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世界人文通史
-
2 # 薩沙
戈主要是用於戰國時期戰車的一種長兵器。
那個時候的戰車比較特殊,前面是馬,後面是車廂,通常有一個駕馭馬匹計程車兵,另外還有一到二個作戰士兵。這些士兵多是弓箭手,在遠距離進行射箭。
然而,既然是戰車,總會有近距離肉搏的。
但敵人絕對不可能正對著馬衝過來,不然直接就會被馬匹撞死或者踩死,肯定是從戰車側面進行冷兵器肉搏進攻。
所以,在戰車上使用長矛不太合適。
因為戰車前面是戰馬,人站在戰車上操作,如果面對正前方攻擊,長矛就至少要比馬匹長的多。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如果從側面刺人,也很危險。因為在戰車上操作同騎馬有很大不同,戰車兵一旦刺中敵人,因為戰車的高速,拿著長矛計程車兵很容易墜車。
所以,戈就出現了。
戈主要是用於啄擊或者鉤擊,前者是類似於啄木鳥一樣的用尖頭啄人,後者是直接利用戰車的速度,橫著鉤人。
由於戰車的速度很快,鉤人和啄人的的威力巨大,很容易造成致命傷。
同時,由於戈是揮舞著攻擊,即便刺中敵人後脫手,也不會讓士兵自己墜車。
戈有著自己的特殊性,也就是戰車專用的武器。
隨著戰車被淘汰,騎兵則不需要這種不能刺殺的戈,直接用長矛即可。
所以,戈在漢代就迅速被淘汰了。
-
3 # 西餐劉顯琨
青銅戈,最多運用於先秦時代。在春秋戰國時代,戈這種武器可謂是大放異彩。
在春秋戰國,形容國家大小,常用“乘”來表示,這個乘就是代表著一輛戰車。而戰車上的武士,大多數的主戰武器就是戈。
戈的形態不利於突刺,前段青銅刺短小,但是適合用側面長處進行,“啄”“掃”等進攻方式。加上戰車提供的動能,威力不容小覷。
而且戈的兩支都比較短小,刺入後很快就能拔出,繼續衝殺,不至於形成像矛,槊那樣得貫穿傷,無法及時拔出,影響後續衝殺。
而步兵使用戈列陣,更是可以針對敵軍戰馬的馬腿進行“勾”的戰術動作。作用相似於鉤鐮槍。
但是隨著戰爭形式的變化,胡服騎射,步騎協同等陣法出現,之前的車乘戰術已經落寞,相應的,針對車乘戰陣而生的戈,也慢慢的被馬槊,環首刀等利於騎兵,步兵所使用的兵器所取代了。
慢慢的,戈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之中了!
-
4 # 小約翰
戈,是一種兵器,它是由青銅或者鐵精製而成。
戈除了一個長長的把柄(1米到1.8米),前端的主體還分前後兩個部分。
前面的部分較長(約30釐米左右)叫援,是橫著的利刃,有彎度,上下兩面都有刃;援向後伸出的部分叫內,內沒有鋒利的刃。
因為戈是前後突出,前鋒上下有刃,既能橫著打擊敵人,能用後面的部分錘擊敵人,還能憑藉彎度對敵人進行像鐮刀割韭菜一樣鉤殺,也能像啄木鳥一樣啄刺敵人,也算個一戈多用的多功能武器。
這種武器跟弓弩不同,是個近戰武器,誕生在商朝,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衰敗於秦朝。
戈殺傷力沒有長矛大,為什麼會在春秋戰國時期大行其道?因為在春秋時期和戰國前期,騎兵還沒有出現,那時候近戰較多,大規模的運動戰很少,多以戰車作戰為主。
戰車作戰都是敵我雙方面對面交鋒,近距離接觸,跟現代戰爭的肉搏也差不多,只不過士兵是站在戰車上,用兵器向對方發起進攻。
