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浩淼處人
-
2 # 莫安營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並刀”與“吳鹽”似與後句略無關聯。其實不然!周邦彥的描寫非常接地氣,展現了鮮活的生活場景。“纖手破新橙”,美人纖纖玉手,輕揮“如水”並刀,為君“破新橙”,此何其溫柔香豔矣!新橙已破,下一個節目,就是嘗新橙,這個時侯,“勝雪”吳鹽上場了:在新鮮的橙瓣上,撒上幾粒晶瑩剔透的鹽,再放進嘴裡細細品味。為啥要放鹽呢?因為鹽可引甜,在吃西瓜、橙、梨等水果時,略加一點鹽,其味更覺清甜!俗語云:“要想甜,擱點鹽。”這是古人早就總結出的生經驗。
-
3 # 趙燕雲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出自周邦彥的名作《少年遊》。
全首詞是: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並刀:幷州出產的剪刀。幷州,今山西太原一帶,其地精於冶煉,自古以製造鋒利的刀剪著稱。
唐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焉得幷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宋黃孝邁《湘春夜月》詞:“這次第,算人間沒個並刀,剪斷心上愁痕”。
吳鹽,吳地出產的鹽。江淮一帶所曬制的散末鹽稱吳鹽。此鹽色白而味淡,古人食水果如楊梅、橙子之類,多喜佐以吳鹽,漬去果酸。唐宋詩詞中多見之。唐李白《梁園吟》:“玉盤楊梅為君設,吳鹽如花皎如雪”。
周邦彥在《少年遊》這首詞中寫:“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是描繪了在青樓美女給他剝橙子的美妙情景。
這首詞很多人受後來的筆記小說(尤其張端義的《貴耳集》)所記載認定是宋徽宗、周邦彥和李師師搞三角戀,周邦彥在床底聽了宋徽宗和李師師調笑寫下的一首詞。
實則這首詞寫於寫於神宗元豐二年(1079)至元祐元年(1086),周邦彥在汴京為太學生和太學正期間自己在秦樓楚館中的一段經歷所作。此時哲宗尚年幼,趙佶還是端王。與徽宗即位後的政和六年(1116)結識李師師更是相距三十多年。
我認為這兩句實則是周邦彥借看到的“並刀”、“吳鹽”來形容美女剝橙子的手。
“並刀”形容美女手指甲之鋒利柔婉,“吳鹽”來比喻美女的玉手肌膚雪白。這兩句同為修飾下句的“纖手破新橙”服務,閉目品味,妙不可言。
-
4 # 老街味道
問題:周邦彥的《少年遊·並刀如水》中,前兩句寫並刀和吳鹽是什麼意思?
或者說有什麼作用或含義?前言《少年遊·並刀如水》是周邦彥的冶遊之作,據張端義《貴耳錄》載:
“道君(按:即宋徽宗)幸李師師家,偶周邦彥先在焉。知道君至,遂匿床下。道君自攜新橙一顆,雲江南初進來。遂與師師謔語。邦彥悉聞之,隱括成《少年遊》雲…周邦彥躲在床下,看到宋徽宗和李師師和吃橙子,一起卿卿我我,於是寫下了這首《少年遊》: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一、何謂並刀?並刀是指幷州出產的快刀。
例如杜甫就寫過一首《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須論萬里。焉得幷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二、何謂吳鹽?
屋簷, 兩淮間的鹽潔白如雪,據說古人吃水果時,加一點鹽是為了去除酸澀的感覺。 今天的人吃菠蘿也用鹽水泡一泡再吃。
李白就有詩《梁園吟》寫過吃楊梅時,會加一點鹽:
玉盤楊梅為君設,吳鹽如花皎白雪。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三、幾首寫到吃橙子加鹽的詞《齊天樂·賦橙》是南宋時史達祖的一首作品,詞中寫到破開橙子時也用的並刀(或是形容快刀而已),吃橙子的時候,也要“吳鹽輕點”。
犀紋隱隱鶯黃嫩,籬落翠深偷見。細雨重移,新霜試摘,佳處一年秋晚。荊江未遠。想橘友荒涼,木奴嗟怨。就說風流,草泥來趁蟹螯健。 並刀寒映素手,醉魂沉夜飲,曾倩排遣。沆瀣含酸,金罌裹玉,蔌蔌吳鹽輕點。瑤姬齒軟。待惜取團圓,莫教分散。入手溫存,帕羅香自滿。吳文英也有一首《虞美人影詠香橙》:
黃包先著風霜勁。獨佔一年佳景。點點吳鹽雪凝。玉膾和齏冷。 洋園誰識黃金徑。一棹洞庭秋興。香薦蘭皋湯鼎。殘酒西窗醒。結束語看來用鹽就著,吃橙子、楊梅這些水果確實是一種習慣。不過今天我們只是吃菠蘿的時候才用鹽浸泡一下。不知道南方人吃新鮮大多梅子、橙子的時候,是不是仍然有這個風俗保留下來呢?
回覆列表
原文為:
少年遊·並刀如水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
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
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可以是這樣:徽宗進來帶來江南進貢的橙子,給李師師嚐鮮。李師師芊芊素手執著刀刃像水一樣泛著清澈地光的幷州產剪刀,輕輕剖開,上面再撒一點吳地產的潔白似雪細鹽,放入盤中。
錦帳爐火剛生,香爐香菸嫋嫋,敘談了一會兩人相對而坐。一個美人調笙奏樂,一個才子閉目傾聽。
音律太美不知不覺時間已經三更徽宗起身告辭,師師有情細聲道:外面霜冷時間已晚,都沒人行了,還是別走了吧!
關於並刀和吳鹽的意思和作用在上面已經闡述,一點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