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城裡農民10068

    李自成陝北米脂人,民間傳說:出一條真龍,妨斷百里百草,由於米脂出了真龍李自成,百十里周圍寸草不生鬧荒災,李自成去河南討吃,在街上撿西瓜皮啃,讓過路人看見用腳踩髒不讓啃,乞丐很生氣,心說:等我李自成登基了把河南人照煙洞都殺了。誰料想李自成真登基了,最後河南煙洞都不在窯頂,據說是跟李自成有關。進京後有人問人間什麼最好,李自成說過年最好,一個月過一次,八年的天下八個月過完天數已盡。這只是在陝北民間鄉二老傳說,也沒有什麼根據,就是胡諞。

  • 2 # 蕪史

    李自成最後下落成謎

    崇禎十七年,這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一年:崇禎皇帝自縊明朝滅亡、李自成攻破紫禁城建立大順政權、多爾袞率清兵入關都在這一年,也就是1644年

    崇禎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

    同年三月十五,李自成率農民軍進軍北京,居庸關總兵唐通投降;第二天,到達昌平焚燬明皇陵;第三天,到達北京城下;第四天,守門的太監曹化、淳獻開啟城門迎李自成,農民軍開始攻打外城,崇禎帝命其三個兒子更衣出逃、逼皇后自縊、劍砍公主、又殺妃嬪數人,然後換上便服,出逃失敗;第五天,內城陷落,崇禎親自響鐘召集百官,竟無一人響應,崇禎見大勢已去,便與太監王承恩對縊於煤山(景山)壽皇亭樹下,史書記載他死之前“自取冠冕,以發披面”。

    明朝至此宣告滅亡。

    明末,苛捐雜稅,還流行著多年大瘟疫,官場貪腐,再加上經歷了明軍和農民軍戰爭之後,已民不聊生,李自成自打進了北京城,首先要做的是休養生息,或者平定當時的外患清軍吧?然而李自成沒有。

    他確實做了幾件事,但沒有一件是為了百姓。

    有人說為什麼歷史學家們不認可李自成這個皇帝、不認可大順王朝,我想這就是一方面原因。

    他做了哪些事?

    史書記載,李自成拷掠明朝官員,交贖金,還有指標。據說當時有個大學士叫魏藻德,說我沒那麼多銀子,結果酷刑五日夜,腦裂而死。據說,當時搜刮了7000萬兩白銀,這個可能就是虛數了,但由此可見,當時搜刮了不少。

    再一個,原來大順軍也算是軍紀嚴明的,結果進到北京之後就無法收斂了,本來他們也不是正規軍,京城可不同於別處,這麼繁華這麼多美女,哪還記得軍紀?擄掠婦女,搶掠妃嬪。

    特別是他的大將劉宗敏,搶掠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

    這使得本來已經打算歸順的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立刻反叛,調頭去了山海關

    四月,李自成親自率領大順軍氣勢洶洶地趕往山海關,鎮壓吳三桂的叛亂;與此同時多爾袞率八旗軍也已經星夜兼程地也向山海關撲來

    小小的山海關一時之間彙集了三支當時最為強大的軍隊,結果父親吳襄還在李自成手中的吳三桂剃髮降清

    李自成的大順軍腹背受敵,陷於吳三桂和多爾袞兩軍夾擊之中,死傷遍地。

    山海關一戰打了兩天,最終以李自成失敗告終

    李自成率領殘餘就往北京撤,多爾袞的八旗軍和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就往北京追。

    李自成撤回北京時先殺掉了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後匆匆在紫禁城的武英殿舉行登基典禮,隨即收集金銀財寶,裝車,放火焚燒紫禁城,並撤出北京,往西走了。

    傳言,這批寶藏足足有九驢十八擔

    李自成在逃亡途中數戰數敗,轉戰南北,於1645年行軍至湖北九宮山時,據稱已自縊身亡。

    但是直到現在,關於李自成的行蹤仍然有很大的爭議。

    為什麼?

