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碧雪蒼穹
-
2 # 拾荒堂主
這個說法不確切!袁世凱去北韓不是李鴻章派的,他是跟著淮軍吳長慶的慶字營去北韓的。當時張謇在慶字營當幕僚主管公文。1882年北韓發生壬午政變時,清政府派慶字營去北韓鎮壓,張謇因事不能隨營前往,便給當營務幫辦的袁世凱封了個“前敵營務處”的頭銜隨營前往。這個頭銜是個毫無意義的虛銜,但對不學無術的袁世凱來說也夠了。袁在北韓混了共12年,參加了鎮壓壬午政變,幫北韓政府編練了新軍,支援北韓保守黨,並帶兵鎮壓了親日的開化黨,為此,贏得了勇敢,果斷,足智多謀等讚譽,由此得到李鴻章賞識。此後他為了巴結李鴻章,經常越過吳長慶直接向李彙報北韓情況,官位也從一個未入流的軍佐步步高昇,最後成為會辦北韓防務,並由李鴻章保舉成為:欽命駐紮北韓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官銜為三品道員。
-
3 # 在下古麒
早在袁世凱被李鴻章重用之前,袁世凱就已經在北韓表現出了自己的能力,這才使得李鴻章對其委以重任。
在袁世凱兩度參加科舉而名落孫山之後,他就前往山東去投奔與自己養父袁保慶有“訂兄弟之好”的吳長慶。吳長慶是李鴻章的部下,此時是駐紮于山東,而因為有養父的這一層關係,袁世凱很受到吳長慶的重視,被其收進幕府。這期間,袁世凱本想繼續讀書,考取功名,不過這個時候,北韓那邊出現的事情改變了袁世凱的一生。
1882年,北韓發生壬午軍亂,北韓王妃閔妃一黨請求清廷出兵平亂,而朝廷也決定派遣吳長慶所部前往北韓,而袁世凱就跟隨吳長慶的部隊東渡到北韓。在北韓作戰的這期間,袁世凱總是帶頭向前,充分的展現了領導才能,而兵變也很快就被平定了。
在戰爭結束之後,吳長慶向朝廷呈報戰果,並且將袁世凱列為首功。評價為“治軍嚴肅,排程有方,爭先攻剿,尤為奮勇”。而此時袁世凱得以留在了北韓,以幫辦北韓軍務身份駐藩屬國北韓,協助北韓訓練新軍。
1884年,北韓再一次發生了政變,而此時駐朝日軍亦趁機行動欲挾制王室;國王李熙派人奔赴清營求助,袁世凱在得知事情之後,便直接指揮清軍擊退了日軍,維繫了清廷在北韓的宗主權及其他特權。也正是因為這次事件,袁世凱逐漸走進了李鴻章的視線。
李鴻章早就覺察到了日本的狼子野心,日本對於北韓虎視眈眈,而一旦讓日本得到了北韓,這無疑就是打了大清王朝的臉面。並且,李鴻章意識到了日本對於清朝的敵意,他明白在以後中日之間必然會有一場大戰,所以他在早期就對日本充滿了警惕。
1884年發生的事情讓李鴻章看到了袁世凱的軍事才能,特別是他率領清軍與日軍作戰的勝利,讓他越發的重視這個25歲的年輕人。
在1885年,吳兆有等人因為嫉妒袁世凱的戰功而彈劾待在北韓的袁世凱,稱其為“妄開邊釁”、“擅挪軍款”。於是,同年,袁世凱歸國,閒賦於家。
不過,李鴻章打算給這個年輕人一個機會,他力排眾議,命袁世凱於1885年10月護送大院君回北韓,並且向朝廷上書封其為“駐紮北韓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令其強化清朝和北韓的宗藩關係,防止北韓獨立自主的傾向和日俄等國的窺伺,這個時候,袁世凱二十六歲。
-
4 # 曲中人
感謝邀請!各人認為,李中堂還是慧眼識珠的。英雄出少年,袁世凱能這麼年輕就被委以重任,是有原因的。據說袁世凱在北韓時抵抗倭寇十分英勇,頭腦靈活。是清兵裡為數不多能打勝仗的將領。袁世凱在日後當大總統,發展中國工業和現代化,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方面比那些昏庸的滿清官員強多了。還是那句老話,大奸必有大才!
