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葛蘭崔維茲

    荊軻是中國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刺客,是刺秦的代表人物。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更是被改編成了各種畫本小說戲劇等,在人們一代代的口耳相傳中流傳至今,我們可能不知道漢朝的第二個皇帝是誰,可能不知道,秦作為帝國存在了多少年。可只要是說到荊軻刺秦王,基本上鮮少有人不知的。那麼荊軻為什麼要刺秦呢?為什麼不是燕國出身的荊軻,要為燕國去刺秦呢?

    對此,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見此題,在下也忍不住想發表一下個人拙見,與大家分享。我認為荊軻刺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 家國仇恨

    秦王朝的統一,不是要滅某一國,而是要滅盡六國。也就是說對把秦國作為大仇的,不是哪一國,而是全部六國。而統一又不是坐在那裡,動動嘴皮子就能造成的,那都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那也是用人命堆出來的。打來打去,多少人死於刀兵,而於六國而言,對他們動刀動槍最多的是誰?對他們威脅最大的是誰?那自然是秦國。這不止是國仇,更是打出來,殺出來的家恨。

    不知其數的人,祖死於秦,父死於秦,兄弟死於秦,家破人亡於秦手。所以,六國之人對於秦國的恨是刻骨銘心的,是一代代累積下來的。可以說,只要有一絲機會,就會有人去刺秦,只要有一絲機會,就會有人賭上一切去搏。這與哪華人沒關係,這是六國共同的恨。而荊軻,正是這樣的人。

    另一個刺秦的例子可以很好的說明六國之人對秦的恨。張良我們都知道,作為漢朝的開國功臣,更是作為中華民族的千古謀生,這樣一個人其智謀風采自然是不言而喻。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他年輕的時候卻冒著極大的風險去幹了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於博浪沙遠端狙擊始皇帝。結果自然是失敗了,自然是逃亡去。

    那麼,作為張良那樣一個智者,他難道不明白這樣做勝算太低了嗎?他難道不懂,即使真的殺死了秦始皇,也動搖不了秦帝國這個龐然大物嗎?不知道動搖不了秦帝國這個龐然大物,他就終究報不了仇這個事實嗎?我想,他都明白。那麼,既然他都明白,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我想有一個詞可以很好的解釋——怒髮衝冠。家破人亡,舊國不再,他恨!

    而當時的六國,雖未被滅,但已經是砧板上的魚肉了,箇中滋味,只有六華人清楚。

    第二點 為了延緩六國的滅亡‌

    儘管六國已經無力抵擋秦國的進攻了。但若是能夠刺死秦王,那麼秦庭必然動盪。屆時,秦國上層權力更迭,彼此爭鬥,必然會動搖秦國統一的決心。即使最終權利有歸屬,政局歸於穩定,新的秦王也需要時間去消化秦王死去的後遺症。這都需要時間,而此時的六國最缺的就是時間。有了時間,六國就可以苟延殘喘更久一段時間。都說人好死不如賴活著,其實國也是如此,沒有哪個國,明明可以多延續一年,卻白白放棄的。

    有了這段時間,有了這種契機,六國就未必沒有新的機會。一旦六國鐵了心再次合縱,那麼未被滅的國家在外,被滅掉的三晉的抵抗勢力在內,只要指揮得當,秦也是無法抵擋的。可還記得當年趙國僅憑一國之力,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由李牧將軍率領尚且屢敗秦軍。

    即使六國沒有如此,那麼秦國內部也未必不會給六國提供新的機會。比如秦國繼任一位昏庸的君主。秦王猛然死去,繼任問題必然成為一個大問題,而且秦國已經七任明君了,這在整個中華民族乃至世界的歷史上都是十分罕見的。因此,誰也不好說會有第八任。

    而一旦即位一位昏庸之主,那麼說客間客,名器珍寶,絕色美女,紛至沓來,只要秦王沉湎於此,天下一統便會成為空中樓閣。一切的一切都會變得飄忽不定。因此,刺秦是保國復國的一種手段,刺秦可以給自己的國家民族提供一線生機。在此中原因的趨勢下,慷慨赴死的如荊軻一樣的俠士去刺秦,自然就很好理解了。

