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韶華傾夢

    矢志全忠孝,東萊太史慈。

    姓名昭遠塞,弓馬震雄師。

    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戰時。

    臨終言壯志,千古共嗟諮。

    在三國中,太史慈是一個智勇雙全,而且形象較為完美的一位武將。在智方面,太史慈在北海之戰中表現的很出色。和演義中主要突出太史慈勇武的一面不同,在正史上,此戰中主要展現的是太史慈智謀和勇武兩面。

    當時,北海被黃巾軍管亥所謂。面對北海危難之際,太史慈挺身而出。他每天早上引兩騎出門練箭,連續數日麻痺黃巾軍。等到黃巾軍“無復起者”的時候,太史慈立即突圍而去。等到黃巾軍發覺,並且帶兵追擊時,太史慈連續射殺數人,使得黃巾軍不敢再追。

    在仁義方面,主要是表現在太史慈的俠義之風。在東漢至三國時期,遊俠風氣猶存。當時太史慈年幼好學,出仕為軍內的奏曹。當時朝廷理地方州郡政事,一般只採納先到者奏章上的內容。太史慈作為郡吏雖然比州吏晚到,但是用計詐取州吏的奏章並取刀毀之,並巧言說服州吏和他各自逃亡,自己卻偷偷轉回來上章。於此事中,太史慈為了完成公事,不顧惹禍上身,可以看出太史慈是一個信守承諾之人。

    至於孝這一方面,太史慈也是絕好的。因為漢代注重品性修養,而且舉孝廉的選拔制度,更是注重仁義孝道。而太史慈對於母親,很是孝順。每次出遠門,一回到家鄉,總會第一時間回家看望母親。

    那麼,這麼一位智勇雙全,而且仁義無雙的武將,為何被認為是東吳最為悲劇的武將呢?主要有演義和正史兩方面的原因。

    在演義中,太史慈之所以被認為悲劇,是因為太史慈死的太不值了。在合肥之戰中,太史慈和內應約定裡應外合的偷襲張遼。但是,太史慈沒有想到的是,內應被張遼所發覺,而後逼出太史慈的計劃,最後更是將計就計的把太史慈引出城內。

    在太史慈入了城後,張遼頓時命人放箭。霎時間,萬箭齊發,太史慈儘管實力強悍,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中了數箭,最後不治身亡。

    而在正史中,太史慈的死亡不僅是悲劇,更是遺憾。因為當時太史慈是懷有建功立業的壯志才投靠劉繇的,但劉繇此人過於平庸。最後,太史慈被孫策的個人魅力所折服,投靠了孫策。但可惜的是,天不遂人願,雖然孫策是一個有開拓之志的諸侯,但因為勢力小,未能大範圍地展開手腳。

    而且,當時荊州牧劉表的侄子劉磐攜帶黃忠來多次從攸縣一帶侵擾江東的海昏等縣,而孫策覺得當時只有太史慈才能夠鎮守的住,便把太史慈任命去對峙劉磐。而到了孫權時期,仍然讓太史慈駐守在建昌,以建昌縣尉的身份都督建昌和海昏等六縣。

    就這樣,這麼一位智勇雙全,且有建功立業,征戰沙場之心的武將,就這麼一直被安排去鎮守建昌,直到在任上去世。這樣的死法,對於馬革裹屍還的武將來說,的確是一種悲劇和遺憾。

    就如同裴注《三國志》中所記載的那般,“丈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

  • 2 # 周曉林律師

    太史慈是寒門出身。而經過漢武帝獨尊儒術及光武帝之後對儒生的扶持,儒生也就是士人階層時代掌握權力,對於寒門出身的人非常鄙視,東吳的世家不支援太史慈,因此太史慈沒有得到孫權中庸。