-
5 # 謝金澎
這個問題不夠準確,袁世凱不是二十歲去的北韓,而是二十三歲去的北韓。也不是李鴻章派他去北韓平叛,他只不過是跟隨吳長慶去的北韓。
事情是這樣子的:1881年,科舉不成的袁世凱投筆從戎,投奔了他爹的好兄弟吳長慶,這年他22歲。
1882年,北韓內亂,袁世凱跟隨吳長慶去了北韓平定內亂,這年他才23歲。北韓自漢朝以後,特別是明清時代,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北韓發生內亂,就向宗主國大清求救,袁世凱就是在這樣背景下來到北韓,並在這裡呆了12年,一直以大清朝利益為首,從而奠定了自己在回國後的政治資本。
李氏王朝是北韓最後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自明朝洪武時期建立以來已經有500年曆史,可以說是一個時間很長久的一個封建王朝。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學習中國,到了19世紀,在外交上也學習中國的閉關鎖國政策。我們知道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國力強盛,而清朝雖然也在同時期搞了洋務運動,但病入膏肓,為時已晚,積貧積弱的大清國內憂外患,對藩屬國北韓更是自顧不暇。而這時的日本、俄國對北韓覬覦已久,特別是日本,早在1876年就逼迫北韓開啟國門,跟北韓簽訂了《江華條約》。
正是在這樣背景下,北韓在1882年爆發了“壬午兵變”。壬午兵變背後是北韓攝政王(守舊派)大院君李昰應和皇后(改革派)閔妃(明成皇后,皇帝李熙老婆)兩大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事情經過是漢城舊式軍隊士兵一年多沒領到工資,發動起義,衝進宮中把閔妃趕跑,扶持大院君親政。
清朝火Superb吳長慶率領3000兵馬從仁川登陸,平息了此次叛亂,袁世凱跟隨吳長慶出征,負責出征前準備和仁川登陸,平定叛亂後扶持李熙當政,年僅23歲的袁世凱在整個平亂過程中表現十分突出。北韓請求清廷保留兵力保護政權,吳長慶等人的清軍包括袁世凱留在了北韓,幫助北韓訓練新軍。
袁世凱的能力在北韓被全面體現了出來,而且特別突出和優異,調回清國前,幾乎掌握了北韓的外交內政,無異於北韓的太上皇。
-
6 # 圓桌派
1885年初,年輕的袁世凱攤上了大事,原因居然是“抗日”。
在清政府的授意下,吳大徵和緒昌兩位這朝廷大員,率眾組成一支“專案組”趕赴北韓,調查袁世凱對日開戰一事。
原來,1884年12月,北韓開化黨在日本人的煽動下,發動了“甲申政變”。他們軟禁了北韓國王,大肆屠殺親華勢力,企圖脫離清朝獨立。當時,吳兆有是清政府駐朝最高統帥,他因未得到國內指示不敢擅自行動,26歲的袁世凱血氣方剛,卻帶兵殺了出去。
袁世凱竭力主戰,也不是沒有道理,若北韓國王被日本人擄走,另立新王,清朝“既失一國,又失一君”,那可是天大的過錯。因此,他冒著殺頭的危險,沒等國內的指令,甚至連吳兆有的指令都沒等,就率兵打響了“抗日第一槍”。
吳兆有沒辦法,只好率兵跟進。經過一番激戰,清軍擊潰日軍,救回北韓國王,取得了戰鬥的勝利。但是,作為勝利者的清政府,卻不願意對日強硬,原因很簡單:中法兩國正在越南打的難解難分,清政府沒有能力兩線作戰。
實際上,日本人看中的就是這個機會。1879年,沙俄煽動XIN疆叛亂,日本趁火打劫吞併了琉球,此番故技重施想一舉吞下北韓,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被袁世凱打亂了計劃。
然而,北韓保住了,袁世凱卻惹上了麻煩,罪名是“妄開戰端”。被拖下水的吳兆有也落井下石,指控袁世凱“貪汙軍餉”。沒錯,袁世凱確實動了軍餉,不過錢沒有進他自己的腰包,而是用來撫卹被殺害的北韓親華派的家屬,比如閔臺鎬、趙寧夏、閔泳穆等。