但因為是車戰,刀劍和斧頭這樣的兵器也發揮不了作用,全靠長矛和戈來聯袂演出挑大樑。
當兩軍列陣前線對壘的時候,雙方往往都絞盡腦汁要打亂敵人的陣型,破壞敵人的防線,也就是讓對方造成混亂。
事實上在進攻時,戈比長矛更有效。長矛只能直刺和隔開敵人的兵器,而戈除了對敵人進行俯擊、橫擊,能隔開對方的盾牌,還能將敵方士兵從佇列的戰車上中鉤出去, 把敵人嚴密的陣型撕一個缺口,讓戰友突破敵人的防線。而且戰車作戰的時候不是靜止的,戰馬帶著戰車到處奔跑,士兵都是在眼前一晃而過。
在這種情況下,矛很難刺中敵人,而戈卻可以橫擊,擊中率更高。
因此說,戈這種兵器在以戰車作戰為主的春秋戰國戰場將它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出盡了風頭,大行其道是在情理之中的。
但是任何一種作戰方式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任何一種兵器也不會是長盛不衰的。隨著戰爭方式的改變,戈這種兵器也和其它兵器一樣失去了它的用武之地,遭到冷遇,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戈之所以被打入冷宮,首先是因為到了秦代冶鐵技術逐漸成熟,以銅鑄成的戈鋒利程度有限,只能突刺和橫擊。
而冶鐵技術成熟後,鑄造的刀具更鋒利,殺傷力更大,戈被淘汰是遲早的事。
其次是因為後來的作戰方式改變了。以戰車為主的戰地戰,變成了以騎兵為主的運動戰、閃擊戰。
公元前四世紀末和三世紀初,戰國時期的趙國引進了遊牧民族的胡服騎射,騎兵作戰慢慢代替了戰車作戰這種落後的作戰方式。
雖然同樣運用馬匹,戰車作戰的速度跟單騎行進的速度相差很多倍。騎兵跟騎兵之間,或者騎兵跟步兵之間的距離更近了,等於是貼身肉搏,交戰節奏也更快了,往往是幾秒之間就見了分曉,你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
在這樣的情況下,戈這種兵器已經顯得落伍了,反應速度顯得慢了半拍。戰場上時間就是生命,哪怕慢了十分之一秒,對方就會手起刀落將你幹掉。
跟戈比起來,各種直刀、彎刀更適合在戰鬥中使用,這些戰刀刀柄變短許多,只有手握部分,其餘部分全是刀刃,而且刀刃比戈要鋒利許多,其中的彎刀也有跟戈一樣橫掃的功能,戰刀又有戈所不具備的劈刺功能,而殺傷面積比戈更大。
總之戰場上的兵器沒有常青樹,優勝劣汰是自然規律。不過戈這種兵器從問世到被淘汰,也風行了近千年,沒有遺憾了。
-
5 # 黑白文史mcn
秦國晚期兵器的發展
隨著鐵製兵器的發展,稱雄數百年之久的中原青銅兵器開始逐步走向衰落。但在這個階段,銅兵器依然是短兵的主力。特別是在秦代,承戰國餘緒,仍較多使用青銅兵器,並在銅兵器的形制和製作技術方面,繼續有所發展。 1974年春,在陝西驪山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中,出土了青銅劍、青銅鈹、銅戈、銅戟、銅矛、弩機、箭鏃、銅殳等大量青銅兵器。戰國末年,青銅正在慢慢退出歷史,鐵,正在開啟一個新的時代。而兵馬俑坑中出土的4萬件兵器,幾乎全由青銅鑄成。難道用武力統一了中國的秦軍,真的是一支裝備落後的軍隊嗎?戰國晚期鐵製兵器雖然已經出現,但尚未為列國所廣泛使用、金屬工藝也未盡成熟;而此刻,中國青銅古兵器的冶煉鑄造技術(包括金屬工藝)正處於最後的、也是最輝煌的巔峰。眾所周知,高錫青銅兵刃雖堅硬,但劈砍易折斷,秦國的兵器工匠較好地解決了這個金屬工藝問題,大大提高了銅兵的柔韌性。 因此,強大的秦軍就是憑藉這些青銅鑄就的金戈銅劍、強弩利矛,滅六國、統一華夏,創造了青銅古兵器最後的強音。