    這要從阿齊格的奏報說起。

    阿濟格的奏報

    順治元年,清軍入關,李自成兵敗向西逃亡。

    英親王阿濟格、羅洛宏吳三桂、尚可喜等人率領大軍追擊李自成,一路打一路追。

    有文獻記載,阿濟格的軍隊把李自成故鄉的百姓屠戮一空,並且破壞了李自成宗族的祖墳。

    多次交戰,李自成均大敗,逃入九宮山,便不知所蹤。

    清軍進山搜尋,四處通緝,毫無結果。

    阿濟格俘獲李自成的兩個叔叔及嬸嬸、劉宗敏及他的妻妾、軍師等人,並且繳獲金印一枚,還有其他物資,並將李自成的兩個叔叔和劉宗敏斬于軍前。

    隨後不久,阿濟格後向清廷的奏報,一共兩次,內容還不一樣

    第一次奏報:被擒的李自成的部卒說,(李自成)兵力窮,竄入九宮山,攜隨身步卒僅二十人,為村民所困,不能脫,遂縊死。”

    第二次奏報:“因遺素識李自成者往認其屍(安排見過李自成的人去認屍),則屍朽莫辨(屍體腐爛已看不清容貌),或存或亡,還另行查訪。”

    這兩次內容完全不一致的奏報,讓攝政王多爾袞大怒,認為阿濟格是在有意欺瞞,於是將他降為郡王。

    由此可知,作為追殺李自成的主帥,阿濟格也不確定李自成到底死了還是沒死。

    清廷則嚴令陝西、湖北的官吏“俟再查驗,防闖逆復燃”。

    阿濟格在攝政王多爾袞病重時,欲奪攝政王位之事,結果敗露遭到幽禁,阿濟格最後被順治皇帝賜死

    因這兩封奏報,到後來乾隆帝還在跟他算舊賬:往追流賊,謊報已死。

    乾隆帝:"英親王阿濟格秉心不純,往追流賊,謊報已死,又擅至沿邊索馬,且向巡撫囑託公事,過跡昭著。雖前此亦有微功,究不足以抵其罪,黜爵實由自取。"

    這說明什麼?說明清朝庭一直都沒有確認過李自成到底死沒死。

    那麼,李自成當時是生是死?倘若未死又去了哪裡?驚世寶藏最後的歸屬地是哪呢?

    闖王生死之謎:是被程九百所殺還是成了奉天玉和尚?

    歷史上關於李自成的生死傳聞頗多,因為“屍朽莫辨”,連《明史·李自成傳》也無法搞清其殉難經過。

    直到現在,關於李自成的行蹤大致有兩種說法:“九宮山身亡說”和“出家為僧說”

    說法一:九宮山身亡

    據《明史》、《南疆逸史》等史籍記載,李自成逃進九宮山後,隊伍已經七零八落了,到最後僅剩不到20人,李自成本人被程九百等鄉民所殺。

    明末清初費密所寫《荒書》的記載:

    自成親率十八騎,由通山縣過九宮山嶺,即江西界。鄉民聞有賊至,群登山擊石,將十八騎打散。自成獨行至小月山牛脊嶺。會大雨,自成拉馬登山嶺。

    山民程九百者下與自成手搏,遂碾轉泥澤中。

    自成坐九百臀下,抽刀欲殺之,刀血漬,又經泥水,不可出。

    九百呼救甚急,其甥金姓以鏟殺自成,不知其為闖賊也......”

    支援這個說法的,涉及一個證據,就李自成侄子李過的通令

    通令:

    限期九宮山民火速出首兇徒或擒解吾軍前,如三日後仍無聲息,吾將屠村三日,誓報此讐。——永昌二年五月二十日 (李過私印)

    這樣看來,難道李自成真被程九百殺了?否則李過為什麼怒到要報仇,甚至打算屠村?

    但是《程氏宗譜》卻這樣記載:剿闖賊李延於牛跡嶺下。

    根本沒有提到程九伯殺死了李自成,只是說殺死了李延。

    這李延又昰誰?會不會是李自成的別名?或者《程氏宗譜》因為某種原因誤寫?