    還有一個因素是,太史慈是孫權的兄長孫策發掘的人才,所以,孫權沒有重用他。

  • 3 # 書劍談

    以演義而論,太史慈結局或者可以說悲壯,但以史而論,稱太史慈為東吳最悲劇的名將應該也是算不上的。

    《三國志》中的太史慈算不上最悲催

    太史慈在陳壽《三國志》中被稱為“”信義篤烈,有古人之分。”書中,孔融以及劉備對於太史慈人品也都是讚賞有加,而志書中也特意描述了太史慈不僅有忠信守諾之品,更有中國最美的傳統美德-孝義。

    自孫策時歸順後,便一直忠於東吳勢力。在孫權時代,被認為太史慈能制服曾作亂的劉磐,故而派他在南方鎮守管理實務。對於這點,《三國志》在前面加了點小插曲,即講述了曹操聽聞太史慈名聲,特派人送了書信,但書信中卻什麼都沒有,不過一味藥材當歸。顯然,這點小事或者有召太史慈之意。

    雖然,信封內並無文字,太史慈也沒有任何行動。但這件事,是否也有了離間太史慈與孫權之間的君臣關係的意思呢? 所以,太史慈被派往後方管理南方,以他的能力有大才小用之嫌疑。

    公元206年,太史慈死於任上。

    三國演義中的太史慈

    三國演義中,太史慈與小霸王孫策之間發生的故事可謂精彩奉承,一主一臣卻堪稱知己。可以說,太史慈是東吳中武力很高的一位。除了與孫策之間的故事,其人生路卻沒有太多驚豔的表現。太史慈是中了胡烈一箭後,傷重而死,而其臨死時是說下如下話語。

    “大丈夫不能揚威絕塞,為國家立不世之功,今乃為豎子所算,死於無名之戰爭。吾負老母矣!””

    可見,說太史慈悲劇的,大概還是其在是演義小說中,自說,死於無名之人暗箭,又是一場無名之戰。不過,按照書中交代,太史慈死後,卻是被安葬與孫策之墓旁邊,身後事也算給太史慈極大的榮耀了。

    就這點來看,太史慈的也算死得其所,畢竟身後榮耀,只不過過程卻有些突然。

    結語

    總的來說,太史慈之死總算是有些惋惜,但也算不上最悲劇的人物。從史書上看,他死的平淡,但演義中,也許前期在東吳將領堪稱武力翹楚,且忠義仁孝,雖然死的意外當然有些惋惜,但也不算太悲劇,畢竟身後榮耀,這點也配得上他一生相交孫策的亦友亦臣的德行。

    說點題外話,三國演義中,幾位使戟的武將,如呂布,典韋,加上東吳的太史慈,他們其實死亡結局都有些悲劇的意思。

  • 4 # 不惑之年下南洋

    太史慈其實在三國裡面也是響噹噹的一個人物,但是這個將軍比較低調,雖然是很厲害的一個角色,卻不像其他那些將領那麼出名。

    太史慈由於計劃不詳,導致被張遼使用反間計。身上被射了好多箭。孫權見他這次重傷回來,也是非常的悲傷,只好撤兵。可是就在撤兵的途中,他是次傷重,孫權讓張紹安慰安慰。

    太史慈怒斥:大丈夫生於亂世,當攜三尺寶劍立不世之功,今狀志未遂,奈何死乎!說完這句話,當時就重傷不止,只有41歲。

    所以很多人耳熟能詳的就是太史慈死在合淝之戰的時候,被張遼用亂箭射傷,最後重傷不治!

  • 5 # 歷史見證人

    他武藝出眾,箭術無雙,他膽魄過人,有勇有謀,他勤奮好學,忠孝信義,他曾受到孫策的重用,又受曹操的賞識,他作為江東名將,為何正史對其的記載卻如此的簡略?他得遇明主,為何仍道:“所志未從, 奈何而死!”他就是江東名將——太史慈。

    太史慈作為《三國演義》中,擁有濃墨重彩的一個角色,其單騎救孔融,星夜會劉備,酣鬥孫伯符,大戰張文遠,盡顯其英雄氣概,最終合肥陣亡,又顯出一絲悲壯之情,讓讀者們對他的印象很是深刻。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中,太史慈在同樣擁有英氣和悲壯的同時,更多的其實是無奈和遺憾。