    ‌第三點 太子丹的盛情相邀‌

    這一點,是荊軻刺秦的直接原因,可以說沒有這一點,就可能不會有荊軻刺秦王。荊軻只是一個普通的俠客。正是因為太子丹的誠摯懇求和盛情相待,感動了荊軻,而那個時代又恰恰是一個士為知己者死,是一個這腔子血只賣與識貨的人的時代。所以,為了報答太子丹,為了酬謝太子丹的賞識,荊軻自然要去為太子丹排憂解難。而太子丹的憂難就是秦國,就是秦王,所以荊軻慷慨允諾,慷慨赴秦,也是慷慨赴死。正是實踐了那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荊軻刺秦的原因還有很多,以上只分析了其中的三種主要原因,其他的大家可以開動腦筋,暢想一下。而且荊軻並不是一個人,他是那個時代所有刺秦的,和想要刺秦的人的總代表,他作為他們總代表,帶著那個時代的俠義,那個時代的熱血,那個時代的雄壯,永久活在我們中華民族祖祖輩輩的心中,永遠流傳。

    但是,荊軻刺秦最終失敗了。刺秦終究是一種無力的手段,六國最終選取刺秦的手段來抵擋秦軍的鐵蹄也正意味著六國早已是山窮水盡,走到了末路。

  • 2 # 寧錯殺一人不放過一個

    因為荊軻生在衛國,他爺爺和父親都任過衛國丞相,到了荊軻這一代,衛國讓秦國給滅了,荊軻失去了仕途,荊軻一心想報仇,苦於練武,遊歷至燕國時,恰逢秦國攻打燕國兵鋒直指燕國南界,太子丹震懼,決定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荊軻獻計太子丹,擬以秦國叛將樊於期之頭及燕督亢地圖進獻秦王,相機行刺。太子丹不忍殺樊於期,荊軻只好私見樊於期,告以實情,樊於期為成全荊軻而自刎。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燕太子丹、高漸離等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荊軻與秦舞陽入秦後,秦王在咸陽宮隆重召見了他,在交驗樊於期頭顱,開啟地圖時圖窮匕首見,荊軻刺秦王,臺上一名御醫急中生智,用藥罐子把劍打掉,秦王轉身拔劍,殺死了荊軻。

  • 3 # 看文讀史

    荊軻①,衛華人,齊國貴族慶氏的後代,衛人稱為慶卿。後至燕,燕人稱之為荊卿。生年不詳,死於公元前227年。

    荊軻到燕國後,與狗屠及善擊築者高漸離為好友。荊軻嗜酒。酒喝得很暢快的時候,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於市,大家都歡樂,過了一會又相互哭泣,旁若無人。荊軻雖好飲酒,但為人沈深好讀書。他遊蹤所至,與賢豪長者結交。

    他到了燕國,燕國處士田光先生待他很好,知道他不是庸俗的人。燕太子丹過去曾為質於趙。秦王政生於趙,少年時與丹交好。政立為秦王后,丹質於秦,而秦王對他不友善,故丹怨而亡歸燕,謀求報復。燕國小,力不能。後來秦不斷出兵山東以伐齊、楚、三晉,蠶食諸侯。將要輪到燕國了,燕君臣都恐怕大禍臨頭。太子丹為這事很憂愁,他的師傅鞠武推薦田光②,說他為人智深而勇沈,可去與他商量。  

    太子丹謙恭地接待田光。太子說:燕,秦不兩立,願先生留意這件事。田光說:我的精力已經不行了,我不敢圖謀國事,我的好友荊卿可用。  

    荊軻見到太子丹。丹說:“秦有貪利之心,慾望不能滿足。不盡有天下之地,臣服海內的王者,他的慾念不會滿足。現在秦已虜韓王,盡吞納其土地。又舉兵南伐楚,北臨趙。王翦將數十萬之眾距漳、鄴,而李信出太原、雲中。趙不能支秦,必稱臣,稱臣則禍至燕國。燕國小弱,數困於兵,那怕舉全國也不能夠抵當秦。諸侯服秦,不敢聯合。丹的個人打算,以為誠能得天下的勇士使於秦,誘以重利。秦王貪,勢必得所願。如能劫持秦王,使他全部歸還諸侯的侵地,這是最好的。假如作不到,便將秦王刺了。他們秦國大將擅兵在外,而因內有亂,就會君臣相疑。乘這機會,諸侯得以合縱,將一定能破秦國。這是丹的最大願望。但不知依託誰來辦。只有請荊卿留意,答應我的請求。