    還真不是。

    可信史料恰恰證明李延確有其人,並且,並不是李自成

    通山縣《程氏宗譜》記載程九伯殺死的是李延;通城縣《金氏宗譜》記載:“又有李延、李自成流寇猖狂”;《通山縣誌》記載“九宮山北有李延墓”;

    所以,這種說法也站不住腳了。

    當然,“九宮山說”中還有“自縊”的說法。

    但是,史學家們都認為李自成自縊的可能性並不大。

    反觀李自成17年的起義過程,參加過大大小小不少戰爭,並且也經歷過部下僅餘18人的時刻,當時他是怎麼做的?隱匿起來,伺機再起。

    所以,這樣看來,李自成兵敗自縊的可能也並不大。

    民間更傾向於李自成“出家為僧說”。

     

    說法二:出家為僧

    民間有個傳聞,說什麼呢?

    曾有個姓張的舉人,在一石門夾山古廟中偶遇了奉天玉和尚,兩人是一見如故。數年後他晉升江西撫州知府,途中又去了趟古廟,想拜訪下奉天玉和尚,哪知道他已經圓寂了,這時和尚的徒弟指著懸掛的畫像說:“大人你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明末威震天下的闖王李自成!當年九宮山死的是他的替身。”

    所以,李自成逃禪石門夾山“出家為僧”一說,流傳極廣。

    有人認為李自成當時並未死在九宮山,而是假死脫身,逃到湖南澧州

    據清代乾隆年間的《澧州志林》收錄的文章稱,李自成兵敗後,獨自逃竄至石門之夾山寺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

    這個夾山寺,原是一座唐代古剎,而奉天玉和尚墓葬中發現的磚刻《塔銘》,寺中發現奉天玉詔,更有密室發現的石雕龜形敕印。

    敕與詔一樣,只有君王能用,並且李自成曾自稱“奉天倡義大元帥”,這一切似乎進一步證實了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本人的事實。

    這些無疑構成了此說的有力佐證。

    持此說的另一依據是從戰略推理上得出來的,認為李自成去當和尚,是迫不得已,是為了聯合大明抗清。

    相傳李自成派人往南明送信,想聯合他們一起抗清。

    南明拒絕了,李自成逼死了崇禎皇帝推翻了明朝,這對南明來說是國恨家仇,怎麼可能同意呢。

    這時有人出了主意,李自成詐死,部下跟南明之間也就沒了隔閡,所以李自成就採納了這個建議。

    但是這種說法也被否定了。

    原因是奉天玉和尚碑文上寫的是順治初年來到寺中,這與李自成兵敗差了7年;另外,李自成曾傷了一隻眼,而奉天玉和尚與當地官員很熟悉,從外貌特徵沒有與李自成相符的地方,畢竟這麼多人不可能認錯人;

    至於戰略上來說,專家認為,李自成若是活著,他的部下不可能亂做一團,不是歸順大清就是歸順南明,或者剛剛歸順大清後又叛清投明的,這根本沒有李自成還活著的跡象。

    2007年在大順軍後裔家中, 專家發現各類大順文物300餘件,其中有一塊碑刻現收藏於通城縣博物館,其中四句詩文寫道:亡吾闖王九宮山,血海深仇恨不消。滅絕通城縣賊人,豈能還吾闖王魂?

    落款為永昌二年。

    但是,仍然沒有記載李自成到底如何身亡的。

    李自成的下落, 最終成為歷史上一件懸案。

  • 3 # 歷史與文化縱橫

    從陝西逃出來後,李自成駐紮在荊州的一個漢水小鎮,得知左良玉已經病逝,左良玉的20萬大軍從武昌撤退到九江,向南京開進去保護明朝一個福王。劉宗敏的兵則向咸寧、蒲圻一帶遊擊,李自成下令各軍10萬以上人馬向武昌開進,佔領了武昌。

    但是武昌是一座空城,城中百姓多逃亡進大別山,城內外除了大順軍外幾乎別無他人。李自成登上蛇山,看大順軍在各處山頭建營寨,李自成感嘆道,武昌果然險要,北有大別山,南有長江,遏制南北。宋獻策也說此地可以固守,於是漢陽、大君山、小君山、鸚鵡洲等地都分兵把守。劉宗敏說,固守固守,不守又怎麼樣,如今雖然還有10幾萬人馬,可都不頂用。