袁世凱此舉是從大局出發,因為在中日爭奪北韓高層的鬥爭中,只要親華派不寒心,北韓自然就會跟著大清走。他錯就錯在“目無領導”,先斬後奏,這在大清官場可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李鴻章收到訊息後,痛斥袁世凱拿錢收買人心,簡直是荒謬透頂,不僅不報銷,還讓袁世凱全額賠償。
據《南亭筆記》載,李鴻章曾以“膽大妄為”四字彈劾袁世凱,然而慈禧太后聽了來龍去脈,卻對這個年輕人來了興趣,認為他“頗諳營務”是個人才,讓李鴻章留著他,“或足以備驅策”。就這麼著,“膽大妄為”被改成了“膽大有為”,袁世凱也因禍得福,受到李鴻章的重用。
同年10月,袁世凱被封為“駐紮北韓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全面經管北韓事務,成為大清派駐北韓的最高官員,從此走上飛黃騰達之路。
回覆列表
袁世凱與明成皇后的風流韻事,南韓人知道肯定會發瘋
閔紫英,北韓高宗李熙的王妃,歷史上通常稱為"閔妃",她是北韓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名的政治家,也是當時北韓的實際統治者。甲午戰爭後,清廷無力維護北韓。1895年10月,北韓發生了著名的"乙未事變"。日本人衝入王宮,殺害了閔妃,並放火焚屍。1897年,高宗將國家改名為"大韓帝國",稱帝,追諡閔妃為"明成皇后"。在南韓,只要一提日本,保證群情激奮,而這位明成皇后力主抗日本並身死殉難,關鍵還是個美女,所以在南韓的地位簡直高的沒邊了。
下面,袁項城要出場了。
袁世凱,字慰亭,出生於河南項城,所以稱"袁項城"。袁世凱是中國近代史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北洋領袖。袁項城一生功勳赫赫:小站練兵,開創新軍,當之無愧的中國陸軍軍事現代化之父;逼迫溥儀退位,推翻清朝統治,開啟中國近代化歷史程序;廢除封建科舉制度,提倡現代教育,興建新式學堂(山東大學瞭解一下);心中有國,外抵列強,竭力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沙俄幾次搞外蒙獨立,都因袁而未能得逞),保障了國家的利益。補充一句,著名的"京張鐵路"聽說過嗎,去查查是誰支援修的,還有是誰推薦的詹天佑。
男女主角介紹完畢,正戲開幕。
袁世凱真正發跡的地方是北韓。1882年,當時袁大總統才23歲。那年,北韓發生了壬午軍亂,袁世凱隨吳長慶一起進駐北韓,在平亂戰鬥中,袁世凱身先士卒,英勇無比,並設下"鴻門宴",智取大院君,平息了叛亂。袁世凱在此次事件中正式嶄露頭角,開始了人生開掛之路。
1884年,日本人支援北韓的開化黨人發動了"甲申政變"。叛軍殘殺大臣,還劫持了高宗。情況萬分緊急,袁世凱來不及請示,果斷帶兵殺入皇宮,平定了叛亂,也徹底粉碎了日本謀取北韓的陰謀,推遲了中日戰爭爆發的時間。
英雄救美啊,而且還是兩次,還有就是當時咱們的袁大總統26歲,絕對的年輕英俊,雖然不是貌比潘安,也差不了太多。所以"閔妃"對袁大總統可是青眼有加,仰慕的很,願意以身相許。袁項城在北韓也是孤身一人,畢竟年輕氣盛,再加上閔妃年輕貌美,據說是當時的世界第一美女,兩個人郎情妾意,那些旖旎的情節就出現了。
別說那時候了,就是現在這種事傳出去也不好聽啊,何況兩個人還一個是一國之後,一個是封疆大吏。還是閔妃聰明,為了方便和袁世凱幽會,閔妃還設計把自己的妹妹許配給了袁世凱。從此以後,閔妃基本天天去"探望妹妹"。但是最終還是被妹妹識破了。由於害怕事情鬧大,並且當時北韓政權也基本穩定,袁世凱就將閔妃妹妹等人帶回了國內。至此,袁世凱與閔王妃的這段跨國孽緣就告一段落。
對於袁世凱和明成皇后的這段歷史,要是南韓人知道了是不是得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