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超超9918

    蘇秦是縱橫家 秦滅齊時 齊還在做東西二帝的夢 齊是最後一個滅的大國 蘇秦當然知道天下要一統了 當然投靠了秦 這不很正常嗎

  • 2 # 煮酒聽史

    說到合縱連橫,那麼大家肯定不會放過兩個人,那就是張儀蘇秦。張儀提倡連橫,蘇秦提倡合縱。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更是將張儀和蘇秦這兩個人放到了同一個時代(現在已經證實蘇秦出現的時代比張儀出現的時代晚),使得這兩人的故事性大大增加。

    然而隨著一些出土古書的問世,人們驚奇的發現歷史上真實的蘇秦實際上是燕國派往齊國的間諜,這和大家印象中的蘇秦大為不同,那麼事實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史記·蘇秦列傳》中的蘇秦,乃身率六國相印的合縱之才

    《史記·蘇秦列傳》中記載,蘇秦最先前去遊說的國家是秦國。這也可以理解,當時的秦國,已經經過商鞅變法,前途廣大,是有志之士的理想選擇。

    然而現實卻給了蘇秦當頭棒喝,商鞅之死使得秦國之人十分反感這些遊說的人。於是,蘇秦碰壁了。蘇秦離開秦國以後,又遊說了趙國,依舊受到了拒絕,但是他不氣餒,繼續向東前往燕國。終於,蘇秦得到了燕文侯的賞識,並藉此遊說六國。

    而蘇秦也沒有辜負燕王的期望,相繼聯盟了其餘六國,組成了六國合縱聯盟,並且使得秦國不敢出函谷關十五年。

    隨後,蘇秦私通燕易王的母親,被燕易王發現了。於是,蘇秦便逃往了齊國,並受到齊王的重用。而齊國大夫則因為嫉妒蘇秦受寵,便僱人殺了他。在蘇秦臨死之際,他要求齊王以“蘇秦為燕作亂於齊”的罪名將其車裂於市,從而揪出兇手。

    這就是蘇秦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在司馬遷的筆下,蘇秦是合縱奇才,就連他間諜的罪名也是自己偽造的。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戰國縱橫家書》的出土,表明蘇秦就是間諜

    上文中提到,司馬遷在提到蘇秦合縱事蹟之時,曾言:秦國不敢出函谷關十五年。且蘇秦是在商鞅死後再出仕的。那麼也就意味著在秦惠文王年間,秦惠文王有龜縮在函谷關內達十五年之久。

    縱觀《史記·秦本紀》全文,也無法查到有這麼一段歷史。恰恰相反,在秦惠文王在位期間,發動戰爭的頻率還很高。

    而史記之中本紀的真實性明顯比列傳的真實性高。因為列傳記述的通常是平民英雄,司馬遷往往是透過民間故事或者是在諸侯史書上查詢到他們的蛛絲馬跡,這樣的內容可行度並不高。比如《史記·呂不韋列傳》中就曾經記載秦始皇是呂不韋的私生子。這樣的內容明顯是虛構的。秦本紀就不同了,其記載的是秦國諸侯的事蹟。諸侯們往往會有專門的人記錄他們的生平,這樣的內容可行度就高多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隨著《戰國縱橫家書》的出土,我們也能瞭解到蘇秦的生活年代是燕昭王時期,而非燕文侯時期。

    燕昭王時期,燕國剛剛遭受大難。齊王趁著燕國發生子之之亂的時候吞併了燕國大量的土地。因此,燕昭王即位以後,無時無刻不想著報仇雪恨。也就在這時候,蘇秦來了。

    於是,蘇秦就順理成章地被燕王派往齊國擔當間諜。而蘇秦也確實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首先,蘇秦先是勸諫齊閔王放棄帝號,使得齊國在無形中得罪了最強大的秦國。然後,蘇秦又慫恿齊閔王攻打富庶的宋國,補充國力。齊閔王本來就是個好戰之人,這個提議正中他的下懷。然而齊閔王卻不知道,他的做法使得三晉之中國產生了極大的恐懼。因為齊吞宋以後,三晉之國就完全暴露在了齊國的視野中。

