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D高階私人定製

    2“一戰成名”前的踏實努力 [儲存到相簿]

      片子好看:“路式武俠片”探索可貴

      在2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名為《繡春刀:跳出窠臼的古裝武打片》一文中,評價“《繡春刀》雖然成本不大,但作為新一代導演的成名之作,帶來了許多新意,是電影人的主動選擇,也是古裝武打片另闢蹊徑的可貴探索。”尤其“武裝片另闢蹊徑的可貴探索”,在不少觀眾的觀後感裡,認為影片雖然沒有傳統武俠電影裡所必須的“江湖”、“武俠”“自由”、“仗義”等要素,也沒有飛來飛去,讓人眼花繚亂的武打套路,但因為有一個“看起來更寫實的故事”,讓大家覺得新導演路陽對講故事寫人物的把控力紮實而不俗。

      文章中還引用影評人韓浩月的觀點,“這是一部新武俠電影,沒有模仿的痕跡,沒有迂腐陳舊的東西,它有創新性,又不故意標新立異,在整體格局上都有新意”。

      票房逆襲:“勵志刀”出鞘偏鋒獲贊

      作為新人導演,片子“好看”讓路陽在藝術表現上交出了滿意的答卷。然而面對市場的檢驗,差點遭遇票房滑鐵盧的《繡春刀》卻創造了另一個票房神話。因為上映之初排片不給力,《繡春刀》曾被定義為“影院十日遊”量級的片子。十日遊意味著如果質量還不錯的話,得“欲看從速”,去晚了就下映看不到了。於是網路上開始出現“為繡春刀求排片”的影迷呼籲。甚至有男觀眾一次買10張票來力挺。好酒不怕巷子深,來自觀眾和業內人士的各方讚譽讓排片逐日升溫。片方中影集團更是追加多場,期間更有幾天領跑上座率。迄今為止,20天的上映期,讓《繡春刀》從最初的“十日遊”變“佳片不下檔”。

      不限題材:都以“潛心醞釀良心之作”對待

      跌宕起伏的票房大麴線讓路陽最終收穫了商業和藝術雙重價值的增值。一戰成名的他,也成為近幾年新導演中最勵志的有一位。今年暑期檔鏖戰,前有編劇轉導演的俞白眉,憑《分手大師》收穫6億多票房。而郭敬明《小時代3》和韓寒《後會無期》更是掀起票房口水惡戰。這三位玩轉跨界的新人導演,顯然不是學院派路陽的路數。甚至觀眾在對比這些新人導演時,都會溫和地把路陽劃到“我只想安靜的做一個美導演”一類。“潛心醞釀良心之作”是觀眾透過《繡春刀》對路陽的印象。不過路陽表示以上評價只是工作風格,作為導演他並非只願在一種題材中嘗試,如有更好的商業題材,都應該以“潛心醞釀良心之作”來對待。

  • 2 # 我是星夜行

    武俠電影和武俠小說給我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武俠小說裡往往更偏向於俠以武犯禁,鮮衣怒馬快意江湖,他們所向往追求的是自由,他們往往也能做到自由。

    而武俠電影則不同,電影裡的人物往往被各種牽絆所困住,掙脫不開,更多的是一種身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無奈和悲哀。《臥虎藏龍》中的李慕白是被殺師之仇愛徒之心所牽絆,《劍雨》裡的細雨江阿生也是被江湖恩怨所牽絆,他們宛如困獸,難以掙脫,抽身離去。

    而路陽導演執導的《繡春刀》,給我的感覺亦是如此,甚至更為強烈。

    因為電影中的每個人,都是困獸。

    王千源飾演的盧劍星,是被祖輩的期盼和兄弟的情義所禁錮。

    他這樣的人身處官場江湖,其實保身是沒有問題的。他武功高強且深知官場的一套,力氣是他花的功勞是上司的,他懂他不爭,前程是要銀子打通關係的,他懂他盡力去做。他也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他不好色不會為情所困和別人爭風吃醋,他不好財不會拿不該拿的銀子財物,他唯一的心願是能混到父親曾經的職位百戶來寬慰老母親的心,這一點要求並不過分也很難會侵犯他人的什麼利益而招惹殺身之禍。

    而他所悲哀的當他察覺到自己兄弟揹著他犯下了殺身之禍的時候,他沒辦法斬斷這一切的兄弟情義,他作為大哥,最終選擇為義去犧牲自己。

    靳一川和趙靖忠則都是被過去所禁錮。

    靳一川已經從盜匪變成了錦衣衛,有著照顧他的大哥和相愛的女子,趙靖忠也從閹黨走狗變成了執掌東廠的大人物,兩人的命運都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轉變,也都可以從此走上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可原罪卻都沒辦法掙脫掉,師兄丁修咬著靳一川不放,義父魏忠賢咬著趙靖忠不放,最終他倆都死於原罪之中。

    魏忠賢是被過去犯下的罪孽禁錮,崇禎皇帝是被已經千瘡百孔,無力迴天的朝廷禁錮,週一圍是被師父的偏愛和金錢所禁錮,周妙彤是被家仇和恩情的矛盾所禁錮,而主角沈煉則單純的被愛情所禁錮。

    這些人都曾想走一條不同的道路,卻都因為兄弟,愛情,過去而身不由己地走向毀滅。

    身不由己的無奈是武俠電影中經典的元素,而《繡春刀》將其刻畫的尤為深刻。

  • 3 # 影評時光機

    欣賞角度不同,看點不同,對大多數人來說:演員顏值高、演技好,劇情緊湊、符合邏輯,以及武打動作不拖泥帶水,應當是《繡春刀》系列經典的主要原因。

    而於我而言,卻有著另外兩份不同的“情誼”,對明朝這個朝代的特有感覺以及對錦衣衛這個特殊“職位”的過往研究。大眾化的三點原因加上特有的兩點感受基本就構成了我對《繡春刀》系列痴迷的源頭。

    很多人是因為看了《繡春刀》才愛上了張震的帥,也有很多人因為那句:得加錢,才第一次知道週一圍這一位演員,還有人因為老大的義氣認識了王千源。繡春刀那一年剛剛上映的時候,除了劉詩詩,電影中能夠拿得出手的明星並不多,熱度一開始也不如現在這麼強烈。很多人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然而你看了以後,你還能不點贊?

    《繡春刀》就是這樣一部,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熱門電影,卻硬生生的被演出了屬於自己的特色。除了演員的崛起給電影帶來的加分以外,劇本的創造以及武打動作場面的設計,也屬於相類似的電影中的上佳之作。

    最後,請容許我嘮叨一些題外話。小時候,古代那麼多朝代,不知為何,一直對明朝有著莫大的好奇和興趣,曾經也幻想過如果穿越,我一定要去明代。《繡春刀》電影所處的時期屬於明末崇禎,算是大明朝的衰敗前最後的榮華一撇了。魏忠賢是否是有罪的,又豈是史學家幾句評語就可以定義的。錦衣衛究竟是類似於今天的城管還是國安部,也曾經讓我日夜思考,至今也未有答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繡春刀為何堪稱冷兵器巔峰,它到底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