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蘇漢澤
-
2 # 豬扒界娛樂
要梳理清晰古希臘-羅馬文明,可以試試先抓住『主線』:
米諾斯文明→邁錫尼文明→希臘擊敗波斯→斯巴達擊敗雅典→馬其頓橫跨歐亞非但很快分裂→羅馬橫跨歐亞非但最後還是分裂了。稍微擴充一點就是:
克里特島米諾斯文明→邁錫尼文明興起與消亡→黑暗時代→雅典開始牛逼→希波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斯巴達和底比斯先後統治希臘→給馬其頓跪了→亞歷山大大帝一死馬其頓就跪了→羅馬牛逼→羅馬出問題不好治→羅馬分裂學古希臘羅馬史的時候,一定要對地理位置有清晰的概念。首先,來看一下地中海地區的地圖(截自Google Map):
接下來我們來看愛琴海…愛琴海在哪裡?在巴爾幹半島與小亞細亞半島之間。
在3000BC左右時,誕生了早期米諾斯文明,位於克里特島。2000~1700BC是中期米諾斯,1700~1450BC是全盛期米諾斯,而在1420BC左右,克里特島被邁錫尼人征服,島嶼上的城市逐漸衰落。
邁錫尼人大概是在1900BC左右到達了希臘半島,在1500BC左右統治了整個希臘半島,在1380BC左右統治了東地中海。
在1250BC左右,爆發了著名的特洛伊戰爭。特洛伊(圖中的Troy)在小亞細亞半島的西北邊緣,位於達達尼爾海峽旁。特洛伊戰爭的結果是特洛伊淪陷,不過原因並不是傳說中的『帕里斯拐走海倫』,而是邁錫尼人為了爭奪海上霸權,且特洛伊位於交通要道,是個繁榮富庶的城市。
同時(1250BC左右),多利安人入侵,從巴爾幹半島北部遷來。之後的斯巴達、科林斯等城邦就是由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多利安人建立起來的。
然而長達十年的特洛伊戰爭讓邁錫尼人大傷元氣。邁錫尼文明開始走下坡路,在1100BC左右逐漸消亡,希臘進入了『黑暗時代(又叫荷馬時代)』。
黑暗時代的希臘人口急劇減少,與其他文明的聯絡也中斷了,希臘文明幾乎停滯。
黑暗時代一直持續到800BC左右,此時,希臘漸漸出現城邦國家,進入了『古風時代』。800~600BC這段時期可以說是希臘的『文藝復興』,他們開始在海外殖民擴張,並且出現了僭主政治。斯巴達漸漸強大起來,拉攏周邊的城邦組成了伯羅奔尼撒同盟。
而雅典也開始發展——600~590BC梭倫改革,508~490BC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在政治、社會、經濟各個方面都取得進步,民主政治走向高峰,成為可以與斯巴達匹敵的城邦。
當然,波斯帝國在東邊還有很大的疆土,圖中並沒有畫出來。
接下來簡要介紹一下希波戰爭。方便起見,我還是用之前的圖(儘管圖中的時間不太對):
在550BC時,居魯士大帝(居魯士二世)建立波斯帝國。546BC,波斯帝國消滅了呂底亞(圖中小亞細亞半島上的Lydia),並趁機進攻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而小亞細亞半島西南的愛奧尼亞諸邦不願被波斯統治,於是以米利都(圖中的Miletus)為首,抵抗波斯。
米利都自知不是波斯的對手,便請求斯巴達支援,斯巴達拒不出兵。雅典與埃維厄(圖中雅典北部的Euboea,在之前的圖上被翻譯成『優比亞』)出兵支援,但仍不敵波斯。494BC,波斯完全征服了愛奧尼亞地區,米利都被屠城。
波斯接下來就要報復希臘人了。490BC,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出兵進攻雅典與埃維厄。著名的馬拉松戰役就發生在這個時候,具體就不介紹了,總之雅典人擊敗了波斯人(斯巴達人未參戰)。
十年後,480BC,大流士一世的兒子薛西斯一世為父報仇,再次進攻希臘,雅典與斯巴達聯合對抗波斯。在溫泉關戰役中,斯巴達三百精兵與伯羅奔尼撒半島其他城邦的七千士兵抵擋住波斯的進攻。然而在第三天,一個希臘叛徒引導波斯軍隊抄小路進攻希臘軍隊後方,希臘軍隊無法抵禦,只留下斯巴達三百精兵誓死守衛溫泉關。三百精兵全軍覆沒,卻為希臘軍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當波斯軍隊進攻到雅典時,雅典人早已撤到海上,只剩下一座空城。波斯軍隊只好焚城洩憤,隨後在薩拉米灣海戰中被希臘聯合海軍擊敗。
一年後,479BC,波斯人再一次進攻希臘,而希臘人再一次使用『空城計』,再一次在海上擊敗了波斯人,並擊斃了波斯大將。波斯人逃回東方。
479BC,『希臘時代』開始。打敗波斯人之後,希臘人認識到建立共同防禦組織是防止波斯人再度進攻的關鍵,於是在478BC,許多城邦組成防禦性聯盟即『提洛同盟』,以雅典為盟主。
然而很快雅典開始採取各種壓迫政策,把這個自願形成的同盟變成『雅典帝國』。
是時候換一張圖了(來自百度百科):
460BC,麥加拉(並未標出此地,位置在圖中科林斯(Corinth)的東側,雅典的西邊)退出伯羅奔尼撒同盟,投奔雅典。以此為導火索,斯巴達與雅典之間進行了第一次伯羅奔尼撒戰爭。
戰爭一直持續到446BC,雙方打了平手,麥加拉回到伯羅奔尼撒同盟,雙方簽訂和平條約。接下來就進入了『三十年和平』時期,儘管和平只持續了15年。
431BC,以科塞拉(圖中的Corcyra,巴爾幹半島西側島嶼)與科林斯(Corinth)的衝突為導火索,提洛同盟與伯羅奔尼撒同盟再度開戰,即第二次伯羅奔尼撒戰爭。
戰爭具體的過程可見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這裡就不贅述了。最後雅典慘敗,於404BC簽訂和約,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斯巴達稱霸全希臘。
