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原來三條溪
-
2 # 偽裝文青的段子手
中舉的是高,沒中舉的是窮酸秀才。其實這是一個很現實的說法,沒有成績,哪怕你學富五車,在普通人眼裡你就是什麼都不是,一旦你中舉當官了,大家都來認可你,范進中舉就是講了這麼個故事。
另外一個角度而言,讀書人自古讀的四書五經,有文人素養,在很多時候很較真,沒考上的大多也鑽牛角尖,不食人間煙火,不通人情世故,動不動知乎者也,在普通百姓不識字的情況下自然笑讀書人四肢不勤五穀不分。而且,讀書人不考中是沒有收入的,他們既不會種地也不會手藝,只有讀書,沒人僱做教書先生,三五十歲考不中的大有人在,沒有家底的話窮也很正常了。
讀書人是為了考去功名但是總歸有考不中的,一生悲憤,這種東西不足以外人道,也容易被恥笑,說成窮書生,酸秀才,這是一種現實反應,也是一種社會對失敗者的不寬容。
-
3 # 志盛騎著驢
古時候讀書人都很窮,書生整天讀書讀到最後沒有中舉仍然都是窮。因為古時候的讀書人沒有用武之地,會有文采的人幫人寫寫告狀寫寫信。讀了書也很窮也無一用處,整天在家待著。每天抱著書在家低頭研究希望從書中能發現什麼財富,他們總是幻想著有什麼可發財的門路。舊社會的讀書人除了讀書什麼都不會,不管怎麼努力都不能改變命運。所以有窮秀才之說!
-
4 # 堅持空虛
在很多人眼裡老子,孔子,各種有修養的人都是傻子,又窮又土。只有會投機鑽營走捷徑的人,才是聰明人。有些秀才為了保持讀書人的尊嚴,不知變通或是不甘墮落日子過的緊巴巴的。人稱窮秀才。或是一門心思讀書,而不諳人世交往之道的秀才被諷刺為酸秀才。
-
5 # 麟角1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是出自北宋學者汪洙的《神童詩》:“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宋朝特別重視科舉,不論出生貴賤,只要能考取功名,就會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有宋真宗趙恆的《勸學詩》為證:“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皇帝開口號召人們要刻苦讀書,只有讀書進仕,你想要的東西,都會得到。
窮書生,一般是指窮人家的讀書郎,比如吳敬梓筆下的范進,未中舉前就是個窮書生。還有就是那些沒進仕,靠賣文寫字或教教書或做做人家幕僚等過日子的文人。比如“詩聖”杜甫,二試不舉,他做的官都是被推薦的,屬不正統,自己也沒做多久就不願做。長期做人家的幕僚,寄人籬下,收入也不咋的,還得養家餬口 ,最終是窮困潦倒而死。
酸秀才,酸是指窮人長時間不洗澡、不換衣裳,身上就會有股酸味。秀才是指不中舉的讀書人,相當於現在的高中生沒考上大學。酸秀才,就是指那些窮酸的讀書人沒本事考上舉人,還整天遊手好閒,跟人一開口就是“子乎哉也”地顯示自己是有學問的人;比如魯迅筆下的孔乙己。
總之,開卷有益。但不能死讀書,讀死書,應將書本里的知識靈活應用於社會實踐和生活之中。不能像孔乙己那樣的讀書人,“是站著喝酒,惟一穿長衫的人。”既無力進仕,又不願降低自己的身份與貧民為伍,整日處於昏昏沉沉的狀態。不自食其力,還以“君子固窮”的迂腐理論來自欺欺人。他因偷東西,被人家打斷了腿,還強詞奪理:“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如果成為這樣的讀書人,倒不如不讀書為好。
-
6 # 皛川
哈哈哈,閒著沒事湊個熱鬧。粗淺理解,窮書生應該是沒經過任何考試正在讀書的後生。酸秀才大概是指考入秀才資格,但一瓶不滿半瓶晃盪的愛顯擺的人罷。為什麼說他們酸呢?有個笑話佐證。說,從前一個秀才進京趕考,傍晚投宿一新建的客棧。入睡時發現屋內上牆沒有掛衣服的東西。於是,就想造一字。古時候沒有釘子,上牆掛物都是釘橛兒。但秀才沒有橛字的概念,於是,突發奇想,釘在牆上的物件是木頭做的,於是先寫了個木字,又想木頭釘在牆上,牆是土建的,於是又寫了個土字。這下秀才狂喜,驚動了店老闆,於是問秀才和事不睡,秀才說,你看這屋牆上可缺什麼啊?老闆看了看不好意思的說,沒釘橛兒。於是秀才又問,你知道橛字怎麼寫嗎?老闆說不知。秀才就當這老闆面先寫了一個木,又寫了一個土,接著告訴老闆這就是橛字。這下老闆哭笑不得,說,我姓了一輩子的杜,誰知我原來姓橛兒呀……。哈哈哈。至於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其實就是當時社會平民百姓的夙願罷了!
回覆列表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只是統治階級為了鼓勵全天下的百姓去讀書而說一句話,說明了讀書人在政治由於官方的重視而地位比較高。而且讀書人還要考取了一定的功名,如果沒有考取考取功名,讀書人的地位同樣很低。像北宋的皇帝宋真宗為了鼓勵天下的人讀書考取功名,而寫的《勸學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話同樣暴露古代教育的階級性,並不是所有的 階層都可以讀書出人頭地,考取功名。
“窮書生”也只是說明讀書人的經濟地位不高。古代的讀書人科舉競爭異常慘烈,那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為了考取功名,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讀書,因此不能做農活家事,農活家事全部是家裡的老弱婦孺承擔,由於家庭沒有男性頂梁支柱,讀書人的家庭大多非常貧困,這才有了“窮書生”的稱號。
“酸秀才”,原來是指讀書人讀書刻苦勤奮,連衣服都沒有勤洗勤換,因而有一股酸氣。後來由於讀書人死讀書,多不通世務,尤其是明清兩朝八股取士,刻板僵化,弄得讀書人多不經世務,因此人們用“酸秀才”一詞來挖苦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