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稱】野雞尾、雉雞尾、孔雀尾、金花草、大金華草、蜢蚱參。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100釐米。根狀莖橫生,粗壯,密生赤褐色鑽狀鱗片。葉柄從根狀莖生出,棕褐色,除基部外無毛。葉片披針形至卵圓形,3~4回羽狀分裂,小羽片長圓形或披針形,裂片楔形,先端多少呈截形;葉脈2叉,每裂片有1~2個圓形的孢子囊群,生於頂端。莖葉入藥,四季可採,鮮用或曬乾。
【生長環境】長江流域及南部各省均有分佈。多生於陰溼山坡、林下。
【性味功效】味苦,性寒。清熱解毒,利溼消腫。
【驗方精選】第一方:鮮烏韭60克,茵陳30克,梔子根3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連服7日為1療程。
主治:黃疸型肝炎。第二方:烏韭60克。
用法:水煎衝蜜服。
主治:痢疾。第三方:鮮烏韭、鮮月季花嫩葉各等量。
用法:洗淨,搗爛,外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
主治:外傷出血。第四方:鮮烏韭60克,鮮梨頭草60克。
用法:其搗汁服。
主治:食物中毒,農藥中毒。第五方:鮮烏韭60克,鳳尾草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連服3~5日。
主治:細菌性痢疾、腸炎。第六方:烏韭30克,鬼針草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腮腺炎。第七方:烏韭適量。
用法:炒焦,研細末,植物油調除。
主治:燙傷(Ⅰ度或淺Ⅱ度)。第八方:烏韭根30克,鴨蛋2個。
用法:水煎取汁,人鴨蛋煮熟吃。
主治:下肢丹毒。
【別稱】野雞尾、雉雞尾、孔雀尾、金花草、大金華草、蜢蚱參。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100釐米。根狀莖橫生,粗壯,密生赤褐色鑽狀鱗片。葉柄從根狀莖生出,棕褐色,除基部外無毛。葉片披針形至卵圓形,3~4回羽狀分裂,小羽片長圓形或披針形,裂片楔形,先端多少呈截形;葉脈2叉,每裂片有1~2個圓形的孢子囊群,生於頂端。莖葉入藥,四季可採,鮮用或曬乾。
【生長環境】長江流域及南部各省均有分佈。多生於陰溼山坡、林下。
【性味功效】味苦,性寒。清熱解毒,利溼消腫。
【驗方精選】第一方:鮮烏韭60克,茵陳30克,梔子根3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連服7日為1療程。
主治:黃疸型肝炎。第二方:烏韭60克。
用法:水煎衝蜜服。
主治:痢疾。第三方:鮮烏韭、鮮月季花嫩葉各等量。
用法:洗淨,搗爛,外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
主治:外傷出血。第四方:鮮烏韭60克,鮮梨頭草60克。
用法:其搗汁服。
主治:食物中毒,農藥中毒。第五方:鮮烏韭60克,鳳尾草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連服3~5日。
主治:細菌性痢疾、腸炎。第六方:烏韭30克,鬼針草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腮腺炎。第七方:烏韭適量。
用法:炒焦,研細末,植物油調除。
主治:燙傷(Ⅰ度或淺Ⅱ度)。第八方:烏韭根30克,鴨蛋2個。
用法:水煎取汁,人鴨蛋煮熟吃。
主治:下肢丹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