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林擷英

    劉珝,字叔溫,壽光人。正統十三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天順中,歷右中允,侍講東宮。

    憲宗即位,以舊宮僚屢遷太常卿,兼侍讀學士,直經筵日講。成化十年,進吏部左侍郎,充講官如故。珝每進講,反覆開導,詞氣侃侃,聞者為悚。學士劉定之稱為講官第一,憲宗亦愛重之。明年,詔以本官兼翰林學士,入閣預機務。帝每呼“東劉先生”,賜印章一,文曰“嘉猷贊翊”。尋進吏部尚書,再加太子少保、文淵閣大學士。《文華大訓》成,加太子太

    保,進謹身殿大學士。

    珝性疏直。自以宮僚舊臣,遇事無所迴護。員外郎林俊以劾梁芳、繼曉下獄,珝於帝前解之。李孜省輩左道亂政,欲動搖東宮。珝密疏諫,謀少阻。素薄萬安,嘗斥安負國無恥。安積忿,日夜思中珝。初,商輅之劾汪直也,珝與萬安、劉吉助之爭,得罷西廠。他日珝又折王越於朝越慚而退已而西廠復設珝不能有所諍至十八年安見直寵衰揣知西廠當罷邀珝同奏珝辭不與安遂獨奏疏上,帝頗訝無珝名。安陰使人訐珝與直有連。帝大怒,決意去珝。遣中官章昌召安、吉赴西角門,出帝手封書一函示之。安等佯驚救。次日,珝具疏乞休。令馳驛,賜月廩、歲隸、白金、楮幣甚厚。其實排詡使去者,安、吉兩人謀也。

    時內閣三人。安貪狡,吉陰刻。珝稍優,顧喜譚論,人目為狂躁。珝既倉卒引退,而彭華、尹直相繼入內閣,安、吉之黨乃益固。珝初遭母憂,廬墓三年。比歸,侍父盡孝。父歿,復廬於墓。弘治三年卒,諡文和。嘉靖初,以言官請,賜祠額曰“昭賢”,仍遣官祭之。

    (節選自《明史·劉珝傳》,有刪改)

    10. 下列對文中加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他日/珝又折王越於朝/越慚而退/已而西廠復/設珝不能有所諍/至十八年/安見直寵衰/揣知西廠當罷/邀珝同奏/珝辭不與/安遂獨奏/

    B. 他日/珝又折王越於朝/越慚而退/已而西廠復設/珝不能有所諍/至十八年/安見直寵衰/揣知西廠當罷/邀珝同奏/珝辭不與安/遂獨奏/

    C. 他日/珝又折王越於朝/越慚而退/已而西廠復設/珝不能有所諍/至十八年/安見直寵衰/揣知西廠當罷/邀珝同奏/珝辭不與/安遂獨奏/

    D. 他日/珝又折/王越於朝/越慚而退/已而西廠復設/珝不能有所諍/至十八年/安見直寵衰/揣知西廠當罷/邀珝同奏/珝辭不與安/遂獨奏/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西廠,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稱。明憲宗時為加強特務統治,於東廠之外增設西廠,西廠直接聽命於皇帝,不受其他任何機構和個人的節制。

    B. 文淵閣,始建於明代,早期功能是藏書、編書,隨著明代政治的發展,逐漸演變成事實上的秘閣禁地。

    C. “成化十年”屬於帝王年號紀年法,“成化”是明憲宗朱見深的年號。帝王紀年法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紀年法之一,如文中“正統十三年”、“嘉靖初”以及歷史上“趙惠文王十六年”都屬於帝王年號紀年法。

    D. 遭母憂,指遭逢母親喪事。古代官員的父母去世,官員必須停職守孝,這一制度稱 “丁

    憂”,又稱“丁艱”。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劉珝深受推重,仕途亨通。他中進士後曾任東宮侍講,後經多次升遷,入朝擔任御前日講官,深受皇帝推重,官職屢有升遷。

    B. 劉珝性格坦率,為人直爽。因是憲宗舊臣,遇到事情從不迴避;他多次上奏章勸諫皇帝,為林俊開脫罪責,罷免了李孜省,還與人合力罷除了西廠組織。

    C. 劉珝性情耿介。劉珝因為得罪了萬安而被萬安陷害,再加上他兒子做了不得體的事,以致被皇帝厭棄,萬安等人裝模作樣地替他求情,他竟上奏章請求退休。

    D. 劉珝恪守孝道,事親至孝。劉珝任職期間,母親病亡,他離職回家廬墓三年。致仕回家後,侍候父親極為孝順。父親死後,又在墓旁搭廬舍守孝。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素薄萬安,嘗斥安負國無恥。安積忿,日夜思中珝。(5分)

    (2)安貪狡,吉陰刻。珝稍優,顧喜譚論,人目為狂躁。(5分)

    10. C解答此題,首先要通讀句子,然後根據句意和句子結構進行斷句。如“珝”是“折”的主語,“王越”是“折”的賓語,故“珝又折王越”中間不能斷開,據此排除D項;“設”在句中是“設立”的意思,故“西廠復設”應緊密相連,中間不能斷開,據此排除A項;根據句意可知,“遂獨奏”的主語是“安”而非“珝”,故“安遂獨奏”中間不能斷開,據此排

    除B項。

    11. C “趙惠文王十六年”不屬於帝王年號紀年法,而是王公年次紀年,用於春秋戰國時代的一種紀年方法。

    12. B “罷免了李孜省”錯,由原文“李孜省輩左道亂政,欲動搖東宮。珝密疏諫,謀少阻”可知,劉珝只是秘密上奏章勸諫,稍微阻止了李孜省等人的陰謀,並未罷免李孜省。

    13. (1)(劉珝)一向輕視萬安,曾經斥責萬安辜負國家不顧羞恥。萬安憤恨鬱積於心,日夜想法中傷劉珝。關鍵詞“素”“薄”“中”,句意2分。

    (2)萬安貪婪狡猾,劉吉陰險刻薄。劉珝稍微好一些,但是因為喜歡談論,人們認為他浮躁輕狂。關鍵詞“顧”但是,只是;“譚論”,“譚”通假,談論,“目”動詞,認為。 句意2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再見豔陽天的大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