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世界全史羅銳
-
2 # 鐵面人解讀歷史人物
這裡面的羊志,並非是青面獸楊志,羊志是一名醫官御醫。劉駿寵幸的殷貴妃一下子病亡,為了經常能看到殷貴妃,他特地讓人把她的棺材做成了抽屜樣子,每次想她時,就將棺材拉開來看她。自從殷貴妃死後,劉駿神志不清,精神飄忽不定,不理朝政。另外劉駿的生命裡還有一個女人也比較重要,她就是陳金寶的女兒陳妙登。但因為想念殷貴妃,他多次帶大醫們來到愛妃墓前痛哭,並以哀痛的程度來判斷大臣是否忠心。
皇上不能失態,就和身邊的人講,你們哭祭貴妃,誰要哭得悲傷,就能得到重賞。話還沒有說完,有一個叫劉德願的人,立馬嚎啕大哭,涕淚交加,劉駿很高興,當下就給了他一個豫州刺史的官做。劉德願的表演能力真真不錯,按輩分算起他還是劉駿的表叔呢,因為他父親劉懷慎是劉裕的表弟。劉德願的表情特誇張,又是捶胸頓足,又是仰天長嘆,現場將劉駿征服。
而劉德願哭完以後,劉駿又朝身邊看了看,把羊志叫了過來,說該輪到你哭了。羊志接受命令哭殷貴妃,只見羊志立馬眼淚稀里嘩啦流了下來,如泉水般湧出,哭得噎住聲音也發不出來,差一點昏厥,於是獎賞給羊志許多的金銀珠寶。這之後,別人問他,貴妃不是你的親朋好友,你為什麼能夠哭得這般如此悲傷,哪裡來的這麼多眼淚,可是有什麼好主意。羊志戲謔說,並非是有什麼好方法,我不是在哭蕭貴妃,而是哭我那死去的愛妾。劉駿光憑眼睛沒有將羊志看透,這就說明一個問題,需要依靠大腦去識別分析。從這點上,羊志絕對有做演員的天賦。羊志在哭貴妃時,哭得癱坐在地上。
作為御醫,羊志這樣做,無非欺騙世人,竊取名譽;越是成功,越能看出性格歪曲,而政權就更加敗壞,可以看出劉宋能夠長久呢。從另外一方面,劉駿讓別人去哭自己的老婆,哭越心越好,這樣真的好嗎,有悖於常理。
-
3 # 文青聊史
這件事在歷史上都是當作笑話來看的,現在看來,這個故事流傳下來莫不是對當時君王的諷刺。
魏晉南北朝是歷史上頗為動亂的一個年代,在這個年代中出現了很多君王和趣事,今天要講的就是跟君王有關的趣事,這個君王就是宋孝武帝劉俊,為了表達自己對愛妃的思念,就讓臣子來代替自己哭,而那些哭得好的則會受到賞賜。
話說劉俊可以說是十分的風流,在位期間除了找女子來做男女之事以外就沒有其他事情了,凡是長得好看的女子都會被他收進後宮,但就是這樣一個風流的君王,卻非常喜好一個妃子殷淑儀,但是奈何天妒紅顏,殷淑儀沒有侍奉劉俊多少年就病逝了,這讓劉俊大為傷心。
按理說劉俊本是一個薄情之人,從他平時的處事就可以看出來,但是到了殷淑儀這裡就不一樣了,對於殷淑儀的寵愛可以說是後宮獨此一人,從而殷淑儀的過早去世給劉俊帶來了巨大的痛苦,每天都是在想殷淑儀,每天都在流淚。
甚至對於殷淑儀的愛戀已經到了變態的一種地步,因為殷淑儀雖然已經離世,但是劉俊卻命令下人將殷淑儀的棺材給打造成抽屜的模樣,沒錯,就是平時我們一拉就能看到裡面東西的抽屜,打造好了之後劉俊也沒讓下葬,而是一旦想起殷淑儀就會開啟看看。
