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在煙臺312
-
2 # 煮酒君
建築是民族文化的有形載體,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代表著中國古代科技的發展水平。
相較於水泥鋼筋建造起來的現代建築,古代那以木材為主原料建造,在我們看來,多半更是脆弱不堪,可事實好像與我們的看法不算相符。
最直接的證據便是坐落於北京城的故宮,明朝的建築物到現在遊客進去見到了還是止不住地高山仰止。
俗語有云,熟能生巧,中國古代建築的防震抗震效能,自然也不是憑空產生,而是古人們在大量的建造經歷上總結經驗,不斷創新而來。
現代建築學劉敦楨在《中國古代建築史》說到:“木構架結構由於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構架的節點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縮餘地,因而在一定限度內可減少由地震對這種構架所引起的危害”。
古人從古代建築的結構,如房屋、樓閣、亭臺、橋樑、宮殿等等建築物中積累出極為實用的經驗,在防震與抗震方面有很深的考量。
如河北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可說是中國古建築抗震的經典例子。
觀音閣始建於公元741年,約公元755年完工,後經公元984年重建,到今天,已經有一千餘年曆史。觀音閣在用材、結構上極為合理,尤其其上層樑架、屋頂質輕而堅實,地基勻稱。
據史料記載,觀音閣經過了至少二十八次地震,其中有名的如公元1057年的固安地震,強度為六級;公元1624年灤縣六級地震;公元1679年三河、平谷一線地震,強度達八級;以及離我們最近的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這些地震可說是在觀音閣“屁股”後面搖板塊,可觀音閣以一千多歲的“年紀”居然能夠屹立不倒,可見古代匠人的水平有多高。
當然,以我們的眼力和經驗,未必能夠理解古人在其上所費用的匠心。但它歷千年而不倒的原因,還是值得我們去細細琢磨與深思的。
就中國來說,五臺山佛光寺大殿、應縣木塔之類的古建築能儲存到現在,主要不是因為倖存者在建築選址和質量上比別的優異,而是因為它地處偏僻免遭過多的戰火而且沒有什麼傷筋動骨的改動。歷史上人們對待古建築的態度,要麼追求“整舊如新”,要麼是要徹底破壞。在中國歷史上見於文字記載的建築中,能夠保留下來的比例極低,今天依然能夠使用的更是屈指可數。古建築當然有很多值得現代建築借鑑的地方,但是把古建築不倒歸功於建築本身的原因(土木工程方面)而不考慮歷史和人的因素,是不可想象的。就舉現在的例子,那麼多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街區、名人故居被拆,根本不是因為建築本身已經自然損壞或已到壽命極限,僅僅是是出於各種經濟利益提前終結了這些建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