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雙因素理論,又稱為吊橋效應,最初由Stanley Schachter和Joreme E. Singer(1962)提出。該理論認為,當感受到某種情緒時,人們總是先感受到自己的生理喚起,然後即刻在當下環境中尋找線索,對這種生理喚起進行解釋(Cotton, 1981)。也就是說,如果你和約會物件一起做一些刺激性的事情,你就因為要給這種刺激感找原因,而不自覺地找到物件身上去——覺得是Ta讓你臉紅心跳。
後來,心理學家Donald G. Dutton和Arthur P. Aron透過“吊橋”實驗證實了這一理論,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吊橋效應。實驗發現,當人們在高處心跳加速的時候遇到了可能對我們有吸引力的人,那麼我們對對方的吸引力評價會比平時要高——恐高導致的心跳加速,被大腦錯誤地歸因成了是對方的吸引力導致的(Dutton & Aron, 1974)。
芝加哥大學Stephanie Cacioppo團隊的研究結果表明,性衝動(lust)與愛意(love)會調動大腦的不同區域。
當你感覺到強烈的性衝動時,後腦島(posterior insula)——更多地用來控制感覺(如痛感)的區域變得活躍起來;而在你想表達愛意時,前腦島(anterior insula)則被啟用——這也是引起憤怒、厭惡等情緒的區域。
核磁共振掃描的結果則顯示,被性慾衝昏的大腦狀態與被毒品控制的大腦非常類似:一個正在經歷強烈的性吸引力的人,和一個注射可卡因的成癮者,大腦中興奮起來的是同一片區域。
而你望向對方的眼神也會在這兩種感覺的支配下體現出差別。Cacioppo團隊針對一組大學生被試做了另一組實驗,讓他們面對120張照片,先選擇出自己有“性的衝動”或“戀愛的感覺”的物件。隨後,再向他們展示這些物件的照片,同時監測他們眼球的運動。
結果表明,當你長久地凝視著對方的臉時,說明你在潛意識中覺得,可以和對方發展長期的戀愛關係;當你更多地是在注視對方的身體時,你可能是在被慾望控制。而這種自然的傾向性判斷,是在你遇到對方半秒鐘的時間內發生的。
------
我們來聊一聊關於一見鍾情的科學,一見鍾情的時候都發生了什麼?以及很多人關心的,一見鍾情是真愛嗎?
根據美國一項對5000名21-70歲的男女進行的單身狗年度調查(Annual "Singles in America" Survey)顯示,59%的男性和49%的女性表示他們相信一見鍾情,並有41%的男性和29%的女性表示他們曾經體驗過一見鍾情。
那麼,一見鍾情的時候,我們在“鍾情”什麼?1. 我們天生就愛“看臉”
心理學家們發現,人們對於外表好看的人總有一種“外貌吸引力刻板印象”(physical-attractiveness stereotype),不論是在職場、朋友、Pao友、還是婚姻中(Lorenz, 2005)。 大多數人傾向於認為外貌俊美的人更討人喜歡,更好相處。為此心理學家們做了相關實驗。
他們給被試看一組陌生面孔的照片,並要求被試對照片中的人的性格與發展前景進行評價。他們發現:人們認為外貌具有吸引力的人值得信賴,更善於社會交往,以及更有可能為他人考慮(Dion, Berscheid, & Walster, 1972; Wheeler & Kim, 1997)。
同時,研究者們還發現,“看臉”並不是後天習得的,而是先天形成的。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者們發現,嬰兒對姣好面容的偏好和成年個體並無太大差異(Gosline,2004)。研究者們挑選了一組不同女性的面部照片,請成年個體對該組照片進行1-5的評分。
之後,他們將相似亮度和對比度的照片兩兩分組,並將照片以組的形式展現給出生不久的新生兒。他們發現新生兒注視那些外貌俊美(依據成年人的評分斷定)的照片的時間要長。他們認為,這種現象主要是由於人類不斷進化獲得的“人臉刻板印象”所導致。
2. 被“相似點”吸引
我們會被與自己相似的人吸引,不論是人格特徵、價值觀、經歷還是背景、興趣和品位,或者其他任何方面,我們都更偏愛與我們有很多共同點的人(Barelds & Barelds-Dijkstra, 2007)。不管有沒有意識到,人們還是傾向於認為,相似的人更不容易產生衝突和矛盾,也更容易建立起信任,實現相互理解和交流(Ben-Zeev, 2013)。
此外,我們會喜歡那些與“理想的自我”相像的人,也就是說,我們會覺得,那些擁有我們期望得到卻並不具備的品質的人很有吸引力。(Klohnen & Luo, 2003)。