然而斯巴達寡頭政治的蠻橫統治引起各城邦不滿,於是許多城邦起兵反抗。379BC,底比斯(圖中的Thebes,位於雅典西北方)起義,八年後擊敗斯巴達,成為希臘第一軍事強國。
連年的戰爭加速了希臘的衰落,而此時北方的馬其頓(圖中Macedonia)越來越強大。338BC,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擊敗希臘聯軍,成為希臘諸城邦的主宰。腓力二世的兒子,即亞歷山大大帝,於330BC滅亡了波斯,建立起橫跨歐亞非的亞歷山大帝國,見下圖(來自網路):
亞歷山大大帝想征服全世界,然而卻在323BC死於瘧疾,還沒來及考慮繼承的問題。於是,中央權力迅速解體,各地總督擁兵自立,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希臘時代結束,進入『希臘化時代』。
到270BC,諸多國家經過吞併戰爭之後,只剩下佔據馬其頓與希臘的馬其頓王國(西北部分)、亞洲的塞琉古帝國(綠色)和佔據埃及與敘利亞的托勒密王朝(紫色)。
是時候羅馬登場了。不不不,其實羅馬早就登場了。
這張圖好像有點小…不管了,知道這是哪裡就行了…509BC,羅馬共和國建立,結束了羅馬王政時代。在509~264BC這一段時期,羅馬建立了共和政體,並征服了整個亞平寧半島。
布匿戰爭是指羅馬(圖中淺藍)與迦太基(圖中紅色)之間的戰爭。『布匿』是羅馬對迦太基的貶稱。
第一次布匿戰爭(264~241BC)主要是地中海上的海戰,一開始在西西里島交戰,後來羅馬進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戰敗。
迦太基戰敗後,失去了西西里島,於是向伊比利亞半島發展。羅馬警告迦太基不能越過埃布羅河(即圖中迦太基在伊比利亞半島部分的東北邊界),然而漢尼拔無視警告,繼續向東北進軍,於是爆發了第二次布匿戰爭(218~201BC)。
漢尼拔穿過阿爾卑斯山,入侵羅馬。而羅馬則出兵迦太基本土,漢尼拔回軍馳援,最終戰敗,喪失全部海外領地。
與此同時,羅馬還在與馬其頓王國打仗。不過第一次馬其頓戰爭(214~205BC)馬其頓王國取得勝利。而等羅馬打完了第二次布匿戰爭後,再一次與馬其頓王國開戰。第二次馬其頓戰爭(200~196BC)中,羅馬大獲全勝。
隨後第三次馬其頓戰爭(171~168BC)和第四次馬其頓戰爭(151~146BC),羅馬都取得勝利,馬其頓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
在第四次馬其頓戰爭的同時,羅馬主動進攻迦太基,第三次布匿戰爭(149~146BC)爆發。迦太基慘遭屠城,據說羅馬在迦太基的田野裡撒了鹽,讓土地不能耕種,讓任何生命都不能生存。迦太基也成了羅馬的一個行省。
為了方便起見,我再把上圖發一遍:
羅馬征服希臘半島,並繼續向東推進。133BC,塞琉古帝國(圖中黃色)把帝國西部的帕加馬地區割讓給羅馬,隨後羅馬於65BC征服塞琉古帝國。
而羅馬內部並不穩定。60BC,克拉蘇、愷撒、龐培共同控制羅馬政局,史稱『前三頭聯盟』。53BC,克拉蘇戰死,48BC,愷撒在內戰中擊敗龐培,集軍政大權於一身。44BC,愷撒遇刺,羅馬內戰又起。43BC,安東尼、雷必達、屋大維結盟,獲得統治國家五年的權力,史稱『後三頭聯盟』。
隨後,安東尼與托勒密王朝的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埃及豔后)結婚,並宣稱將羅馬東部部分領土賜給她的子嗣,引起元老院的不滿。於是,32BC,元老院與公民大會以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侵吞羅馬人民財產為由向其宣戰。30BC,屋大維打敗了安東尼。安東尼逃回埃及,與埃及豔后相繼自殺。
27BC,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建立元首制,羅馬共和國被羅馬帝國取代。
然而羅馬帝國的繁榮昌盛並沒有持續太久。事實上,馬可·奧勒留死之後,政治已經非常混亂了。到三世紀時,農村枯竭,城市衰落,內戰連綿,政府全面癱瘓。這段時間(235~284)被稱為『第三世紀危機』。
284年,戴克裡先把元首制改為君主制,並與293年實施『四帝共治制』,見圖(來自Wikipedia):
戴克裡先把帝國分為東部與西部,每個部分各有一位奧古斯都(正帝),每位奧古斯都任命一位愷撒(副帝)。奧古斯都在位20年後必須退位,先前的兩位愷撒成為奧古斯都。
實行四帝共治並非把帝國分裂成四部分,而是把帝國的防守任務交給四個人承擔,而戴克裡先的地位仍然是最高的。
這套制度在戴克裡先在位期間執行良好,但他退位之後便迅速崩潰……他的下一任是君士坦丁。君士坦丁任命三個兒子各統治帝國的一部分,並大興土木,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即伊斯坦布林海峽)旁修建新都君士坦丁堡。同時,他在325年召開尼西亞會議,確定了許多基督教的基本交易,是第一位尊崇基督教的羅馬皇帝。
羅馬帝國分裂後,西哥特人在首領阿拉里克的領導下入侵巴爾幹半島,於410年洗劫羅馬城。455年,汪達爾人首領蓋塞裡克聯合匈人再度洗劫羅馬城。在此之後,西羅馬帝國已經無法維持。476年,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放逐,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古代歷史終結。
就說到這裡吧。
回覆列表
先來個極簡總結:
古希臘主要歷史分兩段:
古希臘之雅典時代(公元前594-前404)
馬其頓王國的興衰及羅馬的崛起——文明中心的交替(前404-前197)
羅馬主要歷史分三段:
崛起階段(前201年-前27)、
前帝國階段(前27-192)、
后帝國階段(192-395)
希臘文化相當部分不是原生的,特別是希臘文字,得追溯到腓尼基文字。因此在敘述歐洲史之前,還得簡單說說地中海的航海文明史:
