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莊子大宗師》,南伯子葵和聖人女偊對話,女偊說自己有聖人之道而無聖人之才,這書莊子寫的。
南伯子葵問乎女偊曰:「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聞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學邪?」曰:「惡!惡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聖人之才而無聖人之道,我有聖人之道而無聖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幾其果為聖人乎!不然,以聖人之道告聖人之才,亦易矣。
意思是南伯子葵看女偊年紀大而顯得年輕,問其原因。女偊說因為自己得道了。
南伯子葵追問,“道可以學會嗎?”,女偊回答,“不行,你不是修道之人,所知的卜梁倚這個人有聖人明敏的才氣卻沒有聖人虛淡的心境,我有聖人虛淡的心境卻沒有聖人明敏的才氣,我想用虛淡的心境來教導他,恐怕他果真能成為聖人哩!即使不是這樣,把聖人的虛淡之道告訴具有聖人明敏之才的人,也是易行的。”
看上面的翻譯解釋有點難懂,換個比喻看看,
我可以成為學霸嗎?
不,你不行,當學霸要有自身天賦、努力學習,有人有天賦,但沒有好的學習方法;我有好的方法但沒有天賦,我把這種方法傳授給有天賦的人,他掌握了就可以成為學霸,即使不行,有天賦的人明白了這種方法,也能看到成為學霸的門檻。
再延伸一下,從女偊這句話反推,相反沒有天賦,只是掌握了方法的人,可能成為學習成績良好的人,而不能成為頂尖的學霸。而南伯子葵此人可能既沒有天賦,也無法領悟掌握學習方法,所以不能成為學霸。
當然,上面這個比喻並不是特別貼切,莊子在這篇文章中,透過女偊之口,告訴我們“道”是可以傳授的,需要有一定基礎,這個基礎就是有聖人明敏的才氣,學是很難的。但為什麼難?
女偊在後面又說了領悟“道”的方法,“聞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聞諸洛誦之孫,洛誦之孫聞之瞻明,瞻明聞之聶許,聶許聞之需役,需役聞之於謳,於謳聞之玄冥,玄冥聞之參寥,參寥聞之疑始。”
意思是,我從文字的兒子那裡聽到的,文字的兒子從背誦的孫子那裡聽到的,背誦的孫子從目視明晰那裡聽到的,目視明晰從附耳私語那裡聽到的,附耳私語從勤行不怠那裡聽到的,勤行不怠從吟詠領會那裡聽到的,吟詠領會從深遠虛寂那裡聽到的,深遠虛寂從高曠寥遠那裡聽到的,高曠寥遠從迷茫而無所本那裡聽到的。
這裡莊子用副墨代指文字、洛誦代指背誦、瞻明代指目視明晰,後面以此類推,這其實是認知事物的路線,“道”不同於一般事物,應該層次較高的事物。
理解層次低到高的事物,所需要的路線便是看書、背誦、看清內容、暗自思考、勤於實踐、融匯貫通。
再往後的玄冥、參寥、疑始,屬於更高層次的,個人認為,事物越往深處思考,其背後蘊含的道理神妙莫測,在現實世界往往給人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沒人點破的話,就放佛看不到,聽不見,摸不到,但還是可以確認已經存在。所以令人感到深遠虛寂、高曠寥遠、迷茫而無所本。
就像《道德經》裡所說的,“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甚真,其中有信。”沒有清楚的固定實體,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卻有精質形象,讓人可以相信的。
吾猶守而告之,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為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為攖寧。攖寧也者,攖而後成者也。
三天之後便能遺忘天下,七天之後能遺忘萬物,九天之後便能遺忘自身的存在;既已遺忘自身存在,心境便能如朝陽一般清新明徹,心境明徹便達到了獨立自主的狀態,既已獨立自主,就能超越古今的時限、進入無所謂生死的境界,摒除了生也就沒有死,留戀於生也就不存在生。這裡是將由外物構成的現實世界逐漸地從精神世界中排除出去,遺忘外物便精神獨立。
作為一種事物,“道”無不有所送,也無不有所迎;無不有所毀,也無不有所成,彷彿渾然為一,包容永珍的“存在”,這就叫做“攖寧”。攖寧的意思,個人理解為,萬物在生、死、成、毀的紛亂之中迴圈往復,但道卻是寧靜的,不受外界事物的紛擾,領悟了道的人便能保持心境的寧靜,也就是常說的,大徹大悟之後才知道人生不過是一場大夢,以往的內心困擾都是過眼雲煙,看透了這層含義,便不再受外界的影響了。
綜上,這句是莊子借女偊之口說的,談論對道的理解。
出自《莊子大宗師》,南伯子葵和聖人女偊對話,女偊說自己有聖人之道而無聖人之才,這書莊子寫的。
原文南伯子葵問乎女偊曰:「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聞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學邪?」曰:「惡!惡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聖人之才而無聖人之道,我有聖人之道而無聖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幾其果為聖人乎!不然,以聖人之道告聖人之才,亦易矣。
意思是南伯子葵看女偊年紀大而顯得年輕,問其原因。女偊說因為自己得道了。
南伯子葵追問,“道可以學會嗎?”,女偊回答,“不行,你不是修道之人,所知的卜梁倚這個人有聖人明敏的才氣卻沒有聖人虛淡的心境,我有聖人虛淡的心境卻沒有聖人明敏的才氣,我想用虛淡的心境來教導他,恐怕他果真能成為聖人哩!即使不是這樣,把聖人的虛淡之道告訴具有聖人明敏之才的人,也是易行的。”
打個比喻看上面的翻譯解釋有點難懂,換個比喻看看,
我可以成為學霸嗎?