    荊軻說:這等國家大事,我愚鈍無能,恐怕擔當不了這樣的使命。太子向前叩頭,固執請求荊軻不要辭讓,這才答應。於是太子尊荊卿為上卿,安排上等住房。太子天天來看他,供太牢異物,有時還有車騎美女,資荊軻所欲。  

    過了很久,荊軻還沒有出發的表示。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趙地全部歸秦,又進兵北略地至燕國南界。太子丹恐懼,便請求荊軻說:“秦兵早晚渡易水。我就是想長久侍奉你,哪能辦得到!”荊軻說:“太子不說,我也就要去秦了。但沒有信物,秦王就不可靠近。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金,邑萬家,如得樊將軍頭與燕國督亢(在今河北涿縣東,跨涿縣、國安、新城等縣界)的地圖,奉獻給秦王,秦王一定喜悅見我,我乃得有以報。”荊軻所說樊將軍,是秦將樊於期,自秦逃至燕,為太子丹所收留。督元是燕的肥沃地區。太子說:“樊將軍窮困來歸附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害長者之意,願你再考慮考慮。”  

    荊軻知太子不忍,便私自見樊於期說:“秦對將軍可以說夠狠的了,殺戮了您的父母宗族,又聞以金千斤,邑萬家,購將軍頭。將怎麼辦?”於期仰天嘆息,流淚說:“於期每想到這事,常痛恨到骨髓,只是計不知怎麼辦!”荊軻說:“有一件事可以解除燕國的憂患,報將軍的仇,你看怎麼樣?”此下,見荊軻說:“願得將軍的頭而獻給秦王,秦王必喜而見我,我左手把其袖,右手刺其胸,這樣將軍的仇報及燕被欺凌的羞愧可以除了。將軍能夠做到嗎?”樊於期偏袒,以左手扼右腕而進前說:“這是我日夜切齒腐心的事。現在才聽到您的教導!”遂自剄。

    太子丹聽說,賓士而來,伏屍而哭,極為哀痛。但已無可奈何,便把樊於期的頭函封起來。這時,太子已預求天下之利刃,得趙人徐夫人匕首,以百金購取之,並使工匠用毒藥焠劍。以劍試人,血沾溼絲縷,便立即死去。燕國有勇士秦舞陽,年十三殺人,人很畏懼,不敢逆視。於是便令秦舞陽為副手。

    荊柯還等待一個人,想讓他一起去。那人住的遠,一時還沒有來到,因而他延遲了出發。太子丹懷疑他改悔,便請求說:“天數已經完了,荊卿還有意去嗎?丹請先派遣秦舞陽去。”荊軻怒,叱太子說:“為什麼派秦舞陽去!我所以停留的原因,是等待我的客人一起去。現在太子以為遲了,我告辭了!”便出發。  

    太子及賓客知道這事的人,都著白衣帽來送行。到易水邊上,祭了道路之神,上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人們都掉了眼淚。又前進而為歌說:風蕭蕭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唱完這曲淒涼、悲慘的歌,復為慷慨的羽聲。人們都瞪著眼,發皆上指冠。於是,荊軻就上車而去,不再回頭。

    到了秦國,荊軻持著千金的禮物,厚賂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嘉先對秦王說:“燕王實在害怕大王的威風,不敢舉兵而逆軍吏,願舉國為內臣,比於諸侯的序列,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的宗廟。他恐懼不敢自陳,斬了樊於期的頭,並獻燕國督亢的地圖,函封,拜送於庭,遣使以聞大王,聽從大王的命令。”秦王大喜,穿上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於咸陽宮。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舞陽奉地圖匣,依次進。

    至陛下,秦舞陽色變振恐。群臣奇怪。荊軻看著秦舞陽笑,向前解釋說:“北番蠻夷的鄙人,未曾見過天子,所以振慴。願大王稍寬容他,使得畢使於前。”秦王對荊軻說:把舞陽所持地圖獻上。荊軻便取地圖給秦王。秦王展圖,圖窮而匕首現。荊軻左手把秦王衣袖,右手持匕首刺之。未及身。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拔劍,劍長,一不子拔不出。荊軻追逐秦王。秦王繞著柱子奔跑。群臣皆驚駭,因事起突然,全都失掉常態。秦法,群侍殿上的人不得持尺寸的兵器,而諸侍衛執兵器都在殿下,沒有詔召不得上殿。正危急時,來不及召殿下侍衛,所以荊軻才得以逐秦王。倉卒緊急中,沒有東西擊軻,而以手搏之。這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投擲荊軻。秦王倉卒惶恐危急,不知怎麼辦,左右的人說:王推劍於背!秦王推劍到背,才拔出劍而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便引其匕首向秦王投擲,不中,只擊中銅柱。秦王又擊軻,軻被八創。