    大順軍此刻其實已經成了驚弓之鳥,遇到清軍紛紛投降和逃跑,士氣低落。李自成來到漢陽勞軍,發了1萬兩銀子、1萬多匹綢緞,但是軍士無糧餉。李自成的部下多是陝西人,不是陝西的就是北方人,不適應南方的水田、河溝環境,下雨天地上泥濘不堪,蚊子成堆。宋獻策鼓勵李自成堅守下去,李自成卻說,眾人都逃去,軍師你逃去我也不怪你。宋獻策很惶恐,第二天與劉宗敏商量,上報說,天降祥瑞,請把武昌改名為祥府,以安眾心。

    李自成現在寄希望於皇后高秀英的20萬人馬,他們進入了四川現在正在向湖廣靠攏。不久,清軍攻陷武昌,李自成逃到富池口,劉宗敏和宋獻策都被擒獲。李自成在江西瑞昌、龍開河一帶遇到白旺的人馬,約3000人,這支軍隊訓練較好,多是湖廣人。白旺跟隨李自成一年多,也是陝西人,但不是延安府人,李自成對他們似乎並不信任。他帶領幾百人離開白旺向湖北通城縣九宮山進發。因為,在那裡他可以打探到高秀英的訊息,並收攏舊部。但是清軍已經在九宮山設下埋伏,李自成部下被打散,他一人一馬逃出來,在一個山洞裡好幾天躲過了清軍追捕。他出來後,遭到當地鄉勇的襲擊,被殺害。殺他的程九佰等人並不知道殺的是李自成。

  • 4 # 民國年間那些事

    關於李自成的下落,歷史教科書等正史中說得清清楚楚:在退兵湖北一帶時,在湖北九宮山被當地地方武裝殺死。

    當時很多人對此說持懷疑態度,原因有二:一是沒有發現李自成的首級;二是當時李自成雖然兵敗退居湖湘,但手下仍有幾十萬人馬,在九宮山一帶也有數萬部隊,不可能死於民團之手。

    1980年代初,我讀了一篇清人筆記,上面記錄了李自成的下落。當時資料和資訊很少,讀到這樣與教科書觀點不一致的文章非常新奇,當然也很興奮。筆記中這樣記載,清初湖廣舉人張某到雲南某地擔任同知,赴任途中路過湘西澧州,探訪一深山古剎,和廟中老方丈談及天下大勢及風俗人情,甚是投己,遂成忘年之交。幾年後張某升任江西撫州知府,路過湘西時又去廟中探望老友,不料老方丈已經圓寂。老方丈的弟子對張某說:“我師乃明末赫赫有名的闖王李自成,兵敗後到此出家為僧。當年在湖北九宮山替死者乃其部將孫某。”張某聽罷大驚。乾隆年間,澧州知州何某聽說了這個傳聞,親自到那座名為夾山寺的古剎探訪,他在廟中見到了當年那位老方丈的畫像,據說方丈名為“奉天玉和尚”,而李自成曾經自稱“奉天倡議大元帥”,其中隱含“奉天王”之意,何某據此認為奉天玉和尚就是當年的李自成。

    何某之說流傳甚廣,民國初年國學大師章太炎曾到夾山寺尋訪,尋得奉天玉和尚所遺梅花詩5首。章太炎據此考證,奉天玉和尚極有可能就是李自成。1981年8月,湖南文物考古部門在石門夾山寺發現了奉天玉和尚墓,墓中一瓷壇裝有方丈遺骨,據考古認定,此遺骸資料與史料記載中的李自成極為相似。後來,當地在夾山寺舊址重修寺院和闖王陵墓,並將古剎更名為“夾山靈泉禪院”,門前有這樣一幅題聯:“寺古追唐宋,林深隱帝君。”

    李自成究竟是殞命九宮山,還是出家夾山寺,至今還是一個謎團。

  • 5 # 魏青衣

    關於李自成兵敗後下落之謎,大概有兩種說法,其一是九宮山說,其二是夾山說。

    一、九宮山說

    對於李自成在九宮山上的死亡記錄,在阿濟格向清廷的奏報以及南明兵部尚書何騰蛟對唐王的奏報均有提到。阿濟格在奏報上寫道:“反兵逃竄至九宮山中,我軍隨後搜遍全山,不見李自成,李自成身邊的隨從共20人被困,自縊而死。派遣自見過李自成者。前往辨認,但屍體腐爛不能夠看清,是生是死,繼續追查。”