秦始皇兵馬俑一、二號坑所出土的青銅兵器,最讓人著迷的——首先要數鋒利堅韌的秦青銅長劍。柳葉狀劍身的秦劍,又細又長又尖,長度均在81~94.8釐米,遠遠超出戰國時期其他諸侯國的寶劍(長度一般在50~65釐米)。 回顧中原銅劍的發展歷程,劍身一直在不斷地加長。當其初起之時,劍長只有二三十釐米;至春秋戰國之際,長度普遍達到50~60釐米左右;戰國晚期,一些劍超出了70釐米,最長達75、76釐米,秦代,關中秦劍的長度更上新臺階,超過了80釐米,最長者將近95釐米。 青銅劍在技擊格鬥中,首要功能是刺殺敵人、穿透對方的鎧甲,劈砍、劃拉只是輔助功能而居於其次。比對手的劍長出近30釐米的秦劍,在格鬥中顯然更容易刺到對方,這很可能是秦劍加長的主要原因。但是,這畢竟是青銅劍,秦人用什麼方法讓長劍不易折斷呢? 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里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硬,但容易折斷。對秦劍做的化學定量分析顯示:它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作為是青銅劍鑄造工藝的最後巔峰,秦劍的長度、硬度和韌性達到了幾乎完美的結合,攻擊效能也因此大大增加。
秦式銅劍不僅長,而且很鋒利。一些劍出土時毫無鏽蝕,光潔如新,鋒刃銳利。經試驗,一次尚能劃透18層紙。這些劍表面都呈灰黃色,組織細密,沒有沙眼。而且劍身表面都進行了精細的銼磨、拋光,故極為平整光亮。 秦劍劍身特長,劍莖(柄)也相對很長。秦俑一、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劍,其劍莖長度多在17~20釐米左右。根據秦劍的長度、重量和技擊實用功能推測,秦劍多數為雙手使用(雙手劍在某些時候單手使用亦可);少數劍莖較短者可能是單手劍。兩千多年前,在消滅了中原六國之後,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人就成了秦軍主要的對手。在秦軍進行統一戰爭的時候,匈奴騎兵乘機南下,侵佔了黃河以南大面積的土地。在秦朝的都城咸陽,如何對付剽悍的匈奴騎兵這個問題就擺到了秦始皇面前。當匈奴騎手高速衝鋒的時候,傳統的步兵武器很難抵擋。從歷史記錄來看,一種叫弩的遠射兵器,很可能在秦軍擊潰匈奴的戰鬥中發揮了主導作用。
在兵馬俑坑,由於時間太過久遠,弩的木製部分已經朽爛,但完整的遺蹟仍然可以復原當初的秦弩。據此復原的秦弩,有著驚人的力量。 與弓不同,秦弩必須用腳蹬、藉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專家估計,這種秦弩的射程應該能夠達到300米,有效殺傷距離在150米之內,秦弩的殺傷力遠遠高於當時任何一種弓。 在弩腐爛後留下的痕跡中,考古人員發現了青銅製作的小機械。這些小小的青銅構件就是弩用來發射的扳機。它的設計非常精巧。一號俑坑已出土銅弩機158件,無郭,素面。出土時有的仍在弩的殘臂上,大多數僅見弩機不見弩臂,銅弩機由望山、懸刀、牙、栓塞等部件組成。機件大小基本相同,只有懸刀的形制和大小略有差異。弩機作為安裝於弩臂後端的機械裝置,有瞄準與發射雙重功用。