    軻自知事不成,倚柱而笑,說:“事所以不成功,因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回報太子。”於是左右向前殺死軻。已而論功,秦王賞群臣及當坐的人,各有差。賞賜夏無且黃金二百鎰,說:“無且愛我,用藥囊投擲荊軻”。  

  • 4 # 周凡

    自古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古人好義,燕趙之人更甚之。

    1、荊軻本是衛國一遊俠,為人好義,頗有才識。和燕國太子丹私交甚好,太子丹私下裡也非常厚待他。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荊軻刺秦王,是義。

    2、當時各國流行“天下苦秦久矣”之輿論,刺殺秦王目的在於除暴秦,安撫天下蒼生 ,是仁。

    3、太子丹為荊軻餞行,送至易水河邊,高漸離擊築,太子丹亦和之,是禮。

    4、以獻禮為名,接近秦王,藏刀匕於圖內,伺機刺殺秦王,而不用蠻力,是智。

    5、明知龍潭虎穴,只為一個承諾,毅然前往,失敗身死而無悔,是信。

  • 5 # 大江小魚兒

    沒錯,荊軻確實不是燕華人,他是衛華人。荊軻本人喜歡讀書,劍術更加高明。他曾經想憑藉劍術遊說衛元君,不受任用。“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是荊軻這樣的劍術高手的自然選擇。既然衛國不需要他,那他就只好出走。

    幾經輾轉,荊軻到了燕國,與高漸離、田光等人結交。這時候,燕太子丹因為感受到了秦國的強大威脅,對燕國滅亡懷有深深的恐懼,最後不得不鋌而走險,尋找死士劫持或者刺殺秦王,試圖扭轉局勢。

    太子丹最先找到的是田光,田光認為自己老了,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太子丹同意讓田光去找荊軻,但是又告誡田光:“所言國之大事,願先生勿洩也!”

    田光急忙找到了荊軻,說了舉薦的事情,荊軻答應了。田光認為舉薦已經成功,為了不讓太子丹懷疑他洩密,於是拔劍自刎。荊軻決心不負田光期望,拼死刺殺秦王,解決燕國危機。

    太子丹拜荊軻為上卿,住進上等館舍,每天前去問候,提供他各種條件以滿足荊軻。

    在太子丹的催促之下,荊軻在條件不完全成熟的情況下帶著樊於期的人頭以及地圖和秦舞陽出發了,在易水河畔悲壯地發出: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到了秦國,圖窮匕見之後,荊軻最終沒有能夠刺殺成功秦王。但是這種視死如歸的勇氣令人佩服,流傳千古!

    荊軻的刺殺行為,不單單是為了太子丹,為了燕國,也是為了田光,為了自己的承諾。從今天的觀點來看,一個外華人,不遠千里來到燕國,甘願為燕國犧牲自己,這是一種什麼精神?顯然是一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是值得大家敬仰的!

  • 6 # 長城說歷史

    荊軻刺秦王,荊軻並非燕華人,為何要替燕國太子刺殺秦王?

    (太子丹與荊軻劇照)

    荊軻刺秦,這是眾所周知的經典故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那麼作為一個衛國出生的荊軻,為什麼會提燕國太子去刺殺秦始皇。

    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

    一:荊軻受太子丹恩惠

    荊軻透過遊走到燕國,經人介紹來到了太子丹跟前,受到太子丹的重用。作為一個衛國之人,但是自己受到燕國的滋養,讓荊軻有展示自己的機會。

    對於太子丹來講,被送往秦國做人質,後被救出秦國,自己在秦國親眼目睹了秦國吐並六國,讓他對秦中國產生了一定的不滿。也是對燕國造成威脅,因此,太子丹想派人去刺殺秦始皇。

    在這個計劃誕生之後,太子丹就開始找刺殺之人,後來荊軻要去完成此任務,再去之前,荊軻知道自己會被殺嗎?筆者認為,荊軻應該預測到了。這叫明知山有虎,偏往虎上行。這也是荊軻,為燕國效力的時候,報答當年太子丹收留荊軻的恩情。

    二:為正義出頭

    歷史荊軻有點像俠客,更有正義之感,尤其在古代正義感比較強。那麼荊軻就是正義的一個,為了六國,更為了燕國,他前往秦國行刺秦王。

    (秦始皇劇照)

