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相理衡真X

    藥物四氣及四性,寒熱溫涼各分明;凡熱病瀉火之類的中藥湯劑,宜涼服;凡寒症陽氣虛損的患者宜溫服,具體情況遵醫囑…

  • 2 # 毛伯鋒

    傳統的中醫理論對口服湯劑的溫度是非常講究的,光服法就有十多種,具體到水溫度就有三種:溫服、熱服和涼服。

    一般的中湯劑應該溫服,即湯煎煮後立即濾出,在常溫下涼至30攝氏度至37攝氏度時再喝;丸、散類中成應該以溫開水送服,這也是“溫服”的一種。

    發散風寒的中,應該“熱服”,並且可在服後吃些熱稀飯、熱水,以助力。而清熱、解毒的,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則“冷服”更好。

    在中國南方,夏天經常服用的一些“涼”,實際上也屬於中的一種。顧名思義,很多涼都是晾涼了喝,清涼解暑效果才更好。

    對於服中,中醫有句古語,叫做“陽病熱服,陰病涼服”。因此,涼服與熱服,應根據情況具體分析,治療熱病的可涼服,而治療寒症的宜熱服。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掌握服的溫度。

  • 3 # 黃藥師手記

    是的。服中藥分為溫服、熱服、冷服三種。

    溫服

    溫服最為常見,大部分藥都可以溫服,即將煎好的湯液放溫後服用。這個溫度服用,一方面是口感最佳,是最適應人體的溫度;另一方面湯液在不冷不熱時,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平均下來最大。如果放冷後,許多有效成分溶解度會變小,從而析出沉澱,造成藥效降低。

    熱服

    熱服,將煎好的藥液趁熱服下。一般是治療寒性病症的藥物宜熱服,就是指那些人體因受寒邪侵襲,或因自身陽氣不足而引起的疾病,包括怕冷、痰多白沫、胃痛腹痛喜溫按、大便稀、小便清長、口不渴、面色白等症狀。一般祛寒、解表、理氣、活血、補益劑均可熱服。

    原理是“寒者熱之”,就是寒證用溫熱藥、熱服。只有這樣,才能更大發揮作用。

    辛溫解表要用於外感風寒表實證不僅熱服,服後還須喝一碗熱粥,蓋上小薄被或者衣服取汗。

    冷服

    冷服,即將煎好的藥液放冷後服下。一般是治療熱性病症時宜冷服。主要是指那些人體感受熱邪,或者陽氣亢盛而引起的疾病,如高熱、面紅、口乾喜冷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等症狀。一般清熱解毒、祛暑、止血、收斂的方劑宜冷服。

    原理是“熱者寒之”,就是熱證用寒涼藥、冷服。只有這樣,才能更大發揮作用。

    特殊的服法

    中醫中有兩種比較特殊的病症,一種叫真熱假寒,就是表象為寒象,但實質為熱證,這種情況雖用寒藥清熱,但需要熱服,用法叫“治熱以寒,溫而行之”;

    另一種恰好相反,叫真寒假熱,表象為熱象,實質為寒證,雖用熱藥溫陽,但要冷服,“治寒以熱,涼而行之”。

    這兩種情況病人不易分別,需要請靠譜的醫生來判斷,特此標出。

    熱服、溫服和冷服

  • 4 # 純鈞LHGR

    中藥的服用,主要根據病勢、病性、病位、藥性、劑型等而定。有些重要,的確講究服用時的藥物溫度,這就是所謂的根據“病性”來服藥。

    籠統而言,病性有寒熱,也就是陽證、陰證。

    而藥液的溫度,所謂溫服是指在不冷不熱時服用煎好的藥液。在治療一般疾病時均宜採用溫服法,對有特殊治療需要的情況應按特殊的服法服用。通常,補益的、比較平和的湯劑均宜溫服,就是煎好的中藥液在常溫下晾至30℃~40℃時服用。

    凡屬理氣類藥,熱則易舒,涼則增滯;活血、補血、涼血、止血類藥,寒則淤滯,熱則沸溢。解表、祛寒和活血通脈的湯藥應趁熱服下,這主要針對陰寒之症。

    冷服指冷卻後服用煎好的中藥藥液。一般對治療熱性病的清熱解毒藥和止吐類中藥,均宜採取寒藥冷服法。尤其是解毒劑,俱宜冷服,這樣可使毒物之淤滯易於排出,熱服則會導致毒物擴散。

    綜合來說,熱性病宜冷服,而寒性病宜熱服,發散攻下,以助藥力。行血脈通絡達筋骨者宜熱服,收澀固精止血之劑則宜冷服。除煩止渴祛暑之劑宜熱服,解表藥多屬辛散之品,功能疏散肌表,宜熱服;清熱藥和消暑藥宜冷服。大熱病用寒藥應溫服,大寒病用熱藥應冷服。對於不應冷服的湯劑在服用後會引起胃腸刺激,出現腹痛或嘔吐,可用生薑擦舌即止。

    成藥方面,大凡熱性屬實在裡,熱勢較高者涼服,散劑丸劑者用冷水下。

    如《溫病條辨》記載載治熱盛神昏譫妄的安宮牛黃丸,即需用“冷水”送服;《聖濟總錄》記載治心藏壅熱、口乾舌燥的石膏丸,也要用“新汲水”送服。

    而對屬表屬虛、熱勢不高的熱性疾病,一般多作溫服。如《醫門法律》的清燥救肺湯即“頻頻二、三次溫服”。

    在疾病出現“真寒假熱”或“真熱假寒”,甚至有“格陰”、 “格陽”之徵兆,藥液的溫涼意義更大,對“格陽”者藥液宜涼,“格陰”者藥液宜溫。不然驟進辛溫大熱或大涼大寒,恐機體不受,此亦屬中醫反佐法之一也。對熱性疾病服丸劑,散劑者,切忌用酒服藥,恐酒有助熱之劣。

    此外,雖然藥物的服用講究“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但苦味過於明顯的中藥,尤其是湯劑,亦不需拘泥。這是,舌頭對37℃以上的溫度更為敏感,因此,苦味中藥湯液的溫度應控制在15℃至37℃,這樣既可防止燙嘴,又可糾苦味艱澀之偏。不然的話,給你熬一碗穿心蓮,能喝下去那才見了鬼了。還有,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頭的前半部,以舌尖最為突出。藥液入口後,最好迅速含貯於舌根部,自然嚥下,也可用湯匙直接將藥液送至舌根順勢嚥下。苦味明顯的藥物,對黃連、膽草之類,不宜調味,忌加糖或蜂蜜等。實在太苦而難以服用,可在請醫師考量配伍,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棗之類調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分辨截尾和拖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