漢代兵器的發展漢代的武器種類在先秦弓矢、殳、矛、戈、戟“五兵”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軍士使用的武器已是多種多樣。長兵器有殳、戈、矛、戟;短兵器有刀、劍;遠射兵器有弩、弓;防護兵器有盔甲、盾牌;攻守的兵器有鉤鑲。此外還有錘、撾、杖、鉞、斧等劈砍、錘砸兵器。在各種兵器之中,鐵兵器所佔比例越來越大,漢初晁錯所列的弓彎、短兵、長戟、劍盾、矛鋌等多是質量精良的鐵製兵器。近年來考古發掘的長安武器庫所出兵器,除少量仍為青銅製造外,絕大多數均為鐵兵器,刀、劍、戟、矛、斧、骸、盔甲一應俱全,僅鐵鏃就達1000餘件。
漢代軍中的武器不僅品種多,而且質量高,遠遠優於匈奴的兵器。正如晃錯所言,漢軍的精兵良器用於戰鬥,“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匈奴之兵弗能當也”,“匈奴之革笥木薦弗能支也”,“此中國之長技也”。
逐漸被淘汰的原因
自從秦漢以後:由於鍛造技術的提升,戰場上已經不滿足於青銅兵器的使用,以青銅器的兵器逐漸變成鐵器為主的兵器,只有少量的青銅兵器仍然被使用。兵種發生了變化:繼承下來並進 行重大改進的戟沒有逃過被淘汰的命運,長一丈八尺的槊(長矛的一種,槍頭較寬)成為騎兵的主要 裝備(南北朝),但是在唐中葉以後,標準的長槍又取代了槊的地位。根據《唐六典》記載, 當時槍分漆槍,木槍,白杆槍和樸頭槍4種,每個士兵(包括步兵和騎兵)都裝備1條,長槍運用很廣, 除了戰時格鬥外,紮營時可以用作支撐營帳,防守時可以當拒馬,渡河時可以用來捆紮木筏。而作 為另外一種士兵的必備武器刀,有2種主要用刀:一種是橫刀(也就是佩刀),當時刀劍的佩戴 方法已經從毗式佩劍法,轉化為從伊朗傳入的雙附耳佩系法,另外一種叫陌刀也稱拍刀,是一種長 柄2刃刀,長1丈,步兵使用,一般以密集隊形列於陣前,《新唐書》記載安祿山的部將崔乾佑 將“陌刀五千列於陣後”時遭到唐軍的恥笑。3.兵器種類發生了變化:有長桿刀槍各七種,短柄刀劍三種,專用槍九種,兵器和工具合一的五種,斧和叉各一種,鞭鐧等特種兵器十二種,防護裝具四種,護體甲冑五種,馬甲一種,弓四種,箭七種,弓箭裝具五種,弩六種,複合式床子弩八種。它們實際上是集宋代以前發展的各種冷兵器的大成。人們常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钂、棍、槊、棒、鞭、鐧、錘、撾、柺子、流星等十八般兵器來形容中國古代兵器之多,但是實際上中國古代兵器遠遠不止這十八種,說它多得數不清是不算誇大的。軍隊裝備的制式化方面。據《新唐書·兵志》記載,當時一名士兵的基本裝備是:"弓一、矢三十,胡祿、橫刀、……皆一。"唐河東節度使都虞侯李筌在《神機制敵太白陰經·部署篇》中說,當時一個軍編有一方二千五百人。又在這部書的《器械篇》中記載了一個軍的全部裝備,共有弓一方二千五百張(配箭三十七萬五千丈),弩二千五百張(配箭二十五萬支),槍一萬二千五百支,佩刀一萬把,陌刀二千五百把,棓二千五百杆,甲七千五百領,戰袍五千領,牛皮牌二千五百面。從上述裝備的數量可知,刀、槍、弓、鎧甲和戰袍是士兵必備的裝備,平均每人一伴,每張弓配箭三十支;弩每五人一張,配箭一百支;牛皮牌是遮擋型防護裝具。就全軍裝備的兵器來說,種類齊全,用途多樣,有格鬥兵器、衛體兵器、射遠兵器和防護裝具,具有攻防兼備、輕重結合、長短互補的特點。如果全軍出征,各種兵器配合使用,便可發揮綜合殺敵的作用。 -