    我們往往看到的正義,都是電視劇裡面看到,以及武俠小說裡面看到。現實裡的英雄人物都是正義感比較強的。相對於荊軻來說,他的正義感也是比較強的,其實筆者認為荊軻知道,他自己去沒有好的結果,可是依然的去秦國行刺秦王。

    很多人都會認為荊軻只是一個英雄,一個為了國家捨身的英雄。一般英雄都是有正義存在的,有可能太子丹早都知道荊軻有正義感,所以才收留他,也想出這個辦法。這是我們的猜想,並沒有充分的佐證。

    三:想展示狹義之風

    荊軻從都喜歡舞劍,往往這種人都會想過一下狹義之風的感覺。對於荊軻來講,他也估計有這種想法。有人就會問一個人為了狹義之風甘願去送死嗎?

    (太子丹劇照)

    如果說這個人受了這個國家乃至這個國家太子的重用,在加上自己有正義感存在,那他就會有這種想法。尤其在古代有些人為了狹義之風,真的可以去犧牲自己的性命,這樣還可以幫助他人。

    比如韓信從小拿著一個把劍,他是狹義之風嗎?他的樣子有狹義之風,可是做事就沒有狹義之風了。相比荊軻就不一樣了,從佩劍到做事都有狹義之風,為了六國以及燕國,在朝堂上刺殺秦王,從勇氣上就有狹義之風。

    品史公曰:荊軻的勇氣讓後人折服,有人認為他只配做一個英雄,筆者認為他從國家角度來講,他是為國獻身的英雄;從正義角度來講,他是為了六國出頭,他是一個正義的英雄;從狹義角度來講,他是一個勇氣可嘉的俠客英雄。

    文:長城品史

  • 7 # 今說昨事

    首先是荊軻刺秦前的歷史背景,當時秦已經滅掉南韓,攻破趙國邯鄲,陳兵易水,燕國岌岌可危,太子丹遣荊軻前去刺秦

    荊軻祖先是齊華人,後遷移到衛國,最後又到燕國,燕人稱為荊卿。荊軻在戰國刺客中名聲最響 本事最差。史記·刺客列傳記載 荊軻嘗遊過榆次,與蓋聶論劍 蓋聶曰:故去也,吾曩者攝目之。曾與蓋聶比試被蓋聶瞪一眼便被嚇跑。於邯鄲與魯勾踐博弈,爭到,魯勾踐怒而斥之,荊軻嘿而逃去,遂不復會。可見荊軻武力值並不高

    再說刺秦重要人物太子丹,太子丹在趙國做人質是與嬴政交好(嬴政生於趙國)。後在秦國做人質秦王對其不好,後逃回燕國。尋求報復秦國,但燕國國力弱小隻能透過非常手段。

    太子丹先是透過太傅鞠武結識田光,透過田光結識荊軻。田光請荊軻時為激荊軻出山,表明決心在 荊軻面前自刎而死。

    荊軻見太子丹 太子丹對荊軻說:以為誠得天下之勇士始於秦,而不知所委命,唯荊卿留意焉。意思就是需要一位天下的勇士來擔任這個使命,但不知道任命誰,荊卿幫我留意一下。暗示荊軻去秦國。給了方法劫持秦王,歸還侵略的土地,如果挾持不了趁機刺殺秦王,使秦國內亂,外部諸侯們聯合滅掉秦國。荊軻先是推讓,後太子丹跪求,最後實在不行才答應。

     後太子丹好吃好吃的好喝的有什麼給什麼全給荊軻送過去,還是不去,向太子丹問之 提出要求拿督亢地圖與樊於期人頭,後荊軻向樊於期言明,樊於期自刎而死

    刺秦之前荊軻一拖再拖,原文記載;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治行。頃之,未發。(荊軻在等一個朋友來一起去秦國,隔得太遠還沒來,先把東西給收拾好了,但過了好久朋友還沒來) 太子丹又催方才動身去秦國

    綜上所述;荊軻刺秦並非本意,太子丹先暗示不行後跪求後勉強答應。 接受太子丹恩惠 無法報答。2田光請荊軻時已死相激。3 動身之前一拖再拖 猶豫不決

    但最後荊軻還是前往秦國行刺,奈何本事不濟失敗。荊軻仍是一位英雄。太史公言: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也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基米德算圓周率用的是“割圓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