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洋毛毛蟲
-
2 # 顏二哥有言23
“胃不和則臥不安”出於《素問·逆調論篇》,原文原意並非指胃不和會導致失眠,後世醫家依此逐步引申其意,並有發揮,認為胃不和會導致臥不安,臥不安即是失眠,這樣就給治療少寐病提供了一新的治療思路。
胃中不和,也就是脾胃功能失常,可包括胃中虛寒、胃中實熱、胃中宿食、脾胃氣虛、脾胃陽虛、胃中陰虛、脾胃溼熱、脾胃痰火等,甚則還包括肝、膽在內的和脾胃相兼的病證,如肝胃不和、肝經溼熱犯胃、肝膽胃氣鬱、肝膽火傷胃、肝膽溼熱致脾胃溼熱、肝膽氣逆致胃氣上逆等。
例如中焦脾胃功能失常所導致的胃脘脹滿或脹痛、噯氣時作、噁心嘔吐、嘈雜吐酸、不欲飲食等,以上這些症狀的出現皆可能影響睡眠。
如今在臨床上最常看到的,在夜間睡眠時被痛醒的疾病就是胃十二指腸潰瘍。
-
3 # 鷗洋10
這是中醫說法,中醫實際瞭解和記錄了很多人體現象,但限於以前技術和知識,未窮究現象的原理。胃不和而臥不安是一種現象,但中醫並不知道其中原尾。
人體再在胚胎初期,沒有大腦,而只有腸道,後期才由腸道演變為大腦和脊髓。腸道有自己獨立的神經中樞,腸道神經系統與大腦脊髓間透過迷走神經聯絡。有人大腦已經死亡,而腸道神經系統尚存活,故植物人依然能夠無大腦意識地存活。腸道神經系統稱為腹腦。實際大腦對腹腦很少下指令,反倒是腹腦時時刻刻在透過迷走神經向大腦大量反饋腸道資訊。這胃不和,自然腹腦有反饋,所以胃不和就會有臥不安的結果。實際腸胃不舒服,不單是臥不安,實際醒著的時候也很不舒服。
問究竟是胃的哪裡不和了?有點意思,實際不能單純地說是胃不和,而是腸道、內臟系統任何位置不和,都可能造成類似的結果。不能一概而論是哪裡出了問題,而只能根據具體的病例來實際確定哪個位置出問題了。
一下是從網路上覆制過來的一篇文章,說得比較淺顯易懂,供大家參考。
專家學者經常會說:人體有兩個大腦。那麼,他們為什麼會這樣說呢?有何依據?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下這個問題。
消化作用對生命維繫太重要,所以在演化上,先有腹腦,再有大腦。像腔腸動物(如珊瑚和海葵)全身幾乎都是消化器官,所以只有腹腦,沒有大腦。所有脊椎動物都已演化到有兩個大腦,讓大腦去處理高層次的理性活動,但是將維繫生命的消化作用,仍然歸腹腦打理。
由胚胎髮育的歷程來看,在胚胎神經系統形成的最早階段,神經細胞的一部分留在胚胎頭端的神經管,形成中央神經系統,也就是大腦,另一部分由神經脊來的前驅細胞,從胚胎頭側往未側遊走,轉變為獨立的腸道神經系統,也就是腹腦,分佈於腸道肌肉層間及黏膜下層。
兩個神經系統分別發育成熟,最後才由迷走神經系統建立聯絡。兩個神經系統基本結構非常相識,都有複雜的神經網路構成,收發神經脈動,運用多種共通的神經傳導物質來傳達訊息。
腹腦主要機能是,偵測胃部活動及消化過程,然後主要調節消化速度、加快或者放慢消化液分泌,調控腸道蠕動速度與模式。我們的消化道中,口腔及食道的咀嚼及吞嚥功能是由大腦控制,而整個腸道運作則完全由腹腦負責,一直到最後的肛門,控制權才又交還給大腦。
腹腦還會盡量制止經常胡思亂想的大腦過分干涉消化作用。由上到下傳送的資訊量,遠少於由下往上;也就是說,主要是腹腦向大腦提供腸道訊息,大腦比較少向腹腦下指令。其實神經訊息的傳送遠比我們想象中慢,如果沒有腹腦,腸道大小事物,都由遠在頭部的大腦控制的話,我們的神經傳輸系統根本無法負荷,必須完全重新設計。
美國加州大學的李伯特教授說:大腦總是活在過去,面板接到刺激,大腦要零點五秒後,才知道已經做出反應,才開始思想,為什麼會有這種反應?德國的普林茨教授說:我們經常是依照“腸道反應”作事,然後大腦才去想為什麼。
各位看官,沒有腹腦,那零點五秒的差距早讓我們在物競天擇中被淘汰了。
-
4 # 佛山開心彼得