這樣一直持續了一段時間,每天晚上睡前看下殷淑儀已經是每晚必須做的事情,隨後因為時間越來越長,再加上大臣們的勸告,劉俊終於答應將殷淑儀下葬,追封殷淑儀為貴妃,每天都會帶領百官去祭拜他,並且以誰哭得最慘來評定誰最忠心。
又是一年祭拜日,劉俊又浩浩蕩蕩的帶領群臣來祭拜殷淑儀,但是發現只有自己悲傷並不能表達對殷淑儀的思念,於是就下令讓秦郡太守劉德願哭,如果哭的好了就打賞。
其實還沒說出大賞劉德願就已經開始哭起來,這淚水就好像不要錢一樣瘋狂地往下掉,這哭聲感天動地,來參加祭拜的官員沒有一個不傷心的。劉德願的哭聲讓劉俊非常感動,於是直接將劉德願加官兩級,從太守直接到刺史,而這其中緣由僅僅是劉德願哭得好。
劉俊看劉德願一個人哭難免有些乏味,於是左右尋找之後看到了身為御醫的羊志,就叫上羊志跟劉德願一塊哭,同樣,如果哭的好了那麼就跟劉德願一樣有賞。
羊志聽完之後直接跪到殷淑儀的墓前開始痛哭起來,看起來心如刀割、痛不欲生,就好像死去的殷淑儀是自己的老婆一樣,羊志的哭聲瞬間壓倒了劉德願的哭聲,讓在場的眾多官員都落下淚來,劉俊自然二話不說就是一個賞。
在祭拜之後很多人就找上了羊志,就問:你怎麼這麼厲害?說哭就哭,眼淚就跟雨水一樣往下掉,比那劉德願還要厲害,是不是有什麼秘訣啊?
羊志嘿嘿一笑:哪裡有什麼秘訣,論哭我是不如劉德願的,因為他那是假哭,而我是因為近期小妾死了,一直沒有好好哭一場,如今好不容易有這個機會自然是大哭一場了。
結語是不是覺得很好笑,一個太守因為哭而連升兩級,一個御醫同樣是因為哭從而獲得大賞。但如果往深處想就會發現這是一個諷刺事件,當時的君王因為哭而賞賜兩個沒有一絲功績的人,可見其昏庸,也能想象出當時社會是何等混亂。
-
4 # 古今通史
以前寫過山陰公主,劉駿這部分算是前傳吧,貼出來以饗讀者。
劉駿是個“昏君”,而且此人基因強大,太子和自己的毛病是一樣一樣的,就連“障眼法”都模仿的淋漓盡致,真是“老子英雄兒好漢”,也可以說是青出於藍吧。
但真的是這樣麼?還是父子倆一起被黑了。
《宋書》的作者把劉駿寫得太變態了,世上能有這種人?劉駿絕對的非人類。
《宋書》的作者沈約為什麼這樣寫呢?當然是因為素有仇怨,而且是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
沈約,左眼雙瞳,天賦異稟,聰慧過人,南朝梁的開國元勳,父親沈璞,與劉宋其他王室勢力結黨爭權,等到劉駿平復京師的時候,直接把沈約的父親殺了,那時候的沈約年幼,機緣巧合之下母子才得以逃脫,否則也是小命不保,所以沈約對劉駿的怨恨可說是比天高比地厚比海還要深。
所以,無論沈約把劉駿寫成什麼樣子,也都不奇怪了,與沈約同時代的蕭子顯也說《宋書》“多載孝武諸褻瀆事。”,這也是我打鋪墊的原因,不能不信,不能盡信,至於其他作者的文獻記錄,基本相仿,面臨政治鬥爭,劉駿手上沾滿了鮮血,樹敵太多,風評好不了。