前傳——航海文明的發軔航海文明最早發軔於地中海東海岸的腓尼基地區。其核心主要指如今的黎巴嫩地區:
該地區的航海先發,大致由三方面因素促成:
其一,洋流與風向:
如上圖,東海岸的洋流是南北風向的,海岸也南北平直,水文狀況最簡單。加上地中海常年以西風為主,這就使得這個地區開展航海相對輕鬆而且安全
而且,埃及、腓尼基、愛琴海(希臘)大致構成一個洋流、風向共同助推組成的貿易閉環,有助最早的海貿開展。估計正是海貿造就了希臘文明的前身——愛琴文明。
而愛琴文明的核心,被認為是克里特島,該島正是上述三角航行中,愛琴海地區的關鍵港口:
順著洋流航行,這個三角貿易的北段雖然逆風,但是沿線一邊是曲折的海岸,另一邊是塞普勒斯和克里特兩個大島
其二,地處新月沃土中部,是尼羅河三角洲與兩河流域的連線橋樑:
得益於天賜的優越位置,農業技術基本無需自我發展,而兩大農業區的交流還能為航海發展提供動力。
其三,特殊的地形:
多山地少平原的地形,為航海發展提供了足夠的木材,同時讓該地區的人不得不面對地狹人稠的困境,進而尋求對外殖民擴張,為發展航海提供足夠的內動力。
但正因格侷限制,腓尼基雖然先發航海貿易,但沒能主宰東地中海的海貿,最後成就了愛琴海地區的希臘文明。(有點英國成就美國的味道)
腓尼基字母的出現,估計確實因為頻繁的交易記錄。
與記錄知識性內容不同,貿易相關的記錄,不需要多少儲存多少年份,所以精確度要求降低。此外,記錄的貨物都是重複的,這就使得文字簡化成為貿易記錄的最優先需求。
於是,腓尼基文字就在更早的象形文字基礎上,逐漸抽取特定發音的簡單象形文字字符合並作為類似速記符的表音記號。
經歷歲月最佳化(或者某位大能總結),於是發展出世界上最早的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
這反過來可說明為何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同時也說明我們為何保持象形文字。
而腓尼基的輝煌,某種程度並不源於自身:
腓尼基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階段稱埃及時代,約公元前2800年—公元前1200年;第二階段是腓尼基的興盛時期,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800年。
腓尼基興盛期間,周圍勢力,變動最大的是愛琴海地區:
公元前1100~公元前1000年,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邁錫尼文明,希臘歷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又稱荷馬時代: 荷馬時代也叫英雄時代,是邁錫尼文明滅亡後,古希臘地區重回氏族部落時期的時代,約公元前十二世紀到公元前九世紀。
總之,腓尼基的興盛,主要並不因為其自身的強大。當古希臘(愛琴海地區)將航海潛力真正發揮出來,地中海的航海霸主只能轉移到古希臘:
前776年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標誌著著古希臘文明進入了興盛時期。前750年左右,隨著人口成長,雅典的希臘人開始向外殖民。
於是開啟古希臘大移民時代:
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史稱古希臘歷史的“大移民時代”,
與此同時,西地中海南岸的迦太基(今突尼西亞)也開始建國:
傳說西元前814年,腓尼基人泰爾(Tyer)王國(位於現今黎巴嫩南部西南海岸)的狄多(Dido)公主因其兄庇格瑪裡翁(Pygmalion)在國王死後,排斥公主而獨攬大權。為免遭迫害,狄多帶著財寶與僕人飄洋過海,在突尼西亞灣登陸。她向柏柏人部落首領馬西塔尼求借一張牛皮之地棲身,得到應允;於是她便把一張牛皮切成一根根細條,然後把細牛皮連在一起,在緊靠海邊的山丘上圍起一塊地皮,建起了迦太基城。故而迦太基的衛城又叫柏薩意為“一張牛皮”。
這意味著航海文明正式在歐洲興盛。如此,雅典乃至歐洲文明的發端,大致都在公元前800年前後。
更多相關內容參看:方輿格局讀史之歐洲史
序章——歐洲航海文明的混沌時代此後,東西地中海各自以雅典與迦太基為中心開展殖民擴張。雅典所代表的古希臘很多人都知道,迦太基曾經的輝煌知道的人或許就不多了:
公元前800年之後的兩百年,地中海地區歐洲部分的情形大致類似我們的春秋時代,大勢力兼併小勢力,大勢力之間即使存在矛盾,也因為還有更多小勢力存在而不會爆發大規模征戰。
特別是後世強大的羅馬,這個階段還不曾大力發展航海。畢竟羅馬附近的人口承載力比雅典附近高不少
這個階段,戰爭肯定是不少的,但一方面資料有限,另一方面規模太,從大歷史時間而言,只是迦太基與古希臘野蠻成長階段,沒什麼真正影響深遠的戰爭。
二、古希臘之雅典時代與我們由土地分封制產生諸侯國不同,地中海地區的貴族,大多是由商業殖民產生的。
不過由於地形更優越,迦太基有不少的農業奴隸主貴族,不像古希臘的貴族基本以商業奴隸主(商業殖民家族)為主。
雅典的阿提卡人、克里特島的多利安人、小亞細亞的愛奧尼亞人,大致組成一個穩定的三角貿易。同時因為背後巴爾幹半島廣闊的腹地,使得雅典成為這個環形海貿商圈的中心
整個愛琴海而言,雅典也是幾乎中心的存在。
古代而言的優越地理位置,造就了雅典特殊的海貿地位。
正因商業殖民貴族不如土地殖民貴族那樣,彼此存在明顯的獨立性。所以,古希臘的雅典成了當時特殊的存在。
古希臘諸城邦中,勢力最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 在早期,雅典和斯巴達一樣,也實行貴族統治。從公元前594~前593年梭倫(Solon)改革開始,中經前509~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Cleisthenes)改革,雅典逐步向奴隸主民主制度過渡。