    而何騰蛟所寫的奏報中這樣說:“在九宮山已將李自成斬首,首級不慎丟失。”

    二、夾山說

    相對於九宮山說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夾山說就顯得權威的多。史學家們在澧縣發現建有奉天玉和尚的墓地,並且有骨灰罈出土,同時還發掘到“永昌通寶”銅幣,而永昌則是李自成大順政權的年號,以及發現刻有“永昌元年”字樣的竹製扇骨、銅製燻爐等文物。

    根據史學家稱,奉天玉和尚墓出土的符碑上面,刻有四句四言偈語,十分接近於李自成的家鄉傳統隨葬符碑,其中有三句和在他家鄉出土的一塊符碑上的三句偈語完全相同。不過這兩種說法都是猜測,並沒有直接的證據來說明,所以闖王李自成的最終下落究竟如何,這還是史學界的一個謎,暫時還沒有解開。

    不過既然有這兩種說法,那麼大家選其中一個相信就好了,畢竟是幾百年前發生的事情,深究也沒什麼意思。

  • 6 # 歷史的小學生

    李自成最後的下落是在湖北省通山縣九宮山下被地主武裝突襲而亡。事情原委是這樣的,李自成的江西老營被清軍攻破後,實力大損,東下的去路已被清軍截斷,準備渡河的數萬船隻也被清軍掠奪一空,多鐸部的清軍更是馬不停蹄的直趨南京。李自成平定東南伺機再起的計劃被迫改變。不得不轉向西南方向進軍,準備穿過江西西北進入湖南。1645年五月初四日,李自成在行至湖北通山縣九宮山下探查軍情的時侯突遭當時地方武裝襲擊,負責扈衛的二十八名戰士也在這場戰鬥中同李自成壯烈犧牲,義子張鼐和一個劉姓伴當逃了出來。

    導致李自成犧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李自成雖然貴為大順皇帝,但是仍然未能脫離農民起義軍的桎梏,行軍打仗依然喜歡身先士卒,崇尚事必躬親。所以隻身犯險,最終遇難。

    第二,李自成犯了輕敵冒進的錯誤;嚴格來講李自成只所以敢隻身犯險,主要原因是覺得身後有數萬大順軍就在身後。雖然大順軍退出了北京,也在最近的數次戰鬥中被清軍擊敗,但主力尚存,實力猶在,因此地方武裝是斷然不敢與大順軍為敵的。他的這個想法沒有錯,以地方團練武裝的實力肯定不敢侵擾大順軍主力,但對於脫離大部隊的小部分力量定然不會手下留情。

    第三,地方武裝不知道對方就是名震天下的大順皇帝李自成。假如他們清楚對方底細,以地方武裝這些烏合之眾是無論如何不敢對李自成下手的,況且以常理而論,李自成雖然身邊人馬並不多,但主力肯定就在身後,他們不會自取其禍。

    李自成犧牲的訊息傳到南明小朝廷後,多數人表示不解和疑惑。何騰蛟就說:“闖勢實強,闖夥實眾,何以死於九宮山團練之手?誠實有故。“鄉兵初不知也,使鄉兵知其為闖,氣反不壯,未必遂能翦滅!”而且據史料記載,李自成是被鄉兵用鏟打死,由此可見這股地方武裝的力量根本不值一提,竟然把幹農活的鏟當作武器。李自成犧牲的訊息傳到大營後,“滿營聚哭”,大順軍遂對這股地方武裝展開了報復性打擊,史載“毀戮四境”。

  • 7 # 青年史學家

    李自成的最終結局是幾百年來人們想弄清楚的一個謎案,不過因為時代久遠,留下的資料有限,因而關於李自成的最終結局至今仍然是以猜測為主。

    今天,我們就來列舉一下李自成的最終結局有哪些版本的說法呢?

