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31804048218

    德國SdKfz 251

    半履帶車銷聲匿跡,首先是因為這種車在實際使用中,表現很差勁,和設想的完全不一樣。其次,這種車是當時傳動技術不成熟的產物,並沒有太大的優勢。被淘汰是肯定的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使用半履帶車輛的高峰時期,德國與美國都曾經生產過數量眾多的半履帶車輛,用它們來執行運輸或者是作戰任務(例如德國的SdKfz 250、SdKfz 251系列,美國的M2、M3半履帶車系列)。這些車輛的共同點是,前方採用車輪,後方則採用履帶。

    M2半履帶車

    半履帶車輛,主要是針對早期履帶式與輪式兩種傳動系統的缺點進行設計的。履帶式車輛,越野能力較好,但是乘載的重量受到限制,同時履帶的壽命,尤其是在越野的環境下也比較短。生產成本上,履帶式也要比輪式車輛要高。而輪式車輛的車輪,壽命普遍高於履帶,同時輪式車輛能夠搭載的更重的貨物。

    但是輪式車輛,在搭載較重貨物時,所能夠透過的地形非常有限,並且在惡劣天候下的行走能力,遠不如履帶車輛。所以設計者就想出了將輪式和履帶式車輛拼湊到一起,從而抵消了各自缺點。

    但是實際上,半履帶車輛在實際使用中,表現並沒有設計者預期的那樣完美。

    M2半履帶車

    相比於全履帶車輛,半履帶車輛並沒有大幅度降低造價。其機動能力,也沒有大幅度優於履帶式車輛。另外,由於結構比較複雜,因此這型別車輛維護起來比較麻煩。總體而言,半履帶車輛,與其說綜合履帶與輪式車輛的優點,不如說是綜合了雙方的缺點。所以銷聲匿跡是肯定的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冬天傷感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