《內經》;脾胃不和;肝胃不和;入睡和睡眠障礙;喘證 “胃不和則臥不安”出自《素問·逆調論》,現在多數醫家將其歸為失眠症的病因病機,如閻孝誠等[1]認為:飲食不節,腸胃受傷,宿食停滯,釀為痰熱,壅遏於中,痰熱上擾,胃氣不和,波及腦神,以致不得安寐,即《素問·逆調論》所說的“胃不和則臥不安”之意。對於此種理解似乎約定俗成,已成確論。有的醫家註釋《內經》時也說:“不安,反覆不寧之狀。……凡引起脾胃升降失調,轉樞不利的各種原因,都可導致臥不安,所以臨床常用調治脾胃的方法治療失眠之症。”[2]全國中醫藥院校的“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中醫內科學》也將其列入不寐的文獻摘要中。細閱《內經》原文,筆者認為《內經》的本義與今人理解有別,繼而廣閱歷代醫家有關論述“胃不和則臥不安”的文獻,現將其意義之源流敘述如下。 1 《內經》本義探討 《素問·逆調論》:“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足陽明之逆也。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氣亦下行,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不得臥也。《下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此之謂也。”“臥”字,《內經》中的含義有二:一指睡眠,如《靈樞·邪客篇》:“…… 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祛其邪。飲以半夏秫米湯一劑,陽明已通,其臥立至。”二指平臥,平躺著。《素問·評熱論》曰:“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則咳甚,上迫肺也。”此句“不能正偃”即是“臥不安”,臥即是“正偃”(平臥、仰臥)的意思。息指正常呼吸,張景嶽解釋:“出氣曰呼,入氣曰吸,一呼一吸,總名一息。”“息有音”就是呼吸伴有異常的聲響,相類於支氣管哮喘、喘息型支氣管炎等病的發作狀態,而不是指入睡休息後伴有鼾聲。 綜上所述,“胃不和則臥不安”是指陽明胃腑失於和降,胃氣上逆,進而累及於肺,肺失肅降,以致喘促不能平臥(躺)。這與《素問·逆調論》全段論述也是一致的。縱觀全文,岐伯回答上、中、下三焦的主要臟腑其逆與哮喘的關係,其中有陽明氣逆所出現的“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有肺絡氣逆所出現的“不得臥,臥則喘者”。岐伯在此引雲“《下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只能是解釋“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不得臥也”這段話。 2 後世發揮 後世醫家在繼承經旨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豐富和發展了“胃不和則臥不安”的內涵和臨床指導意義,指出“胃不和則臥不安”可用來指導失眠症的治療。此論始於明代,首見於李中梓的《醫宗必讀》:“不寐之故大約有五:……一曰胃不和,橘紅、甘草、石斛、茯苓、半夏、神曲、山楂之類。”同代的張景嶽在《景嶽全書》中將其列入不寐症經義中,自明代以來,此說漸盛。張璐在《張氏醫通》中說:“脈滑數有力不眠者,中有宿滯痰火,此為胃不和則臥不安也。”持同樣觀點的還有林佩琴,他在《類證治裁》中說:“蓋胃氣主降,若痰火阻痺則煩擾不寐也。”程國彭在《醫學心悟·不得臥》中也說:“有胃不和則臥不安者,胃中脹悶疼痛,此食積也。”沈金鰲在《雜病源流犀燭》中對“胃不和”引起不寐的道理從胃對陰陽升降的影響作了簡單的闡釋:“有由胃不和者,胃之氣本下行,而寐亦從陰而主下……今胃氣上逐,則壅肺而不得從其陰降之道,故亦不寐。”程文囿在《醫述》中從胃對肝藏血的傳送作用立論,認為神明主於心,藏於肝,臥則血歸於肝,神隨之藏則寐,“然所以歸肝者,皆胃之傳送,故胃不和則臥不安”。