6 # 使用者fireman
戈是車戰兵器,可啄可鉤,但並不適合騎兵和步戰,所以單純的戈隨著車戰的消失而被淘汰。但戈與矛組成的戟被儲存繼承,在漢代廣泛使用。
-
7 # 三隻腳的大烏鴉
戈是青銅時代的兵器,它是利用青銅的特性而製造的,並不適合用鐵來製造。而且從使用上說,戈更適合在戰車上使用,而不適合騎兵使用。
青銅是一種很脆的金屬,青銅武器一般只適合直刺而不適合劈砍,因為一旦大力劈砍就可能碎掉,所以無論中國還是外國,都只有青銅劍、青銅矛之類的直刺兵器,但沒有青銅大刀(吃飯切肉的小刀不算)。唯一一種可劈砍的青銅武器是斧頭,但青銅斧耗費的青銅太多,做為武器實在太貴,只能作為禮器使用而不能作為普通士兵的裝備。因此,青銅武器裡就缺少一種廉價的可橫向攻擊的武器。於是古代華人乾脆把青銅矛的矛頭橫過來裝,這樣就可以啄和鉤了,這種矛頭橫過來的武器就是戈。戈非常適合在戰車上使用,因為戰車上的武士由於四匹拉車的馬的阻擋,使用長矛向正前方攻擊不是特別方便,用戈從側方橫向攻擊反而更容易。但總的來說戈用起來很彆扭,但因為技術水平限制,大家也沒法用青銅造大刀,只能湊合著用。
等到秦漢時期,中國全面進入鐵器時代。鐵的韌性比青銅強多了,不會因為大力劈砍就輕易碎掉,也就是說大家可以用鐵造大刀了。而且到秦漢時代中國已經淘汰了戰車而發展出騎兵這個新的兵種,騎兵向正前方攻擊可以用長矛,側方位攻擊可以用大刀,兩者都比戈更順手,誰還用戈這麼彆扭的武器呢?於是戈在秦漢前期由於歷史的慣性依然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就被徹底淘汰了。
-
8 # 本草百曉生
讀諸子百家的文章,很自然的就會接觸到一個詞“乘”,它是計量古代諸侯國軍事力量的重要指標,相當於現在的航母,誰擁有的越多,就代表誰越厲害。
在古人看來“千乘之國”,可是超級大國。那什麼叫一乘,說白了。就是四匹馬拉一輛馬車,馬車上,起碼有仨人。左邊的拿弓箭,右手邊的拿戈,中間是御車的司機。他們組合起來,就是先秦時期的超級殺器!
春秋戰國,作戰地點主要集中在華北及東北平原,放眼看去,是一望無際。馬車可以縱橫馳騁。車上計程車兵,可以肆意揮灑手上的戈,盡情收割敵軍的人頭。實際戈外形,就如同一把加長型鐮刀。
自然這樣的日子並不長。到了秦始皇一掃六合,將帝國的勢力擴充套件到了西南、以及南方等地,發現戈根本不合時宜。因為戈的黃金搭檔,便是馬車。馬車只有在一馬平川的平原,才能發揮威力。若到了南方,河網密佈,道路崎嶇不堪。簡直就是受罪。碰上這種情況:不是馬車拉人,而是馬車騎人。
沒有馬車作依靠,戈逐漸退出沙場,取而代之的則是“冷兵器之王——槍”,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古希臘,槍無疑是戰士們最愛的長兵器。
衝刺無敵,又製造簡單,這無疑是上帝賜給人類的禮物。
而戈呢,還活著。只是作為禮器出現在王宮貴族的遊行隊伍中,另外它還與槍生死不離,組合出了新武器—戟!
老兵不死,只是漸凋落。戈沒死,江湖依舊有它的傳說,它的身影。
-
9 # 漩渦鳴人yy
裝備決定戰爭,又是什麼東西決定了裝備呢?
材質,工藝生產力等等一系列社會因素,都有可能決定你這個國家軍隊所擁有的主流裝備究竟是什麼?
