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所以然者

    這個問題有些難度,武則天自己都不知道怎麼評價,所以她墳前至今還立著那塊無字碑。

    我們分開來看待吧:

    按照古人忠君、男權的標準,她這麼幹屬於叛逆,是政變。那麼她自己就是個反賊。

    站在李家皇室的立場上,無端的被她奪了江山,她就是個妖孽。

    放在今天人的標準,天下以有德者居之,誰有能力誰當家。你家打下江山,肯定就讓你家幹千萬年?怎麼胡來都不能反抗?遇到有能力的也不能換?這樣說的話,現在國家的名字應該叫——夏。

    以老百姓、民族生存的標準,誰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誰就當家。誰能讓這個民族強盛,誰就當家。

    其實武則天很無奈,政變成功改朝換代後卻發現後繼無人。傳給自己兒子,那等於還是把江山還給了夫家,自己空忙一場。如果把江山傳給孃家侄子,這些人卻沒有自己的血緣,等於到頭來為人作嫁衣裳。這就是她在男權血緣延續的社會中的無奈,也是她幹了那麼多轟轟烈烈的事,卻給自己立了個無字碑,她自己都不知道該如何評價自己。

  • 2 # 曉木曰兮歷史系

    武周的國號來源並非來自於地望,主要是尊崇祖宗沿用故號。武士彠初封為應國公,先秦時應國為武王之穆,地處河南。但是應國是一個小國,而且武士彠的籍貫在幷州,也從沒有在應國故地當官,這個爵位不合適。所以武則天成為皇后之後,追封武士彠為周國公。首先,周是大國;其次武氏出自周室,傳說中的武氏始祖姬武是周平王的幼子。後來武則天定國號為周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要是按照爵位來說,武士彠後來還追封為太原郡王、魏王,國號應該是晉、唐或魏;要是按地望來說,武士彠是幷州文水人,國號也應該是晉或者唐。另外一個重要依據是:武則天后來追封周文王為周始祖文皇帝,武氏始祖姬武為周睿祖康皇帝。光宅元年(684年)二月,武后遂廢唐中宗為廬陵王,並遷於房州。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武后臨朝稱制,自專朝政。同年九月,徐敬業、徐敬猷兄弟聯合唐之奇、杜求仁等以扶支援廬陵王為號召,在揚州舉兵反武,十多天內就聚合了十萬部眾。武后當即以左玉鈐大將軍李孝逸為揚州道大總管,率兵三十萬,前往征討。十一月,徐敬業兵敗自殺。武后謀奪李唐的社稷,翦除唐宗室,諸王不自安,欲起兵對抗。還未有共識的時候,博州刺史琅邪王李衝,垂拱四年(688年)八月於博州(今山東聊城東北)舉兵。豫州刺史越王李貞起兵豫州(今河南汝南)呼應。武后分遣丘神勣、魏崇裕擊之。琅邪王李衝起兵七日敗死;九月,越王李貞兵敗自殺。武后想盡除李氏諸王,使周興等審訊之,迫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黃國公李撰、東莞郡公李融、常樂公主等自殺,親信等均被誅。 王弘義,以無德行見稱,告鄉里謀反,擢授遊擊將軍、殿中侍御史。是年殺安南王穎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殺故太子李賢二子,唐之宗室至是殺戮殆盡,其幼弱倖存者亦流嶺南,又誅其親黨數百家。 不是不反對而是反對的主要力量都已經被清洗的差不多了。而且武后大搞告密制度,清除異己,所以說,武則天改國號時一切已經水到渠成,朝堂上的袞袞諸公不說全部支援,最起碼不會像徐敬業那樣旗幟鮮明的反對了武后當政期間進一步發展科舉制度。貞觀年間共錄取進士205人,高宗武后統治期間共錄取一千餘人。平均每年錄取人數比貞觀時增加一倍以上。武后雖以官位收買人心,但對不稱職的人亦會加以罷黜;明察善斷,故當時的人亦樂於為武后效力。學成文武藝 貨與帝王家。為誰效忠不是效忠,各類人物不管是為了榮華富貴還是忍辱為唐,都選擇了繼續合作。武則天當政時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可見百姓的生活基本安居樂業的,高層的政治動盪離百姓實在太遠了,只要不發生兵災就好。上元元年(674年)十二月武后上表建議十二事:“一,勸農桑,薄賦徭。二,給復三輔地(免除長安及其附近地區之徭役)。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政府手工工場)禁浮巧。五,省功費力役。六,廣言路。七,杜讒口。八,王公以降(下)皆習《老子》。九,父在為母服齊衰(喪服)三年(過去是一年)。十,上元《年號)前勳官已給告身(委任狀)者,無追核。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稟入(增加薪水)。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進階(提級)申滯。”高宗詔皆施行之。武則天能夠重視農業生產,規定各州縣境內,“田疇墾闢,家有餘糧”者予以升獎;“為政苛濫,戶口流移”者必加懲罰。所編《兆人本業》農書,頒行天下,影響很大。而且武則天當政時是佛教壓倒道教的,在輿論上說自己佛教某位佛祖轉世,還有大德高僧為此編書在佛經尋找理論依據,貌似還真找到一篇切合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年人如何短時間內練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