公元前594年,梭倫以其威望和功績當選為雅典城邦的“執政兼仲裁”(“首席執政官”),開始進行具有憲政意義的一系列經濟、政治和社會改革運動。 梭倫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個古希臘歷史上最重要的社會政治改革之一,它為雅典城邦的振興與富強開闢了道路,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
同期,我們發生了問鼎中原(楚莊王八年(前607),楚攻陸渾之戎,至洛,陳兵於周郊。問周王鼎之輕重)。
隨著雅典改革後崛起,以嚴酷紀律、獨裁統治和軍國主義而聞名的斯巴達,基於維護寡頭政治的傳統,及對抗雅典的目的,創立伯羅奔尼撒同盟:
公元前6世紀中葉起,斯巴達陸續與埃利斯、西居昂、科林斯、邁加拉等城邦訂立雙邊軍事同盟條約,約公元前 530年伯羅奔尼撒的大多數城邦參加了同盟。在同盟內部,斯巴達享有召集全體成員國會議的特權,並在戰時任盟軍統帥。
但在斯巴達與雅典的矛盾爆發前,大流士一世(前522~前485在位)的波斯開始進入小亞細亞,並向愛奧尼亞地區各希臘城邦提出要其改民主製為君主制的不合理要求,以找藉口向其宣戰。
公元前500年,愛奧尼亞諸城邦無法接受波斯的無理,於是便以米利都為首,進行抵抗波斯的運動(愛奧尼亞起義)。米利都因為自知不能抵抗波斯,因此便向斯巴達求援,但斯巴達卻拒不出兵,反而是雅典及埃雷特里亞兩城邦出兵援救。兩城邦雖然派出大批士兵及軍艦援救,但在堅持數年後,仍然不敵波斯大軍。 公元前494年,波斯完全征服了愛奧尼亞地區,米利都城被毀,同米利都一道舉兵起義的一些希臘城邦也遭殘酷洗劫。
至此,希波戰爭不可避免的爆發:
前490年,波斯大軍渡海西侵,但在馬拉松戰役中被人數居於劣勢的雅典重灌步兵擊敗。希臘人贏得了第一次希波戰爭的勝利。 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率50萬大軍再次進攻希臘。希臘聯軍的陸軍以斯巴達人為主力,海軍則以雅典艦隊為主。希臘陸軍在溫泉關阻擊波斯陸軍,雖然兵敗,但為希臘海軍的集結贏得了時間。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將全城焚燬,但希臘海軍在薩拉米海戰中一舉擊潰波斯海軍,波斯人面臨補給被切斷的危險,不得不撤退。希臘人乘勝追擊,解放了小亞細亞的希臘諸邦。第二次希波戰爭以希臘的勝利告終。
雖然波斯撤退,但為防範波斯,雅典也建立了“提洛同盟”:
公元前478年,雅典組織中希臘、愛琴諸島和小亞細亞的一些城邦形成新的同盟,同盟金庫設在提洛島,故名“提洛同盟”。它的目的原是為繼續對付波斯聯合作戰,後成為雅典稱霸工具,又稱“雅典海上同盟”。
藉助同盟與內部改革,在伯里克利當政時期(公元前443~前429年),雅典在經濟、政治和文化方面臻於極盛,成為左右希臘世界局勢的霸國和主要文化中心。
雅典的崛起,使得希臘地區內部矛盾升級。公元前 431年雅典及其同盟者與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之間爆發戰爭,
兩者各具優勢,於是交戰互有勝負,但都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遂於公元前421年締結和約。但矛盾終究沒有解決:
公元前415年,雅典對西西里島斯巴達的盟邦敘拉古發動大規模遠征,結果以慘敗告終。西西里遠征使雅典元氣大傷,無力抵禦斯巴達的攻勢。 公元前405年,雅典海軍被全殲。次年,雅典向斯巴達投降,斯巴達成了希臘的新霸主。
於是雅典改革崛起(公元前594)最後海軍失利被全殲(公元前405年),次年投向斯巴達是個小階段,可稱為雅典的崛起及衰落。期間夾雜了希波戰爭。
對標我們的歷史,前403年,三家分晉。
至於迦太基:
如上圖,航海方面,可作為區域性的中心(紅圈),再往西開發,卻不足以成為中心,更別說北部有有潛在挑戰者羅馬。
此外,迦太基城(今突尼西亞)所在的北非西部沿海,人口承載力非常高,這使得迦太基的土地貴族勢力至少能和海貿(商業殖民)貴族抗衡。
於是,迦太基實行的是更接近斯巴達的寡頭政治:
迦太基主要是貴族寡頭式掌權,其中商業奴隸主與農業奴隸主這兩個統治階級間則往往有利害衝突,這造成了日後與羅馬作戰時出現和戰不定的問題。而最高行政官員有兩名,稱為蘇菲特,每年選舉產生,但選民限於富有的迦太基人
三、馬其頓王國的興衰及羅馬的崛起——文明中心的交替(前404-前197)如同戰國前期魏國的強大維持時間不長,斯巴達的輝煌也沒持續多久:
公元前359年,菲利普二世即位。在菲利普的治下,馬其頓成為巴爾幹地區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面對馬其頓的崛起,希臘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反馬其頓同盟。公元前338年,馬其頓在喀羅尼亞大敗希臘聯軍,取得了對整個希臘的控制權。
馬其頓的崛起,說明希臘海貿商圈太小,無法應對成熟的農業區勢力(幾乎就是羅馬覆滅的預演)
對比古馬其頓地形:
結合地形與其著名的馬其頓方陣,崛起後的馬其頓,應該是以農業為主的。
估計正是這個原因,亞歷山大帝國(前336年~前323年)才沿著波斯帝國的擴張路線逆推回去(陸路向農業區擴張),最後建立亞歷山大帝國:
但亞歷山大龐大的帝國只存在了短短的13年。
之所以興亡如此迅捷,我覺得有著深刻的地緣因素,那就是環愛琴海地區與伊朗地區基於兩河流域的爭奪/對立。
對比波斯疆域:
而波斯立國時間是公元前553年,前494攻滅愛琴海東面的艾奧尼亞諸城邦。而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被波斯派來的刺客殺死在他女兒的婚禮上(某種程度說明波斯不怎麼得人心)。亞歷山大繼位