青銅器有什麼問題?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它的質地問題,青銅器其中的青銅劍特別的短,相比較與我們現在長達一米以上的那種鐵建,其實青銅鏡的長度一般都維持在一米以下,能夠超過60cm的那都算常見,而且青銅劍並不適合於直接的碰撞,鐵劍如果碰撞起來的話,可能就是鈍了,或者是直接砍的缺刃了,青銅劍一旦進行批卡的話,那很有可能就直接碎了。
所以使用青銅劍的話長度比較短,因此只適合於晉升的搏殺,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的古羅馬步兵方陣的話,使用那種寬大的那種盾牌,而且士兵的排列十分緊湊,這就是他們使用的那個近身武器特別的短。
這和我們說的這個題目有什麼關係?
這樣換成現代人來講又反制這樣的作戰策略,那太簡單了,並在當時的情況之下拿著幾把長毛,然後對準衝過來的戰車直接捅下去,那車毀人亡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偏偏在戰國時代這種情況出現的比較少,戰車仍然還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的象徵,直到到後來漢武帝時期面對匈奴人的騎兵作戰策略的時候,才開始慢慢轉型成為騎兵。
戰國時代的戰車部隊是王牌部隊,所以為了配合戰車部隊就需要配備相應的武器,而當時的鐵器並不能大量的應用於戰場之中,所以她後來進化出來配合使用騎兵作戰的各種各樣的裝備是不用去想了,只能夠去使用現有的一些資源,打造出一款適合戰車部隊使用的武器,這個就是戈。
這把武器能夠發揮多種的效果,比如說刺,扎,勾,武器長度長十分適合戰車部隊上面,武裝人員用來攻擊打算接近戰車的那些士兵所專門配出的武器。
至於為什麼設計成這種形狀,首先第一點青銅武器不適合正面硬碰,如果橫截面積太大跟其他的武器對撞的話,很容易出現武器的折損和損耗,戰車一旦衝殺起來的話,本身就寫的的一定的初速度,再加上碰撞上去很有可能碰撞到對方的兵器,那一旦這個武器的橫截面積太大,而且它的體積太大的話,就很有可能出現碰撞到對方的武器,最後出現破損的情況,戰車部隊雖然並不說缺這點武器消耗,但是在戰場上面一旦你的武器沒了,那確實你只是一隻挨宰的羔羊。
而且武器設計上更加符合多用途化,面對敵人的話也可以使用多種的手段進行反擊,而敵人能夠反制其兵部隊的,一般來講要麼是弓箭,但是一旦戰車部隊衝殺至翟任軍政內部的話,那弓箭是派不上用場,貼身作戰就只剩下那些手持短劍的近戰士兵,而這個時候這些長歌就可以極大地發揮自己的能力來收割戰車馬蹄之下的那些亡魂。
在這之後鐵器的大規模的應用,使得這些戰車部隊或者是騎兵部隊,他的武器更加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而且武器與士兵之間的契合度越來越好,由此誕生了很多經典的騎兵的武器,比如說馬槊或者是墨刀,唐刀等等一系列的武器,這些武器長度有保障,攻擊範圍很廣,劈砍起來有力度,足夠的鋒利,可以說是騎兵最好的選擇,那麼這種專門為了配合青銅這種金屬而設計出來的戈也慢慢的被淘汰了。
-
10 # 優己
這個說法是錯的!戈這種兵器到了隋唐時期才被淘汰(成為純儀仗器械),並不是說秦朝過後就沒有再使用了,比如三國時期,夏侯惇使用的武器就是戈。
戈這種武器還是挺有用的,交戰的時候,往前一捅,沒捅到就往後一拉或者左右一橫掃,同樣可以起到傷人的左右,在打仗的時候,戈戟兵就是專門用來對抗槍兵的。
但是到了隋唐後,這種兵器的適用性就不大了,因為唐代出現了明光鎧跟陌刀。現在網上都有賣防刺服,這種防刺服拿菜刀砍根本就砍不進去,明光鎧的防禦能力比防刺服還高,這使得戈戟的回拉跟橫掃很難傷到穿著盔甲計程車兵了,只剩下一個直刺的功能可以用,所以呢,長槍便取代了戈戟,成了戰場上唯一的長兵器。