    首先第一種是清朝的官修史書《明史》的說法,李自成在兵敗北京後,率餘部難逃,最終在湖北的九宮山被當地村民圍困,最終自縊而亡。不過,《明史》的說法並不可靠,因為《明史》本身的可信度就是存在問題的。

    民間的關於李自成被圍九宮山的說法是李自成最終被當地的地主武裝給殺害。

    還有一種說法是李自成最終隱居山林,落髮為僧了。在被圍九宮山期間,李自成在部下的掩護下得以順利逃脫,最終在石門的夾山寺落髮為僧。這種說法在文學作品中比較常見,比如金庸所寫的《鹿鼎記》裡面就曾經這樣描述李自成的結局。

    或許我們永遠都無法知道李自成的最終結局是什麼了,李自成最終結局到底怎麼樣,重要不重要呢?不重要,重要的是李自成的例子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啟示。

  • 8 # z山海

    李自成的歸宿?

    李自成,以明帝國驛卒出身,相當於今日郵政局郵遞員,因明帝國財力不逮,裁撤驛卒而造反,“闖王”橫行天下,攻進北京,大明帝國崇禎皇帝自縊煤山,把明帝國埋葬,但一介農夫的侷限性,未能把握時局,政治、戰略的錯誤,而不敵滿清,江山拱手滿清,皇位未溫,狼狽慘逃出京。

    民間說法,多種多樣,如題主列出的出家大和尚之說,不一而足,但無確鑿證據,只能一笑而過。

    而且,近年來,花樣翻新,題主的李家譜說,好象遠在甘肅,而且,隆重推出,祭祀活動頻仍,怎麼說呢,聊當戲說!

    歷史上,比較可靠的、公認的說法,還是李自成敗逃中,身邊武裝力量微弱,人困馬乏,強弩之末,於湖北省通城縣九宮山遭遇地主武裝襲擊身亡。

    僅供參考。

  • 9 # 大福讀史

    2008年,鐵道部在江西修水縣修建隧道時,曾發現一處很封閉的村落。經過專家多方考證,在此地發現了5600多件李自成大順朝的文物。同時,根據村民講訴,他們多為李自成大順軍餘部的後裔。在這批文稿中,其中有2000多件大順檔案,多為李自成手下大將李過的手稿。在這批文稿中,有聖諭、手諭、密諭、告示、奏疏、塘報、信函、憑據、地圖、李自成詩集、李過日記、《南源突圍大事記》、《永昌大事紀》、《永昌遺恨錄》、《九宮遺恨錄》、《西樓雄夢》、《皇城驚夢》、吳汝義撰《伴駕手記》等。雖然此間書稿問世後,許多人或認為是偽造,不過因為年代過於久遠,終究不能說明。所以不信之人,可權當一看,作為一種野史。信之,當另有所談。

    李自成鎏金CROWN

    李自成璽印

    大順軍文告三件

    密諭:辛思忠見諭放棄攻嶽原略,速率部眾返通,因事變倉促,細計會諮再議。——永昌二年五月十七日

    曉帖:我主在九宮山遭奸刀伏殺,有至軍前出首指認兇徒者,賞萬金,封爵三代。——永昌二年五月十九日

    通令:限期九宮山民火速出首兇徒或擒解吾軍前,如三日後仍無聲息,吾將屠村三日,誓報此讐。——永昌二年五月二十日 (李過私印)

    李過親筆信函兩封

    汝義兄:主上崩,軍情急,請見書速帥部至通城共商大事,餘言面敘,切切!——弟 李過筆 永昌二年五月十七日

    宗堯兄:主上在通城遇害,再守通城毫無意義,請速合諸將據湖南而為根本,大事至湖南面商。——弟 李過筆 永昌二年五月十九日

    李過日記四則

    永昌二年五月十七日晴

    吾率軍至通城,隨令大軍屯駐,辰時,自令小股隊兵下鄉尋覓糧草補充軍需。申時,接兵丁急報,萬歲在九宮山遭奸人殺害,吾急率兵往視,其頭已被擊,吾大慟,發誓將殺奸人,以報此仇。

