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侏羅紀瓦力
-
2 # 地質知識科普中心
活斷層指的是現今在正在活動的斷層,或近期曾經活動過、有可能在不遠的將來會重新活動的斷層(這種也成為潛在活斷層)。
活斷層的研究意義主要在於地震等地質災害的預防與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方面,研究表明,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震是因為斷層活動引起的,地球的構造運動可使地殼和上地幔中幾局構造應力,當構造應力增大並超過介質強度時,一般表現為活斷層的突然錯動,釋放應變能量,並且以彈性波的形式在地殼表層傳播,從而發生地震。
活斷層依照活動方式與活動特點分為粘滑斷層和蠕滑斷層:
粘滑斷層:以地震方式產生間歇性的突然滑動,這種斷層也稱地震斷層。粘滑性斷層的圍巖強度高,兩盤粘在一起,不產生或僅有極其微弱的相互錯動,從而不斷積累應變能,當應力達到圍巖鎖固段的強度極限後,較大幅度的相互錯動在瞬間突然發生,引發地震,一般認為,這種斷層往往有周期性的地震活動。
蠕滑斷層:沿斷層面兩側岩層連續緩慢地滑動,蠕滑型斷層主要發育在圍巖強度低,斷裂帶內含有軟弱充填物或孔隙水壓和地溫高的異常帶內,斷裂鎖固能力弱,不能積累較大的應變能,在受力過程中會持續不斷的相互錯動而緩慢的滑動,一般由於難造成應力積累而無地震發生,但極個別情況下可能會發生小震。
近年來,國內外對活斷層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研究活斷層活動習性的方法,其中探槽開挖技術和古地震研究方法已非常成熟。研究表明活斷層具有分段破裂特性,一條活斷層的不同段落往往具有不同的破裂活動歷史,它們可能分別發生破裂,每一次破裂對應一次地震。因此,透過對活斷層破裂分段的研究,可以有效地為地震預報做出參考,從而減少其帶來的損失。
-
3 # 金童希瑞
白堊紀小行星撞擊地球產生斷層,活斷層指的是地質變化激烈的火山、地震帶。因為地殼裡的高溫高壓會產生金屬態氫離子聚集區,一旦發生的熱核反應發生於斷層附近,就會形成火山爆發或地震。
回覆列表
提到斷層,大部分人馬上會想到地震過後大地被撕裂出的巨大縫隙,或者電視劇中懸崖勒馬的場景。
作為地質學的專業名詞,斷層是指原先完整的岩層受到應力作用,發生明顯位移和錯位的一種地質構造。簡單來說,活斷層就是以往的斷層又重新進入相對活躍的階段。
都是折騰惹的禍我們居住的地球就好比是個淘氣小子,這個不安分的傢伙時刻在宣洩著無窮的力氣。地殼就是他的出氣筒,常常被推過來擠過去。就這樣,原先整整齊齊的岩層有的出現了長長的裂縫,有的斷為兩截,還有的互相疊在了一塊。總之,斷層的出現是地球耍性子的結果。用地質學的術語來說,這是地殼運動的擠壓力和拉張力的作用結果。地殼運動無時無刻都在進行著,所以說斷層是一種常見的地質構造。
斷層在哪裡?既然極為常見,那麼斷層在哪裡呢?
斷層的形成最初往往是從岩石的受力變形開始的。當外部應力超過破裂強度時,岩石就會發生錯位或者斷裂。
我們都知道地質作用的過程一般都是極為漫長的,經常要用百萬年作為單位來計算。斷層活動也遵循這樣的規律,是極為緩慢和微小的。大規模的斷層被稱為斷層帶或者斷裂帶,規模可達數十千米甚至數百千米。
板塊運動控制著許多大斷裂的發育演化。我們現在看到的許多地貌景觀,比如東非大裂谷、聖安德烈亞斯斷層其實都是全球板塊運動的縮影。
研究斷層有什麼用?雖然地殼運動緩慢而漫長,可是例外時有發生啊。地震、火山噴發等地球瞬間釋放能量的過程和斷層活動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這種強烈活動的斷層往往會帶來破壞性的後果。所以研究斷層的首要意義就是人類生存發展需要。
現代城市的建設越來越重視對斷層(尤其是活斷層)的研究。這是因為無論城市基礎建設、地下水利用、地鐵等重大工程專案,都必須規避斷層活動的風險。活斷層的科學評價和研究對防災減災來說意義重大。
對於人類和地球生命來說,斷層也不僅僅是災難和痛苦的化身;它也為我們帶來了許多積極的意義。
斷層不僅地下能量朝外釋放的關鍵地帶,也是許多有益礦產富集的重要因素。這裡既有可能成為一個地熱資源利用的養生天堂,也有可能是下一個礦產開發利用的絕佳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