    一、太史慈智鬥州府,展露頭角,卻被迫流亡

    太史慈少年愛好學習,長大了就成了一名公務員,相當於現在的市政府辦公室幹事。太史慈作為有志青年,自然在工作上積極上進,因此太史慈在公元186年,主動接受了郡守(相當於市長)交待的一個重要任務。他大概此時還不知道,這個任務將改變他今後一生的命運。

    太史慈所在州級行政區(相當於省級)青州,在很多的案件審理上是非曲直不分,導致一些涉及到太史慈所在郡級行政區東萊郡的案件判決結果上多有不公。按照漢末的司法判決制度,郡級有權越過州級,將案件直接報送京師有司裁決,由於古代資訊交流的不便,案件的判決常常以第一手資料為參考依據,因此在一次郡級和州級案件判決並不一致的情況下,太史慈被郡守任為使者,要將郡級案件調查材料先於州級報送至京師有司。

    此時二十一歲的太史慈,年輕氣盛,心懷正義,竭盡所能完成上級交待的任務。隨後,太史慈到達洛陽後,碰見了州府派來的使者,太史慈透過他的機智,最終毀壞了州府使者所攜帶的檔案,井把郡府所委託的檔案材料上報了上去。最終有司以郡府所提供的材料為依據,宣佈判決結果,任務倒是圓滿完成了,但太史慈的行為卻惹惱了州府官員,而郡府官員也只能無情用鍋,使得太史慈只得棄官逃往遼東避難。

    就這樣,太史慈從一名國家公職人員,變成了一個被迫離開家鄉的無業遊民。太史慈雖然沒了工作,但卻因為這件事在青州地區贏得了很好的名聲。時任北海相的孔融聽聞太史慈的事蹟之後,對太史慈的人格品質十分的讚賞,因此常常派人慰問太史慈的母親。

    二、勇救孔融,被孫策招降和看重,卻不被孫權所重用

    公元193年,黃巾餘黨管亥率軍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難以抵擋,形勢危急。恰好在遼東避禍已有7年的太史慈回到東萊老家,之後太史慈在母親的勸說之下,隻身進人北海郡都昌縣面見孔融。太史慈面見孔融後,冒死前往平原,求助於劉備,最終擊退了管亥,解了都昌之圍。公元195年,大史慈南下投靠揚州刺史劉繇,在一次偵查行動中,遭遇了江東小霸王孫策,後來劉繇身亡,太史慈被俘,劉繇麾下萬餘士卒無人可附。孫策便命太史慈前往招安,孫策的部下都擔心太史慈乘機逃跑,而孫策卻滿懷信心的認為太史慈一定會回來的,果然,太史慈不久便率招安的萬餘土卒歸來。孫策的識人,太史慈的守信,也讓後人於此津津樂道。

    巧贏州府使,星夜會劉備,可謂之“智”,單騎入都昌,冒死往平原,可謂之“勇”,為母報恩情,捨命助孔融,可謂之“孝”,投棄劉繇,兵敗不棄,可謂之“義”,相遇孫策,終身不負,可謂之“信”。那麼這樣一位在歷史中,同時兼備“智、勇、義、孝、信”的名將,為何在其逃亡的七年中,無人問津呢?

    自公元198年,太史慈歸降孫策,到公元200年,孫權掌權,再到公元206年,太史慈病逝,這8年中,史料對其的記載幾乎只有寥寥數字,彷彿其憑空消失一般,到底發生了什麼,導致其所志未從呢?

