?水稻的惡苗病與稻瘟病如何區別?該如何預防和治理呢?

    一、種植水稻過程中遇到的病害

    種植水稻,農戶最怕的莫過於在種植水稻過程中,水稻遇到病害導致糧食的大量減產。種植水稻過程中遇到的主要病害有三種,分別是::稻瘟病、白葉枯病、紋枯病。水稻的其他病害還有:惡苗病、稻曲病、霜黴病、水稻葉尖枯病、胡麻斑病、雲形病等。

    二、如何區別水稻的惡苗病與稻瘟病?

    1、惡苗病:

    水稻的惡苗病又稱為徒長病,從水稻的苗期到收割期都有可能發生,產生這種危害的主要是由種子帶菌和病稻草引起的,帶菌的種子往往在苗期就不能存活,即使存活萌芽也很快就會出現死亡。有病的種子往往比較瘦弱和纖長,顏色呈現黃綠色,根系表現出營養不良,根苗稀少,莖上會出現暗褐色的斑紋。孕穗期穗形短小和籽粒不實,摸起來整個都是空空的,穗裡面沒有東西。在潮溼的天氣中會發現病株會長淡紅色和白色的黴狀物,聞起來有一股很重的黴味。

    2、稻瘟病:

    整個生育期都有發生稻瘟病的可能,可以說是最嚴重的一種病害,發病的部位不受限制,葉、杆、穗都可能發病,所以就有苗瘟、葉瘟、穗頸瘟、穀粒瘟之說。發生稻瘟病前期有褐色的病斑產生(形狀有橢圓形或者不規則形),育穗會變成一半白色一半是綠色的穀穗,嚴重的話就會出現整株的水稻枯死,像燒焦了一樣。

    三、怎麼預防惡苗病和稻瘟病?

    1、預防惡苗病:

    ①、加強栽培過程中的管理,減少種子培育過程中受傷,催芽過程不宜太長,拔根的時候注意避免根部的損傷。

    ②、選擇種子的時候,注意選擇不要帶有病菌的種子,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選擇的田地也要注意不要有病菌,發現帶有病菌的種子要及時拔除,以防汙染其他沒有病菌的種子。

    2、預防稻瘟病:

    ①、選用的種子最好是品質優、抗病強、多品種種植,種子不要過於單一。

    ②、種植的密度不要過大,保持稻田的通透性和通光性,注意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收割後注意曬田。

  • 4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的惡苗病和稻瘟病是兩種不同的病害,發病機理和發病表現也有很大的區別,還是很好區分的。

    惡苗病,是水稻種子攜帶的病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的表現為育秧期間部分秧苗植株較高,超過正常植株的三分之一。植株細長、葉色較淡、葉片較正常秧苗窄且長,俗稱“公稻子”;這樣的秧苗移栽到本田之後,一般都會在抽穗之前死亡,也有少量的能夠抽穗但是基本不會結實。“公稻子”在移栽之後,高度還是要超過正常秧苗許多,非常的突出。抽穗之前死亡大多是在莖基上部出現潰爛的情況而死亡。對於惡苗病的防治主要是在浸種催芽之前使用種衣劑包衣或者浸種催芽期間使用添加了浸種藥劑的浸種水浸泡,對惡苗病的防治效果比較好。

    稻瘟病,號稱水稻的“不死癌症”,對水稻的產量和品質有著嚴重的影響,發病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造成絕產。在南方,稻瘟病全期都可發生,苗瘟、葉瘟、穗頸瘟、枝梗瘟,發病種類還是比較多的;在北方由於氣候的原因,種類相對少一點,少了個苗瘟。對於稻瘟病的發生原因來說也是比較多樣化的,比如說種子攜帶病菌、長期深水淹灌、品種抗病性差、防病不到位、氮肥施用過量、階段性高溫以及大風引起的葉片傷口等都有可能造成稻瘟病的發生。

    至於說如何防治稻瘟病,要多方面配合。比如說合理施用氮肥,在生育節點期進行藥劑防治,曬田,清理田地周圍的雜草、選擇抗病品種以及焚燒秸稈等,都是防治稻瘟病的一些措施。但是,防治稻瘟病不能只專一項,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5 # 阿華記農

    水稻的惡苗病和稻瘟病,因發病時外觀差異明顯,所以還是很好區分的哦。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惡苗病和稻瘟病的症狀,發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一、水稻惡苗病

    症狀。

    大部分農戶叫它為徒長病,苗期至抽穗期均可發生。病苗細長,葉色淡綠,比健康的苗要高一些,病株節間伸長,莖稈逐漸變褐、腐爛,其內有白色蜘蛛絲狀菌絲。病株一般不抽穗,有部分抽穗後穀粒也可受害,嚴重的變為褐色,不結實。

    原因。

    1.跟種子浸種時的消毒處理有很大關係。

    2.田間溫度在30-35℃時,最常發生。如果在秧苗栽插過深、拔秧後過夜都有利於病菌侵染。(不插過夜秧這點也尤為重要,這是農民所熟知的常識問題。)

    防治方法。

    1.農業措施。選用無病種子,不在病田及附近田塊留種。

    2.種子處理。

    抗菌劑浸種:10%401抗菌劑、80%402抗菌劑,浸種2-3天后直接催芽。

    溫湯浸種:52-55℃溫水浸種30分鐘,滅菌效果比較好。(阿華的爸爸就是用這種方法浸種)

    藥劑浸種:50%福美雙、50%多菌靈、25%咪鮮胺2000倍液浸種72小時。

    3.清除菌源,及時拔除病株,減少再侵染。

    4.處理病稻草,不用病稻草作為催芽時覆蓋物和捆秧把。

    二、水稻稻瘟病

    症狀。

    稻瘟病,農戶也稱它稻熱病、火燒瘟。主要受害地點為葉片、莖稈、穗部。通常農戶提到的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枝梗瘟、穀粒瘟,其實都屬於稻瘟病。

    原因。

    1.上年收割時帶病菌的穀粒、病稻草過冬後,次年藉助風雨傳播到稻株上,慢慢向鄰近稻株侵入。

    2.帶菌的種子可引起苗瘟。

    3.溫度在25-28℃,溼度在90%以上,有雨、霧、露存在的條件下容易發生。

    防治方法。

    1.農業措施。選用抗病品種,無病田留種,處理病稻草,消滅菌源;按水稻需肥規律,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後期做到乾溼交替,促進稻葉老熟,增強抗病力。

    2.藥劑防治。葉瘟防治2-3次,著重在抽穗期防治,特別是孕穗期和齊穗期是防治的關鍵時刻。可選用75%三環唑可溼性粉劑、40%富士1號可溼性粉劑、40%稻瘟淨乳油、40%克瘟散乳油等進行防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想滿天星辰是什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