其次,戰鬥物件在改變。在秦漢以前,軍隊交戰的主要對手是步兵,側重於近戰廝殺,但是唐代以後,由於軍事在改變這時候主要傾向於遠端攻擊,比如,弓箭,標槍。因為這樣可以減少己方人員的傷亡,避免了戰國時期那種殺人一萬自損三千(唐代交戰,打勝仗傷亡很低)。這個時候,刀盾兵就比戈戟兵好用得多,戈戟必須雙手持戈戟,刀盾兵則可以用盾牌來防禦標槍或者弓箭。
-
11 # 李厚何
實際上到了戰國末年,戈的地位已經明顯下降。
戈是在商周之際出現的,和當時的戰爭形式主要為列陣交鋒的車戰有關,車上的甲士為三人,其中一人為馭手,另外兩人分別使用弓箭和戈矛,矛是用來刺殺的,柄比較長,兩輛兵車對進時用於刺殺對方兵車上的甲士。戈是用來勾啄的,柄稍短,如果刺殺不中(因為兵車高速對進且只有兩個輪子,又無懸掛系統,刺殺中的機率其實很低),則馬車分別向左右錯開,甲士使用戈勾啄對方車上的甲士。
先秦兵車是一個戰鬥單位,除了車上的甲士外,還有一些車下甲士(戰鬥單位總人數似乎是不斷增加的,從最初的5人、10人,到最後的30人),這些車下甲士的地位和車上甲士相等,如果車上甲士出現傷亡,會依次上車替補。不需要上車時他們也裝備弓箭、戈和矛,其中戈的戰法同樣是勾啄,即上勾人,下勾馬腿。
非甲士的步兵地位低下,他們普遍裝備的武器是更簡單粗糙和便宜的殳。
在車兵列陣時代,戈的勾啄功能是對兵車的人和馬最有效、殺傷機率最大的,因此戈在先秦軍隊中的地位是支柱性的。
但隨著戰場範圍的擴大化,戈缺乏直接刺殺功能的弊端暴露無遺,因為步兵和步兵的交鋒更多是正面擊刺或周旋纏鬥,戈的“一招鮮”就顯得笨拙。在這種情況下,兼具戈和矛功能(事實上最初就是在戈的頂端再裝個矛頭)的戟就發展起來,並後來居上。
秦漢兩代,戟不但完全取代了戈(擁有全部戈的功能,還能像矛一樣刺殺),而且部分超越了矛(不但能像矛一樣刺殺還兼具戈的勾啄功能),直到三國時,戟都是戰場上最重要的長兵器。
不過隨著車兵的完全消失,戟很快也被矟所取代——儘管戟能勾能刺,但車兵消失後勾啄功能變得有點多餘,而邊上帶著累贅的戟在刺殺方面,就比線條流暢的矛、和更簡單的槍遜色多了。
-
12 # 枝枝葉葉
春秋時期,諸侯大都是周天子 封分的親戚,戰爭是個形式,半戰爭,半宣傳。沒有 秦漢以後 你死我活的 恨勁。所以 兵器 也不一樣
-
13 # 老蟲
主要是因為戈沒有尖頭,只有橫掃功能。而給給戈加上尖頭以後,就是戟,就既有劈砍功能,又有直刺功能。所以,落後的戈就退出來歷史,被戟所代替,直到唐朝以後。
人類最早出現的兵器是矛,最簡單的矛就是取一木棍,將一頭製成尖的,就成型了。但是這種簡易的矛,尖頭損耗太嚴重,於是就有石質矛頭的出現,因為以原始人類的技術,將石頭打磨成尖的,還是比較簡單的。如果運氣好,還能找到動物的尖角以及尖銳的骨頭,作為矛頭。
進入青銅時代以後,矛頭也變成青銅的了,殺傷力大大提高。商周時期,戰車成為戰場的主流,這時矛這一兵器就不在適用車兵了。由於兩車的距離較遠,車兵的兵器都長達4、5米。這麼長的距離,矛的直刺效果就不好,於是戈這一武器就出場了,由於車兵不需要直刺,所以戈也就只需要發揮橫掃功能,將對方士兵從兵車上擊落就可以了。
進入戰國以後,騎兵做為一個獨立兵種大量出現,戈這一武器就不能適應了。由於騎兵的速度快,戈的靈活性不好。這時戈就演變成戟了,戟是在戈的基礎上加上矛頭,也就是將戈和矛二合一了。戟既具有矛的刺擊功能,也具有戈的橫掃、劈砍功能。
秦漢以後,盔甲的製作趨於精良,戟的劈砍功能大為降低。而槍的破甲功能比戟高的多,於是槍就成了主流兵器。戟就變成了儀仗之器,不在戰場上使用了。
其實戈也沒有退出歷史舞臺,而是發展成了“鉤”。宋朝就出現了鉤槍合一的兵器,比如雙鉤槍、單鉤槍,鉤鐮槍等。
回覆列表
戈兵器是流行於夏、商時期至漢代的一種古兵器,對古代中國兵器史後來的發展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我們今天熟知的成語“大動干戈”、“化干戈為玉帛”、“止戈為武”都與戈兵器有關。
那麼,古老的戈是怎麼興起和衰亡消失的呢?