    於是,在燕昭王的慫恿下,燕、韓、魏、趙、秦五國伐齊,幾乎滅亡了齊國。而蘇秦的間諜活動也完美地完成了。正如《呂氏春秋》中所說:齊用蘇秦而天下知其亡。

    結束語

    我們不能否定蘇秦的合縱之能,但是他更多的事蹟卻是在弱齊上。

  • 3 # 古代人物說

    蘇秦確實既合縱抗秦,也間齊弱齊,只是二者不在同一時期。

    蘇秦的歷史記載與考古結論存在偏差,二者偏差主要一點在於蘇秦的活動時期。下面我們拋開其活動時期來簡單瞭解一下其合縱抗秦和間齊這兩大活動。

    合縱抗秦 《史記》記載蘇秦在悟出合縱連橫之術後,先後遊說周王、秦國、趙國,最終都沒有得到重用。後蘇秦前往燕國,在燕國得到重用。在燕國國君的支援下,蘇秦先後遊說其他五國,達成合縱聯盟,最終掛六國相印。

    間齊《史記》記載蘇秦和燕易王的母親私通,因懼怕被殺而向燕王提議入齊以提高燕國身價。入齊後,齊王拜蘇秦為客卿。蘇秦為消耗齊國國力建議齊湣王厚葬齊宣王,結果大興土木;後又建議滅宋,又消耗齊國國力,同時惹怒其他諸侯。然而,齊國大臣為了爭寵而刺殺蘇秦,蘇秦臨死之際建議齊王讓齊王車裂自己,對外宣稱蘇秦是燕國間諜,準備懸賞行刺之人,結果抓到兇手。然而,齊王后來確實發現了蘇秦是間諜的證據。儘管蘇秦間齊成果沒有像大秦帝國裡那樣環環相扣,但其間齊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齊國國力。

    結語 儘管後人對司馬遷的印象是一個秉筆直書的史官,但其生活在西漢,並不能完全瞭解其未經歷的事情,因而其書寫的《史記》也有矛盾。

  • 4 # 望風瑟瑟

    關於蘇秦的記載,就連太史公都認為傳言多,實證少,然而即便如此,司馬遷最後還是根據《戰國策》中的記載來寫了蘇秦傳記,沒有真正做到去偽存真,反而有些以偽為真,因而把蘇秦描寫成一個追逐富貴,朝秦暮楚的遊士,那麼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傳統史料記載的蘇秦

    蘇秦,字季子,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他早年與張儀一同拜入鬼谷子門下學習永恆之術,下山後欲尋明主輔佐,奈何沒有賞識其能力之人,雖在外遊歷多年,終狼狽歸家,被家人所恥,大慚之下閉門不出精研鬼谷子贈與的《周書陰符》,一年後悟出了合縱連橫之術,遂有了安身之本。

    公元前334年,蘇秦遇到了他此生最大的貴人燕文侯,燕文侯認為蘇秦的合縱之計頗有道理,於是允諾“計大成,願以國相報”。就這樣在燕文侯的支援下,蘇秦開始了他的合縱之路。

    於是從趙國開始,他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分別說服了趙肅侯、韓宣王、魏襄王和齊宣王,最後說服了楚威王,合縱成功。“並相六國,北報趙,車騎輜重擬於王者”,自此蘇秦身佩山東六國相印,實現了個人政治理想的同時為六國帶來了十五年的和平,可謂是風光無限。

    然而,好景不常在。也許突然間得來的顯赫聲名讓他有些飄了,他不僅在“齊宣王因燕喪伐燕,取十城”中沒有起到調解的作用,反而與燕昭王母親搞在了一起。“蘇秦通於燕文公夫人,易王知之”,這於理於法都是不容於天下的,於是在驚恐之下,蘇秦最後跑去了齊國,並最終死在齊國。

    這就是我們傳統中對蘇秦的理解,認為他就是佩戴六國相印,一時風頭無倆的縱橫家,事實是否真是如此呢?

    蘇秦是縱橫家,更是“死間”。

    根據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戰國縱橫家書》的記載,其實蘇秦自遇到燕文侯起,便一直為燕國服務,而張儀也不是他的師弟,與他同時期之人乃是公孫衍,他自己的真正身份是“間諜”,而且是一個“死間”。《孫子兵法》曾對“死間”作出描述:“死間者,為誑事於外,令吾聞知之而傳於敵間也”,說到底計策成功之日,就是死間身死之時。

    此時的燕國正值國力低弱,燕王噲學習上古聖賢,決定禪讓王位於相國子之,引起燕國大亂,南方的齊國藉著為燕國平亂的緣由攻入燕國都城,燕國宗廟被毀,祖墳被挖,國家金銀糧食儲備讓齊國席捲而空,燕王噲羞憤自盡,燕國幾乎被滅國。這種情況下,遠在南韓當質子的姬職被趙武靈王送回燕國登上王位,是為燕昭王,這才讓燕國苟延殘喘下來。

