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飲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詩歌的主旨是展示詩人運用魏晉玄學"得意忘象"之說領悟"真意"的思維過程,富於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繹。詩中寫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寫了幽美淡遠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著萬物各得其所、委運任化的哲理;這哲理又被詩人提煉、濃縮到"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給讀者以理性的啟示,整首詩的韻調也更顯得雋秀深長。這首詩正刻畫了詩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風貌。他不象一般隱士那樣標榜超塵出世,而是"結廬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卻能做到"無車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詩人意味深長地說:"心遠地自偏"。心靜,境自靜。心無雜念,即使身居鬧市,也宛如在山。這深刻的道理被詩人平淡地說出,親切感人。詩歌巧妙地運用了象徵手法。"飛鳥相與還",那隻在晚照中翩然歸來 的鳥和那個"悠然見南山"的人,心神契合,彷彿都在這幽靜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摺疊意境摺疊詳解"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寫詩人雖然居住在汙濁的人世間,卻不受塵俗的煩擾,這是"忘世之境"。"車馬喧",正是官場上你爭我奪、互相傾軋、奔走鑽營的各種醜態的寫照。但是,陶淵明"結廬的人境",並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麼會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呢?詩人好像領會了讀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個設問句"問君何能爾",然後自己回答"心遠地自偏"。只要思想上遠離了那些達官貴人們的車馬喧囂,其他方面也自然地與他們沒有糾纏了。這四句,包含著精闢的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淨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只要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改變客觀環境對自己的影響,到處都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心遠"一詞,反映了詩人超塵脫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千年以來膾炙人口的名句。因為有了"心遠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會悠閒地在籬下采菊,抬頭見山,是那樣地怡然自得,那樣地超凡脫俗!這兩句以客觀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閒適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說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蘇東坡對這兩句頗為稱道:"採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見"字也用得極妙,"見"是無意中的偶見,南山的美景正好與採菊時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襯,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種忘機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麼勝景,致使詩人如此讚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也是詩人無意中看見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黃昏景色中,飛鳥結伴飛返山林,萬物自由自在,適性而動,正像詩人擺脫官場束縛,悠然自在,詩人在這裡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諦。"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人從這大自然的飛鳥、南山、夕陽、秋菊中悟出了什麼真意呢?是萬物運轉、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則嗎?是對遠古純樸自足的理想社會的嚮往嗎?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嗎?是直率真摯的品格嗎?詩人都沒有明確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問題,讓讀者去思考,而他則"欲辨己忘言"。如果結合前面"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來理解,"真意"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真正意義,那就是人生不應該汲汲於名利,不應該被官場的齷齪玷汙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應該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賞大自然的無限清新和生機勃勃!當然,這個"真意"的內涵很大,作者沒有全部說出來,也無須說出來,這兩句哲理性的小結給讀者以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想象餘地,令人回味無窮。全詩以平易樸素的語言寫景抒情敘理,形式和內容達到高度的統一,無論是寫南山傍晚美景,還是或抒歸隱的悠然自得之情,或敘田居的怡然之樂,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於情趣,又饒有理趣。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那樣景、情、理交融於一體的名句不用說,就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這樣的句子,雖出語平淡,樸素自然,卻也寄情深長,託意高遠,蘊理雋永,耐人咀嚼,有無窮的理趣和情趣。本詩透過眼前景物的敘寫,說明"心遠地自偏"的道理,表達作者從自然景物中尋得樂趣的恬適心情和豐富的精神生活,反映出作者厭惡官場腐敗、決心歸隱自潔的人生追求。
本篇是《飲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詩歌的主旨是展示詩人運用魏晉玄學"得意忘象"之說領悟"真意"的思維過程,富於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繹。詩中寫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寫了幽美淡遠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著萬物各得其所、委運任化的哲理;這哲理又被詩人提煉、濃縮到"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給讀者以理性的啟示,整首詩的韻調也更顯得雋秀深長。這首詩正刻畫了詩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風貌。他不象一般隱士那樣標榜超塵出世,而是"結廬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卻能做到"無車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詩人意味深長地說:"心遠地自偏"。心靜,境自靜。心無雜念,即使身居鬧市,也宛如在山。這深刻的道理被詩人平淡地說出,親切感人。詩歌巧妙地運用了象徵手法。"飛鳥相與還",那隻在晚照中翩然歸來 的鳥和那個"悠然見南山"的人,心神契合,彷彿都在這幽靜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摺疊意境摺疊詳解"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寫詩人雖然居住在汙濁的人世間,卻不受塵俗的煩擾,這是"忘世之境"。"車馬喧",正是官場上你爭我奪、互相傾軋、奔走鑽營的各種醜態的寫照。但是,陶淵明"結廬的人境",並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麼會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呢?詩人好像領會了讀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個設問句"問君何能爾",然後自己回答"心遠地自偏"。只要思想上遠離了那些達官貴人們的車馬喧囂,其他方面也自然地與他們沒有糾纏了。這四句,包含著精闢的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淨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只要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改變客觀環境對自己的影響,到處都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心遠"一詞,反映了詩人超塵脫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千年以來膾炙人口的名句。因為有了"心遠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會悠閒地在籬下采菊,抬頭見山,是那樣地怡然自得,那樣地超凡脫俗!這兩句以客觀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閒適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說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蘇東坡對這兩句頗為稱道:"採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見"字也用得極妙,"見"是無意中的偶見,南山的美景正好與採菊時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襯,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種忘機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麼勝景,致使詩人如此讚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也是詩人無意中看見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黃昏景色中,飛鳥結伴飛返山林,萬物自由自在,適性而動,正像詩人擺脫官場束縛,悠然自在,詩人在這裡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諦。"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人從這大自然的飛鳥、南山、夕陽、秋菊中悟出了什麼真意呢?是萬物運轉、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則嗎?是對遠古純樸自足的理想社會的嚮往嗎?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嗎?是直率真摯的品格嗎?詩人都沒有明確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問題,讓讀者去思考,而他則"欲辨己忘言"。如果結合前面"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來理解,"真意"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真正意義,那就是人生不應該汲汲於名利,不應該被官場的齷齪玷汙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應該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賞大自然的無限清新和生機勃勃!當然,這個"真意"的內涵很大,作者沒有全部說出來,也無須說出來,這兩句哲理性的小結給讀者以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想象餘地,令人回味無窮。全詩以平易樸素的語言寫景抒情敘理,形式和內容達到高度的統一,無論是寫南山傍晚美景,還是或抒歸隱的悠然自得之情,或敘田居的怡然之樂,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於情趣,又饒有理趣。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那樣景、情、理交融於一體的名句不用說,就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這樣的句子,雖出語平淡,樸素自然,卻也寄情深長,託意高遠,蘊理雋永,耐人咀嚼,有無窮的理趣和情趣。本詩透過眼前景物的敘寫,說明"心遠地自偏"的道理,表達作者從自然景物中尋得樂趣的恬適心情和豐富的精神生活,反映出作者厭惡官場腐敗、決心歸隱自潔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