不,你不行,當學霸要有自身天賦、努力學習,有人有天賦,但沒有好的學習方法;我有好的方法但沒有天賦,我把這種方法傳授給有天賦的人,他掌握了就可以成為學霸,即使不行,有天賦的人明白了這種方法,也能看到成為學霸的門檻。
再延伸一下,從女偊這句話反推,相反沒有天賦,只是掌握了方法的人,可能成為學習成績良好的人,而不能成為頂尖的學霸。而南伯子葵此人可能既沒有天賦,也無法領悟掌握學習方法,所以不能成為學霸。
當然,上面這個比喻並不是特別貼切,莊子在這篇文章中,透過女偊之口,告訴我們“道”是可以傳授的,需要有一定基礎,這個基礎就是有聖人明敏的才氣,學是很難的。但為什麼難?
學習聖人之道的方法女偊在後面又說了領悟“道”的方法,“聞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聞諸洛誦之孫,洛誦之孫聞之瞻明,瞻明聞之聶許,聶許聞之需役,需役聞之於謳,於謳聞之玄冥,玄冥聞之參寥,參寥聞之疑始。”
意思是,我從文字的兒子那裡聽到的,文字的兒子從背誦的孫子那裡聽到的,背誦的孫子從目視明晰那裡聽到的,目視明晰從附耳私語那裡聽到的,附耳私語從勤行不怠那裡聽到的,勤行不怠從吟詠領會那裡聽到的,吟詠領會從深遠虛寂那裡聽到的,深遠虛寂從高曠寥遠那裡聽到的,高曠寥遠從迷茫而無所本那裡聽到的。
這裡莊子用副墨代指文字、洛誦代指背誦、瞻明代指目視明晰,後面以此類推,這其實是認知事物的路線,“道”不同於一般事物,應該層次較高的事物。
理解層次低到高的事物,所需要的路線便是看書、背誦、看清內容、暗自思考、勤於實踐、融匯貫通。
再往後的玄冥、參寥、疑始,屬於更高層次的,個人認為,事物越往深處思考,其背後蘊含的道理神妙莫測,在現實世界往往給人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沒人點破的話,就放佛看不到,聽不見,摸不到,但還是可以確認已經存在。所以令人感到深遠虛寂、高曠寥遠、迷茫而無所本。
就像《道德經》裡所說的,“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甚真,其中有信。”沒有清楚的固定實體,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卻有精質形象,讓人可以相信的。
聖人之道的內涵吾猶守而告之,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為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為攖寧。攖寧也者,攖而後成者也。
三天之後便能遺忘天下,七天之後能遺忘萬物,九天之後便能遺忘自身的存在;既已遺忘自身存在,心境便能如朝陽一般清新明徹,心境明徹便達到了獨立自主的狀態,既已獨立自主,就能超越古今的時限、進入無所謂生死的境界,摒除了生也就沒有死,留戀於生也就不存在生。這裡是將由外物構成的現實世界逐漸地從精神世界中排除出去,遺忘外物便精神獨立。
作為一種事物,“道”無不有所送,也無不有所迎;無不有所毀,也無不有所成,彷彿渾然為一,包容永珍的“存在”,這就叫做“攖寧”。攖寧的意思,個人理解為,萬物在生、死、成、毀的紛亂之中迴圈往復,但道卻是寧靜的,不受外界事物的紛擾,領悟了道的人便能保持心境的寧靜,也就是常說的,大徹大悟之後才知道人生不過是一場大夢,以往的內心困擾都是過眼雲煙,看透了這層含義,便不再受外界的影響了。
綜上,這句是莊子借女偊之口說的,談論對道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