最得罪人的是什麼呢?劉駿是自東晉司馬睿以來,集權程度最高的皇帝,沒有之一,這當然是他銳意進取,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的成果,在他治下,官僚系統改制,削弱各要職的職權範圍和權利強度,門閥勢力遭受重大打擊,肆無忌憚的土地兼併也被阻止,寒門子弟得到重用,為了國庫充盈,還取消了諸多免稅人群的“福利”,得罪的人不計其數。
綜合以上所述,劉駿的口碑自然不會很好,而且劉駿在執政末期確實有所懈怠,相對以前更貪圖享受,但遠未到廢政的程度,無論醉成什麼樣子,只要聽說有公文到,立刻躥起來幹正事。
除了《宋書》以外,抹黑劉駿的還有《魏書》,做為官方著作《魏書》的觀點應該比較正吧?可惜不是,北朝是鮮卑族,對南朝政權的抹黑也是不遺餘力,比沈約好不了多少,齊武帝看了《宋書》是死活不信,所以大肆刪節,而《魏書》的口碑也爛的可以,唐宋的著名史家幾乎統統不信《魏書》的記載。
不過劉駿“心狠手辣”和“珍愛殷妃”這基本是正反兩方公認的。
但還有些爭議,比如心狠手辣,“政治鬥爭從來都是你死我活”,皇權無父子,何況兄弟,下手慢了,肯定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局面,這是必定的,不會有任何其他結果,所以,說劉駿心狠手辣也不算錯,想活命的話,他沒得選。
皇帝也是人,有自己心愛的女人這好像也沒錯吧,前後矛盾的是,既然獨愛一個,怎麼還會有淫亂後宮情節呢,殷貴妃死後,劉駿算是因此鬱鬱而終,命都不要了,可見真愛無敵。
與生母亂倫?《魏書》堪稱惡毒,這事連有殺父之仇的沈約都編不出來,他也只能說劉駿經常臨幸太后顯陽殿的宮女,可能是停留時間過長,所以民間有謠傳,您看,連沈約都說是謠傳,其實皇宮地兒那麼大,為什麼非要在太后寢宮臨幸宮女呢,所以說這件事徹頭徹尾就是謠言,沒有什麼亂倫,甚至可能根本沒有什麼臨幸宮女的事兒,即便有也會在其他地方。
至於和劉義宣的女兒亂倫,並且冊封殷淑儀的事,孤證不立,完全沒有隻字片語的旁證,純粹就是作者自嗨。劉駿剛繼位的時候地位不穩,連退位的準備都做好了,他哪裡敢得罪劉義宣,還強暴他女兒······那真是活夠了。
所謂諸女亂倫,連有“國仇家恨”的《魏書》和《宋書》都沒記錄,這事但凡有一點點訊息,早被他們歡快的寫進史書了,其實殷淑儀也只是殷琰家中婢女之類的下人而已。
至於羊志的故事,劇情大概是這樣的----
劉駿一生的最愛--殷貴妃去世,在一次拜祭過程中,劉駿對劉德願說:
“愛卿如果能夠非常悲痛的哭祭我的殷貴妃,我必當給你豐厚的賞賜。”
話音未落,劉德願立刻痛哭不止,眼淚鼻涕齊流,劉駿給了劉德願豫州刺史的官職。
劉駿又讓羊志哭祭殷貴妃,羊志也是哭得嗚嗚咽咽,形容悲愴。
羊志何以哭得如此真實呢?這事羊志和其他人說過:
“我那是哭我自己已經死去的小妾罷了。”
這事信不信由您,不過劉德願一生都沒做過豫州刺史,您想吧。
劉駿也算是破鼓萬人捶,距離他那個年代越來越遠,黑料反而越來越多,這是得罪誰了。
.
.