    五月十八日晴

    吾令收殮萬歲,停屍九宮山下,通令九宮山民出首兇徒。

    五月十九日

    通知吳汝義等在外各將,知悉萬歲駕崩,以待共商後事,就近各部立即至九宮山哀悼萬歲。未時,就萬歲遺體秘密掩埋,待日後班師另行祭葬修墓。

    五月廿日

    寅時,分派兵丁,卯時,發兵九宮山。令各地出首逆徒者三日已滿,將姜家畈團團圍住,著令交出兇徒。辰時,尚無人出首兇徒,激怒全體將士,立即血洗全村,殺千餘口,申初而返。

    此外,還有通城秀才為了避罪向李過上的解釋書以及家書。

    前因姜家畈鄉勇誤殺萬歲,元兇罪該萬死,並已被侯爺屠村懲罰。望侯爺收束貴軍,赦我通城其他順民,緊收殺戒,則我縣民再造之恩。——通城草民秀才陳先甲 彭會升領眾銜命拜呈 永昌二年五月廿二日

    父母親大人:膝下進稟者兒,自別家不覺三月有餘,近因流寇李自成兵患通城,其荼毒百姓甚慘,九宮山姜姓一村近遭血洗,人心惶惶。我不日為避兵難,即同高安年兄一同回家,特此跪稟。

    最後在附上清軍的六件佈告文書。

    密令

    路什、蘇科、尼堪、車爾布四將軍:率部直插通城,趁闖賊已死通城九宮山之機,全力圍剿闖賊餘部,務宜各盡其力,抓住戰機,一鼓作氣,力圖斬草除根,一勞永逸。——順治二年五月二十日

    告示:近得塘報,通城鄉勇已將逆魁李自成斃殺,但餘賊尚眾群狼無首,已然窮兇極惡,必大肆劫奪擾民,凡我軍民等務須緊守,遇流賊必眾擊之,流賊眾即速報知我軍合力剿殺。——大清順治二年五月

    告示:逆酋李自成已於通城斃命,各地鄉勇務隨我軍剿殺逆賊殘餘,凡有斬獲逆酋及擒獲逆酋交我軍者,一經驗證,按軍功論級給賞,必以示我朝皇恩浩蕩。——大清順治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告示:流寇李自成已死,逆軍已成釡底之魚,為顯我朝皇恩寬厚,特招撫曾為逆賊李自成出力之人,只要放下屠刀歸順我軍,即為我朝順民,既往不咎,反戈一擊為我朝肅清逆寇者即為有功之人,定當委用,特此告知。——大清順治二年五月二十四日

    通令:近聞逆賊魁首李自成死於通城,逆賊無首,必將四處劫掠,我軍民人等速即將牲口、糧食藏匿,人眾必於隱蔽處躲避,免遭散逆荼毒。——大清順治二年五月二十六日

    告示:逆賊魁首已於本月十七日在通城九宮山被地方鄉勇擊斃,逆賊殘部由其侄李過率眾屠村。逆魁已死,餘黨已狗急跳牆,必然更具兇殘,在我軍未達各境剿滅逆賊以前,望各地鄉勇、民團協力自保,毋使鄉民再遭荼毒。——順治二年五月二十七日

    按照李自成自西安戰敗後,他可退卻的方向只有清軍還未涉及到的江南地區,而襄陽之地則是李自成未入西安前的據點。若按照以上的大順文書和清軍文告中當時交戰雙方當事人記載的時間和地點,似乎《明史》中李自成戰死通城九宮山可信度頗高。

    根據明史記載,1645年4月中下旬,敗退至江漢之地的大順軍又被追擊而來的英王阿濟格所率的八旗軍在武昌擊敗,李自成部大將劉宗敏、軍師宋獻策等重要將領或被殺、或被俘,李自成殘部則順長江而下撤退。此時,李自成或可南下岳陽、長沙,或穿過大別山與幕阜山的長江水路東進以壓縮南明,再則可經幕阜山、九嶺山進入江西。通城正好處於此一區域。

    需要說明的是,通城本有政府為李自成修的墓。但是墓地修成後,又有人提出李自成是在通山縣高湖牛跡嶺戰死的。因為當時史料有限,所以未經過實地考察的專家們便同意了此說法。後來,郭沫若就在《甲申三百年祭》中將“通城”改為“通山”。從此,李自成殉難”通山說“便取代了“通城說”。1979年,為開發旅遊業,通山縣在高湖鄉小月山下新建了一座闖王陵,並派人到通城縣李自成墓前拓取郭沫若所題的李自成墓誌銘和“李自成之墓”的碑石,並將其中通城縣的“城”改成通山縣的“山”,重新鏨刻碑石,分別立在新建的闖王陵內和一個無主墳旁充作李自成墓。1988年,這個新建的闖王陵被國家文物局報送到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而通城縣的李自成墓因得不到有效保護於1992年遭山洪沖毀。