也就是說,波斯對東愛琴海沿岸的統治不到200年,對兩河流域的統治也不過200年多些。
那麼,亞歷山大對波斯的進攻若不用征服而用解放來描述的話,極短時間內推翻波斯在兩河流域的統治是很可能的,至少某種程度的算是本土作戰,後勤問題不成問題。
當然,集希臘技術之大成,攻城技術升級到剛好超越當時的築城技術,從而使得波斯方即使有心守城也難以成功,也是亞歷山大能夠速勝的因素。
而正因為是偏於解放而非征服,所以當亞歷山大暴病身亡,還沒建立穩定統治階層的新帝國馬上分裂也是可以預見的事。
對比後來的帕提亞帝國
拜占庭與薩珊波斯
而馬其頓地區後繼的安提柯王朝無法壓制希臘地區,也說明農業地區不容易兼顧航海。希臘霸主雅典、斯巴達、馬其頓的演變也可認為是英法地區演變的預演:諾曼底公爵能入侵併佔據英格蘭(諾曼征服),但最後獨立,而英格蘭想反攻法國卻失敗(百年戰爭)
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後,古希臘時代結束。分裂的愛琴海地區,不再是歐洲歷史的主導者。西方的羅馬城邦將繼承希臘文化進而走的更遠。
在安提柯王朝(前276~前168)建立不久,羅馬的第一次布匿戰爭(前264年-前241年)就發生。歷史的主線悄悄的轉移到亞平寧半島。
而第二次馬其頓戰爭(前200~前197)期間,腓力五世在庫諾斯克法萊戰役中敗北,被迫放棄馬其頓境外的所有領地。標誌著羅馬的崛起已經無可阻擋。
如上圖,羅馬的大力擴張,始於公元前300年前後:
公元前510年羅馬人驅逐了前國王暴君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高傲者塔克文或者稱小塔克文),結束了羅馬王政時代,建立了羅馬共和國,國家由元老院、執政官和部族會議(Comitia Tributa)三權分立。掌握國家實權的元老院由貴族組成。執政官由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舉產生,行使最高行政權力。部族大會由男性平民和男性貴族構成。 前451年,十人立法委員會頒佈了一部法典,並刻在10個銅表上,公元前450年,又增兩表,這就是著名的《十二銅表法》 。銅表法廢除了平民與貴族不能通婚的限制,這也標誌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 前326年,取消了債務奴隸制。
羅馬與雅典的崛起,估計都源於債務奴隸制的廢除:
公元前594年,梭倫進行改革,廢除了古雅典的債務和債務奴隸制,確認了個人自由不容侵犯的公民權利。
從羅馬取消時間看,極可能是受亞歷山大帝國(前336年~前323年)擴張的刺激而奮起改革
關於債務奴隸制:
債務奴隸制又稱債務奴役制,是城邦公民因無力償還借貸而被迫淪為奴隸的勞動者的一種形式。
廢除債務奴隸制後不久(前298),羅馬就幾乎佔領了亞平寧半島的中部
薩莫奈戰爭 前343—290年 戰場在中意,共進行了三次。第一次因拉丁同盟乘機起事,羅馬被迫議和;第二次羅馬屢遭失敗,並受軛門下透過之侮辱;第三次是薩莫奈、伊達拉里亞、高盧組成反羅馬同盟,但羅馬人終於取勝,取得了對中義大利的統治地位。
休養差不多十年後,羅馬向南攻擊希臘殖民地:
希臘戰爭 前282—275年 羅馬為了向南義大利擴充套件勢力,派艦隊駛向他林敦灣,他林敦自知戰不過羅馬,向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求援。皮洛士野心極大,一心想學亞歷山大。但他與羅馬和與其結盟的迦太基的作戰代價太大,以致留下“皮洛士的勝利”的典故,皮洛士無力再戰,於前275年率殘部返回希臘,孤立無援的他林敦只好向羅馬投降,前272年塔蘭託投降。至此,羅馬征服了除波河流域以外的全部義大利。
前264年,第一次布匿戰爭:
前264年-前241年--第一次布匿戰爭,主要是在在地中海上的海戰。開始在西西里島交戰,接著羅馬進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被打敗。
期間,羅馬打敗迦太基海軍,正式躋身海上強國:
公元前260年,杜伊利烏斯統領的羅馬艦隊(113艘戰船)在米萊附近的海戰(參見利帕裡海戰)中首次戰勝安尼巴爾統領的迦太基艦隊(140艘戰船)。此後,羅馬人便開始遠征阿非利加,以佔領迦太基本土
休養生息後,迦太基試圖反攻羅馬:
前218年-前201年--第二次布匿戰爭,三個中最著名的戰爭。迦太基主帥漢尼拔率6萬大軍穿過阿爾卑斯山,入侵羅馬。羅馬則出兵迦太基本土,漢尼拔回軍馳援,迦太基戰敗,喪失全部海外領地,交出艦船,並向羅馬賠款。
前201年,羅馬佔領除北非外的西地中海
前201年戰勝迦太基後,羅馬基本上就是稱霸地中海了,不久後第二次馬其頓戰爭,更明確了這個事實:
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發生於公元前200–197年,交戰雙方為羅馬和馬其頓帝國,但此次羅馬的盟友包括珀加馬和羅德島。戰爭結果腓力五世(馬其頓)遭受到大敗,馬其頓失去在希臘半島、小亞細亞和色雷斯所有領土,而羅馬宣佈所有的希臘城邦將獲得自由。
而羅馬的崛起,除了合適的政治經濟制度之外,優越的方輿(地緣戰略)格局或者才是一切軟實力得以發揮最大效用的基礎。
對比羅馬的分裂,地中海實際分成東西兩大部分:
西地中海因為撒丁島與西西里島的存在,又分成南北兩大勢力:
兩大勢力爭奪的焦點就是上述兩島,迦太基最大版圖基本沒越過此兩島的連線:
而羅馬城與兩島的格局,比迦太基城與兩島所構成的格局優越太多:
至少羅馬(亞平寧半島)對撒丁、西西里兩島的控制,相當程度的存在陸上聯絡。這使得羅馬崛起前,迦太基對西西里島的控制都還比不上希臘:
方輿格局上的優勢,就是羅馬即使還沒參與航海競爭前都還能在西西里島參一腳的原因。
當羅馬完成崛起,歐洲史的中心就從古希臘轉移到羅馬所在的亞平寧半島了:
地中海的統一對標我們的歷史,西漢建立前後,歐洲也發生一件意義巨大的事件:第二次布匿戰爭(前218年-前201年)。
戰勝迦太基之後,羅馬才真正確立地中海的霸權。布匿戰爭後,羅馬很快擴張到幾乎整個地中海沿岸:
透過三次馬其頓戰爭(前 215—168年),征服了馬其頓王國及其統轄下的希臘; 又透過敘利亞戰爭(前192—188年),兼併小亞細亞等地區 第三次布匿戰爭(前149年-前146年),羅馬主動進攻,長期圍困迦太基城,最後迦太基戰敗,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並使之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阿非利加行省。
凱撒時的羅馬:
然而,正值上升期的羅馬,在第三次布匿戰爭(前149年-前146年)結束後不到十年,就爆發大規模起義:
第一次西西里起義,前137年 其原因是這裡的奴隸主對奴隸非常苛刻,於是,恩那城和阿格里根特於前137年爆發奴隸起義,兩城起義的奴隸相匯合,不久就發展為20萬人,起義者建立自己的國家,轉戰各地打擊奴隸主,並屢次打敗前來鎮壓的羅馬軍隊。前132年,羅馬派執政官率大軍才把這次鎮壓下去。 第二次起義,前104年 其原因是總督受奴隸主賄賂,停止釋放奴隸而引起的。這些因債務而淪為奴隸的自由民發動起義,起義軍很快發展到3萬人,也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前101年,羅馬派大軍鎮壓了這次起義。
其實、有起義(造反)倒沒什麼,關鍵是起義地點過於敏感,西西里島可是地中海中間的門戶所在:
與對面的迦太基城構成看地中海航線的中部鎖鑰。以我們來對比的話,假設羅馬是關中,那西西里就是洛陽地區了。
統治出現事實上的動搖,就必須下藥:
馬略改革 前107-103年,推行以僱傭兵制取代公民兵制的改革。公元前 2世紀末,由於羅馬奴隸佔有制的發展、土地兼併和連年戰爭,小農紛紛破產,公民兵制的基礎遭到破壞。公元前 111年羅馬與篡奪努米底亞王位的朱古達發生戰爭 。因羅馬軍隊腐敗,指揮無能,以致戰事曠日持久。公元前 107年馬略首任執政官 (前104~前100、前86年,他又 6 次當選執政官),受權征討朱古達,並開始推行軍事改革。他於公元前 105年取得了朱古達戰爭的勝利。繼而在公元前104~前103年在高盧南部和義大利北部與日耳曼人的金伯爾和條頓諸部落的戰爭中取得勝利,同時完成了軍事改革。
軍事改革是羅馬共和執政者的選擇,或許這是共和政體下的唯一選擇(雖然有點像飲鴆止渴)。而強力壓迫下,自然引發強力反彈:
斯巴達克大起義,前73年 斯巴達克率領的奴隸起義,是受不了奴隸的非人待遇,於是,轟轟烈烈的奴隸大起義爆發了。起義者最初戰無不勝,以至羅馬無人敢出來當執政官。但起義堅持了三年後,被克拉蘇鎮壓下去了。起義所以失敗,是受歷史條件侷限。如人數已發展到12萬,行軍線是直南直北,這一方面說明其力量強大,一方面也說明其鬥爭目標模糊。加上羅馬共和國此時還比較強大,所以起義悲壯的失敗了。
起義波及羅馬外的幾乎整個亞平寧半島。暴力鎮壓下,自然更滋長了軍方的勢力:
前60年,克拉蘇、凱撒、龐培秘密結盟,共同控制羅馬政局,史稱前三頭政治。前48年,尤利烏斯·愷撒在克拉蘇東征,先後打敗另外兩人,被宣佈為終身獨裁官,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他厲行改革,但因獨裁統治而招致政敵仇視,於公元前44年3月15日遭貴族派陰謀分子刺殺。
前56年,三巨頭劃分勢力範圍,愷撒統治高盧,龐培統治西班牙,克拉蘇統治東方
以羅馬城周邊為中樞,凱撒、龐培與克拉蘇東西分立。然而克拉蘇試圖攻擊兩河流域、建立功勳以定鼎地中海的行為,實際不自覺的極度遠離羅馬中樞。歷史的結果是戰敗身亡。
假設進攻兩河的軍事行動成功了,效果或者也不會很好。不能說大體政治戰略有問題,只是攻擊目標選擇某種程度的私心過重。
兩河確實富饒,成功了也能獲得不少財富,但這與羅馬國家,於羅馬平民不過是錦上添花的事。遠不如進攻北方蠻族所帶來的政治加分。
克拉蘇敗亡後,凱撒與龐培的鬥爭其實也是基本註定,看似龐培不單佔有西班牙,控制羅馬中樞,還差不多接收了克拉蘇的勢力。對比而言,凱撒以地盤論的話,不過是螢燭之光。
然凱撒以對抗蠻族之後的百戰雄師,一朝發動,龐培勢力如冰雪消融。
愷撒獨裁後,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其範圍之廣令人吃驚。只是政治不像軍事,改革過於激烈的結果是凱撒被刺,之後開啟後三巨頭:
後三頭同盟 安東尼是愷撒的心腹部將,雷必達是騎兵長官,屋大維是愷撒的養子,三人於前 43年公開結盟後,藉口為愷撒報仇實行大屠殺,以摧毀敵對力量,恐怖中有300名元老和兩千名騎士被殺。前40年,後三頭劃分勢力範圍,有權勢的安東尼統治富裕的東方,雷必達統治非洲,屋大維統治西方和高盧,義大利由三頭共管。
這個後三巨頭實際有點名不符實,雷必達的騎兵勢力,在高盧地區尚稱得上舉足輕重,但放到整個地中海地區而言,那就無足輕重了。而後三巨頭先倒下的正是雷必達。
屋大維與安東尼的對決,雖然以羅馬為中樞來看還算是半斤八兩:
後三巨頭勢力劃分
但以Continental中心看,吞併埃及後的安東尼,實際代表的已經不是羅馬的拉丁勢力,而是希臘化的東方勢力。
公元前34年羅馬共和國後三頭之一的馬克·安東尼在亞歷山大里亞(今埃及亞歷山大港)宣佈把共和國東方的大片領土贈送給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和她的子女這一歷史事件。史稱亞歷山大里亞奉獻。 該事件對安東尼來說則堪稱一場政治災難,使得羅馬國內人心完全倒向了屋大維
本質而言,安東尼的失敗與克拉蘇沒太大差別。政治上的最大敗筆都是過於遠離羅馬中樞。