回覆列表
兩晉南北朝是個超級大亂世,與戰亂頻仍、禮崩樂壞相伴隨的,是一大批奇葩、荒唐帝王的“扎堆”時代,劉宋孝武帝劉駿便是其中的典型。作為劉宋第四任皇帝,劉駿行為荒唐怪誕,曾做出過很多奇葩的事情,其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一件,便是他用官位來誘惑大臣,讓後者為他哭悼亡故的愛妃,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據史書記載,劉駿是個非常好色的皇帝,後宮佳麗三千人中,最得寵的莫過於殷淑儀。其實殷淑儀本姓劉,是南郡王劉義宣之女,跟劉駿是堂兄妹關係。劉義宣謀反被殺後,劉駿因為垂涎堂妹的美貌,便將她納為妃,併為其改姓為殷(“殷淑儀,南郡王義宣女也。麗色巧笑。義宣敗後,帝密取之。寵冠後宮。假姓殷氏,左右宣洩者多死,故當時莫知所出。”見《南史·卷十一》)。
當時,皇后王憲嫄(文穆皇后)雖然頗受劉駿的寵愛,但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還是不及殷淑儀,後者憑藉著美豔絕倫的外表、柔媚乖巧的性格,將劉駿牢牢地拴在身邊,由是得以“承歡侍宴無閒暇”,幾乎到了專擅宮闈的程度。可惜殷淑儀命不好,在跟劉駿恩愛沒幾年後便香消玉殞,時在大明六年(462年)四月。
殷淑儀病故後,劉駿悲痛欲絕,數次有殉情而死的衝動。殷淑儀入殮後,劉駿因為對她思念太深,便命人把棺槨設計成如抽屜般的形狀,每當思念之情難以抑制的時候,便將棺槨拉開,對著她的遺容傾訴衷腸。據說這樣的日子雖然過去很久,但殷淑儀的形態顏色卻絲毫沒有變化(“及薨,帝常思見之,遂為通替棺,欲見輒引替睹屍。如此積日,形色不異。”引文同上)。
不僅如此,在殷淑儀出殯之前,劉駿每晚都會到她的靈床前守靈,並在床前斟上一杯酒,在祭奠一番後再喝下,然後便開始痛哭,直到哭得精疲力盡後才會昏昏睡去。時間一長,劉駿便開始神情恍惚,根本沒有精力和心思處理朝政(“上痛愛不已,精神罔罔,頗廢政事。每寢,先於靈床酌奠酒飲之,既而慟哭不能自反。”引文同上)。如此看來,劉駿還真是個“多情種子”。
然而人死不能復生,就算是劉駿把眼淚哭幹,也不能感動上天,讓殷淑儀起死回生。況且作為一國之君,劉駿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哭悼、思念女人身上,由此導致國事不理、政務荒廢,實在是不成體統。所以在群臣的苦諫下,劉駿最終還是被迫與殷淑儀訣別,並用貴妃的禮節厚葬。與此同時,劉駿還下令給殷貴妃建廟以示悼念,廟成後以其子新安王劉子鸞的封號命名,稱為新安寺。
葬禮在同年十月舉行,孝武帝親臨南掖門送葬,儀式之盛為江南先前所未有。當靈車經過南掖門時,孝武帝再一次痛哭不止,而左右的臣子們也是暗暗落淚,陪著皇帝哭泣(“追贈貴妃,諡曰宣。及葬,給轀輬車、虎賁、班劍、鑾輅九旒、黃屋左纛、前後部羽葆、鼓吹。上自於南掖門臨過喪車,悲不自勝,左右莫不掩泣。”引文同上。)
雖然殷貴妃已經入土為安,但劉駿還是會常常想念她,並多次帶著侍臣們到她的墳前哭祭(“上寵姬殷貴妃薨,葬畢,數與群臣至殷墓。”見《宋書·卷四十五》)。某次,劉駿在殷貴妃的墳前又是一場痛哭,直到哭得眼睛發乾,再也流不出一滴眼淚才作罷。不過,劉駿似乎覺得意猶未盡,便轉身對近臣劉德願講:“愛卿如果肯為朕哭悼愛妃,而且極盡悲痛的話,朕必有重賞。”
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劉德願本是個“官迷”,如今聽聞有此等好事,便發揮其“影帝級”的表演天賦,在殷貴妃的墳前捶胸頓足、痛哭流涕,簡直比自己死了親孃還難過。劉駿見劉德願很“給力”,龍心大悅之際,便當場任命他做豫州刺史(“謂德願曰:‘卿哭貴妃若悲,當加厚賞。’德願應聲便號慟,撫膺擗踴,涕泗交流。上甚悅,以為豫州刺史。”引文同上)。
緊接著,劉駿又命御醫羊志哭悼殷貴妃,而後者也是哭得死去活來,令在場的人無不動容。事後,有人問羊志為何也能哭得如此悲傷,只見後者嘆息一聲,然後說道:“我那天根本不是在哭悼殷貴妃,我是在為自己新喪的小妾哭泣啊。”此人聽後,不禁哈哈大笑(“又令醫術人羊志哭殷氏,志亦嗚咽。他日有問志:‘卿那得此副急淚?’志時新喪愛姬,答曰:‘我爾日自哭亡妾耳。’”引文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