  • 10 # 徐家福記

    李自成大軍行到九宮山,李自成帶著二十多個護衛包括他的義子去附近去檢視地行,這時整好碰上了當地的鄉紳團練一共有幾百人。

    這些人一看是大順軍就二十幾個人,以為是被打散逃跑的大順軍,他們跟本就不知道其中有李自成,也不知道附近有幾萬的大順軍,如果知道早就嚇跑了。

    這幫團練一看就二十多個人就衝了過來,雙方拼殺在了一起,在拼殺的時候李自成被斬殺,這可真是意想不到,他的義子逃了回去,說李自成被團練鄉紳殺了。

    大順軍恨憤怒,大軍來到縣城屠城三個月,以此發洩憤怒,據史料記載大順軍離開縣城的時候沒有帶走李自成。就埋在了九宮山,但是沒有人知道埋在什麼地方,後來也沒找到,一直是個迷。

  • 11 # 米缸摟著麥芽糖

    李自成從一個快遞小哥,造反一躍成為了大順國的皇帝,結果,剛進北京城才一個多月,就因為手下馬仔玩了吳三桂的女人,一片石大戰就把江山給丟了。所以說色字頭上一把刀,不光要管住自己,更要管住自己的馬仔。

    李自成和吳三桂跟滿洲人打群架打輸以後,一路從退出北京開始,就在河南、陝西被吳三桂追的四處亂竄,最後一路敗退到湖北咸寧的九宮山時,一不小心跟當地的保安隊發生了遭遇戰,最後戰死而結束了這虎頭蛇尾的一生。

    戰死九宮山是官方普遍說法,還有另外幾個版本,有說被追到湘西,就是今天的湖南省常德,無路可走時在常德的夾山寺出家當了和尚。還有說跑到四川青城深山老林裡的,反正前面的情形都是大致相似,從山海關外的一片石戰敗以後,就一路難道,至於逃難去了湖北或者湖南還是四川,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本來創業都成功馬上去納斯達克都要敲鐘了,結果陰溝裡因為女人翻船,所以至理名言:不要亂玩女人,創業要聽投資人勸,才能做一個對得起社會、家人和一直幫助你的人。

  • 12 # 蘇如嘎其恩出

    關於李自成的歸宿,在明末清初的一些史料中有許多不同的記載,後來又有好多民間傳說,直到現在史學家們仍然爭論不休。

    不過,在九宮山被伏兵亂刃截殺的說法比較多一些。也就是說李自成被害這一點是受到認可的,但地點有兩種意見。開始認為是在通城縣,郭沫若先生還在通城縣李自成墓做了《甲申百年祭》的題詞。但在1954年通山縣一名小學歷史老師根據當地的傳說進行了考證,認為李自成是在通山縣犧牲的。金毓黻等趕往實地考查,並以清初隱士王夫之所寫的《永曆實錄》為依據,證明李自成死於湖北的通山縣。

    另一種說法是李自成在石門夾為僧,這一依據最早記載是乾隆年間的澧州知州何璘,他所寫的《書李自成後傳》中稱,石門夾山寺的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自從1981年在石門夾山寺發現奉天玉和尚文物後,史學界把九宮山“通城縣”、“通山縣”說轉到了“夾山寺”說。他們認為“奉天”非一般法號,其次,從塔銘看出,奉天玉是一個叱吒風雲的人物,“李自成已經死亡”的流言是李自成自己造的。石門夾山地形險要,是避身隱若之地。另外,陝西師大對夾山寺碑文隱語進行了破譯,認為“金鞍玉鐙馬如龍”暗指李自成,“聽三公話政酞”隱喻著“闖王陵”三個字,因此,奉天玉就是李自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在TVB的一線演員到內地拍戲大多都不溫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