公元前31年,屋大維在阿克提姆海戰打敗安東尼,之後順勢消滅了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成為羅馬內戰的勝利者。在紛紛擾擾的內亂中,羅馬基本實現了地中海沿岸的統一。
前27年,元老院授與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尊號,建立元首政治。共和國宣告滅亡。羅馬從此進入羅馬帝國時代。
羅馬帝國的擴張、前期帝國(前27-192)幾乎在東漢立國同時,羅馬進入帝國時代(前27~476年)。而羅馬帝國的主體疆域基本在前述地緣歐洲版塊內:
這個階段,包括三個王朝: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和安東尼王朝。
朱里亞·克勞狄王朝(公元前27年1月16日-公元68年6月9日),羅馬帝國第一個世襲王朝,是羅馬帝國的建立者屋大維(奧古斯都)所屬的尤里烏斯家族藉由聯姻關係與克勞狄烏斯家族結合形成的王朝。
期間,戰略性擴張基本都在屋大維手上完成:
前16年起,奧古斯都(屋大維)出兵阿爾卑斯山東部和多瑙河上游,設雷蒂亞和諾里克兩個行省,接著又出兵多瑙河中下游,設潘諾尼亞和默西亞兩個行省。 前12年到5年,逐漸征服了萊茵河到易北河之間的土地,但新徵服的土地不斷髮生暴動。9年,將領瓦魯斯在鎮壓日耳曼人起義的條頓堡森林戰役中遭伏擊而全軍覆沒,奧古斯都不得不放棄萊茵河到易北河之間的土地。從此,羅馬帝國向西日耳曼的擴張停止。
如此,萊茵河與多瑙河一線,大致就是羅馬帝國的北疆。此外明顯的突破就是征服不列顛:
41年,卡利古拉被近衛軍殺死。卡利古拉死後,近衛軍擁立他年邁的叔叔克勞狄烏斯即位。他在對外擴張方面,又新徵服了不列顛南部和茅利塔尼亞。
茅利塔尼亞的征服,使得羅馬完全控制了直布羅陀海峽,而不列顛的征服可以說開啟了北海戰略。然而途徑直布羅陀的話,航線太遙遠。從結果來看,北海戰略剛開始就結束了
沒能解決地中海與北海的連通問題,羅馬的征服方向轉向了東方。但這種戰略轉向,為後來高盧與西班牙的造反埋下了伏筆(即這個地區雖失勢,但軍事勢力猶存,一旦東方有變,則、、)。於是不到三十年:
弗拉維王朝(公元69年-公元96年),羅馬帝國第二個世襲王朝,上接“四帝之年”(四帝內亂期)時期,下啟安敦尼王朝。
從結果來說,弗拉維王朝明顯是過渡性質
81年,提圖斯去世,弟弟圖密善即位。圖密善大力提升皇權,鞏固元首制度,改革內閣,進一步吸引騎士階級參政。對外擴張方面,他在南日耳曼取得了成功,修建了日耳曼長城,把萊茵河與多瑙河上游連為一體並納入帝國版圖。
修日耳曼長城之後,圖密善試圖在多瑙河下游突破,但在對達契亞的戰爭中兩次失利。為避免失勢,他試圖主動打壓反對者,但仍然徒勞:
89年,圖密善藉口支援叛亂,處死了一大批元老顯貴,招致眾人恐慌。96年,圖密善死於宮廷政變。
圖密善死後,經歷年老而無嗣的前執政官涅爾瓦的過渡,羅馬進入安敦尼王朝(公元96—192年)
圖拉真( 98 年 -117 年)繼位後,在東方大動干戈:
98年,涅爾瓦去世,圖拉真即位,他是第一個出身行省貴族的皇帝。在位時羅馬帝國的疆域達到最大。 從101年起圖拉真率軍入侵達契亞,至106年完全征服,設達契亞行省。 105年,圖拉真佔領阿拉伯北部,設阿拉伯行省。 114年,圖拉真吞併亞美尼亞,設亞美尼亞行省。此後,圖拉真繼續東進,擊敗了帕提亞軍隊,於116年佔領帕提亞首都泰西封。
然而,哈德良(117年-138年在位)即位後轉攻為守,放棄了圖拉真在東方征服的土地:
他在不列顛島北部修築了橫貫東西的“哈德良長城”,以防禦蘇格蘭的蠻族侵入
從方輿格局的角度看,以羅馬為中心的統治,向東到達地中海東部沿岸已經是極限。
其後的安東尼·庇護(138年—161年,又譯安東尼努斯·庇烏斯) 以及馬可·奧勒留(161年—180年,又譯馬克·安東尼努斯)基本延續哈德良的執政方針。
安東尼王朝的前五位皇帝,被稱為羅馬帝國“五賢帝”,實際若非後三位是穩健,“五賢帝”一稱能否現世還是兩說。
后帝國階段東漢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挾獻帝遷都長安。同期,安東尼王朝最後一位皇帝被殺(192年),羅馬出現了近百年的混亂時期。
之所以混亂難以遏制,是因為羅馬中樞一旦不穩,覬覦中樞的三個軍事集團(黑星)馬上失去了調節者
首個軍事入主中樞的是中部多瑙河地區的塞維魯,開啟塞維魯王朝(193~235):
塞維魯於192年任上潘諾亞總督和駐多瑙河的司令官。由於康茂德和繼位者佩蒂納克斯相繼被殺,他的部隊擁立他為皇帝。他從多瑙河軍團中選拔1.5萬名精銳重新組成禁衛軍。
外藩入主,自然要鎮壓其他外藩:
208年,塞維魯出兵不列顛,征服南蘇格蘭。211年,病死於約克。 217年,卡拉卡拉(塞維魯兒子)在出徵帕提亞(兩河流域)時被近衛軍殺死。 231年,亞歷山大·塞維魯前往東方與新興帝國薩珊波斯作戰,情況稍有好轉,又趕去西方抵抗南下入侵的日耳曼人。235年,軍隊叛亂,亞歷山大·塞維魯被殺。
之後,皇帝之位頻繁易手,直到東西分治:
253年,即位的瓦勒良與其子加里恩努斯率領兩支大軍,一支在東部抵抗薩珊波斯,另一支在西部抵抗日耳曼人,此舉首開帝國東西分治的先河。
然而,日耳曼的入侵,分成多瑙河與萊茵河兩個方向(上圖中西兩黑星),在羅馬中樞不穩的情況下,也容易分裂:
260年,萊茵河地區的將領波斯杜穆斯自立為帝,建立高盧帝國,統治包括高盧、不列顛、西班牙大部分地區。
直到268年,加里恩努斯軍事改革,並重新建立羅馬中樞的軍事優勢:
268年,加里恩努斯改革軍事,解除軍人的其它職務,又新設立了一支後備軍,駐紮在米蘭,並以米蘭為帝國的軍事首府。改革後的軍隊成功擊潰了東哥特人的進攻。
在此基礎上,奧勒良重新統一帝國,故被稱“世界光復者”。然而,統治仍然脆弱,直到戴克裡先(284年~305年在位)改革:
戴克裡先擴大皇權,採用多米那斯(意為主人)稱號,仿效東方專制君主的宮廷禮儀。這種專制體制,通常被稱為多米那特製(即君主制),以別於前此多少保有共和殘跡的元首制。 即位伊始,他讓馬克西米安主管帝國西部,駐義大利北部的米蘭;他本人則主管帝國東部,坐鎮小亞細亞西部的尼科美底亞(今土耳其的伊茲米特),二人均稱奧古斯都。 293年,兩位共治者各任命一位助手,稱為凱撒,分別治理部分地區。這樣就形成了四帝共治制。
四帝共治本質是東西分治,東西副帝既是封疆大吏,也是帝國繼承人。東西兩個皇帝的駐地均為戰略重地(下圖稜形位置):
戴克裡先(284年~305年在位)退位不到二十年,帝國重歸一帝:
313年,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錫尼頒佈了《米蘭敕令》,宣佈基督教合法。 314年,兩人爆發衝突,李錫尼戰敗求和,被迫放棄除色雷斯以外的歐洲地區。 323年,兩人再戰,李錫尼戰敗,君士坦丁一世成為了帝國的唯一統治者。
然而統治方式並沒本質改變:
君士坦丁一世採取了類似於戴克裡先的辦法,任命三個兒子君士坦丁二世、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君士坦斯一世為愷撒,各統治帝國的一部分: 君士坦丁大帝統治巴爾幹半島和黑海地區,(多瑙河方向) 君士坦丁二世統治西班牙、高盧和不列顛,(萊茵河方向) 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統治東方和埃及, 君士坦斯一世統治義大利和阿非利加。(曾經的羅馬中樞)
所以統一僅是一時:
君士坦丁一世去世後,羅馬帝國馬上就爆發了爭奪帝位的混戰,君士坦丁二世、君士坦斯一世、馬格嫩提烏斯先後被殺。353年,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成為了帝國唯一的統治者。361年,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堂弟背教者尤利安造反,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在前往征討尤利安的途中去世,尤利安取得政權。
364年,約維安去世(可能為食物中毒),多瑙河軍官擁立瓦倫提尼安一世(364年——375年在位)為皇帝后,羅馬恢復事實上的二帝共治:
多瑙河軍官瓦倫提尼安一世被軍隊立為皇帝,接著他任命弟弟瓦倫斯為帝國東部的共治皇帝。瓦倫提尼安一世駐軍米蘭,瓦倫斯駐軍君士坦丁堡。 376年,瓦倫提尼安一世去世,瓦倫提尼安二世即位。 378年,瓦倫斯在阿德里安堡與哥特人的作戰中陣亡,隨後帝國由格拉提安和狄奧多西一世共治。
狄奧多西一世再次統一後,395年,羅馬真正分裂:
393年,狄奧多西一世宣佈基督教為國教, 394年,狄奧多西一世擊敗了西部的篡位者歐根尼烏斯後,成為了帝國的唯一統治者,這也是羅馬帝國經歷多次東西分治後最後一次統一。 395年,狄奧多西一世於米蘭去世,他將帝國再次分為東西兩部分
羅馬的分裂,背後與哥特人(日耳曼分支)入侵息息相關:
哥特人(Goths)(公元200年~公元714年)也譯作哥德人,是東日耳曼人部落的一支分支部族,從2世紀開始定居在斯基泰、達契亞、外潘諾尼亞與黑海北岸的烏克蘭大草原。5~6世紀時,德涅斯特河劃分了他們,河東的叫東哥特人,河西的叫西哥特人。
哥特人入侵關於哥特人入侵原因,有說法認為跟匈奴西遷有關,但我認為,恐怕關係不太大。由於相關歷史幾乎沒有確切記載,所以先得參看下圖:
這是挪威雪線高度與蘭可楨對中國溫度變化的推算。和明顯,東漢兩晉期間,我們經歷了一個小寒冷期。但歐洲相應的時間段卻是溫度上升了(雪線上升)。所以,引發哥特人入侵的,極可能主要是氣候因素。
即使有部分是西遷的突厥人。很可能的情況,是由於匈奴崛起,不肯屈服的蒙古高原部落西遷,而正趕上西方溫度上升,所以並沒有引發太大的殺戮。而隨著東漢末年的低溫來臨,匈奴人要麼南遷,要麼西遷。
到大約公元400年,西方氣溫明顯下降,早期西遷的蒙古人種和西亞本地人種被西遷的匈奴人往西方趕,於是東歐的哥特人在氣溫下降和中亞遊牧(匈人)西遷的雙重壓力下,開始對羅馬發起入侵。
公元375年匈人對東哥特人發起了猛烈的進攻,東哥特人開始向西遷移,壓迫西哥特人也西遷。西哥特人到達多瑙河下游北岸地區的瓦拉幾亞平原。而後匈人也追擊至此,在匈人的壓迫下,西哥特人於376年申請南渡多瑙河進入帝國境內居住,向羅馬帝國要求避難。 但東羅馬人對西哥特人的統治是殘酷的。入境的西哥特人不堪忍受羅馬官兵的虐待和壓榨,終於在一次羅馬士兵虐待毆打西哥特人的事件後,於公元378年在弗裡蒂格恩(弗裡迪蓋倫)領導下掀起了全民族的起義。起義的西哥特人得到東哥特人、羅馬境內奴隸及部分匈人和阿蘭人支援,迅速控制了色雷斯地區,並推進到東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林)附近的阿德里安堡(今土耳其埃迪爾內)。
395年狄奧多西一世死後,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兩部分。同期,大亨元年(403年),桓玄篡位,劉裕北府集團正式開始建國路。
兩晉的孱弱與羅馬的分裂,本質相通,都是沒有牽絆的軍事集團與貴族集團的分裂。兩晉是五胡與北府兵,羅馬的話:
284年,近衛軍長官戴克裡先由軍隊擁立做皇帝,取得帝國政權,改元首製為多米那特製 ( 即君主制 ) ,正式採用東方君主的統治形式和禮儀。 313年,頒佈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之所以承認基督教與遷都,就是建立類似柱國制度的軍事貴族統治,替代奴隸主貴族集團的統治。 (從此,歐洲的歷史,跟我們就沒多少同步現象了,原因或許是基督)
於是以古羅馬為主的歐洲歷史(前201年-395)分成三個階段:崛起階段(前201年-前27)、前帝國階段(前27-192)、后帝國階段(192-395)
以上為拙作《方輿格局讀史之歐洲史》的希臘、羅馬部分。