第一、夏、商、周時代的戈兵器要知道,中國迄今為止發現存在時間最早的戈,是出土於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的青銅戈。其使用的年代是夏王朝以及夏朝更早的部落聯盟時期。而在其他地方,考古學家也發現了商代、周代(西周、春秋、戰國)以及秦漢時期使用的戈兵器。
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禮樂崩塌,天下共主的周王室衰微,各地的戰爭變得越來越頻繁,所以對戈的使用和鑄造數量也遠遠超過了夏商和西周時期。
根據《史記》記載,春秋時期的齊國、魯國在長勺之戰中,晉國、楚國在城濮之戰、邲之戰、鄢陵之戰中,楚國、吳國在柏舉之戰中,晉國、秦國在崤山之戰中都投入了大量的戈兵器,可見當時的諸侯國對戈兵器的使用已經非常普及了。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與戈兵器相關的戰車兵了。在秦朝、漢朝以前,戰車兵是各國打仗的主要的兵種,即便是經過了戰國時期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之後,各諸侯國內依然存有大量的車兵。
在交戰時,各國士兵站在戰車上使用長柄的戈進行啄擊、劈砍起來十分方便。因此,戈能夠經久不衰的原因就是因為戰車兵的存在。
第二、戈兵器在秦、漢時期走向衰亡但隨著冶煉技術的進步,中國由青銅社會進入鐵器時代。鐵兵器的普及是導致青銅戈兵器逐漸衰落和消亡的原因。到了秦朝以後,長矛、長戟等鐵兵器增多,逐漸取代了青銅戈的位置。
同時,戰車兵也逐漸被步兵和騎兵取代,退出了歷史舞臺。從結構上就看得出來,戈的功能太過於單一,僅能用於啄擊和劈砍,並不方便騎兵使用。另外一種兵器長戟,它既能像戈一樣用於啄擊和劈砍,也能像長矛一樣用於突刺,很快就取代了戈的地位。漢代以後,就沒有其他朝代再使用戈作為兵器了。
第三、長戟取代了戈的位置而長戟作為一種兵器,是兩漢、三國時期非常常見的騎兵武器。直到魏晉南北朝以後,戟才衰落下去。進入隋唐時期,士兵的武器裝備又上升了一個檯面,因為隋唐騎兵開始裝備長槊和橫刀(唐橫刀)了。
唐代的輕騎兵裝備十分精銳,其配置的長槊就可以對付遊牧民族騎兵的彎刀和鐵劍。如突厥、吐蕃、回鶻等民族在與唐朝騎兵交戰時,都吃了這個虧。
唐朝初年的大將李靖僅僅率領3000唐軍輕騎就端掉了東突厥可汗的漠南王庭,俘虜了頡利可汗。另一方面,這些遊牧民族所裝備的皮甲、輕甲在專門用來破甲的唐橫刀面前也不堪一擊。在唐代,刀和長槊(長矛、長槍)成為漢族騎兵裝備最多的武器。由此可見,中國古代騎兵的武器裝備也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從戈到戟,再從戟到長槊,再到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