    三、太史慈因避禍錯過了最重要的七年軍閥形成期,導致他成了各集團的外人

    太史慈在漢末歷史的知名,是從公元186年巧贏州使為始,緊接著太史慈避禍歸隱了7年,再次出場已到了公元193年。而這七年,卻是天下風雲變幻的七年,董卓亂政,群雄並起,能人輩出,袁紹、袁術、公孫瓚、孫堅、曹操、劉表、劉備等,眾多知名軍閥均起於這個時期,各地能人志士也紛紛擇木而棲、嶄露頭角,而太史慈卻恰恰的完美避開了這關鍵時間點。待他193年回到青州之後,各地勢力集團均已形成雛形,比如袁紹盤踞冀州,曹操坐鎮兗州,劉表入主荊州,袁術紮根淮南,手下謀臣武將均已齊備,因此直接導致了太史慈成為了各個集團之中的外來之人。

    避禍7年,註定了太史慈不會有什麼人脈關係,這也是為什麼從遼東一路到青州,又到揚州,幾乎無一人注意到太史慈的主要原因。漢末魏晉是十分注重家族門第的年代,縱觀各地軍閥勢力所用之人無非有三類,一是自己的親近之人,比如曹操麾下親族,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孫堅麾下家臣,程普、黃蓋、韓當、祖茂等等。二是擁有部眾之人,比如曹操麾下的樂進、李典、朱靈、臧霸,他們都是帶著自己的部眾一起加入的。三是士族大家之人,比如潁川荀氏,東郡程氏,河內司馬氏,弘衣楊氏,襄陽蔡氏、廬縣蒯氏、會稽虞氏以及江東四大家族等等,這些家族中的人均扮演了各勢力中的重要角色。各勢力在用人選人上,大致不出這三條左右,就是白手起家的劉備也十分注重親近、實力和身份,比如簡雍乃劉備少時密友,張飛為一地豪強,糜竺為一方財主,孫乾乃徐州名士,諸葛亮更是荊州名門。

    再來看看太史慈有什麼呢?錯過了這七年,物是人非,隻身一人,還非名門之後,因此連劉繇都對太史慈嫌棄不已。有人勸劉繇可以任命太史慈為將軍,可劉繇認為他若是任命太史慈為將軍,必將被人笑話,最後只任命太史慈為偵查小隊長。但太史慈始終未負劉繇,劉繇兵敗陽豫章,太史慈隨而不棄,直至劉繇病逝。太史慈在劉繇去世後,自立門戶,自稱丹楊太守,後被孫策擊敗俘虜,歸順孫氏,被孫策任命為建昌都尉,但隨著2年後,孫策的遇刺身亡,太史慈也隨之變得悄然無息了。

    自太史慈在孫策去世之後,史料僅40字便概括了太史慈正當英年之事,這40字中,並未記載太史慈的官職變遷和履歷功績,只說了他能剋制劉磐,被委以南方諸事。因此可以推斷出,在太史慈最後的6年中,崗位和職責並未有太大的變化,而在這6年中,孫權重用張昭、周瑜等舊臣,重聘諸葛瑾、魯肅、顧雍等江東名士,並擊破李術,消滅山越,孫吳日新月異的發展,卻唯獨沒有太史慈的功績,因此也大致可以推斷出太史慈並沒有受到孫權的重用。之所以孫權沒有重用太史慈,最主要還是由於太史慈的身份原因。

    結束語

    在整個漢末歷史當中,只有2個人看中過太史慈,一就是孫策,作為太史慈的伯樂,可惜英年遇襲,而孫策遇襲還是由於江東計程車族和豪強的關係不好,因為孫策不僅瞧不起他們,還打擊他們。同時這也是孫權為何十分重用江東士族豪強的主要原因。另一人就是曹操,曹操自己出身不好,因此不問出身,唯才是舉,但曹操也有別於孫策,他能在士族大家與寒門子弟之中找到平衡點。

    太史慈的一生以信義著稱,他從未負過他人,卻被現實所辜負。也許羅貫中在編著《三國演義》時,也同情於太史慈的遭遇,因此把太史慈強行又續命8年,不僅讓太史慈參與了赤壁之戰,還讓他在合肥之戰中馬革裹屍,文中所寫盡顯了大史慈胸中的大志和臨終的不甘。而在正史之中的記載,太史慈在臨終時的遺言,更多地是顯示了太史慈一生的遺憾和無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丁吉他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