然而,有些時候我們那些最有吸引力的特質也可能成為關係告吹的罪魁禍首,這就是所謂的“致命的吸引”(Fatal Attraction)。一些那些我們認為的開始吸引人的特點可能逐漸變成缺點令人討厭,比如一開始,認為對方和自己一樣自主強大,但久而久之卻愈發覺得那是一種囂張跋扈(Horan, 2012)。
3. 大腦在追求“獎賞”
我們會盡可能地追求最有可能得到回報的物件。Donn Byrne和Don Nelson(1965)認為人與人之間吸引力的核心是“獎賞”(reward)和“正向互動”(positive interaction)。此後心理學家們借用了經濟學的模型來說明這個問題:
對未來伴侶的期望(是否值得擁有)= 伴侶的長相吸引力 x 自己被接受的可能性
也就是說,我們會衡量喜歡的人的相貌和對方接受自己的程度,由此來判斷對方對我們的吸引力。對方長相很有吸引力,但是感覺自己完全沒有被接受的可能,那麼期望值也不會很高。 “被接受的可能性”是與個體的“安全感”有關的(Berstein, 2015)。我們判斷自己的喜歡是否會得到迴應,並不一定是客觀的,很多時候更是受到我們自己的認知偏見的影響。一些對自己的評估過低的人,往往對伴侶的期待低於自己實際值得的愛人,就是這個原因。
4. 有時候,大腦也只是在錯誤歸因
情緒雙因素理論,又稱為吊橋效應,最初由Stanley Schachter和Joreme E. Singer(1962)提出。該理論認為,當感受到某種情緒時,人們總是先感受到自己的生理喚起,然後即刻在當下環境中尋找線索,對這種生理喚起進行解釋(Cotton, 1981)。也就是說,如果你和約會物件一起做一些刺激性的事情,你就因為要給這種刺激感找原因,而不自覺地找到物件身上去——覺得是Ta讓你臉紅心跳。
後來,心理學家Donald G. Dutton和Arthur P. Aron透過“吊橋”實驗證實了這一理論,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吊橋效應。實驗發現,當人們在高處心跳加速的時候遇到了可能對我們有吸引力的人,那麼我們對對方的吸引力評價會比平時要高——恐高導致的心跳加速,被大腦錯誤地歸因成了是對方的吸引力導致的(Dutton & Aron, 1974)。
一見鍾情是真愛麼?1. 一見鍾情和自戀有關
一見鍾情的感覺有時是不可靠的。前面我們提到,相似的人更具吸引力(Similarity Attraction)。與之相對的,個體存在“吸引力相似感”(Attraction Similarity),即人們遇到對自己有吸引力的人時,就會假想這個人與自己是相似的。
容易一見鍾情的人常常會認為那些最能吸引自己的人,通常是與自己最相似的人,即當對方有某一點非常吸引我們時,我們傾向於認為Ta與我們在很多方面都更相似(Barelds &Barelds-Dijkstra, 2007),但這個過程可能是無意識的。
心理學家們認為,這往往與個體的自戀有關(Barelds & Barelds-Dijkstra, 2007; Shukla, 2014),我們會不自覺地將對方當做是自己某些“未實現的理想自我”的替代品,潛意識認為得到了對方就是得到了理想中的自己。這也是一見鍾情的人常常會感到“ta就是理想型”的原因。
當人們將自我投射於這個客體(object)時,我們傾向於努力不斷認知到彼此的相似性,來保持認知上的和諧一致(Barelds &Barelds-Dijkstra, 2007; Shukla, 2014)。這時,我們所感受到的吸引力就會更加強烈,然而這種認知卻可能是片面和扭曲的。
是我們假想中的“對方就是自己”帶來了這種吸引力。隨著接觸的加深,一個人就可能會感受到,原來對方不是自己。一見鍾情的魔法就會消失。
2. 一見鍾情的愛是否深刻?
評估一段感情的深刻是否,通常有“情感強度”與“現實基礎”兩個維度。“情感強度”指的是在某一時刻所感受到的浪漫情感的強烈程度;而“現實基礎”則指的是伴侶之間長期相處所經歷的共同事件,包括雙方對於彼此需求的滿足。可以看出,後者需要雙方花費時間相處、共同創造。
因此,有人認為一見鍾情缺乏共同經歷的現實基礎而往往無法深刻持久。但事實並不一定如此。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比起那些沒有一見鍾情的體驗的伴侶,一見鍾情為雙方所提供的情感強度,往往能夠讓他們更願意花時間相處,也為之後的“現實基礎”做好鋪墊(Ben-Zeev, 2013)。換言之,一見鍾情是有可能成為一段深刻感情的開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