清末名醫張青總結前人論述,在其所撰寫《醫案》中提出中樞論:“胃為中樞,升降陰陽,於此交通,心火府宅坎中,腎水上注離內,此坎離之即濟也。水火不濟,不能成寐,人盡知之。不知水火不濟,非水火不欲濟也,有阻我水火相交之道者,中樞是也。”又曰:“經雲‘臥不和則臥不安’,古聖人於不寐之症,不曰心腎,獨曰胃不和,豈無意哉?中樞之論,非臆說也。” 後世對“胃不和則臥不安”的喘促也有豐富的論述。《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242條:“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這是由於燥屎內結,陽明腑氣不通,氣失其下行常道,轉而上逆,致“喘冒不能平臥”。《諸病源候論》也承襲了《內經》之旨,把“胃不和則臥不安”列入了氣病諸候中的逆氣候。孫一奎在《赤水玄珠》中把“胃不和則臥不安”作為論述喘證的經言之一,並稱此種原因引起的喘證為“胃喘”,提出用白虎湯類方治療。秦昌遇在《症因脈治》中對“胃不和則臥不安”論述最詳,全面提出了“胃不和則臥不安”的症、因、脈、治:“胸前滿悶,不思飲食,噯氣吞酸,噁心嘔吐,或頭眩眼黑,臥則氣逆,此胃不和不得臥症也;胃強多食,脾弱不能運化,停滯胃家,成痰成飲,中脘之氣痞塞不舒,陽明之脈逆而不下,而不得臥作矣;右關滑大,痰多火少,滑而若數,火痰相搏,滑大沉實,胃中食滯;右關滑大不數,二陳平胃散加石菖蒲、海石最佳。滑大數實,二陳平胃散加梔連。若大便堅結,導痰湯。胃脘作痛者,方可用滾痰丸下之,甚則小胃丹。”近代名醫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滋培湯下論述說:“論喘者,恆責之於肺、腎二髒,未有責之於脾胃者,不知胃氣宜息息下行,有時不下行轉而上逆,並迫肺氣亦上逆即可作喘。”可謂千載以後深得《內經》之旨者。 脾胃居於中焦,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樞機不利,胃失和降,則肺失清肅而引起喘證。“和胃”以治療喘證不但有深入的理論論述,而且有豐富的臨床驗案,現引兩案,以窺其一斑。 《蘇沈良方》載:湖州處士劉某,其叔父病喘,手足皆腫,殆不能起,有人謂之曰:“君叔父病脾病,橫瀉四肢,非他也。”手書方以授之曰無礙丸(炙大腹皮、莪術、三稜、木香、檳榔、麥檗);且誡之曰“慎勿服他藥”。劉君得方以餌其叔父,三餌而疾聞。君先迎醫於錢塘,後數日,醫至,曰“此肺逆,當之肺”,藥入口,疾復作。急謝醫,後投無礙丸遂籌。 按:本案之喘責之於中焦氣機痞塞不通,胃之濁氣不降,上迫於肺則喘作。治以無礙丸,破其滯氣,則氣機流動,濁氣下降喘平,津隨氣化,故腫消。 周煒醫案:王某,男,3歲,1987-08-16診。咳嗽三月餘,中西醫藥治療不效。刻診:咳嗽,氣喘,喉間痰鳴,甚則憋悶,咳末無回聲,納谷不香,舌淡,苔薄膩,脈細。證屬病久傷正,中氣既傷,痰氣阻於氣道。治以和胃降逆化痰,予旋覆代赭湯。3劑而喘大減,痰亦少,唯納谷仍少,苔薄,脈細。於前方加焦三仙各10 g,續5劑以善其後[3]。 按:此案是病久不解,胃氣大傷,和降不能,中土不運,痰濁內生,上幹於肺所致。以旋覆代赭湯和胃降逆化痰,乃治本之法。胃氣降,中土運,痰濁絕而肺氣肅,則喘咳自平。 綜上所述,“胃不和則臥不安”在《內經》中是闡釋喘證與胃的關係,認為“胃不和”是喘促的病因病機,是其源;後世醫家引申發揮闡述失眠與胃的關係,認為“胃不和”是失眠的重要病因病機之一,是其流。針對“胃不和”而立和胃一法,不但對治療失眠有效,在喘證的治療中更應當被廣泛重視。
回覆列表
中醫認為: 中醫強調“胃不和則臥不安”,意指:胃腸有毛病,會引起心神不寧,導致失眠。
現代醫學則認為: 按現代醫學的解釋:胃腸存在著一些內分泌細胞,其功能類似大腦內的內分泌功能,其分泌的物質,具有類似大腦內分泌物,能起調節胃腸神經乃至全身神經系統的功能。細菌的毒素對人體的惡性刺激,同樣會影響大腦神經的調節,也可能引起或加重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