    燕昭王是個有抱負的君主,他一心想強大燕國,於是“收破燕後即位,卑身後幣以招賢者”,樂毅、鄒衍、劇辛等名士紛紛奔赴燕國,燕昭王同時更是悄悄聯絡著遠在齊國的蘇秦。

    而當時蘇秦在離開燕國時曾與燕王密謀,他此行的目的:

    抑制齊國日益膨脹的野心。使燕國躋身“五國聯盟”。消耗齊國國力。說服齊王伐宋、合縱攻秦,引起眾怒。

    帛書中還記載,蘇秦曾對燕王說,自己將“信如尾生”,說明了蘇秦已然知道自己將來一定是身死道消的結果。

    實現以上的目的,惟有讓齊國攻宋才可以完全達到理想的效果,宋國是各國中貿易最發達的國家,經濟實力雄厚,齊國對其早有垂涎之意。

    而今齊國作為東方六國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國家矛盾急需轉化為對外擴張才能緩解,因而蘇秦建議齊王拿下宋國,理由很簡單,一句話便讓齊王動心,“得燕地百里不如得宋地十里”。燕國苦寒,又有趙國迴護,取燕國不易,而宋國則不然,國力弱小,又在齊國庇護之下,取之輕而易舉,於是就這樣齊王下令吞併宋國。

    齊國這一頓猛如虎的操作,雖然拿下了宋國,疆域也擴大,但卻引來了趙武靈王統治下趙國的不滿,魯國、秦國等諸侯國紛紛提出抗議,甚至周天子還出來嘮叨了幾句。

    遠在燕國的燕昭王聽此大變,立刻意識到報仇的時機已到,於是派出樂毅率大軍攻齊,楚韓趙魏秦等國紛紛派出部隊共同伐齊,樂毅一口氣拿下齊國七十二座城鎮,齊國離滅國也在一步之遙。

    這說明蘇秦的計謀大獲成功,然而他卻是活著離不開齊國了,他被齊國憤怒的貴族們一起將他“車裂”了,他終於求仁得仁,死得其所了。

    恐怕,這才是蘇秦的“真實面孔”吧!

    結語:之所以我們印象中的蘇秦是他的“合縱”抗秦,主要是根據《戰國策》與《史記》中對蘇秦的記載而判斷出來的印象。隨著《戰國縱橫家書》的出土,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對蘇秦作出審視,透過記載內容我們可以判斷出,蘇秦一直是忠於燕國的,他始終沒改初心,一直“為燕弱齊”,為了報燕文侯知遇之恩,他明知任務兇險,仍然向死而生,慨然赴死,令人擊節讚歎,感慨不已。

  • 5 # 木山文

    對於戰國中後期,蘇秦,張儀的合縱連橫問題。有一種傳統看法。把他倆說成是同時代人,張儀遊說連橫,蘇秦主張合縱,相互鬥智,同時奔走於各國之間,為君主們獻計獻策。.而且蘇秦死於張儀之前。漢代司馬遷在"史記"中的有關記載大體也是這樣。可是,按當時各國情況,地理及其相應的史實來看這種說法不夠正確。就是司馬遷也有過懷疑,他在"蘇秦列傳"後面寫道"世言蘇秦多異,異時事有類之者皆附於蘇秦。"以後一些歷史學家對這點做過考證,也發表了不同見解。直到1973年底,在長沙馬王堆出土了帛書..一一"戰國縱橫家書",它儲存了被埋沒2000多年的關於蘇秦的書信和談話。才校正和補充了這一段戰國時代的歷史記載。為我們瞭解蘇秦張儀的合縱連橫,提供了珍貴的資料。蘇秦(前344?一前284),.東都洛陽人。字季子。曾為燕昭王親信,奉命入齊,從事反間活動。使齊國"西勞於宋,東罷(疲)於楚",以防止齊國謀燕,併為攻齊復仇做準備。齊泯王末年被任為相國。秦昭王約齊泯王並稱東,西帝。他勸說齊王取消帝號,合縱攻秦,迫使秦廢帝號,歸還一部分魏,韓地。後燕將樂毅聯合五國大舉攻齊。蘇秦的反間活動暴露,被齊王裂而死。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戰國縱橫家書",儲存有蘇秦的書信和遊說辭十六章,反映的情況與"史記,蘇秦列傳"所說有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蝦蟹粥怎麼煮?蝦蟹粥的做法,蝦蟹粥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